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

“將軍,護密城外已經集結了五萬輕步兵,還有五萬長矛重步兵,看樣子這些番毛子打算今天正式攻城了。”天啓四年六月初七,在於闐南部的小勃律也是蔥嶺山脈的北部地區,張勝率領安西兵團兩個營的兵力星夜從於闐城趕到這裡,和坐鎮此地的秦空匯合。但是此時護密已經被薩法兒王朝軍隊包圍了,秦空也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我軍和護密城內的聯絡通道目前還能夠用嗎?”時過六月份西北地區已經開始轉入夏季,雖然依靠着蔥嶺山脈的雪水,小勃律地區開始進入一年當中的繁盛時期,但是張勝眼中卻絲毫看不到絲毫的春色,護密城中駐紮着安西兵團一個營的兵力,配備了十五門火炮,但是對方十餘萬大軍如果日夜不停的攻擊城防,面臨分兵把守的城內守軍必然是處處受制,一旦護密城破就等於于闐的西南門戶會被對方打開,往後依靠蔥嶺山脈幾乎除了草原綠洲就是于闐城了,這對於對方的大兵團推進來說十分有利,而自己的安西兵團雖然裝備犀利但是總共才五萬人,還要分兵把守北部的鴨兒城防備安西回鶻,所以絕對不能讓對方突破護密。

秦空知道張勝的打算是什麼,但是還是苦笑着搖了搖頭道:“大規模的進軍通道已經被對方全部佔領,我軍根本無法進入城內。”秦空的話讓張勝臉上一黑,但是隨即就浮現出一絲猙獰,“既然進不去那就索性一路打過去,咱們現在有兩萬人,配合火炮優勢如果猝不及防必然可以在對方攻城戰役展開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襲擊,徹底擊垮薩法兒人的大軍,說不定會收到奇效。”

“將軍此言估計難度有點大,護密城外靠近於闐一側是三條河流的彙集地,當初第三兵團之所以能夠快速突破那是因爲冬季這些河流基本上全部斷流加上冰雪覆蓋,而第三兵團一路從藏地而來,沿着崑崙山到蔥嶺山脈穿越而來讓對方猝不及防。而目前我軍不具備第三兵團當初出兵的突然性,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是夏季這三條河流正處在豐水期,雖然西北河流的寬度和深度和我們中原內地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我軍大規模渡河還是需要大量的器材,這樣行蹤就無論如何都瞞不住的。”秦空搖了搖頭繼續道:“爲今之計只有放棄支援護密城,和城內守軍不聯繫的情況下依靠我軍現有的強火力先擊潰攻城部隊然後在護密城下依託城垣和對方展開野戰,如果我軍能贏的話那麼薩法兒就會支撐不住,他們運兵到護密城難度比我們還要難,光是從條支都督府和寫鳳都督府調兵就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如果我們能夠擊垮此次來犯所部也就等於斬斷了對方入侵于闐的主要力量,那麼番毛子要想重新調兵前來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們也就能夠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薩法兒王朝和于闐目前因爲隔着蔥嶺山脈巨大的山區,而且蔥嶺山脈大部分山區都在對方境內,所以從南到北調兵難度非常大,有着無數的崇山峻嶺需要翻越,老實說薩法兒王朝能夠做到在六月初緊逼護密已經非常高效了。而這段時間秦空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整頓和部署暗衛深入薩法兒王朝這件事上面了,對於對方的瞭解也比以前多了很多。薩法兒王朝佔據的土地其實按照以前的說法大部分還都是大唐的輻射範圍,類似於薩法兒王朝的都城細柳州也就是他們口中的坎大哈還是當初安西大都護帳下的羈摩州,也就是附屬勢力,而且按照秦空等人的瞭解,當年安西大都護勢力最遠的距離甚至一直延伸到南部遙遠的海邊,波斯都督府就是當年安西大都護下屬的一個都督府。所以秦空對於這個薩法兒王朝的勢力從來都是不屑一顧,認爲這是這些地方勢力反抗中央政權的謀逆之舉。

不過秦空的建議卻讓張勝若有所思,張勝雖然對於薩法兒王朝的瞭解沒有秦空那樣詳細,但是他作爲帶兵將領還是一眼就看出了秦空的謀劃很適合目前的護密。所以兩人在詳細布置之後立即揮軍朝着護密開拔,從小勃律到護密大概五百多裡的路程,張勝硬是用了五天的時間走完了全程,全軍在提多河的源頭下寨。而此時護密城已經被薩法兒王朝圍攻了四天時間,期初城內守軍利用大炮猛轟對方的攻擊陣型,猛烈的炮火將薩法兒人的攻擊方陣炸的支離破碎,第一天幾乎沒有任何戰果,薩法爾人初次直面這種劃時代的武器被徹底打懵,根本沒有任何的應對措施,猛攻一天的代價除了被對方擊殺近一萬餘之外甚至連護密城的城牆都沒有摸到。這讓對方的主帥怒不可遏,第二天開始下令全線攻擊,圍繞着護密城四面八方發起攻擊,而護密城原本就和中原城池不太一樣,類似於西方城堡一樣的多菱形城牆雖然對於防守而言更有利集中火力,但是這樣一來需要的兵力也更多,而這恰恰是此時城內天策軍最大的缺陷所在。分兵之下甚至連主將手中的預備隊都被全部派到了城牆上,而且主將龐令明甚至爲了增加活力,命令一直作爲輔兵的于闐本地的後勤部隊也跟隨主力部隊上城牆,將原來城內廢棄不用的大量舊式守城工具也都搬了上去,那些擂石滾木和無數的弓箭也都開始出現在守城戰中。龐令明也不管他們的殺傷力有多大,一股腦全部往城牆下砸。甚至在最危險的時候命令部隊直接往城下傾倒石油,然後放火,利用火海來阻攔對方的攻擊步伐,拖延時間。不過這種病急亂投醫一般的動作卻起到了不錯的效果,本來安西兵團已經全員配備了中正式步槍,只不過因爲對方人數太多,而自己的數量實在是太少所以纔會出現岌岌可危的狀況發生,在這些亂七八糟的守城武器不要錢一般的扔下去之後,城下的守軍一下子被打的手忙腳亂,趁着這難得的機會,所有的安西兵團戰士開始全力開火,部分來不及開槍的士兵甚至拿出很久都不用的炸藥包點燃之後扔下去,轟隆隆的爆炸聲掀起了無數的碎石四散飛舞伴隨着守軍度過了兩天最艱難的時刻。而到了第四天有了防備的薩法兒王朝軍隊終於開始衝擊城防,不少士兵甚至一度突破到城牆之上,和天策軍士兵展開近距離廝殺。雖然攻城士兵因爲速度和負重的問題無法穿戴重鎧登城,但是薩法兒人的悍勇還是讓天策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前一直在城樓上輔助安西兵團守城的于闐輔兵被打的抱頭鼠竄,甚至一度危及到整個南面城防,直到龐令明率領自己的親衛隊趕到將竄到城牆之上的薩法兒人和潰散的于闐人全部斬殺才穩住了局勢。在激戰之中龐令明甚至不惜自身被對方砍了一刀的危險不斷朝城外扔出炸藥包,依靠着這種威力絕倫的武器開道配合火炮一起強行炸翻了對方的攻勢結束了這艱難的一天。

薩法兒人退出之後龐令明顧不得自身的傷勢連夜命令重新整頓城防,修復被對方的投石車砸他的城牆,安撫受傷士兵。鏖戰四天龐令明的暫編一營損失超過三成,其中有一半是在今天損失的。但是龐令明作爲張勝一手從安西帶出來的心腹自然是明白自己在護密多堅守一天張勝就多一天的時間準備。何況秦空從護密走的時候對他說過,援軍最起碼也要五到十天時間才能夠趕到護密。所以龐令明看着護密城外薩法兒大營,被硝煙燻黑的臉龐上也驟然出現了一抹猙獰。他本來就是和張勝一樣是“唐寇”出生,都是一幫亡命之徒,生死對於他們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區別。但是現在好不容易等到了希望,新生的大唐竭力往西要恢復當年的帝國榮光,而自己此刻佔據的又是如此險地那麼就算是全員戰死也不可能讓對方得逞。更何況這些天早就和秦空一起見證過,這些薩法兒人佔據的土地可都是當年安西大都護帳下的地盤,連對方的首都都是當年的故土,這對於這些安西遺孤來說根本就不可饒恕,當年的一個個土著蠻夷如今都敢對着昔日的主子展露獠牙了那還得了?這麼多年大唐沉淪那是無力西顧但是如今不一樣了,大唐已經重新迴歸,這些地方遲早都要收回來,成爲自己的國土。

就在龐令明一邊暢想揮軍掃蕩薩法兒人一邊安排士兵值守的時候,張勝已經率軍趕到。提多何的源頭就在護密城北不到二十多裡的地方。原本這麼近的距離根本瞞不過薩法爾人的眼線,但是這四天激烈的攻城戰讓他們損失慘重,卻幾乎沒有任何戰果。好不容易今天成功的攻上城牆卻被對方趕了下來,這讓薩法兒的主帥開始研究將主力移到其他方向,準備開闢第二條攻城路線。

實際上薩法爾人的想法沒錯,而且準確的把握住了此時護密城內兵力嚴重不足,根本無法在兩個以上的主攻方向上投入多少兵力的現狀。而且最重要的是由於火炮數量不足,龐令明將所有的火炮全部集中到了南城也就是薩法兒人的主攻方向上,其他五面城牆只是依靠十五架機械弩協助守城,這種佈置雖然讓龐令明在最初的幾天裡南面城牆得到了極大的火力支援,但是一旦對方反應過來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問題。可以說如果張勝沒有及時趕到的話那麼龐令明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必然會因爲自己的佈置付出慘重的代價,而且和城外還有不斷的援軍趕來不同,護密城內的兵力是沒有什麼補充的,及時他將於闐輔兵當中那些少數作戰勇敢忠實可靠的全部編入現役也沒有辦法解決根本問題。

不過此時張勝是不知道護密城內的佈置了,也不清楚薩法兒人在持續四天攻城無果之後決定開闢第二戰場,打算給龐令明以重重一擊。他此時讓部隊稍微休整一夜之後立即開始做戰前部署。而秦空卻在昨夜帶着玄影衛的人匆匆出發準備抹黑找到自己當初留的秘密通道進入城內。

不過張勝這邊剛剛召集了兩名營都統和幾名都指揮使準備下達命令,遠處的護密城就開始傳出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而且伴隨着這股殺伐聲不斷響起的炮彈爆炸的聲音也在宣告守城戰打的有多激烈。

“各位兄弟,廢話我不想多說,老龐在城內浴血奮戰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了,這不是我們以前小打小鬧的時代,我們現在身穿軍服代表的是我大唐,先賊人正欲攻我城池,殺我袍澤,我等身爲天策軍軍人,自當以守衛國土保護家國爲己任,今日有進無退。諸君隨我一道殺進城,解救袍澤殺敵報國,莫要辜負了祖上給我們帶來的榮光。”張勝索性也戰前動員也懶得說了,帶着兩個營兩萬多人立即開始發起衝鋒,身後無數的輔兵推着一門門火炮在戰馬的拖拽下跟上大部隊朝前衝了上去。

從提多河到護密城北張勝領軍一路奔馳而去,而此時的護密城正在經歷着開戰以來最艱難的時刻,南城那邊因爲有火炮支援,十五門火炮一刻不停的噴吐着炮彈,此起彼伏的爆炸讓城外的薩法兒軍隊根本無法聚集起大規模的攻勢,相對而言比起昨天穩定了很多。但是北城此時卻面臨巨大的壓力,五萬多薩法兒步兵帶着巨大的攻城雲梯蜂擁而上,後方正在十幾架投石車不斷想城牆上投擲大石,不斷有人被巨石砸中發出淒厲的慘叫,匆忙調集過來的機械弩雖然在竭盡全力轟擊這些投石車,但是對方顯然是早有準備,投石車的數量根本就不是十五架,而是整整五十架投石車隱藏了起來,所以一個猝不及防甚至連帶着一架機械弩都被從遠處呼嘯而來的巨石砸壞。

“快,速去南城抽調五門火炮前來支援,另外抽調其他四個城牆上的預備隊前部趕到北城增援。告訴所有人,城在人在,城毀人亡。”龐令明一聲怒吼舉起手中的步槍將遠處帶頭怕雲梯的對方一名將領擊殺在半途中開始果斷調整部署。而身後更多的親衛隊開始抱着炸藥包上前不斷的往下扔,而且還有不少的于闐人將一罐罐石油抱上城牆直接朝下面扔。現在留下來的于闐人基本上已經能夠適應如此慘烈的戰役了,其中一名頭領甚至拿起身邊一名犧牲的正規軍的士兵的步槍半蹲着身軀開始朝下面開槍射擊。

“轟”城外終於燃起了大火,不少身在火中的薩法兒士兵被燒成了火人,好幾架雲梯甚至都被點燃,北城的壓力頓時爲之一鬆,但是龐令明的臉上卻呈現出更加凝重的神色,遠處的薩法兒人開始他們最擅長的攻城戰術了。

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
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業的出路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