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

在天策軍斬殺的唐末有名有姓的人物當中耶律阿保機無疑是其中最悲情的一位,因爲在公元890年四月份飛鷹旅朝他射出最致命的那一箭時,他才十八歲,其傳奇的一生尚未開始就已經註定凋零在幽北那片廣袤無垠的草原上。

而耶律瀚雄率軍趕到中京以北四百多裡雙方最終大戰的地方的時候,阿保機已經失去了年輕的生命,雖然屍體被最後的親衛不要命的搶了回來,但是卻絲毫改變不了耶律瀚雄心頭那無言的悲傷和哀痛。在衆多的子嗣當中,唯獨阿保機少年天才,不僅僅武藝出衆,從小就展現出與衆不同的才能,及到長成,其統帥的王庭衛隊這幾年更是隨耶律瀚雄南征北戰,所向披靡。這是耶律瀚雄最優秀的兒子,也是草原將來最英明的王,此刻卻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靜靜的躺在耶律瀚雄的懷裡。

這一刻耶律瀚雄甚至連給兒子報仇的心思都熄滅了,只是靜靜的看着那尚顯稚嫩的臉龐上彷彿有着一縷深深的疑惑和不解,讓這位契丹人的首領久久的不願意回到顯示。

他這一不動,周邊的王庭軍隊也靜靜的佇立在風中,猶如一尊尊墓碑一般聳立,給阿保機送行。

耶律瀚雄不動,心傷兒子的離開。那邊萬丹卻沒有絲毫的心思去管耶律瀚雄的心情。他此刻只是不停的派出信使催促出征檀州的主力部隊快速回援,在耶律瀚雄反應過來之前將大軍調回來,否則自己根本無法面對契丹王庭十幾萬直屬部隊的怒火。

事到如今萬丹後悔也來不及了。按照他的設想根本就沒想過要取阿保機的性命,他只想抓住阿保機和耶律瀚雄談判,從而實現自己分裂契丹,南下稱王稱霸的願望。可惜天算不如人算,最後的關頭那隻長箭劃過長空,將自己的計劃徹底打亂。

原本他還想追查到底是誰射出的這一箭,但是在聽到斥候彙報耶律瀚雄見到阿保機的屍體之後陷入長久的沉默之後就再也沒有這個心思了。他和耶律瀚雄打過十幾年的交道,對於他的脾氣和秉性可謂是瞭解的最透徹。越是沉默將來爆發起來就越是強烈。此時的沉默已經表面他和耶律瀚雄已經不死不休,再也沒有了緩和的餘地。所以他纔會拼命的催促前線的軍隊緊急回援,讓自己的兒子沙託魯放棄南邊的一切回草原爭奪契丹的主導權,對於萬丹而言這纔是一場生死之戰。

就在萬丹等待兒子回援的時候,耶律瀚雄卻慢條斯理的將阿保機的屍體葬在了中京以北燕山的餘脈處,修葺了一座簡易的墓葬。

“可汗,咱們不能在這乾等着,要找萬丹報仇啊。”等到耶律瀚雄將阿保機安葬,王庭衛隊的副將也是僅存的二十八人之一的閆雄單膝下跪。

“不要着急,這一仗要徹底統一契丹所有部落。類似的事情絕對不能再發生。”耶律瀚雄彷彿一夜之間老了幾十歲,原本健壯的身軀也佝僂起來,不過聲音卻緩和下來了,神情也漸漸平靜。

其實耶律瀚雄身邊的這些將領就怕耶律瀚雄因爲喪子之痛失去理智,此刻見到他神色平靜,都是鬆了一口氣,這時候聽到耳邊再次傳來耶律瀚雄的聲音道:“聽說萬丹的兒子沙託魯已經回軍了,咱們就等他回來,一戰解決一切。”

“你們去整合部隊,看樣子估計也就這一兩天了。咱們打完了萬丹,還要抽調部隊會北方,黃頭室韋人估計也得到消息了,咱們不能兩邊開戰。”耶律瀚雄深深吸了口氣。

耶律瀚雄一旦恢復過來,馬上就變成了昔日的草原英雄,分析起情勢來頭腦也變得異常清晰,只是這種淡漠的聲音背後卻讓在場的將領一陣心驚,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才能夠在短短兩天的時間內壓抑住心頭的痛楚?

不過這樣做雖然耶律瀚雄看起來很嚇人,但是好處就是王庭的直屬軍隊開始有條不紊的開始做戰前的準備工作,按照耶律瀚雄的部署,也不需要去偷襲萬丹的軍隊。雙方隔着幾十裡卻都在抓緊時間去籌劃一場生死大戰。

而此時的胡小四已經到了陳凡的大營之內,兩人合計良久之後決定在耶律瀚雄和萬丹決戰的下半截介入戰場。同時玄影衛也傳來了北方最新的消息。那就是之前被耶律瀚雄撩撥的黃頭室韋人的動靜。

“這麼說來,咱們打完契丹人有可能就要馬不停蹄的對陣室韋人?”陳凡皺着眉頭道:“塔希就在北面隱蔽待命,你馬上派人聯繫他要時刻關注室韋人的動向?不能咱們是螳螂捕蟬,他黃雀在後。必要的時候塔希的草原騎兵營要擔負起牽制室韋人的任務,爲主力部隊聚殲契丹主力營造條件。”

參謀長劉毅匆匆派人傳令,胡小四也點點頭道:“你放心吧,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室韋人得知了耶律瀚雄和萬丹的關係,想趁火打劫契丹人的北部地區,基本上沒有介入戰場的意思。而且黃頭室韋人人口稀少,之前還被契丹人常年欺負,這一次估計也就是搶掠人口和財產之類的。”

“按照沙託魯的行軍速度,最遲今天下午大軍就應該抵達萬丹的駐地。第九軍團尾隨其後應該是沒有被發現。耶律瀚雄現在按兵不動應該也是想一戰解決掉所有的隱患,拜託部落內部的掣肘,防止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胡小四分析道。

“這樣看來這個耶律瀚雄還真是個英雄人物,這麼短的事件就能夠從喪子之痛中擺脫出來,將目前的局勢也分析的這麼到位。看樣子不能小覷了。”一邊的侯勇點點頭笑道。

“小四,你在北方的時候有沒有見過這個阿保機?怎麼聽主公的意思這小子比耶律瀚雄還要重要?”吳歡有點不解道:“耶律瀚雄就算是將他當做繼承人來培養,目前的話也只是一個聰明能幹點的兒子而已,沒必要這麼悲傷吧?”

“我怎麼知道?但是阿保機以十幾歲的年紀就能夠掌控契丹最精銳的王庭衛隊,其能力自然沒話說,但是主公的話我也沒參悟明白,可能有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吧。”胡小四搖了搖頭苦笑道。

“算了,阿保機再厲害也被小虎一箭射殺了,這件事就不要討論了。”陳凡道:“鐵良的重騎營現在在哪?讓他務必在今晚與咱們匯合。如果明天耶律瀚雄開戰的話,中路重騎營是主力部隊。另外馬上快馬通知其他參戰部隊,馬上通知拓跋思繼和後方的高思繼,做好準備,明天或者後天就需要投入戰鬥。”

陳凡的決定快馬輕騎送到拓跋思繼、高思繼和塔希的所在地。這一場鎖定幽北草原歸屬的戰役馬上打響。而此時的北方黃頭室韋人也開始了異動。耶律瀚雄的擔憂成了事實,這個之前因爲契丹人打敗了黠戛斯而失去倚靠的部落此時終於翻過身來聚集了自己的部落戰士,準備趁火打劫,去把這兩年來受的氣全部發泄出來。不過黃頭室韋人並沒有想要介入耶律瀚雄和萬丹的大戰的打算,他們的想法和胡小四的預測一樣,看中了和契丹接壤的北方百姓和牲畜。

北方風起雲涌,身處營州的李玄清接到阿保機的死訊之後卻幽幽的嘆了口氣,將情報遞給巧兮,走到一邊,看着已經開始解凍的渤海灣靜靜的出神。

“這一次北方草原的歷史也被徹底改變了。”巧兮走了過來輕輕道:“阿保機的死應該會引起連鎖反應的,至少契丹人沒有崛起的可能了。但是我感覺歷史還有有他的慣性,說不定契丹人被咱們打敗了,黠戛斯人還有可能崛起,取代阿保機。”

“也許吧,不過這都不重要了。阿保機的死代表着精英一代的草原人在這一場角逐天下的戰役中失去了資格,即使按照以前的歷史慣性,草原各族在未來的數百年內也會成爲中原王朝的附庸。從這一點來看,咱們算是結束了五代後期那種割據的場面,將統一的阻礙提前拔除了一個。”李玄清搖搖頭道:“至於黠戛斯人能不能崛起其實也不重要,天策軍在打敗契丹人之後已經贏得了草原爭奪的主導權,也取代了歷史上契丹的位置,黠戛斯人即使反覆也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咱們也算是徹底穩住了北部中國了。”

“沒想到一個阿保機的落幕倒是讓大哥哥看出了這麼多東西來。”巧兮抿着嘴笑道。

“隨着咱們實力的不斷強大,看着以前歷史上出現的人物出現在眼前,我幾乎都快麻木了。”李玄清微微一笑道:“記得以前一個拓跋思恭就讓我覺得新奇,現在看來也算是大驚小怪了。”

“這些人雖然可以稱得上是人傑了,但是放在天下的格局上就不夠看的了。大哥哥其實比他們厲害多了,自然不會因爲這些人而大驚小怪。”巧兮對於這些人沒那麼多好奇,反而好笑道。

“哈哈,巧兮,我以前怎麼沒發現你夸人這麼會說呢。”李玄清也放下了阿保機的死帶來的震撼,笑道:“走吧,今天徐興夏從南方挖過來的幾百名船工都來了,咱們也去看看。楊易那邊也調集了幾百人的隊伍,準備進廠學習呢。”

“他們有什麼看的,我已經讓張大哥去接待了。巧兮有件事暫時不知道該怎麼辦?咱們的航海技術好像還缺一塊短板?”巧兮倒是沒在意徐興夏那批船工,而是皺着細眉道。

“短板?你是說導航技術?”李玄清細細想了想唐代對於海上航行的定位和定時技術,發現好像有記載的真是寥寥無幾,所以忍不住笑道:“要不索性我去發明一個?”

“大哥哥是說移植鄭和下西洋的定位和定時技術?”巧兮點點頭道:“這樣倒是可以,那些儀器仿造出來倒也不是大事,但是得有人會用才行啊。”

“巧兮,不要小看了古人,唐宋其實才是科技發展最好的兩個王朝,鄭和時代的技術說白了其實就是是這兩個王朝發展的成果。所以咱們把器械造出來點撥一下基本上也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李玄清搖了搖頭,對於古代科學技術昌明的唐宋兩代,李玄清倒是沒什麼可說的,這段時間不僅僅是古代王朝發展的高峰,同時也是古代科學技術發展最輝煌的時代,積累的各項技術惠及後世數百年。

“好吧,既然大哥哥說可以,咱們就先去看看徐大哥那邊自己準備的怎麼樣再說。”巧兮想了想李玄清的話點點頭笑道:“如果他們的技術儲備已經足夠了,咱們就把過洋牽星圖、水羅盤這些技術放到大哥哥的海軍軍艦上。然後組織人員改進,應該差不多了。聽說長安那邊殷二哥也開始準備開設一家民辦的技術學院,傳授這些物理、化學和數學知識。”

“放心吧,以前好像史書上說唐代的時候咱們中土的商人就已經遠航印度了。沒事的,過洋牽星圖留給海軍吧。”李玄清拉着巧兮便往前走邊道:“至於殷紅楓,這小子以後的成就不會比他哥哥差的,甚至猶有過之。”

“這樣大哥哥也算是有了一個科技帶頭人了。”巧兮笑道:“走吧,徐大哥已經看見咱們了。奇怪,伏瑤真的和天翔二哥一起來了。”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伏瑤這丫頭本來就對天翔有意思,加上我都已經把話說的那麼直白了,只是天翔這個愣頭青到現在才反應過來。不過還好,總算是沒有辜負美人恩。”李玄清笑了笑,和巧兮走了上去,但是眼神卻瞬間愣住了,甚至旁邊的巧兮都差點驚叫起來,這些人圍着的居然是一臺怪模怪樣的機械,但是卻依稀可以分辨出其作用。

“主公,這是從廣州那邊運過來的海上定位器械——指南車還有就是七十二星盤。”徐興夏見到李玄清吃驚的神情還以爲是被眼前的機械給嚇到了,急忙過來解釋道。

不過這些話聽在李玄清和巧兮耳中卻是另一番意思,下一刻李玄清忽然出聲道:“興夏,這些製造器械的人還能找得到嗎?”

“能啊,這是廣州張家的成品。”徐興夏一時沒有明白過來,只好吶吶的答道。

“徐大哥,你馬上讓人去廣州去請他們過來。不管他們提什麼條件都不要猶豫直接答應。”巧兮的聲音都有點顫抖,自己剛纔還和李玄清商議準備複製過洋牽星圖呢,這傢伙一下子就出現了成熟的技術了,看起來比過洋牽星圖也差不了太多。

“如果他們不答應,那就直接給我綁過來。這是以後你們能不能成功帶領遠洋船隊出海的關鍵之一。”李玄清接着說出了讓在場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話。而也正是這句話讓徐興夏再也沒有心思待在船廠,急急忙忙帶着人就往南走,路上匯合了玄影衛的人一起星夜兼程直奔廣州而去。

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
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一百五十章 趁亂打劫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