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

胡小四和成汭的離開也就意味着山南東道的結局已經註定,民政部從長安出發的主政官員幾乎是同時出發,前往荊南地區接受新生的地盤,而隨之而去的除了大批的物資以外,宇文家專門派了一個車隊攜帶海量的專門治療血吸蟲傳染病的藥材和橡膠製品跟隨前往,和徐家在山南道匯合。

而隨着這些事情的同步發生,薛萬里也終於拿下鄂北重鎮——襄州,將山南西道和天策府的主流區域聯成一體,後勤部的直道也修到了均州地區,這條近乎是在綿綿山區開鑿出來的道路在粗暴的火藥的狂轟濫炸中終於發揮了重大作用,而負責此次建設的建築總公司第三大隊也成爲後來帝國在山區修路的王牌,在後來的交通建設大潮中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隨着襄州的被公開,山南集團軍的大隊步兵人馬也隨之前移,和騎兵大隊匯合,一部隨即以李飛雪爲主帥向東收復鄂州,向北攻佔隋州,將葛存周的殘餘人手全部趕回去。另一部在薛萬里的主導下開始整編成汭軍舊部,重新整編出三個步兵營。這樣一來漢南集團軍的人數猛增,擁有驚人的十五萬人的野戰部隊規模。

“李陽見過大帥。”陳宇在和薛萬里匯合之後就將安州大營讓給了薛萬里,讓他負責整編事宜,自己帥集團軍總部和兩個騎兵營去郢州,成汭的治所。否則這兩個脾氣暴躁的人在一起,就成衝那樣的性格搞不好一個衝動全給宰了。

陳宇看着眼前比自己小兩歲的李陽點了點頭,招呼他坐下之後道:“安州一戰,胡統領專門跟本帥提過你,能夠敏銳的把握戰機,是個不錯的人才。現在荊南軍整編成天策軍一部分,你們的成將軍也已經去長安接受天策大將軍召見。你有什麼打算?”這段時間玄影衛也已經將李陽的資料送到自己的案前,李陽是郢州城大戶李氏家族的第三子,不過只是庶出,所以被外放從軍。

“謹遵大帥安排,末將無不從命。”這段時間的整編也讓荊南軍大部感受到天策軍嚴整的軍紀和正規的訓練,就連剛剛開始對抗整編的趙武和成衝也被這股強橫的整編壓的擡不起頭來。而李陽則被陳宇直接從整編隊伍中剔除出來,跟隨他來到郢州。

李陽的回答讓陳宇點了點頭,也不再隱瞞,直接開口道:“胡統領臨走之前有個提議,本帥思之再三決定告訴你,讓你自己選擇。”頓了一下繼續道:“本帥想送你去軍事學院學習半年,半年以後學成之後調往中原,參與中原之戰,不知你意下如何?”

陳宇的話讓李陽一陣意外,原本他被調到郢州只是以爲天策軍需要肢解荊南軍,打破抱成一團的體系,沒見趙武被李飛雪帶走去鄂州前線,而成沖和其他一些副將有的調到其他部隊,只有少部分留在整編隊伍中。所以李陽微微沉吟之後問道:“敢問大帥,去學習什麼內容?”

陳宇微微一笑,對於這個年輕人很滿意,笑道:“軍事學院是天策軍最高學院,專職負責培養天策軍各個階層的將領,而且主公有特別指示,凡是有戰功需要提拔的士兵和將領,只要條件允許都必須進入學院進修,學習正規的指揮技巧和行軍技能,同時也會傳授天策軍最新式的戰術技能。”

“多謝大帥解惑,李陽聽從命令行事。”陳宇的話剛剛說完李陽立即抱拳答應,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給你個特批,將你母親和妹妹也帶上,去長安生活吧,你的家庭情況本帥也知道了。”陳宇想了想遞給他一份文書,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李陽因爲是庶出,在李氏家族內部並沒有多少地位,母親只是小妾,加上還有個妹妹在家族內部的處境非常糟糕。

“多謝大帥,李陽必誓死效忠天策軍,效忠主公。”陳宇的安排讓李陽難得動容起來。

“好了,在長安有什麼事的話可以直接去找胡統領,他對你非常看好,在長安沒有什麼他搞不定的,這傢伙號稱去主公家都不帶通報的。”陳宇笑道:“回去安排一下軍務,然後拿着我的任命書帶着你母親和妹妹明日一早就隨後勤隊出發,有任何人阻攔殺無赦。”陳宇遞給他一塊自己的令牌肅然道。

送走了李陽,陳宇招呼幾個參謀開始研究山南西道的地圖,總參給他的命令只剩下半個月了,半個月之後也就是十月中旬必須出兵山南西道,攻打楊守亮。

而在陳宇這邊對楊守亮進行戰役準備的時候漢中集團軍正面兵團在錢寧的率領下通過秦嶺山區從利州抵達巴州,和李茂貞和王建的聯軍首次正面對陣,相對於王李聯軍十幾萬人的龐大隊伍據關而守,錢寧的正面兵團八萬多人卻是人困馬乏,勞師遠征。聯軍統帥胡敬璋當機立斷趁着天策軍立足未穩出關野戰,兩軍在巴州城外大戰了整整半天,但是在新式武器的支援下,天策軍頑強的抗住了對方的衝擊,在戰役的後半段逐漸穩住陣腳,守住了剛剛建起來的大營,並且在後勤部趕到將攜帶的炸藥包投入戰場之後逆勢打出了一波反衝鋒將對手重新逼入關內。

而這一戰天策軍雖然損失很大,八萬人的野戰部隊當場陣亡了七八千之衆,還有一萬多人不同程度受傷,但是卻差點將胡敬璋的部隊打崩潰,要不是王建的部隊實力不錯,在天策軍衝擊的時候能夠且戰且退,巴州能不能守得住都是問題。

錢寧在戰後給總參請罪,卻沒有收到徐天翔的責備,反而在瞭解到前線戰情之後將長安的第一營派往川中,支持錢寧。

而錢寧在正面戰場的這一戰也徹底將王建和李茂貞的目光吸引到巴州,雙方不約而同的抽調部隊繼續增兵巴州,由此雙方圍繞着巴州將所有能夠派遣的部隊全部調上去了。內部尤其是成都地區因爲和天策府間隔較遠幾乎沒有剩餘多少部隊。

而此時在山區中艱難行軍大半個月之久的薛洋和徐英的突襲部隊終於和玄影衛的聯絡人員接上了頭。此時兩人已經逼近成都的茂州地區。不過這個結果卻讓薛洋有點措手不及,兩人在山區走岔了路,原本應該出現在綿州的兩人莫名其妙跑到成都西北的茂州地區了。

“薛洋,現在該怎麼辦?”徐英仔細比劃了茂州地區的地形地勢和距離成都的距離之後問道:“咱們跑錯地方了,這之前的計劃也要及時調整才行,否則搞不好會弄巧成拙的。”

薛洋點了點頭,沉吟半晌忽然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這也是川中最冒險的一個決定:將手中的兩萬人分成兩部,一部突襲成都完成之前的計劃,另一部率軍日夜兼程趕赴綿州佔領這個成都平原通往西北前線的要道。

“不行,這樣一來的話綿州將面臨前線李茂貞和王建軍隊的瘋狂攻擊,根本守不住的。”徐英反對這個計劃。

“徐英兄率軍突襲成都,記住一定要讓李茂貞放出信使調回前線的部隊再打破城防。綿州由我親自負責。記住拿下李茂貞之後要立即想辦法讓他投降,這樣我們才能在錢寧的大部隊來川中之前完整的接收西川,不給王建絲毫機會。”薛洋絲毫沒有理會徐英的意見,反而直接開始了部署。

“你這是拿自己和第三營的兄弟冒險。”徐英嘟囔了一句之後也不再繼續,事到如今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所以想了想之後點點頭道:“你放心吧,等我拿下成都會想辦法去支援你。”

“好,既然如此咱們分頭行動,從這裡到綿州第三營至少需要三天,也就是說你必須把握好機會於明天晚上抵達成都城下,後天一早發起突襲。”薛洋計算了一下時間道。

“你就放心吧,這裡有我。”徐英對於這傢伙的操心程度也是無奈。兩人商量好之後讓玄影衛的接應人員立即出發去通知錢寧的大軍自己的動向。與此同時第三營開始在茂州城外隱秘行動轉到東南朝着綿州的方向極速開進,爲了搶時間第三營再次發揮自己飛毛腿的本事,這支幾乎可以媲美騎兵的步兵硬是隻用了兩天兩夜就秘密來到綿州城外。

“報告大帥,綿州城外防守空虛,只有輔兵七千人左右還有部分傷兵。”薛洋讓大軍在綿州北部的山區歇息之後安排人手進入城內進行偵查,很快綿州城內的情況就被打探到了,讓薛洋趕到差異的是綿州居然是成都通往前線的後勤基地,大量的軍需物資全部囤積在綿州城內。

“玄影衛在城內的暗衛人員有沒有見到?”薛洋想了想問道,記得出發的時候胡小四交代過川中玄影衛的佈置。

“已經通知過了,半個時辰以後負責人會攜帶詳細的情報出來。”進城的突擊小隊成員答道,

“很好,去叫醒兄弟們吃點東西,說不得咱們今晚就進城了。”薛洋點了點頭,盯着遠處的綿州城眯着眼睛道。

半個時辰之後第三營的士兵開始吃着後勤部專門爲這次陰平度險準備的特質乾糧,喝着山區的冷水,因爲距離綿州城已經非常近了,所以第三營的士兵就連吃飯都輕悄悄的,不敢發出一點聲響。而薛洋也見到了綿州的玄影衛暗衛。

玄影衛彙報的信息比突擊小隊打探到的自然是詳細的多,包括城內各處的防禦措施、物資儲備倉庫已經兵員佈防情況。不過薛洋找他們並不是這些,而是另外一件事。

“現在有件事需要你們幫忙盯着,今晚子時我們會突襲綿州,我需要你們和我安排的突擊小隊封鎖綿州的所有道路,不能把綿州變天的消息傳遞出去。”薛洋安排的是這件事,必須儘可能的封鎖綿州被突襲的消息。這件事也只能交給玄影衛了。

“請大帥放心,玄影衛保證完成任務。”綿州負責人是個叫柳永的年輕人,見到薛洋說的鄭重,馬上接令保證道。

“對了,成都那邊有沒有信使經過綿州?”薛洋想了想問道。

“今天下午有一波紅翎信使經過,剛剛過去大概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柳永見到薛洋忽然問起,馬上想起來一件事道。

“看樣子成都那邊已經大事定了。”薛洋說了句莫名其妙的話,隨後安排突擊小隊隨着柳永行動,第三營主力開始喬裝,並且安排了任務,一萬多人的部隊分四路出擊,隱蔽於綿州四門,等待時機準備行動。

薛洋的安排預示着川中戰事進入峰迴路轉的階段,一場讓所有人猝不及防的鉅變在天府之國迅速展開。

但是此時的長安大本營卻沒有想到的是薛洋和徐英兩人居然會跑錯地方而改變之前的計劃,仍然在按照之前的預計進行準備。這也給了後期薛洋獨力在綿州抗擊李茂貞回援大軍增加了難度,不過有失必有得,這一戰也讓薛洋迅速成名,成爲繼王厚純之後天策軍第二個擅長長途奔襲的將領。

而另一邊經過了幾天的行程,成汭和胡小四也終於在十月初五這天趕到長安城外。胡小四帶着成汭來到長慶宮見到了正在和岑天時安排今年的冬季的物資採購事宜,見到胡小四和成汭過來都是一愣。

而成汭也首次見到了如今恐怕是天下無人不知的天策軍統帥——李玄清,這一幕在後來成汭退休之後寫回憶錄的時候仍然激動不已,認爲這是改變他一生命運的時刻,就是這次長慶宮自己覲見李玄清的這短短的半個時辰。

不過此時的李玄清卻恍然未覺自己會改變眼前這個中年人的後半生軌跡。在胡小四介紹了一下雙方的身份之後成汭猛然間跪倒在地:“罪臣成汭拜見天策將軍。”

他這一跪讓在場所有人都莫名其妙之餘心態也放鬆下來。岑天時心頭一動站起身來將成汭扶了起來,笑道:“成將軍,能把你請來真是不容易啊,何罪之有啊?”

“成將軍戰場反正,促成荊南順利歸附天策府,是大唐的一件幸事,是功臣。”李玄清知道應該是這一路被自己之前的一紙命令嚇到的,所以站起來安慰道:“讓成將軍前來長安是有事情要和成將軍商議,天策府對於將軍的義舉大力讚賞,請將軍放寬心。”21037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