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

李玄清的到來倒是讓前線的士氣一震,天策軍攻城的步伐也悄然加快,玄影衛那邊在集中力量輸送了五六萬人之後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胡小四在稍作躊躇之後開始回到前線大營,和王厚純商議準備利用地道輸送士兵進入城內參與圍攻劉昌魯。

“小四,你的意思是咱們派兵入城?”薛萬里有點不解道:“那剩下的那五六萬難民怎麼辦?少一天就會死很多人。再說你的那個地道短時間內能輸送多少人口進去城內?”

胡小四的意見倒是讓王厚純點點頭道:“這個辦法倒是不錯,只要能夠輸送兩三個營進入城內就可以達到奇襲的目的。只是這正面兵團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接應,否則入城軍隊肯定會被對方優勢兵力分割包圍的。”

“萬里,你們的舟橋現在進行的怎麼樣了?”楊天成這兩天一直在安置難民,對於前線的戰事沒有過多關注,所以問道:“半天時間能不能完成鋪設?”

“那恐怕要等到三天以後,廣州的護城河太詭異了,柴嘉那邊還需要時間。”薛萬里肅然道:“這幾天我們已經想了好幾個辦法。”

“這樣,小四待會回去就帶着西北那邊的兩個營隱蔽進入城內,吩咐柴嘉帶一個營今晚行動隨後跟入城內。這樣三天的時間抓緊點應該足夠輸送三萬人進入城內。三天以後兩方同時行動,入城部隊要想辦法吸引城內粵軍的注意力,掩護舟橋部隊加快速度,給爆破手贏得時間。”王厚純想了想開始安排道:“到時候小四帶着飛鷹旅摸進節度使府,給我拿下劉昌魯。”

隨着李玄清的到來天策軍悄然改變部署,廣州城也進入了倒計時。不過此時的劉昌魯卻忙於和西部地區的葉廣略等人聯絡,想辦法讓對方派兵支援,但是卻被端州的天策軍攔住去路,進退不得。當初端州天策軍因爲佔有城池並沒有在上次的颱風之中收到嚴重損傷,而且端州府庫充實,災後就一直忙於救助百姓,沒想到此時卻成了攔住葉廣略東來的最大障礙。

不過即使此時葉廣略率軍前來也已經無力和天策軍爭雄,陳宇的大隊人馬也在休整之後前往廣州以西,準備在廣州被攻下的同時執行北上的任務。天策軍的戰略因爲颱風而一改再改,但是此時已經進入收穫季節。錢寧和李天一兵團也繞道韶州往西急進,攻擊連州和賀州,北線薛洋兵團這一次沒有從永州等地南下,而是直接朝着牂牁駐地而去。

天啓二年九月中旬,李玄清來到廣州前線,此時天策軍已經做好了全部的準備,兩路人馬都已經到位就等待楊天成的一聲令下了。正面兵團爲了這次戰役,將指揮部下屬的五百多架弩炮全部推了出來,機械弩整整兩個都也已經整整齊齊排列在戰場前方,甚至爲了以防萬一,薛萬里還集中了兩個火炮中隊在後方等待。只不過現在天策軍雖然已經將火炮研製出來了,但是其龐大的體積和重量卻讓大部分陸軍望而卻步,東線還是靠着海運還將這些龐然大物拖到廣州城下,其他兩路人馬是沒辦法使用了。

“天成,時間到了,下達命令吧。”李玄清也到了戰場指揮台,看了看時間對着身邊等待的楊天成點頭道。後者立即手舉號旗開始傳達將令,“炮兵營炮擊準備兩刻鐘,機械弩壓制城樓反擊,舟橋部隊立即開始最後的鋪設工作,攻城部隊立即準備。”各項指令迅速下達,第一時間發出攻擊的炮兵營五百多個炸藥包騰空而起朝着廣州城飛速而去,這種會爆炸的武器讓粵軍苦不堪言,所以此次見到這麼多炸藥包朝着自己而來,幾乎是沒有任何防禦之力的粵軍士兵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尋找各種掩體躲避爆炸。

“轟轟轟”五百多個炸藥包帶起的爆炸直接可以媲美小型地震了,巨大的火球徹底將廣州東城淹沒,沖天的煙柱東城的城樓徹底炸燬,土石磚瓦四散而飛將許多來不及躲避的粵軍士兵當場擊殺。而趁着這個時間,舟橋部隊已經開始將一艘艘木質的舸舟拖到護城河中心,用繩索連接捆綁然後固定最後鋪上木板,一點一點接駁往前。

“看樣子是不用入城部隊掩護正面兵團了,發信號通知他們立即投入進攻,給我徹底攪亂廣州城。讓小四帶着飛鷹旅給我活着劉昌魯,我倒要看看這個太監王到底長什麼樣。”李玄清看了看廣州城被煙雲爆炸籠罩點了點頭讓楊天成立即釋放煙火箭通知城內立即展開。

如今的煙火箭經過裝備處專門改進,不僅僅射程大大增加,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十幾裡的距離,而且專門添加燃燒劑和顏料的燃燒部不僅僅推力變大了很多,而且經久不散,成爲軍方戰場遠程傳令的最好的利器,對於日益增多的多兵團配合作戰的天策軍而言這也是一項劃時代的武器。

此時城內的柴嘉見到煙火箭劃過長空,頓時不再掩飾,率軍突然從城內各處殺出,在事先安排好的玄影衛暗衛的指引下迅速集結然後分頭殺散在城內警戒的粵軍士兵。這一變故讓廣州城陷入大亂,原本應該源源不斷朝着東城集結的粵軍被打散,猝不及防之下被柴嘉佔據了城西的大片區域。

“立即分頭通知各部給我朝節度使府殺過去,接應飛鷹旅。”柴嘉怒吼一聲之後帶着身邊集結的兩千多人率先衝出西城。

廣州城作爲嶺南最大的一座城池,規模宏大,得益於百年前繁盛的海外貿易,城內各項建築多不勝數,雖然歷經黃巢起義軍破壞,但是這麼多年劉隱父子的恢復已經清除了大部分廢墟,很多地方都有了百姓居住,所以三萬多人的天策軍在城內數量顯得太稀少,無奈之下的柴嘉只能讓將士放棄攻佔其他地方,集中全部兵力朝着防守最爲嚴密的城中心而去。

西城一亂東城的援兵被攔截,其實劉昌魯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雖然想不明白天策軍如何混入城內的,但是劉昌魯卻沒有糾結這個問題,而是將防守節度使府的粵軍主力派了出去準備先行擊殺城內的天策軍。對於東城的防守劉昌魯還是很有信心的,對方只要過不了護城河,那麼即使炸藥包再厲害也不可能直接將東城的城牆炸塌,所以劉昌魯在東城佈置的兵馬雖然因爲爆炸損失慘重,但是他還是堅持先行解決城內的混亂。

他這一出動自然讓柴嘉壓力大增,入城的天策軍此刻尚未全部集結,很多天策軍還在和各處的粵軍廝殺,柴嘉只有一萬多人及時趕到節度使府門口,卻要同時面對對方好幾倍以上的兵力,加上地形優勢粵軍本土作戰讓天策軍步步後退,差點直接給壓了回去。

柴嘉雖然打得很艱苦,但是將粵軍主力牽制住的作用還是起到了,而且隨着後續天策軍將士的陸續到來,依靠絕對強悍的戰力在後退了一段距離之後柴嘉也開始利用周圍的建築物和房屋和對方打起了陣地戰。這樣一來城內就形成了僵持的局面。柴嘉是不着急了,但是劉昌魯的粵軍卻開始着急了,東城雖然短期內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自己被這股天策軍持續牽制,對方肯定會趁着這段時間不顧一切的突破護城河的,想到這裡劉昌魯坐不住了,開始親臨前線佈置攻擊,指揮粵軍加大力度。

不過柴嘉看到劉昌魯的身影出現在戰場之上卻笑了起來,飛鷹旅雖然不知道在哪,但是劉昌魯露面就意味着他的死期已經到了。只不過他不知道此時胡小四糾結的是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活着這個廣州土皇帝,所以攻擊行動遲遲沒有下達。

“老大,不能再等了。實在不行我帶飛鷹旅衝過去,雖然不一定能夠活捉,但是我有把握在一刻鐘內拿下劉昌魯。”蘇小虎實在等不及了,催促胡小四道。

“算了,你們行動吧,我實在想不到有什麼辦法活捉這傢伙。”胡小四搖搖頭苦笑着蘇小虎自行準備,他自己則帶着玄影衛主力悄然離開戰場朝着節度使府而去,劉昌魯雖然不一定能夠活捉,但是劉家在廣州兩代人積累的財富一定要全部拿到手,否則的話這廣州城就白打了。

而蘇小虎在得到命令之後立即命令身邊的飛鷹旅迅速越過兩軍的戰線,從背後插入到粵軍陣地裡。飛鷹旅的實力可不是普通天策軍可比,各種手段是層出不窮,被打懵的粵軍根本就攔不住這羣如狼似虎的兵王,被對方一路突擊到了劉昌魯附近。

此時劉昌魯也被這羣衝入己方陣線如入無人之境的小部隊嚇呆了,而且很顯然對方的目的就是衝着自己來的。所以幾乎是毫不遲疑直接讓身邊的拱衛部隊立即上前攔截飛鷹旅。

蘇小虎見到粵軍朝自己而來卻是冷冷一笑,朝着身後揮了揮手,只見一對飛鷹旅戰士瞬間上前,從身上取出一個個陶罐一樣的黑乎乎的物事點燃之後朝着人羣之中猛然甩了過去,在對方目瞪口呆之中轟然爆炸,只見一瞬間就讓前方的人影紛飛而起,四散的彈片讓周圍的士兵血肉模糊,死傷慘重。

“哈哈,這個手榴彈的威力真是不錯。再來,給我扔。三兒,待着你的人手給我繞過去,趁亂活捉劉昌魯。”蘇小虎哈哈一笑,顯然對於這個手榴彈爆炸的威力很滿意,指揮手下繼續投射,同時讓第三隊立即繞道活捉劉昌魯。

持續的爆炸在蘇小虎的指揮下一路往前推進,前來攔截的粵軍幾乎沒有一合之敵,大部分被炸翻在地,身下的也根本攔不住飛鷹旅的步伐,蘇小虎硬是依靠這最新式的武器以小股部隊一路向前。

此時劉昌魯也被這突然而來的爆炸驚呆了,但是還沒等他反應過來自己身前忽然出現另外一隊人影,自己的親衛慌亂之下哪裡是這些人的對手,被紛紛擊殺。

“哈哈,劉昌魯,束手就擒吧。”三兒一聲狂笑,身形飛起猶如一隻大鷂子一樣直接從空中飛起,直接落在了劉昌魯身邊,手中唐刀帶起無邊的殺氣朝着劉昌魯摟頭劈下。

劉昌魯被對方的手段給驚呆了,慌里慌張之下手中的長刀在擋了三兒幾招之後就險象環生,一個不留神被一刀劃過胳膊,鮮血噴射而出,咣噹一聲手中的長刀掉落在地,緊接着身形一緊,冰寒的刀鋒就架在了脖子上,耳邊也傳來了冷冰冰的聲音,“別動,否則性命不保。”

三兒在制住了劉昌魯之後扯着嗓子吼道:“所有的粵軍聽着,劉昌魯已經被擒,識相的放下武器,否則殺無赦。”這一聲猶如晴天霹靂一般在粵軍耳邊響起,場中再次大亂。

而此時的東城,舟橋部隊終於抵達對岸,早就隱蔽的爆破手幾乎是迫不及待的衝了過去,一堆一堆的爆破筒迅速在城門下堆積,前線也陸續傳來了點火的聲音。

“攻城部隊準備,立即發起攻擊。”薛萬里等的就是這一刻,幾乎是在爆破筒點燃的那一刻就親率攻城部隊衝上舟橋。

“轟隆隆”一聲驚天巨響響起,巨大的城牆彷彿被無形的力量憑空咬了一口,爆射出好幾丈高的濃煙和土石,城門被直接炸飛,東城在城門處被炸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廢墟直接鋪到了護城河裡。

“皇上,薛萬里衝進去了,廣州已經沒有反覆了。”楊天成對身邊的李玄清笑道:“末將幸不辱命,江南指揮部使命進入尾聲。”

“大家幸苦了,進入廣州之後要犒賞三軍,感謝諸位兄弟這大半年來的辛苦努力。”李玄清點點頭笑道:“廣州拿下之後休整十天,攻城部隊賞三級。”

李玄清這邊在下達犒賞令的時候衝入城中的薛萬里卻一臉鬱悶,只見滿城的粵軍士兵此刻居然是一堆一堆舉着武器往外走,這樣子似乎是已經投降了。

“哈哈,萬里,這你要感謝小虎,這傢伙是憑藉着飛鷹旅一己之力直接搞定十幾萬大軍的。”柴嘉遠遠的見到薛萬里的臉色哈哈大笑。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