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

“啓稟主公,玄影衛監控到異動。”長慶宮內胡小四匆匆而來,遞給李玄清一份情報道:“咱們的錢莊已經讓朱全忠有了警覺,目前在汴梁急召軍師謝瞳和鄭璠商議對策,聽說是想辦法搗亂我們的市場。”

岑天時原本是和李玄清在商議長安的商業區規劃的,他對於朱來臣將商業區和住宅區區分的太明顯感到很不滿,所以準備修改想辦法改成豐州的那種商住一體化的體系。在聽到胡小四的話之後略一思索笑道:“我估計他們只能想出怎麼造假來套咱們的錢,別的他們根本沒有辦法。謝瞳雖然聰明絕頂智計百出,但是主公的錢莊可是從無到有,我們自己都是摸着石頭過河,更別說他在汴梁霧裡看花了。”

“讓他可勁的造吧。等下個月咱們就多了一件武器了。到時候我倒要看看面對着通貨膨脹,他拿什麼去面對。讓玄影衛加緊時間佈置。”李玄清也懶得管,反正在這個時代自己隨便扔一件後世所謂的經濟武器出來基本上都屬於無解狀態。

“通貨膨脹?主公這是什麼詞?”岑天時之前和李玄清聊過關於後期的計劃,但是對於李玄清嘴裡面突然冒出的新詞迷惑不解。

“這個通貨膨脹嘛,就是流通中的貨幣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導致的物價上漲和貨幣貶值。”李玄清有點心虛的解釋了一句之後繼續道:“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把西北地區所有的銅錢突然之間投放到朱全忠的統治區域,通過購買大宗貨物人爲的造成貨物短缺而引起物價上漲,從而引發其他問題,讓其措手不及。”

“朱全忠有沒有辦法應對?這種物價上漲會不會波及到咱們這?還有物價上漲吃虧的應該是普通百姓吧?”岑天時眉頭一皺,有點不確定的問道。錢莊開張至今他總算是見識到了李玄清層出不窮的經濟手段,也越發感覺到抱着以前的治國之策已經不合時宜了,所以他決定從自己做起,拉着李玄清時不時的出現在行政學院,除了給那些新招收的學子講課,自己這些民政部官員也分批前來重新進修學習。

“因爲我們採用的是唐幣結算,不允許銀錢流通,所以不會波及到我們這,其次就地採購的物資一部分也會通過各家渠道輸送至關中等地,反而會促進本地物價輕微下跌,我們到時候要做的是防止部分商家見到汴梁等地物價上漲而從關中走私物資。”李玄清知道岑天時在擔心什麼,直接道:“至於留在原地的大部分物資會配合玄影衛的佈置以賑濟災民的方式發放到普通百姓手中,從而收攏人心,加速統一進程。”

“主公放心,玄影衛已經基本完成佈置了,各本地商家也已經甄選完畢,就等着主公的資金到位了。”一旁的胡小四笑道:“到時候還能掙回來不少糧草、人口或者其他物資呢,這方面我在行。”

“先生咱們走吧,今天微服私訪,去實地考察一下如何?”李玄清拍了拍手站起身來走出了祈年殿。

幾人也沒通知其他人,換上便裝之後開始在長安城裡轉悠,不過基本上都是岑天時和胡小四在前面引路。李玄清這段時間不是帶着宮城裡制定各式各樣的計劃就是一頭扎進了城外的軍營,長安城的道路他基本上很少走,這個史書中能夠居住百萬人口的龐大城市大部分時間都是匆匆而過,基本上沒怎麼仔細看過。

由於李玄清重點是去看錢莊在百姓心中的反響,所以直接去了東市的永興坊大唐錢莊總部。岑天時邊走邊問道:“主公,百姓存錢需要付費這個是不是不利於錢莊運作?”

李玄清帶着衆人站在錢莊門口看着不時有人來換錢取錢,點點頭道:“的確是這樣,主要是錢莊目前的進度沒有跟上,而且咱們目前的工商業者沒有借貸作爲流動資金或者建設資金的習慣。所以前期錢莊的收入還是以存款費用爲主,等到調整期以後民政部可以從錢莊借錢開展大型工程建設,比如說修路等等。”

“民政部也可以借錢?”岑天時一愣,隨即苦笑道:“我忽然發現自從錢莊出現之後,我都覺得自己老了,怎麼跟不上主公的節奏了。”

“先生其實你要這樣看錢莊你就能明白錢莊的作用了。錢莊的作用就是將散落在民間的資金集中起來,然後通過借貸和其他的方式花到急需用錢的地方,在保證百姓資產安全的前提下,集中整個社會的財富去辦大事。”李玄清知道岑天時迷惑在什麼地方,笑道:“往昔朝廷需要做大事,沒有錢的話就需要加稅加賦,這樣容易激起民變,動搖國家根基。但是有了錢莊之後就可以先期從錢莊借錢,後期還本付息,這樣就能夠形成良性循環,加速社會發展的步伐。有了錢莊十年之內天下就有盛世氣象。咱們恢復祖業繼往開來不是夢,而是我們這一輩人就能夠實現。”李玄清鏗鏘有力的聲音傳到岑天時的耳朵裡卻猶如炸雷一般,讓後者呆了一呆,隨即看着感慨的看着前方李玄清卓然不動的身形,臉色一剎那間變得潮紅無比。而一邊的胡小四也是唏噓不已,自己這羣人從靈州到長安,接着跋涉千里到達豐州,然後再回轉長安,兜兜轉轉繞了一大圈不就是爲了當初李玄清的那句誓言,如今希望近在眼前如何不激動?倒是走在前方的李玄清自己沒覺得有什麼激動的,眼前的錢莊已經有了一點後世銀行的影子了,雖然後期還有許多的缺陷要彌補,好在這個時代還不存在有什麼人能夠和自己拼經濟,倒是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慢慢磨合。

李玄清直接從後門進入錢莊的後臺部門。裡面的殷紅林正在制定錢莊貸款細則,這個來源於後世風控手段的細則還需要結合當世的條件來實施,所以李玄清只是把大綱寫了出來,剩下的還需要自己挑選的錢莊掌舵人去細化。

“主公,民政長,胡將軍,你們怎麼來了?”李玄清沒有讓人通知殷紅林,所以後者直到自己偶然擡頭才發現李玄清等人已經站在了他的辦公室門口,急忙來到李玄清身前行禮。

“來看看你,順便考察一下錢莊運作的情況。”李玄清走了進去坐下來笑道:“不用緊張了,來給我和民政長說說看,這大半個月以來進展如何?”

“紅林啊,現在懂得錢莊運作的除了主公也就你和祁廳長了。他最近在忙着稅務改革,我只好拖着主公來你這了。來,坐下說。”岑天時坐在李玄清身邊也是跟着笑道。

“啓稟主公,民政長,目前錢莊運作比較穩定,預想中的牴觸到目前爲止基本上沒出現,倒是目前唐幣的回收量比較少。”殷紅林也不羅嗦,侃侃而談道。

“回收量少?你的意思是百姓將唐幣留在手中了?”岑天時感覺到有點疑惑,“不會是其他藩鎮的人過來惡意兌換吧?”

李玄清見到殷紅林欲言又止,笑道:“有什麼話就快說,你想幹什麼?”

“主公如果同意,我想從三月初一開始放開對存款儲蓄的費用限制,可以先期設置一個空利期,而且錢莊這邊的貸款細則已經基本完成,很快就可以送交主公審閱,如果沒問題的話就可以進行放貸了。”殷紅林見到李玄清嘴角的笑意,跟着道。

李玄清微一沉吟道:“你們計算過取消費用之後你們的開支怎麼辦?財政廳可沒多少補貼給你,你要想清楚了。”

“請主公放心,這段時間貸款管理司已經在各地進行了摸底,雖然關中地區情況不太好,但是豐靈兩地貸款需求比預想中的要旺盛的多,兩省按照我們的統計至少有五千萬唐幣以上的貸款總量,按照主公制定的利率計算,已經夠我們錢莊的前期運營成本了,而夏州和關中雖然比較少,但是還是有的,只要到時候民政長能夠幫襯一下,我們第二部的擴張費用也基本上都夠了。等到貸款規模累計到一定地步就可以給百姓返還利息吸引儲蓄,從而走上良性循環。”

聽完殷紅林的話岑天時也是哈哈一笑道:“早上主公還說準備給你們一段時間準備呢,沒想到你是幾件事一起做了。主公我看可以頒佈佈告,提前制定計劃。”

李玄清點點頭笑道:“我同意,具體時間你和祈廳長商議,需要幫忙的你自己去找民政長。”

“請主公放心,紅林一定竭盡全力確保大唐錢莊順利發展,利國利民。”殷紅林見到李玄清同意,臉上頓時也是浮現出絲絲喜意,連忙躬身接令。

“好了,給我們說下目前你們的布點情況吧?”李玄清擺擺手示意他不要這麼拘謹,道:“還有新式記賬法你們學習的怎麼樣?我聽慕容說那些商家大賈可是派出了最精銳的人員來財政廳學習的。”

“新式記賬法錢莊所有人員都已經學會了,而且主公說提倡的珠算和全新的數字也已經推廣。目前錢莊的用紙和用筆都是專門定製的,可以滿足主公所說的用炭筆從左到右書寫。”說到這裡殷紅林看着眼前的這位年輕的主公,滿眼的佩服和崇拜,一個年輕人從無到有製作出一整套的計算方法和計算工具,在他眼裡除了天授想不出別的了。

“我聽說後勤部在試製一種區別於傳統毛筆的鵝毛筆,也是一種硬質筆,到時候可以推廣使用。”一邊坐着當關中的胡小四忽然插口道。

“鵝毛筆,這種筆比毛筆更好用?”岑天時有點不明白,後勤部在秘密試驗,那就是說基本上已經快要推廣了,他是好奇區區一種筆而已,用得着這麼保密碼?

李玄清微微一笑,鵝毛筆是他提議製作的,只是前期工匠不太明白鵝毛筆的製作原理,所以耽誤了時間。此刻聽到胡小四提起,道:“毛筆書寫起來的字跡是一種藝術,但是對於算術、天文地理等學科使用起來不太方便,而且鵝毛筆也不會像毛筆那樣使用難得大,適合初學者,這個是給將來全民掃盲識字預備的。不過你們錢莊估計要經常用,到時候可以提前使用。”

殷紅林不明白鵝毛筆是什麼,但是聽到胡小四和李玄清都說好用,連忙一口答應下來,惹得岑天時笑道:“紅林啊,你倒是不客氣啊,什麼都要。”

“稅務司那邊的稅務繳納納入到你們錢莊系統了沒有?”李玄清大致瞭解了錢莊的情況,也放下了心思,只要錢莊能夠穩定運作,那麼自己很多計劃都可以提前實施。所以此行的目的也就剩下了最後一個。

“我們錢莊和稅務司商議的結果是錢莊鋪設道哪裡,稅務繳納改革就到哪裡,兩個部門已經專門協調過了。目前各省治所已經基本上對接完畢長安城因爲有兩個錢莊分部,所以已經提前一步完成了對接。”殷紅林答道。

殷紅林的回答也讓在場的所有人齊齊的鬆了一口氣,天策府的經濟以大唐錢莊爲中心終於成立起來了。

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
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十四章 三年學藝(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