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

“啓稟大帥,玄影衛于闐特區最新情報,于闐國主李啓明三天前已經派兵進入鴨兒城,內部消息說準備從疏勒進入安西境內。”沙洲這邊隨着王厚純和萬毅這邊將部署全部調整過來,高思繼爲首的先遣兵團已經越過沙洲最北部的鎖陽城進入高昌境內,後方大軍主力陌刀營以及柴嘉兵團也已經準備完畢就等着下令開拔了。

“師兄,這個于闐國主還真有意思啊,他這一招只怕是曹仁貴想不到的吧?”王厚純看完情報之後有點好笑,這個李啓明只怕打的也是牆頭草的主意,派兵從疏勒進入安西境內雖然表明上來說算是可以沿着絲綢之路迅速抵達高昌境內,但是卻明顯的放棄了直接往東攻擊沙洲的行動。

“有知道他們派了多少兵馬嗎?”萬毅也想到了王厚純的想法,所以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看了看地圖問道。在萬毅看來於闐只怕在這一輪角逐當中是準備打醬油了,軍隊從疏勒走到高昌前線伊州跋涉數千裡之遙,走到伊州估計也就歇菜了。

“情報顯示是三萬人左右,目前尚不清楚是不是有後續部隊。”玄影衛的暗衛由於採取的是人工口傳的形式,所以暗衛本身也由自己的觀察。

“三萬人馬,這倒是問題不大。只不過師兄,如果李啓明真的打的是兩邊討好的計策,那麼曹仁貴那邊他肯定也會示好的。”王厚純看了看播仙鎮的方位搖搖頭道,只怕曹仁貴在於闐境內的招兵行爲得到了對方的默許,至少這一波誰也阻止不了了。

“怎麼啦?怕擋不住嗎?”萬毅看着王厚純似笑非笑道。

“師兄放心吧,咱們就安坐不動就好,等到了時間師兄就把自己的大旗豎起來然後坐等我的好消息就是。”王厚純哪還不知道萬毅的笑容是什麼意思,忍不住翻了翻白眼道。

事實上王厚純和萬毅兩人猜得不錯,在他們議定於闐這邊的局勢發展的時候蘇小虎和秦空也在一起商議這件事,自從秦空說服悟心和尚之後于闐國內的局勢就開始按照玄影衛的計劃在一步一步往下走。首先是悟心在比摩寺公開發布反對李啓明的言論,認爲此舉不僅僅破壞了于闐和中原王朝保持了千年的良好關係,更加將於闐帶進了一個兇險莫測的漩渦當中。並且信誓旦旦的表示佛祖已經顯靈,日出東方,有聖明之君帶領大唐前來拯救西域,西北各族百姓應該攜手合作於來自東方的大唐合作共贏。

這一番言論發表之後頓時引起軒然大波,讓冬日裡的于闐從此再也無法恢復平靜,而且此時更有甚者李啓明出兵疏勒的消息也被公然放了出來,這一下各界頓時再也安定不下來了。原本因爲佛教各界的安撫于闐國內對於反唐聯盟並沒有多少理會,已經沉浸在佛光籠罩之下的于闐百姓覺得這個看起來很高級的口號離自己還很遠,但是此時忽然被爆出來之後頓時讓所有人都悚然一驚,原來戰爭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逼近到了自家門口。

而秦空在此時更加是火上加油,將原本一直就在監控的曹仁貴在於闐招兵的消息擺在了檯面上,並且言之鑿鑿的說這是曹仁貴在故意坑害於闐人,這是將於闐百姓子弟當做替死鬼,去阻擋大唐的兵鋒自己躲在後面坐收漁翁之利。原本秦空的這種招數很容易就能夠拆穿,畢竟於闐在西邊和大唐控制的沙洲還隔着一個安西呢,中間的回鶻人可也不是吃素的。但是在此時于闐國內的輿論被挑到了風口浪尖上的時候任何的消息都會引發百姓的不安和恐懼,而秦空利用的就是這一點,頓時攪得於闐幾大城池之中日夜不得安寧。而趁着這個機會,悟心這一系人馬也在快速出動,開始聯絡以前的舊部以及佛教各界的住持方丈,以便到時候在關鍵的時候讓佛教站在自己這一邊。

而就在此時李啓明的反擊也開始了,只不過很顯然的是李啓明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這裡面有其他的勢力參與其中,所以很果斷的將矛頭對準了悟心,所以二話不說下令全國緝拿悟心,並且宣佈悟心妖言惑衆,是佛教的叛徒,背叛于闐背叛尉遲氏。

但是這一招很快就被秦空破解,在於闐出兵的消息被爆出來之後秦空和悟心很快控制住了輿論,將矛頭再次對準李啓明,這種將於闐百姓帶入漩渦,從此失去安寧的言論讓李啓明一是之間搞不清楚自己的敵人到底是誰。而且這種秘密出兵從北方出發的消息也讓曹仁貴得知,對於于闐這種捨近求遠出兵路線也讓曹仁貴瞬間猜出了李啓明的意圖。所以面對曹仁貴的責問李啓明一是之間無言以對,對手顯然早就料到了這一點,所以爆出了自己的想法,甚至自己默認曹仁貴在於闐招兵的消息也肯定就是對方放出去的。這樣一來的話隱藏起來的對手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說實在的李啓明繼任於闐國主也快十五年了,在位期間也算是政績卓著,穩穩的把握住了于闐和周邊複雜的局勢,讓自己和于闐一直穩坐釣魚臺,而且爲了抗衡不斷髮展壯大的安西回鶻,還加強了和沙洲歸義軍的聯絡,將前輩積累下來的關係更進一步,在回鶻幾次緊逼沙洲的危急關頭都是于闐也就是他陳兵疏勒邊境壓制住了回鶻人東進的步伐。而同樣的換來了歸義軍的友誼,即使在張朝奉剛剛上臺剷除索勳的關鍵時刻,安西回鶻從東北兩方面壓制于闐的時候張朝奉也毫不猶豫的從東面攻擊石城,將安西回鶻人的步伐重新拉了回來。也正是依靠着這種關係,歸義軍和于闐在西北的亂世當中能夠始終佇立。

而張朝奉在沙洲被殺,曹仁貴率領歸義軍餘部逃到播仙鎮之後號召西北各族組建反唐聯盟的時候李啓明毫不猶豫的加入了,並且許諾曹仁貴可以在於闐境內招兵,即使不是昭武九姓後裔只要曹仁貴能夠招攬都可以帶走。但是李啓明沒有料到的是在隨後的情報當中,這個大唐西征軍的戰力還是讓他感到害怕,回鶻兩部攻擊二十萬騎兵的輪番攻擊都被對方擊退,而且還是在分兵作戰的情況下達到的。這讓李啓明冒冷汗的同時也開始琢磨自己是不是太冒失了,所以在思索來思索去之後決定出兵從北方走,而且嚴格將兵力數量控制住。這也算是萬一反唐聯盟失敗自己對於大唐有個交代了吧,畢竟在李啓明看來雖然大唐來勢兇猛但是對於于闐這個同文同種的西北小弟,中原王朝不會有什麼其他的舉動的。

但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這邊剛剛出兵對方的反擊就來了,而且從政十幾年也讓他鍛煉出來了眼力,對方這是準備撬動自己的統治根基,在內憂外患一起趕上來的時候自己如果不能穩住國內的局勢那麼必然會使自己迅速喪失民心,更何況他們擡出來的悟心可是在於闐國內有着不錯的民心基礎,而且悟心本身就是于闐佛教界的領袖,可以很容易的就能夠得到佛教的支持。

只是讓李啓明感到奇怪也是想不通的一點就是于闐和沙洲之間隔着一個安西回鶻而且中間還有曹仁貴的兵馬,一旦于闐國內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對方如何第一時間介入呢?難道依靠着那些探子和潛伏人員嗎?

這一點不光他想不通包括曹仁貴也想不通,在玄影衛放過部分歸義軍的探子進出于闐之後曹仁貴也通過蛛絲馬跡猜到了天策軍這邊的目的所在。不過和李啓明想不明白不同,曹仁貴更多的是將目光轉移到了自己的東面,也就是播仙鎮以東。此時的播仙鎮以東的大屯城和石城等地區基本上已經是一片糜爛,李三兒的飛鷹旅替補成員進入之後動作比起老飛鷹旅成員乾的更狠,現在基本上已經不見那些小綠洲上有走出來的回鶻人了,在這個冬季無數的牲畜馬匹被飛鷹旅的人肆無忌憚的拖走,那些大一點的軍鎮想要出來圍剿李三兒他們也被李三兒抓住機會狠狠的反擊了幾次,損失慘重。到目前爲止只有兩座大城池還暫時沒有什麼損失,只是城池裡的將軍酋長被殺了好幾批。安西回鶻大本營那邊也得到了這邊的消息,前後派了好幾批將軍前來都沒有什麼好轉,連帶着人都被飛鷹旅擊殺,而且後續的軍隊雖然已經出動增援,但是在李三兒和玄影衛的層層伏擊之下行進緩慢,看樣子沒有個把月的時間是難以抵達目的地了。

這一個多月以來李三兒利用這不簡單的騷擾和襲擊,讓回鶻人苦不堪言的同時也讓這批候補隊員得到了極大的成長,和飛鷹旅的老隊員之間的差距也在飛速縮小。這些人原本就是胡小四和蘇小虎從各作戰部隊抽調上來的精英人員,所欠缺的就是小規模精銳作戰的戰法熟悉程度,而經過這一個月的鍛鍊基本上算是已經出師了。

“啓稟副統領,長安總部發來緊急訓令。”原本一直在監控這一切的趙四此時在沙洲收到了胡小四最新的命令,同時也帶來了一個讓他感到詫異的消息,于闐那邊長安總部會在必要的時候出兵援助,但是要求將時間拖到一個月以後。

“趙四,你的意思是小四讓你將於闐那邊的爆發拖到一個月以後?”王厚純在趙四來找他的時候也感到很詫異,按理說總參那邊如果要安排兵馬的話肯定會以總參的名義通知西征軍總部,讓萬毅統一安排的。但是這次卻通過玄影衛傳達消息,而總參正式的命令卻沒有到,這是怎麼回事?

“于闐那邊最多能夠拖多久?”王厚純拉着趙四一邊去找萬毅一邊問道,玄影衛那邊既然說了總部出兵那麼肯定是總參那邊有了新的計劃,可能是信息延遲,畢竟總參傳遞命令的方式一般和玄影衛是分開的,總參如果決定出兵的話那麼肯定會走正式的通道而不是玄影衛這種秘密渠道。

“秦空那邊如果接到命令的話估計半個月左右,原本那邊的計劃就是按照半個月的時間來制定的。”趙四倒是沒有多大的擔憂,畢竟李啓明也不是好惹的,雖然被秦空一通亂拳打蒙了,但是清醒過來之後一定會竭力反擊,所以局勢到最後一步還爲時尚早。

“既然這樣的話你就下令讓秦空控制一下節奏,我想總參那邊一定會有命令前來的。”王厚純進入帥帳之後找到萬毅簡要的說明了情況。

“會不會是皇上已經組織了另外一支遠征軍?”萬毅有點驚疑不定的問道。既然總參沒有個西征軍總部下令,那麼只有另外一個解釋了,那就是有另外一支集團軍也在快速趕來,而且看這個級別一定不會低於西征軍。

“皇上要對吐蕃人動手了。”沉默半晌,大帳之內三個人齊聲開口。也只有這個解釋才能夠讓玄影衛的這個消息變得合理。如果對吐蕃人動手的話,那麼在一般性事務上是不會通報西征軍這邊的,而且吐蕃戰事尚未開始,貿然下達命令只怕會走漏消息。

“我猜皇上的意思肯定是派遣輕騎從藏北高原出發,往西急進,沿途擊破吐蕃人的邊軍,這樣才能夠接觸吐蕃最強的軍事力量。”王厚純點點頭道:“這樣一來的話也就是等於我軍能夠在接下來的時間內以于闐爲根基,往南攻擊吐蕃。”

“既然如此的話,厚純,你要和趙四密切關注于闐那邊的局勢發展,絕地不同讓那邊脫離我們的節奏,否則的話搞不好皇上準備的輕騎會徹底失去根基而變成孤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麻煩就大了。”萬毅臉色也變得異常嚴肅,話語也讓王厚純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四十七章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四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
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九十章 聖城之殤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四十七章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四十七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