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

李陽的出現讓整個戰場出現了一種詭異的氣氛,宣武軍原本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之後在王彥章的指揮之下迅速開始反擊,凌厲的攻擊讓兵力佔據絕對劣勢的天策軍頓時節節後退,即使在炸藥包的掩護之下依然擋不住五萬人漫山遍野的突擊,但是在李陽的大旗豎立起來之後這些天策軍士兵卻彷彿瘋了一般毫不在意自己面前的敵人到底有多少,寸土必爭,真正打出了自己的氣勢,短時間內竟然和宣武軍相持不下。

而此時王彥章也發現了這個詭異的氣氛,一種毫無來由的慌亂讓這名百戰名將忍不住想要率軍撤離這裡,但是對面天策軍不要命的攔截卻讓他這個想法不合實際,對方彷彿就是鐵了心要將自己拖在這裡,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什麼傷亡都不在乎,激戰之中甚至有天策軍的士兵抱着點燃的炸藥包就直接往人羣中縱身一躍,即使是死也要拖對方下水。這種令人頭皮發麻的狠勁讓宣武軍的士兵甚至於不敢和對方短兵相接。

“王彥章,識相的趕緊下馬投降。”李陽在混戰之中看到了王彥章的將旗,毫不遲疑直接從山上衝了下來,“鐺鐺襠”三聲清脆的金屬交擊之聲傳出,王彥章自然是手持鐵槍毫髮無損,但是李陽卻“騰騰騰”退了三大步才勉強站穩了腳跟,但是隨即在親衛牽過來戰馬之後翻身上馬再次和王彥章戰在一起。

“你是李陽,薛洋人呢?”王彥章一手架住了李陽手中的長刀,厲聲喝道。

“哈哈,王彥章你上當了,我家大帥在你身後,你已經被我天策軍圍住了,趕緊下馬投降,否則殺無赦。”李陽喘了一口粗氣,毫不在意自己和對方在武力上面的差距,冷笑道。

李陽的一句話讓王彥章一切都明白了,這個真假薛洋的事情是對方給自己下的一個套,目的就是要讓自己分兵。此時的張歸厚大營八成已經被對方拿下了。想到這裡王彥章目眥欲裂,手中鐵槍剎那間暴起一陣寒芒,將李陽手中的長刀架到外圍怒吼道:“想讓我投降,下輩子。今天我就拿你給我宣武軍報仇。”

王彥章一發威,李陽頓時只剩下招架的功夫,而且隨着二人走馬燈一般的惡鬥,形勢也變得岌岌可危,但是李陽臉上的笑意卻越發明顯,遠處已經揚起了煙塵,在這個時候也只有真正的第三營能夠在奔跑之中玩出騎兵纔有的氣勢和煙塵。

“當”卻說場中二十招一過,李陽手中的長刀一下子被王彥章一槍挑飛,失去了兵器的李陽到也乾脆直接撥馬就往身後就跑,身邊護衛的親衛彎弓搭箭箭雨猶如不要錢一般飛射而出,硬生生的阻攔住了王彥章追殺的步伐。

“王彥章,你看看你身後,第三營來了。兄弟們,咱們的援軍到了,給我殺。”李陽換過一柄唐刀,縱聲狂笑,帶頭衝入敵陣,將原本已經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軍陣逆推向前。而得到援軍到來消息的第十五營將士此時也跟着自己的主帥再次將士氣推向高潮,竟然是在逆境之中強行穩住陣腳,堵住了宣武軍圍剿的步伐。

“王彥章,薛洋在此。”這一聲怒吼無疑是在呼應李陽的話語,主帥的聲音讓天策軍的士氣猶如泉涌,得到第三營支援的天策軍十五營頓時穩住了陣線。而薛洋也在萬軍從中親率自己的一隊親衛猶如穿花蝴蝶一般來到王彥章身邊,笑道:“王將軍,識相的趕緊投降,不要讓手下的宣武軍將士爲了你的愚蠢白白犧牲。”

王彥章此時卻是須發皆張,眼睛死死地盯着薛洋不放,跟着冷笑道:“薛洋,我承認此役宣武軍敗了。但是想要讓王彥章投降,做夢吧。鹿死誰手咱們再來一場。”手中長槍毫不遲疑,直接朝着薛洋衝了過去,而王彥章的舉動也帶動了周圍宣武軍的士氣,一時之間兩軍再次捉對廝殺。

而天策軍兩軍合一之後銳利無匹的士氣和戰力再次展現出來,兩萬人不到的隊伍硬是和比自己多出一倍多的宣武軍打平,而且在炸藥包的助攻之下,形勢也是越打越順,如果宣武軍的領兵將領不是王彥章這樣的絕頂戰將,恐怕已經將對方崩盤。

爲了壓制住王彥章不斷激勵士氣的舉動,薛洋和李陽對視一眼之後將軍隊交給副手指揮,自己親率親衛再次將王彥章圍在了中間,兩人合力再次對上王彥章,得到了薛洋助力之後的李陽堪堪擋住了王彥章的攻勢,但是要想贏得對方卻幾乎沒有希望。不過薛洋的打算也沒在這裡,而是邊打邊不斷看着後方,似乎那邊還有援軍一樣。

薛洋奇怪的舉動讓王彥章有些疑惑,眼前的這個看似年幼卻一舉一動都有章法。

“王彥章,你的大帥此時估計是已經成爲我天策軍的刀下亡魂了。你要不考慮一下我的建議。說句實話,我家主公對於將軍確實是賞識有加,所以我纔會和你說這麼多。”薛洋難得的在戰場之上嘮叨了一句之後繼續道:“我敢保證,半個時辰以內我軍主力必然趕到此處,到時候將軍就是想走恐怕也走不了了。”

薛洋的話讓王彥章一愣,但是隨即卻彷彿橫下心思,手中的攻勢陡然凌厲,竟然打破了之前的平衡,“我家大帥要是出了意外,我就拿住你這個天策軍元帥,咱們一換一。”

“給臉不要臉,王彥章,不要逼我對你下殺手。真以爲殺不了你?”李陽和薛洋合力架住王彥章手中的大槍,冷笑道:“我們能殺得了張歸厚,自然也能殺得了你王彥章。親衛隊給我準備集火。”

就在李陽和薛洋對視一眼,臉上戾氣閃過,準備動用早就準備好的殺器的時候,身後再次傳來鋪天蓋地的喊殺聲,這一次輪到天策軍漫山遍野的出現在世人眼前了。

“哈哈,王彥章,這回你該信我了吧?”薛洋哈哈大笑道,“兄弟們,我是薛洋,給我拿下宣武軍,活捉王彥章,鼎定荊州,在此一舉。”

薛洋的怒吼聲遠遠的傳了出去,在這片山嶺處迴盪,所有得到訊息的天策軍士兵再次被激發,王彥章的宣武軍被逆轉包圍,整片戰場開始徹底倒向了天策軍一方。

徐英的及時出現徹底給這場戰役奠定了勝利的基調,也讓王彥章所有的掙扎都成爲泡影,宣武軍在人數被對方拉平之後,戰力被徹底壓制,已經打瘋了的天策軍士兵勢如瘋虎,根本就沒有人能夠攔得住。這支百戰之師發揮出來的戰力讓對手徹底膽寒,宣武軍的士兵在這些人面前被不斷擊殺,整個戰線持續不斷的往前推進,已經形成的包圍圈牢牢的堵住了宣武軍的所有退路。

“王彥章,投降吧。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攔住我天策軍的步伐。這大唐百年戰亂到底應該結束了。”徐英趕到薛洋麪前,朝着已經停手的王彥章道:“你也是窮苦人家出身,當知道天下百姓最期望的是什麼?唐之失鹿,註定不會由你們取得。大唐國祚有我家主公在,就不會丟失。”

“天佑大唐,漢軍威武。”幾萬人的天策軍此刻卻彷彿心靈福祉一般齊聲吶喊,聲音直透雲霄,將原本聚集的雲朵都徹底震散。

“你帶着你的親衛隊走吧。”薛洋擺擺手示意李陽不要再對王彥章動手了,搖搖頭道:“下次戰場相遇必然不會留情。”說完指揮身前的親衛給王彥章讓開一條道。

“下次我也不會再出現失誤。”王彥章沉着臉對着薛洋一抱拳,轉身帶着自己手下的百餘名親衛跟隨薛洋的親衛走出包圍圈,揚長而去。

李陽正要說話卻被一旁的徐英拉住,指了指身後的包圍圈,頓時明白薛洋的用意,也不再多說什麼,轉身開始圍剿剩餘的宣武軍。

王彥章一走也就意味着此時的宣武軍最後的支撐宣告崩塌,失去了戰心的宣武軍在天策軍的武力鎮壓之下迅速崩潰,被打散了編制的士兵不斷被抓,隨即被扭送一般的空地上嚴密監視,整個戰場開始進入到抓俘虜的時間。

“多謝兄長及時到來。”薛洋看着徐英哈哈一笑道。

“行了我的大帥,咱們後面怎麼辦?我估計主公和總參那邊也開始盯上咱們了。”徐英錘了這傢伙一拳頭,笑罵道。

薛洋擺擺手讓身邊的人通知李陽加快打掃戰場,並且派遣親衛攜帶自己的令牌去找後方的楊易,拉着徐英走到一邊道:“總參那邊估計是在等我們的戰報。所以我打算將宣武軍在南線最後一支人馬徹底打掉,然後接受總參的調令。”

徐英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現在就給總參擬定一份戰報吧,這一來一回的也需要時間,等到總參下令,估計咱們也都把活幹完了。”

“聽你的,讓羅春馬上起草戰報給主公和總參中原指揮部各一份,飛鴿傳書送達。”薛洋點點頭看着天色道:“讓李陽打掃完戰場來找我,今晚咱們就在此地安營紮寨。”

這一場埋伏戰以李陽的第十五營爲開頭,第三營爲主力加上徐英的大部隊趕上歷時整整一天時間殲滅宣武軍共計兩萬多人,王彥章僅率領自己的親衛和後續失散的人馬一千多人逃走和後續從蔡州來援軍隊匯合,剩餘的約計兩萬多人全部被俘虜,在第二天中午楊易率國民警衛隊趕到之後押赴天策府腹地進行整訓然後分流。而歇息了一夜之後的天策軍南線集團軍在會師之後,派參謀長羅春率一個營駐守中州,剩餘人馬由薛洋親自率領趕在凌晨之前出發朝蔡州到中州的直道快速開拔,於第二天一大早將原本派往蔡州後來被王彥章傳令調回中州的宣武軍南線最後一支人馬攔截住。一場大戰就在宣武軍腹地展開。

此時的王彥章在匯合了這支人馬之後原本打算趁天策軍注意力不在中州的情況下偷襲中州,然後守住這個糧草基地,吸引天策軍圍攻中州。因爲時間倉促天策軍在拿下中州之後並沒有將儲存在城內的糧草輜重運走。按照王彥章的打算拿下中州之後倚靠手中的兵力完全可以將這一支人馬牢牢的拖在中州,從而阻止薛洋騰出手來策應其他方向。這也是王彥章能夠想出來最好的辦法了。

只不過事實很不如人願,王彥章沒有料到的是薛洋的胃口這麼大,竟然在大戰之後沒有轉入休整,而是直接北上將自己堵在了半路上。宿命般的對決再次上演,這一次薛洋手上可是有着補充完整的第三營、第十五營和山地營人馬,整個南線集團軍最精銳的部隊集中在這裡,一戰將王彥章手中的最後一支人馬徹底打崩潰。戰役在蔡州通往中州的直道上打了整整一上午,激戰至中午時分,第十五營在山地營和第三營的掩護下突入王彥章的中軍位置,用炸藥包炸開王彥章的防護圈,將中軍護衛隊徹底淹沒在炸藥包爆炸的煙柱籠罩範圍內。震耳欲聾的巨響過後整片區域內所有的人和物全部化爲齏粉,王彥章本人也被這陣爆炸掀翻,倒地不起,被隨機一擁而上的天策軍士兵抓住。王彥章的到底也意味着宣武軍在南線最後的干涉力量被徹底打掉,這一次根本不用天策軍繼續絞殺,被嚇破了膽的宣武軍士兵忙不迭的開始放下武器,逃離這羣惡魔的殺戮,以至於後來天策軍爲了這羣俘虜耽誤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收拾好,押送他們返回中州。

至此,整個南線戰役歷時整整一個月零十一天,薛洋領銜的天策軍南線集團軍轉戰千里,殲滅宣武軍南線人馬七萬餘人,俘虜六萬人,戰場失蹤人手兩萬多人,俘虜王彥章在內的宣武軍中高級將領四十七人,擊殺宣武軍主帥張歸厚,徹底滅掉了宣武軍南線的干涉力量,也徹底讓謝瞳的戰略部署成爲泡影。

公元890年四月二十八,薛洋發給大本營李玄清的戰報中最後一句話只有四個字:南方底定。

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
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戰(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