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

機公元891年六月初九,上京城外的大戰持續了整整一夜才緩緩結束。天策軍在機緣巧合之下倚靠飛鷹旅區區一千人驅趕幾十萬頭牛羊做先鋒衝破黠戛斯近六十萬大軍上百里聯營,擊殺黠戛斯附庸部落人馬近五萬人,俘虜六萬多人,整個附庸軍營三十多萬兵馬一哄而上。天策軍騎兵連夜追擊翻越上京西部山脈進入北海東南部。

“主公,戰損統計出來了?”天策軍北線指揮部也在這場追擊之後緊急從上京城撤出開始向西南迂迴從這條橫亙後世內蒙古東部至西伯利亞的廣袤山脈南部穿過,從室韋人防區的北部進入草原。此時的天策軍兵鋒三路,指揮部率領侯勇豐田所部行動。高思繼從北路進入北海東部地區堵住黠戛斯烏介的北上之路。陸翊和李飛雪的中央警備營在草原騎兵營的伴隨下爲中路,尾隨烏介的步伐而動。

這場後世稱爲“千里圍追”追擊戰中三路人馬橫跨整個東部草原,沿途踏遍了東部達靼的所有部族領地,漢軍的步伐在百年之後再次踏上這片草原帶來的震撼讓這些大小部族再次感受到百年前那個威震東亞所向披靡的氣勢和榮光。

此時的李玄清帶着指揮部直屬軍隊和陳凡繞道西南一路上邊和胡小四陳凡兩人商議後續的事宜一邊發軍報通知總參。北線的戰事急轉直下必然會很快傳到南線,謝瞳肯定會根據北線的劇變調整戰略,所以李玄清讓薛洋和陌刀營急速南歸參與中原之戰,北線則集中騎兵主力進行千里奔襲。

“戰損有多少?”李玄清看着陳凡的參謀長劉毅問道。

“啓稟主公,我軍合計戰死受傷約計一萬餘人,傷者已經安排在上京跟隨步兵大隊就地安置,部分輕傷員擇機迴歸幽州本土。”劉毅笑道:“上京一戰咱們贏得太巧了。”

“其實說起來黠戛斯的本部人馬並未損失多少,烏介也是被咱們的氣勢嚇到了,否則的話不會這麼急速西逃的。”陳凡點頭道:“氣勢他完全可以推過山區之後立即重整部隊然後捲土重來的,只是不知道爲什麼一路西逃。”

“估計是那些部落聯軍損失太大怕壓制不住了吧。咱們擊殺俘虜的就差不多十萬人了,那些四散而逃的散兵估計十之六七是回不去了,這樣一來,近四十萬人的聯軍估計也只能剩下十幾萬人了。這樣一來他的兵力和我們就差別不大了,而且士氣問題也難以解決,所以索性直接逃回自己的大本營爲好。”胡小四笑道:“我要是烏介還不如趁着手中的兵力直接找個地方佔地爲王算了,反正黠戛斯王庭現在也拿他沒辦法。”

“不會的,聽說烏介此人是黠戛斯牙帳第一繼承人,這麼好的基礎不會這麼輕易放棄的。這幾年黠戛斯和西部的回鶻等部爭鬥不休,爲了西域的統治權和大食人也打了好幾仗。萬毅之前傳回的消息河西那邊都發現過黠戛斯人的蹤跡,兵力分散如此必然不會長久,如果咱們這一次將其主力精銳一戰殲滅,那麼肯定會給西域其他各部帶來新的契機,方便咱們將來進軍西域。”李玄清搖搖頭道,“其實如果不是考慮到下一步進軍江南的話,完全可以趁勢從草原一路打到西域,只是這樣的話天策軍的後勤遲早會被自己玩崩潰。遠征西域打的不是戰爭,打的完全是後勤。倚靠現在左天成的後勤運輸規模根本無法支撐十萬人以上的部隊遠征上萬裡,何況江南那邊還等着自己過江呢。”

“小四咱們離開上京已經第幾天了?高思繼和陸翊他們兩路有沒有消息傳來?”李玄清想了想問道。

“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了,咱們現在應該已經接近黑車室韋人的北部地界了。”胡小四搖搖頭道:“高思繼目前沒有消息傳來,但是陸翊那邊速度最快應該快有消息了,有飛雪在估計這傢伙十有八九走到所有人前面去了。”胡小四對於李飛雪的性格有點怨念,“估計塔希會找到近路吧,我也不確定。”

“黑車子室韋人有可能會派遣部隊攔截咱們,要不要讓侯勇他們的輕騎兵前出作爲大軍前哨啊。”陳凡坐在馬上一邊盯着地圖一邊皺眉道。

“侯勇他們人呢?他們輕騎兵不會跑的比鐵良還慢吧?”李玄清掃了一眼問道。

“在後面生悶氣呢,說是這次追擊任務沒分到,反而給重騎營當護衛,和鐵良在後面打架呢。”胡小四捧腹笑道。

“劉毅去跟他說前面有仗打。”陳凡轉頭吩咐劉毅去找侯勇。

不過事實證明此時的黑車子室韋部落確實已經在北部集結了大量兵力等待李玄清。他們本來是作爲黠戛斯大軍二梯隊的人馬準備後續開拔的,但是兵力剛剛集結前線就傳來大軍一敗塗地的消息,於是停軍駐留在東北邊境準備先看看情況,沒想到的是卻碰到了天策軍大隊人馬。

侯勇本來還以爲劉毅是在故意忽悠他,但是剛剛策馬奔出幾十裡就遠遠的看到地平線上出現了一個有一個的帳篷,還有來來往往奔馳的士兵,顯然對方也發現了侯勇他們。

“立即稟報主公就說前方發現室韋人的大隊人馬,我軍已經出擊,請求後軍抓緊時間跟上。”侯勇瞟了一眼狼頭旗跟身邊的豐田笑道:“這下逮到大魚了,你帶人從左側迂迴騎射攻擊,我帶隊衝鋒。”

“天策軍的兒郎們,跟我衝。”侯勇一聲狂笑,帶頭衝了上去,竟然是絲毫不理會對方的目的是什麼直接衝上去開始攻擊。

一時之間對方陣型大亂,室韋人根本沒有料到這幫傢伙什麼都不管不顧直接衝上來就打,幾乎是一個衝鋒之間大營就被衝開了。

侯勇和豐田的騎兵憋着一口氣衝擊帶來的震撼自然不是這些猝不及防的室韋人能夠抵擋得住的,等到李玄清等人趕到現場的時候,這兩個傢伙已經開始逆衝對方的中軍陣線了,將對方的救援部隊甩在了中軍大陣之外。

“鐵良率軍衝鋒吧,這個侯勇。”陳凡搖了搖頭讓鐵良的重騎營派兵參戰,他也不想在此耽誤時間,本來室韋人是打算戰後再解決的,此時碰到了如果被拖住必然耽誤北上的時間。

到時候胡小四心情很好,看着鐵良揮手讓重騎營前鋒兩萬人開始衝鋒加入戰場之後笑道:“陳凡你就是太謹慎,就憑侯勇這個狠勁,這些室韋人未必是他和豐田的對手,你這下讓重騎營參戰少不了戰後這傢伙又來煩你。”

“不管他了,這夥室韋人少說也有五六萬人就算被打懵了光靠侯勇他們一比一打殲滅戰得打到什麼時候,咱們三天之內必須趕到北海東部。”李玄清擺擺手道:“劉毅留在這裡協助侯勇他們處理後續事宜,其他人繼續趕路往北,大軍不要停留。”

李玄清的這個辦法在三天以後收到了奇效,當陸翊和李飛雪等人將烏介攔截在北海東岸陷入苦戰的時候,三萬重騎營憑空出現給烏介帶來了重創,迫使對方再次斷尾求生,從北海向北一頭扎進了高思繼的懷抱中,被永遠的留在了這片美麗的湖畔。

李玄清這一路在遇到黑車子室韋人不得不分兵作戰的時候最北線的高思繼和吳歡等十萬騎兵卻差點在遼闊的西伯利亞荒原迷路,一度直接向北差點沿着河流往極北之地而去,幸好走到一半拓跋思繼覺得不對在路上遇到幾名牧民才知道自己走錯了方向,大軍急速轉向再次往西南而去。這一次高思繼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每日行程之後都會就近尋找牧民或者小部落打聽路徑和消息,七拐八拐之下耽誤了行程日期,不過錯有錯着的就是李玄清這邊沒有理會分兵的忌諱,率領三萬重騎營將士晝夜兼程在預定的時間趕到戰場提前鎖定勝局,逼迫烏介自投羅。

北路大軍走錯了路,倒是中路的中央警備營在塔希這個土生土長的草原人帶領下一路順利,死死的咬住了烏介讓他始終無法甩脫這個牛皮糖。不過等到烏介越過山區進入漠北草原東部的時候他的心思卻發生了變化,從開始逃亡轉變爲想辦法剿滅身後追擊的人手。在確認天策軍並沒有其他兵馬在附近之後烏介果斷在前面回軍等待,要趁勢打掉身後的對手,爲這場戰役的翻盤迎來契機。

說起來這就是草原追擊戰最讓人無語的地方,很多時候攻守雙方異形的速度太快讓人根本就來不及反應。此時的烏介本部十幾萬人的精銳鐵騎基本上沒有損失,加上這一路自動跟在自己身邊的部落兵馬,少說也有二十萬人。而在哨探彙報之後,烏介也明白自己身後頂天了也只有十萬人,而且長途跋涉根本無法和自己的草原騎兵相比。兩方一權衡之後烏介覺得自己贏面很大,只要打掉對方這十萬人不僅僅可以恢復士氣,甚至可以回頭反擊打贏這場戰爭。

就在烏介停在前方部署的時候陸翊和李飛雪也得到了類似的消息。自己左右兩翼人馬沒有信息傳來,自己這算得上是孤軍深入了,敵我數量一下子變得懸殊起來由不得他們兩人不謹慎。

不過相對於陸翊主張採取守勢準備等待兩軍匯合的保守不同,李飛雪對於李玄清有着近乎盲目的崇拜和信服,覺得不管高思繼能不能按時趕到,至少指揮部的十幾萬大軍能夠按時趕到匯合,所以他主張和對方打對攻,拖住對方的步伐甚至有可能的話利用自己的兵力將對方的陣型打散,這樣爲主力部隊到達殲敵爭取更好的契機。爲此李飛雪精心設計了一個虛實相應的陣勢,以草原騎兵營和直屬營作爲正面抗住烏介的進攻,親衛營隱蔽繞後偷襲對方中軍,逼迫對方收回前鋒主力回援中軍,從而調動對方在運動中錯開攻擊陣型。

但是這種辦法有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如果援軍無法及時趕到,突入中軍的親衛營必然對對方重重圍困,而友軍被對方隔離在外無法救援,真要到了那時候必然是萬無生機可言。

陸翊的臉色伴隨着李飛雪說完自己的計劃而難得的有了變化,從戰術效果來看他的計劃是最好的,但是千里草原通訊不便,要想做到兩軍配合真的是難上加難,如果李玄清無法趕到,那麼自己追擊這一路不僅僅沒有完成任務還會遭受重大打擊,親衛營甚至有可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全殲。

“陸翊,你要相信主公,游擊戰術和羣狼戰術是主公提出創造的新戰術,這世上沒有人比他更能理解這種戰術對於時間和空間的計算需要多精確,所以南線就算有耽擱也絕對不會耽誤咱們匯合的時間的。”李飛雪知道自己這位昔日上司在想什麼,繼續道:“這一次如果放跑了烏介那麼草原之戰的戰果必然是大打折扣,我天策軍消耗無數卻給後世留下隱患,這是無論如何都不允許出現的。主公常說沒有犧牲就沒有新生。如果戰局真的出現不利,我拼死也會擊殺烏介,除掉這個北方心腹之患。”李飛雪的臉上露着一股瘋狂之色,但就是這股瘋狂之色卻讓陸翊和身邊的塔希動容不已。直屬營和親衛營同出一源,兩人更是被外界戲稱爲天策府的兩尊護法金剛,真要是折了一人,豈不是真的是千古遺憾?

“陸翊,要不我派人沿南線再去打探一下主公的動向?這地方我比較熟悉,我可以派親衛去偵查。”塔希一邊說一邊囑咐身邊的親衛快速縱馬而去道。

“等你回來。”塔希的話反倒是讓陸翊放下了心思,扯着臉笑了一下,轉身走開。

“親衛營馬上集合。”李飛雪朝塔希點了點頭開始召集親衛營立即集合然後向北而去。

“塔希,待會戰役一旦打響,你的騎兵營所部要不斷在我直屬營周圍遊弋,儘量拖住對方的步伐爲我軍爭取時間。而且必要的時候要想辦法接應飛雪,親衛營是主公的貼身親衛,絕對不允許被全殲於此。”陸翊臉上閃過一絲堅毅,重新修改了正面戰場的部署,將所有的重任全部攬到直屬營身上,讓塔希有機會能夠抽出力量營救親衛營。

“陸翊你放心,就算是死我也會將飛雪他們帶出來的。”塔希對於他們之間的交情也是很感觸,抱拳保證道。

“通令全軍,立即準備,親衛隊監督準備炸藥包。”陸翊一揮手開始下達軍令。

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
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達嶺大捷(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