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

話說李玄清和親衛營從潼關消失之後就開始沿着玄影衛開闢的秘密通道朝着太原府進發,爲了掩人耳目,各部分批次從各個秘密小路繞過沿途的各大城市,晝伏夜行,機密前進。

太原府是李克用統治的中心,也是沙陀人南遷之後的大本營所在,城中的人口基本上也都是以沙陀人爲主,漢人在早先年就被強制驅趕到周邊的城鎮去了,所以玄影衛在太原府城內的暗子佈置起來難度大了很多,但是好在沙陀人進城之後生活腐化很快,很多雜活需要人去做,所以還是集中了一部分漢人百姓生活在最底層。

在李玄清出發之後胡小四也從豐州出發,在慈州以東和大部隊匯合。由於親衛營是分批前進的,所以李玄清身邊只集中了不到兩千人的戌衛隊加上飛鷹旅五百人。

“主公,你們膽子也太大了,只有這麼點人就在賊窩裡亂闖,這要是被發現了可怎麼辦?”胡小四難得的正經了一回問道:“後面的路你們跟着我走吧,咱們沿着汾河和渭河河道走,從河道東側的山嶺中穿行,這樣就可以直接避開沿途的軍鎮,直接抵達太原城下。”

李玄清點點頭道:“沒問題,你通知一下其他部隊如果沒有找到路的就按照你說的路走,我們在太原城外匯合。”

幾人商議好行軍路線之後胡小四帶着玄影衛的人在前面引路。他選的路自然僻靜無人,不過卻崎嶇難行,不少地方根本就沒有路,而親衛營還是全員騎兵部隊,這一下僻靜倒是僻靜了,但是速度卻慢了下來。胡小四邊走邊笑道:“主公,這條路還是玄影衛當初從河東走私人口的時候劃定的一條路呢,後來沒用上,現在咱們自己先走了。”

李玄清還未說話,旁邊的蘇小虎小心翼翼的牽着自己的戰馬走過一節山澗,苦笑道:“老大,我還以爲你來了咱們可以在幷州地區逍遙一把呢,沒想到走的這什麼鬼路啊,這都大半天過去了,咱們就走過幾條山溝。照這麼走下去,什麼時候能夠走到太原?”

他話還未說完,胡小四不滿道:“笨,虧你還在幷州遊蕩了還幾個月呢,不知道咱們這麼走是一條直線嗎?這是最近的道路了,而且現在已經是秋冬季節,更加人跡罕至,所以既安全又快捷,你懂不懂啊?”

“行了,別吵了,就按小四說的走,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李玄清制止了兩人的互掐,隨口說着後世的名言警句,笑道:“按照咱們的進度應該可以在五天以後走出河谷,進入平原地區。小四,汾河平原你們安插了人手吧。”

胡小四走到一邊的小溪便隨口喝了一口水,砸了砸嘴道:“主公放心吧,太原府在汾河的東北段,咱們出了河谷之後應該就是汾州了,汾州地處太原府的西南要衝,也是太原府最後一道屏障,我覺得咱們可以嘗試着直接拿下汾州,然後倚靠騎兵的優勢,一日之間就可以抵達太原城下。這樣聲勢就鬧大發了。”

李玄清拿過地圖和胡小四的話比對之後點點頭笑道:“汾州的話,有心算無心拿下問題不大,太原府沒想着能打下來,但是拿下汾州我們也可以獲得一個歇息地,安靜的等着李存進回軍來打我們。”

“聽說汾州的汾酒很有名氣,咱們到時候嚐嚐,然後帶點出去賣去。”胡小四一嗓子勾起了這幫傢伙的饞蟲,不知不覺的步伐也快了。

李玄清這邊在秘密前進的時候北線的陳凡也已經和安休休聯絡好了,並且讓他做了必要的準備,這樣一來各方的聯繫在這一瞬間全部完成。安休休那邊得到消息之後也在抓緊時間佈置,甚至在代州一代暗自佈防,以代州亂黨尚未清除爲由禁止李存進的人馬進入代州,逼迫起繞道代州前往雲州一代。而且還派人聯繫高思繼,讓他在必要的時候從山東前線返回代州,和他一起進行天策軍佈置的計劃。

對於安休休而言,起兵配合天策軍除了要給李存孝報仇以外,更多的也是保命之舉,自己和高思繼身上帶着太多的李存孝的烙印了,既然李存孝已經被處死,那麼留給自己和高思繼的結局也不會太好。他們兩人本來就是李存孝倚靠自己的個人魅力和武藝收服的武將,對於李克用並沒有多少忠心,效忠李克用更多的是因爲李存孝效忠李克用。

所以在安排完這些之後安休休也和城外那些起義軍秘密聯絡起來,這支有玄影衛控制的起義軍和安休休連上了線也就意味着天策軍在代州一代的佈置真正合體。

此時外界的這些李玄清暫時是沒辦法一一瞭解到了,但是他走之前的佈置如果全部完成也就意味着這場戰役已經進入了決勝局。所以一行人在河谷山道中艱難穿梭了五六天之後終於看到了曙光所在。按照玄影衛嚮導的說法越過前面的幾座山就已經進入汾河平原了。

李玄清安排人手在這裡休息了一晚上,並且派人讓後續人手加快速度趕來匯合。第二天一早鑽出了大山,全軍僞裝開始朝着汾州城進發。由於根本沒有人能夠想到這些人能夠沿着河谷山道一路突進幷州腹地,所以汾州的晉軍守將根本沒有任何防備,在飛鷹旅進入城內之後,一場殺戮就此展開。

由於攻打汾州只是臨時起意,而且跟隨走這條路的親衛營並沒有多少人馬,所以在進入汾州城之後李玄清直接下令,凡是反抗的晉軍士兵直接全部就地斬殺,同時讓後續人馬配合玄影衛封鎖四門,嚴禁消息傳出,將汾州城變成了一個悶葫蘆,一萬多人的親衛營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清理完城中晉軍的殘餘勢力,完整的接收了汾州的城防。爲了掩人耳目,汾州的旗號並沒有改變,依舊掛着晉軍的大旗。

而在做完這一切之後玄影衛開始緊急聯繫當地的分部人員,分頭通知其他各路親衛營,在留下少部分人手阻止汾州漢人百姓協防之後,李玄清和胡小四率領主力部隊開始出城沿着通往太原府的道路疾馳而去。這一回不再需要掩人耳目,直接亮明旗號,路上不斷有後續從其他路徑而來的親衛營匯合,從汾州到太原府短短的一日之間,親衛營的人馬基本上也已經集結完畢。

“主公要不讓我和飛雪去指揮吧,耀武揚威這是我的長項,剛好我也過把帶兵的癮。”眼看着太原城的城牆遙遙在望,胡小四在馬上笑道。

李玄清看了他一眼笑道:“想去就去吧,但是別玩真的,咱們可沒有攻下太原城的資本,而且那樣也不符合咱們的目的。”

“主公放心,我只是帶兵從城外而過,迷惑他們一下。”胡小四哈哈一笑縱馬去追在前軍壓陣的李飛雪而去。

“小虎,讓飛鷹旅集合,咱們分頭進太原城逛逛。”李玄清見到大部隊已經上前了,抽出身上的承影劍和蘇小虎笑道。

飛鷹旅這羣兵王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這種走鋼絲一般的活,所以聽到這句話之後一個個頓時來了精神,分成十幾個小隊消失在各個角落。蘇小虎帶着十幾人的一個小隊跟在李玄清身邊。

“走,看看你們最近的武藝進展多大。”李玄清讓玉獅子留在城外,單足一點,竟然在衆人目前堂而皇之的朝着太原城急速略去。

這時候親衛營的動作也已經開始了,胡小四這個傢伙一肚子壞水,沿途讓親衛營在馬匹尾巴上綁上了無數的樹枝,縱馬馳騁之下,塵土飛揚,一股千軍萬馬朝着太原城狂奔之勢就此形成。

這種大部隊開動的場景瞬間就讓城門的守軍發現了異狀,沙陀人對於騎兵衝鋒可是最瞭解不過了。當下急急忙忙關閉城門所有的留守部隊登上城牆嚴陣以待。

“看樣子這些沙陀人的素質還不錯嘛。這麼快就反應過來了。”胡小四對着身邊的李飛雪笑道:“其他兩路已經開動了沒?”

“放心吧,這次肯定能嚇死他們。咱們要不要做做樣子去攻城啊?這樣也能真實一點。”李飛雪問道,對於胡小四這個情報頭子李飛雪可是乖乖的把指揮權讓給了他,誰讓這傢伙一肚子鬼主意呢。

“今天天色不早了,明天吧。咱們縱馬一圈之後就地安營紮寨,把營盤做大一點,旗號都豎起來讓對方能看得清楚,對於他們如果要出城通風報信也不要真的攔截,意思意思就得了。做樣子的事情主公已經帶着飛鷹旅做了,你看着吧,今晚太原城肯定會亂成一鍋粥的。”

胡小四和李飛雪兩人說話間李玄清已經直接到了城牆邊,在衆目睽睽之下直接施展輕功身法朝着城樓掠去,絲毫不顧及從上面射下來的箭矢。

“主公的膽子也太大了,就這麼直接上去啊?”蘇小虎身邊一名飛鷹旅士兵正在感嘆就被拍了一腦瓜子,蘇小虎急促道:“趕緊的抓住主公甩下來的繩子,其他人掩護咱們儘快上去,廢什麼話。”

這十幾個人就這麼直接爬了上去,抵達城樓之後只見上面橫七豎八倒了一地的沙陀人屍體,周圍十丈距離之內根本沒有人能夠靠近。李玄清見到蘇小虎等人已經上來了,一個招呼幾人一個鷂子翻身消失在其他人視線裡。

這一番亂七八糟的變故讓太原城的晉軍士兵目瞪口呆,在亂忙了一陣之後發現城外的軍隊就地紮營沒有進行攻擊之後也漸漸平息下來。城內的主將在安排好城防的事情之後一面派兵全城搜查剛纔那些奇奇怪怪的人一面飛騎去周邊各軍彙報敵情,甚至還有一隊人馬直接朝着河中的方向而去。

李玄清躲在城樓上見到晉軍的反應之後微微一笑,隨即消失不見。

只是這天晚上果真和胡小四說的一樣,飛鷹旅進入城內分散之後開始不斷襲擊城內的各處設施,不是放火燒糧庫就是攻打李克用的晉王府,還有的直接帶隊襲擊城內駐軍的大營,弄得是城內守軍夜不能眠,猶如無頭蒼蠅一般亂撞。甚至蘇小虎還帶人殺進了主將的府邸,將守衛殺了個乾乾淨淨,連同來彙報軍情的一個副將都被一刀梟首。

這種肆無忌憚的做法也讓主將毛骨悚然的同時堅定了對方真真切切是要來攻打太原城。於是連夜再次派出求援信使分赴其他地方的同時將全城兵力集中起來,保衛王府和城牆。

第二天一早親衛營開始攻打城池,隨軍攜帶的小型炸藥包被這些傢伙使的有模有樣,箭矢飛舞,簡易的雲梯不算豎起來,甚至一度有些士兵都已經爬上了城牆,但是最後還是莫名其妙的退了下去。

而胡小四在攻城過程中鬼主意多的一塌糊塗,讓士兵採來不少草藥,配好之後點燃配合投石車扔上城牆,頓時間濃煙滾滾,讓這些守城士兵苦不堪言,而且要命的是這些煙霧都是有毒的,那些身處濃煙裡的士兵走着走着就莫名其妙倒了下去。這一下讓沙陀人猝不及防根本不能組織起有效的防備。

“你這主意也太歹毒了。”李飛雪見到胡小四指揮投石車將糞便往城上砸,頓時不寒而慄,替那些晉軍士兵默哀。

就這樣猶如耍猴一般親衛營居然連續攻城三天,這期間胡小四使出了所有手段,什麼樣的攻城武器都用上了,雖然太原城沒有拿下來,但是在這種奇怪的攻擊方式面前城防卻岌岌可危,太原城的主將無奈之下再次派出信使出城求援。而城內的飛鷹旅就像是撒歡的鴨子一樣,一會在東邊放火,一會在西面殺人,讓太原城的沙陀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專心禦敵。

“主公,城外有信使回到城中。”李玄清藏身在一處酒樓內,這時候聽到了蘇小虎的彙報。

“看樣子時間差不多了。通知下去,咱們馬上出城。”李玄清點點頭笑道。

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
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七十七章 關中聯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戰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敗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