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

環州前線,楊天成匆匆趕到總參臨時辦公點定遠城。與此同時,胡小四的暗夜計劃也飛鴿傳書送來了最新的消息。

“你是說韓遜帶人到了前線?現在環州前線靈武軍一共集中了有五萬人了吧?”李玄清拿着胡小四發來的彙報沉吟不語,徐天翔在標記好最新的戰場動態之後問道。

楊天成點點頭道:“靈武軍的主力都已經到了環州,就在州府所在地也就是鳴沙縣,但是統兵將領之中並沒有熟悉的將領,按照玄影衛提供的情報,靈武軍全軍共計七萬人左右,除留守靈州一萬人和其他各縣守軍外,其餘人手已經全部集中。”

“集中三營主力,在環州一舉打敗韓遜,打掉他的野心,趁機整編靈武軍,佔領靈州全境。”李玄清將手中的情報遞給徐天翔之後,盯着地圖上靈武軍的圖標冷笑道。

徐天翔看完之後轉交給楊天成之後點點頭道:“主公說的是。韓遜以爲憑藉自己優勢兵力就可以在我天策軍面前佔得便宜,想多了。”頓了一下,指着楊天成手中的情報繼續道:“小四那邊的計劃進行的還不錯嘛,我們應該怎麼接應他?”

李玄清指着地圖上會州到環州這一條狹長的戰線道:“我軍抵達環州之後,其實韓遜佈置的這條戰線不利於防守,雙方近十萬人集中在這個狹長的地域,兵力根本無法展開。因此他打的如意算盤肯定是以攻代守,挫傷我軍銳氣,然後逐步將我軍驅趕過乞伏山。”看了一眼楊天成,點頭道:“天成你馬上趕回前線,統一指揮三營人馬,避過敵軍前方,誘敵進入我方陣地,然後圍而殲之。他是初次上陣,身邊沒有宿將協助,攻擊不順之後肯定會章法大亂。與此同時騎兵都和直屬隊親衛隊立即集中由我和天翔帶領穿越賀蘭山北部餘脈,進入靈武軍後營,到時候前後夾擊,敵軍必敗。如此狹窄的陣地,敗軍根本無處可逃,只能投降。”

“事不宜遲,天成你馬上出發。”李玄清也不理會徐天翔的眼神,對着楊天成下令道,對於楊天成李玄清沒什麼好囑咐的,長期帶兵鎮守永豐,性格沉穩縝密,謀略極爲優秀,由他指揮一線兵團最合適不過。

看着楊天成遠去的身影,徐天翔苦笑道:“主公不會是想着直取去靈州吧,所以要集中騎兵部隊?”

“你想什麼呢,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奇正相合。奇兵致勝不能持久好吧。”李玄清白了他一眼,笑道:“馬上集合部隊,我們也要出發了,估計韓遜那小子今夜有可能就會發動襲擊,我們的時間也不多了。打完這一波還能趕上去接應小四。”

徐天翔就知道他想着去靈州,不過也沒多說什麼,以有心算無心的話要是還能輸,這仗也沒法打了。點點頭轉身讓傳令兵去通知騎兵部隊集合,自己兩人也開始整理兵甲裝備,哨探再次急速趕來。

兩人對視一眼,這都快天黑了,怎麼還有情況?不過就在這一瞬間,哨探已經到了身前,“啓稟主公、參謀長,城外來了一夥人,大約兩千人左右,後面還跟着一些百姓,說是昔日舊人,要見主公。”

“舊人?靈武軍有人反正了?”李玄清微一沉吟道:“讓他們稍等,就說我馬上出城迎接。”打發走哨探之後對徐天翔道:“你馬上帶領騎兵出城,看看是哪位舊人?我隨後就到。”

李玄清匆匆到後面交代了巧兮幾句,讓她安心待在定遠城之後策馬來到城外。定遠城原本已經廢棄,天策軍崛起之後,拓跋思繼在屠申澤待不下去之後纔來到這裡草草修葺之後變成了現在的模樣。只是到了城外卻愣住了,眼前來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自己下山的時候碰到的九里行盜匪石堅。

“主公,傻眼了吧。剛纔還把我嚇了一跳呢,靈州城的高級將領中我們基本上不認識什麼人,怎麼還會有舊人呢,差點就讓騎兵圍剿了,結果還真碰到了熟人。”徐天翔也是哈哈一笑。

“石寨主,在這裡碰見還真是意外啊。”李玄清也是一笑,上前和石堅見禮道:“石寨主來找我是有什麼事嗎?”

石堅盯着眼前的兩個年輕人深深地看了一眼,心頭也是暗自感慨,沒想到當年人家說出去的話今天真的兌現了。在九里行接到天策軍西進的消息之後他馬上帶着九里行的兄弟翻越賀蘭山一路穿山過澗來到這裡就是爲了兌現自己當年的話,也是爲了心頭那一縷被激活的熱血。

“楊兄弟,啊不,楊將軍,石堅蹉跎幾十年一無所成,幸得將軍能夠指點迷津,現在願來將軍帳前聽令,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石堅老臉一紅,自己一個四十幾歲的人居然還沒有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有抱負有信念。

李玄清也沒在糾纏這個話題,而是對徐天翔道:“你馬上派人帶石大哥他們去豐州,等打完這一仗,我們再擺酒敘舊。”

石堅一聽這話急了,連忙道:“楊將軍莫非嫌棄我等,此間大戰在即,我手下這兩千多人可是操練許久,清一色的陌刀手,以一當十不在話下。在下懇請將軍讓我等去前線,保證不會給將軍丟臉。”

“陌刀手?”李玄清有點差異道:“石大哥,陌刀手訓練極其困難,你們在九里行如何能夠訓練出這麼多陌刀手?”

“不瞞將軍,石堅乃是當年安西大將石拔的後人,家傳陌刀刀法,這兩千多柄陌刀還是當年的安西舊物。”石堅嘆了口氣,說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李玄清和徐天翔對視一眼,眼神中充滿驚喜,欣然道:“不意在這裡碰到安西后人。好,天翔,你馬上讓人帶石大哥去找天成,另外派人星夜回豐州,讓民政長將楊易帶到定遠城。”說完對石堅道:“石大哥,大戰在即,就不多言了,我們打完這一仗再說。”說完自有傳令兵引着石堅去找楊天成,自己和徐天翔帶領騎兵迅速開拔,開始繞道迂迴。

這段時間玄影衛的偵查人員早就把附近的地形摸了個透,所以這幾千人的騎兵軍團在穿行了半夜之後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會州西南,懷遠通往會州的必經之路路上。

“天翔,斥候隊的人有沒有消息傳過來?”李玄清讓人馬休息,和徐天翔一起遠眺前方的古城——環州。

“半個時辰之前斥候就已經繞過去了,估計這會應該回來了。”徐天翔指了指遠處,道:“主公,要不要我們去試探一下?”

李玄清搖了搖頭,道:“不行,我們在暗,打的就是出其不意,不能暴露我們的目標,必須等到韓遜出兵攻擊之後才能採取行動。以韓遜的性子,一旦發現天成收縮防線,必然大軍壓上,這纔是偷襲的最好時機。”

“可是這樣是不是就和小四的時間對不上了?”徐天翔有點擔心,暗夜計劃就是在今夜全部展開,如果接應人馬不能及時趕到,到時候肯定是功虧一簣。

李玄清沉吟半晌,點了點頭,道:“我們還要完整的接收靈武軍,暗夜計劃一定不能出問題。這樣,你留下帶領騎兵都等待時機,偷襲靈武軍中軍。我帶直屬隊接應小四。記住,必須一擊得手。等到天成徹底掌握住全局之後,騎兵都立即前來接應。”

徐天翔見到李玄清的臉色,點點頭道:“主公放心,天翔知道怎麼做。靈州之行主公要千萬擔心。”

兩人說定之後,直屬隊馬上上馬隨李玄清奔襲靈州城,騎兵都則在此等待戰機。

靈州城外新兵營,張天虎坐在帳中,面前的案几旁放着一個火爐,來自豐州的蜂窩煤在爐內冒着淡藍色的火焰,爐上溫着一壺酒。他對面同樣放着一副案几,座墊,在等待今夜來人。

新兵營悄無聲息,連執勤的士兵都被遣散,整個兵營就是個空架子,所有的帳篷都是漆黑一片,唯獨這裡還亮着光。

良久,也不知是什麼時辰,只知道東方的天際開始泛出點點微光的時候,這種寧靜被驟然打破,一彪人馬猶如疾風驟雨一般從城中開出,迅速朝新兵營而來,沉悶的馬蹄穿過轅門,在掃蕩了幾座帳篷發現每人之後,將大營中間還亮着燈光的大帳包圍。

半晌,大隊騎兵開到,簇擁着一位老人下馬,朝着大帳步行而去,正是韓遵。侍衛要跟隨被韓遵阻攔住了。

“你來了?總算沒誤了時辰。”帳內張天虎的聲音傳來。韓遵聞言一笑,走了進去,徑直坐在張天虎對面,掃視了帳內一眼,問道:“老三呢?我都來了,也不來見見嗎?”

張天虎搖了搖頭,嘆息了一聲之後有點無奈道:“老三的脾氣你還不知道嗎?他不想見你,我讓蘇陽送他去豐州了。”

張天虎的話讓韓遵似乎回想起了往事,臉上也浮現出了一絲緬懷之色,良久才帶着沙啞的聲音悠悠道:“當年我等三人初創靈武軍,對外三次擊退溫末人,守護靈州,對內掃平叛逆,匡扶朝綱,何等的意氣風發啊。我記得那時候你和老三才二十幾歲的小夥子,我也才過而立之年啊。這一轉眼都二十多年過去了。”

“那時候的韓大哥還是個爲國爲民的英雄,我和老三那時候就想着跟着你一起保家衛國,一起剷除藩鎮,重塑大唐新氣象。”張天虎臉上也顯出一絲悠然神往之色,“我們三個一起制定了靈武軍的細則,一起創立了靈武軍的軍魂啊。”

“可是,後來你變了。變得和那些我們曾近對付過的割據藩鎮一樣,眼裡想的做的都是割據靈州,脫離朝廷,妄圖自立。你想要將靈武軍變成你韓遵的私軍,把靈州變成你韓遵的私地。開始和敵人媾和妥協。”張天虎的聲音陡然高亢,“你失去了信仰,失去了公義,自私自利,整天爲了那些蠅營狗苟算計人心,你再也不是我的韓大哥了。你是韓大帥!對吧。”

“不是我變了,是這個世道變了。”韓遵也是跟着怒聲道:“你自己睜開眼看看,這個世道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天下藩鎮割據者是蜂擁而起,大唐王朝早就是風中飄絮,如果不是我保住了靈州,你以爲這西北之地能有安寧?”

“你保住的?你保住的是你韓遵的地位吧?”張天虎冷笑道:“你和溫末人打仗是爲了你自己,你安撫城內暴動還是爲了你自己,你出征長安還是爲了你自己的官位,現在自己老了,想着要把節度使的位置傳給兒子,就敢對昔日的兄弟開刀?這幾十年來他們爲了你打過多少仗?你也忍心下得了手?”

張天虎這句話徹底激怒了韓遵,原本想坐下來好好聊聊的心思一瞬間沒了,身形猛然站起,怒吼道:“張天虎,你是不是鐵了心要和我作對?”

“怎麼的,被我說中了心思,惱羞成怒了?你是不是準備連我和老三也砍了?”張天虎冷笑道:“來來來,讓我看看你韓大帥的威風。”跟着站起身來。

韓遵哼了一聲道:“你以爲我不敢嗎?”話音未落一直圍在外面的親衛一窩蜂的涌了過來。

張天虎雙眼一瞪,冷笑道:“怎麼,長本事了是吧?跟着我們的韓大帥幾年就長本事了?敢對我出手?”衆人攝於他的威嚴一時之間竟然不敢上前。

“張天虎,別廢話,馬上把萬毅、薛萬里等人給我交出來,否則的話就不要怪我不念舊情了。”韓遵見到張天虎只是幾句話就逼得親衛不敢上前,心頭的怒火再也壓抑不住,渾身顫抖,指着張天虎怒道。

“好啊,我倒想看看你怎麼個不念舊情法?想讓我把他們交給你,下輩子都不可能。”張天虎腳下一旋,放在一邊的長刀瞬間到了手上,盯着身邊的人冷笑道。

“來人,將張天虎給我拿下,若敢拒捕,格殺勿論。”韓遵的牙縫裡吸着涼氣,臉色由潮紅轉爲鐵青。

就在張天虎準備抽出長刀準備迎戰之際,震地的馬蹄聲猛然間響起,無數的火把遙遙從北而來,戰馬奔馳之下,一縷縷火星隨風而逝,黑暗中忽然暴起一聲驚雷:“李玄清在此。”

正是:靈州城外驚雷起,新兵營前斷舊情。漫道人間正義在,不負蒼生不負心。

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
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