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

天策軍大舉進入關中的消息一夕之間傳遍整個中原,對於這支西北勁旅進入爭奪天下的角逐,所有的諸侯都感到一陣不安,幾乎是在麟州被拿下的那一刻,東方的朱全忠和李克用率先做出了反應。

兩人遣退所有下屬,軍前策馬談論了一個多時辰才緩緩退出,除了他們自己沒人知道兩人到底說了些什麼,但是從那以後中原的局勢卻開始陡然急轉,開始走向一個奇怪的方向。當天夜裡李克用率軍連夜拔營啓程前往沁州。與此同時朱全忠也全線撤軍,不僅讓出了到手的沁州,連潞州都放棄,全部送給了李克用。而在其後的十幾年之內,潞、澤兩州兩方几乎不設防。

這一條消息隨着探馬的飛馳迅速傳遍周邊各大軍鎮,楊復恭控制的神策軍和長安朝廷欣喜若狂,幾乎是馬不停蹄的遣使河東,要拉着李克用共同對付李玄清。

不過就在楊復恭得到消息的同時,玄影衛關東分部的飛鴿也傳來了最新消息,和楊復恭只關注李克用不同,玄影衛的情報中還顯示朱全忠在和李克用脫離接觸之後開始籌備南下攻擊秦宗權的準備。

李玄清接到前線徐天翔轉來的加急情報之後就開始盯着剛剛製作完成的地圖沉吟不語。

“主公,是不是前線出了什麼狀況?”岑天時被匆匆叫來,見到親事房內李玄清盯着碩大的地圖沉吟不語,連忙問道。

李玄清聽到他的聲音,將身邊的幾份情報遞給岑天時,苦笑道:“先生,看來我們真的要兩面開戰了。”

岑天時一目十行看完幾份情報之後,跟着苦笑道:“看樣子前線打的太狠也不好啊,這楊復恭典型的被嚇到了,但是李克用和朱全忠爲什麼突然停火?”

李玄清搖了搖頭,略微一沉吟道:“估計兩人達成瓜分地域協議,所以纔會休戰停兵。只是這樣一來,我們也要加快速度了。先生的民政部在關中的改革要馬上開始了。”

“主公的意思是一邊打仗一邊改革?”岑天時有點不確定道:“這樣一來後方不穩豈不是很容易給對方鑽空子?”

“不會,新佔領的幾個州如果推行改革,所有的底層百姓就會得到實惠,到時候會堅定的站在我們天策府一邊,至於那些豪門和不法人士,你就算不改革,該鑽孔子的還是會鑽空子的。到時候我會讓玄影衛配合巡捕廳的。”李玄清搖了搖頭,笑道。後世的土地改革是能夠在戰爭年代發揮出改變敵我力量平衡的大殺器,這個時代也一樣。

“這些事天時會做好的,不會耽誤主公精力的。只是如果楊復恭真的能夠拉到李克用作爲盟友,那我們該如何行事?”岑天時只是稍微思索一下之後就不再糾結這些問題,反而對於戰局的變化有點擔心。

“李克用就算加入對方的聯盟,他和天策軍直接接觸的只有豐州一線,所以我們只要在河套地區打退對方的攻勢就可以穩住北線。而南線的話不到萬不得已楊復恭是不會開放防區讓李克用的軍隊出現在關中的,頂多二者達成協議,撤銷河中和關中之間彼此戒備。”李玄清的眼光落在了河套地區,若有所思道。

岑天時指着徐天翔等屯兵的慶州道:“我軍屯兵慶州不動會不會讓楊復恭糾集大軍前來攻打?”

“我已經命令天翔,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集中兵力拿下寧州、邠州、固原、涇州和隴州,徹底佔領關西之地,逼楊復恭孤注一擲,在麟州前線與我軍決戰。到時候我軍可以從西、北兩方面合力圍殲神策軍。”李玄清一邊說一邊開始在地圖上寫寫畫畫。

“主公神算,天時佩服。前線需要的糧秣物資天時會親自安排,保證將士們沒有後顧之憂。”岑天時點點頭,繼而道:“天翔等都在南線,北線主公莫非要親自出馬?”

李玄清點點頭肅然道:“北線我去會會沙陀騎兵,然後帶兵渡黃河南下,壓服党項人,到時候一併解決夏州,這樣天策府的統治區域就能連成一體,兵鋒所致就不是李克用所能抵擋的了。”拍了拍手笑道:“軍隊已經集合完畢了,靈州就交給先生了,陌刀營留在靈州作爲後備部隊使用,讓先生不至於演空城計。”

兩人商議好這一切之後,李玄清也披掛整齊,親衛隊和重騎營也已經集合完畢,一黑一白兩色盔甲的騎兵軍團整整齊齊的排列在城外等待李玄清的命令。

李玄清辭別岑天時,帶着巧兮縱馬來到城外,見到一切就緒之後,右手一揚,但見馬蹄噠噠,軍旗飄揚,大隊人馬朝着豐州疾馳而去。

而就在李玄清這邊整軍前往豐州的同時,楊復恭這邊也已經和李克用打傷了線,二人在河中府附近見面。

楊復恭帶着李茂貞和楊守亮等神策軍大員抵達的時候李克用也正好達到河中府,兩方人馬在李克用的大帳會面。

“晉王殿下,長安一別快兩年了吧,別來無恙啊,咱家在這裡給殿下行禮了。”楊復恭陰測測的朝李克用行禮,有點感慨道:“時間過得真快啊,長安一別沒想到今日還能相見。”

李克用睜着自己的獨目掃視了楊復恭一眼,冷然道:“本王可沒有你這麼得意,在長安城逍遙自在不算,還能和李玄清這小子攪和在一起。”這句話一語雙關,說的楊復恭老大不自在,以前沒有李玄清攻打關中,楊復恭對於李克用和朱全忠的爭鬥多偏袒朱全忠,屢屢以朝廷的名義指責李克用,沒想到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自己去求李克用了。

“殿下說笑了,李玄清之前是皇上御封的宗室子弟,靈陽郡公,咱家在皇帝身邊,也只是看着這小子上躥下跳有點不順眼。沒想到這小子在長安的時候還只是一個毛頭小子,這纔多長時間就攛掇到一鎮將領,現在還來關中作亂,照他這樣的速度,難道明年不會跑到中原去,殿下可要擔心纔是。咱家老都老了,等他到達長安,咱家就跟皇上請辭或者跟着皇上巡幸東都就是。”

楊復恭漫不經心的話卻讓在場所有人都悚然驚醒,李玄清當初從長安出發去豐州的時候纔多少人,這才兩年不到,十幾萬大軍就能開到關中征戰,這是何等的驚人?而且楊復恭一口一個毛頭小子也讓衆人想起,這才二十不到的年紀啊,就能和天下頂級藩鎮節度使掰腕子,那要是再過五年十年,在場這些人還有誰能是他的對手?別說是後輩子孫了,就是這些老一輩的人都不是他的對手了。

李克用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獨目散發着灼人的光澤,久久沉思不語。而楊復恭見到自己的一番話成功的跳動了李克用心頭的忌諱,暗自點頭,也不再說話,只是拿起身邊案几上的馬奶酒自斟自飲。

“我可以和你聯合對付李玄清,但是我有個條件。”半晌李克用忽然開口,但是他一開口就讓一邊隨行的周德威和符存審等人暗暗不妙,但是此時又沒有辦法去打斷他。果不其然,只聽得李克用道:“聽說你還準備和夏州的党項人達成協議,是嗎?”

這句話不僅讓周德威等人暗自蹙眉,就連楊復恭也是暗自撓頭,這個時候了還在惦記那些陳穀子爛芝麻的舊事,大敵當前能夠變成盟友的卻非要變成敵人。不過這些話也只能暗自腹謗,沒辦法拿上臺面上來說。

楊復恭咬了咬牙,只能攤牌道:“殿下,咱家之前是聯繫過拓跋思諫,但是此人甚是膽小,而且最近他的死對頭拓跋思繼也重新回到宥州搗亂,所以對於咱家的提議拓跋思諫並沒有回覆。”

李克用點點頭道:“好,我河東軍負責從北部進攻豐州,然後南下夏州,調動李玄清分兵北上,你們合力將其趕出關中,到時候區區一個靈州彈丸之地我沙陀騎兵定能一舉拿下。”李克用顯然對於李玄清不屑一顧,漫不經心的述說着自己的計劃。不過不得不說他這些話倒是很有可行性,兩面開戰之後李玄清的兵力必然分散,在草原地帶應對沙陀人的騎兵衝擊,需要調動的兵力必然不在少數,這樣關中地區的軍隊肯定會減少很多,神策軍後續部隊也已經陸續抵達,對付起來應該說還是很有可能的。

人羣之中李茂貞看了一眼李克用,又看了一眼楊復恭,暗自嘆息一聲,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李克用的計劃看似可行,但是在他看來卻基本上沒有什麼可操作性。原因就出在了己方的軍力上。這幾年楊復恭在神策軍內部大肆安插人手,導致原本就羸弱無比的軍力再度下降,到時候就算李玄清分兵北上,神策軍能不能將李玄清趕出關中都是個問題。再說,李玄清既然敢大張旗鼓的攻打關中,難道沒有應對計劃?豐州孤懸塞外明眼人都知道,李茂貞可不相信李玄清沒有料到這件事。而且最重要的一條,按照李克用的計劃,此次大戰最大的好處都被他自己拿走了,豐州和夏州那麼大的地盤他打下的,難道到時候還有辦法讓人家吐出來?

不過李茂貞雖然心裡想着這些事,但是卻不想說出來,究其原因還是在楊復恭身上。自從皇帝回到長安,李茂貞就被楊復恭排擠出朝廷,被放到了岐州、鳳翔一代,要不是自己打敗李昌符,搞不好就要被這死太監聯合李昌符給搞掉了。所以此刻倒也不想提醒楊復恭,只是暗自盤算着自己的後路,心思也早就飄出了談判的大帳。

李克用見到楊復恭一口答應,差異之餘也趕到很興奮,連帶着對於楊復恭的稱呼都改了,兩人推杯把盞,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商談。

先決條件談妥,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神策軍下屬的各個勢力和河東軍以及下屬勢力組成關東聯盟,相約共同對付李玄清和拓跋思諫。而李克用也保證,解除河中府對於關中地區的封鎖,支援關中物資,提供情報支援。而楊復恭也表示,回去之後建議皇帝陛下冊封李克用爲一品親王,假節鉞,並依次給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太保封爵。另外如果李克用需要,可以下詔斥責朱全忠等和李克用作對的諸侯,保證朝廷對於李克用的支持不會變。

這個基於對付李玄清而開始串聯的聯盟,已經被李克用和楊復恭談成了瓜分天下地盤的聯盟,雙方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均開始了全方位的合作,不管二人最終打的是什麼心思,但是這個聯盟卻實實在在的形成了。

而幾乎就在二人達成協議的同一時刻,天策軍的應對措施開始提前展開,原本就風起雲涌的雙方此時再次進行新一輪的較量。楊復恭成功的拉到了一個強有力的盟友,而李玄清卻提前開始了自己的計劃。

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
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