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

工業擴張,在岑天時將西北那邊的行政區劃和人員安排說完之後,其實此次帝國會議的內容已經基本完成了。但是與會的所有人顯然一點走的意思都沒有,反而是越發興致勃勃的盯着內閣那羣人。

“皇上不會是提前告訴他們內閣這邊的工作計劃了吧?”岑天時見到大家這幅樣子頓時苦笑一聲,轉頭朝慕容瀚海道:“慕容,下面就是你的時間了,民政部和教育部的工作計劃排後,滿足一下大家的意願。”

“好吧,其實工商部這邊的計劃大部分都是根據皇上和皇后娘娘總結出來的工業發展規律制定的。”慕容瀚海見到自己身邊的祁宏等人都在看着自己頓時接過話茬開口道:“由於我們去年一年在北方數省的基礎工業已經基本上布點完畢,也就是說基礎工業隨着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齊全。而基礎工業發展起來之後各項製造業以及依靠基礎工業發展的其他行業也會越發的完善。”慕容瀚海稍微解釋了兩句,不過在場的衆人除了極少數類似於左天成和祁宏這種很多時候都和工商打交道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一頭霧水。所以李玄清接着解釋道:“其實就是一種帶動和推動效應。基礎工業發展之後就能夠爲其他行業提供更多的機器和原材料,比如說化工工業的發展就能夠帶動兵工工業和塑膠產業的發展,有了新材料才能夠發展出更多的產品。”李玄清制定五年發展計劃的時候一大重點就是集中帝國和六大家族的力量深耕基礎工業,類似於採礦業、鋼鐵工業和化工工業等等涉及到所有工業行業的基礎門類在去年一年的時間裡不管是成熟還是不成熟都已經完成了布點,除了依靠帝國力量發展的化工工業之外,皇室領銜發起的投資週期長和效益低但是卻是基礎的新材料和新機器研發等等行業也在豐州等地落地生根,現如今也在陸續投產。這些基礎工業一旦出現突破就需要其他行業能夠及時跟上讓這些基礎工業的產成品能夠快速被實用化,變成一項項終端產品進入消費領域。這纔是工商部今天要說的一個重要方面。工業的擴張除了地理上的複製之外更多的還應該是這種行業上的增幅。這纔是工業發展不斷往前推進的原動力之一,而李玄清一手推動的五年工業計劃在人口和消費市場無法起到主導拉動發展的時候,不斷的投資發展需要的就是工業行業當中的內在聯繫。

“皇上說的是,工商部已經和財政部聯合制定了相應的政策,除了今年要將幾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在中原和東北幾個省區落地之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研究各行各業的內在聯繫,然後讓他們彼此拉動,這樣才能夠一起發展。”慕容瀚海點頭道:“北方在五年工業計劃期間仍然是帝國主導的主要區域,其他類似於江南和嶺南等地除了自身的區位優勢之外,帝國財政可能顧忌不到的。但是按照財政部和我們工商部的部署,南方地區雖然無法做到成片發展,但是在重點地區我們也有相應的計劃,這是作爲一個南方的一個重點,藉此來拉動周邊區域使區域內部能夠擰成一股繩。因此杭州、成都和廣州三個區域經濟中心我們也會重點關注,着重扶持,讓他們能夠儘早走出自己的特色,發展優勢產業。”

慕容瀚海的話讓大家都一陣點頭,北方工業帶雖然是目前帝國發展的重點,但是帝國只是集中了大部分精力而已,其他區域特別是這三大經濟中心同樣也是帝國關注的重點,至少在廣州那邊,依靠着南洋航線的區位優勢,廣州的繁榮已經能夠拉動廣州珠江口附近幾乎近十個州以一種較快的速度趕超周邊,昔日廣州城的盛況也在一點一點恢復。而且南洋航線的發展也帶來了許多新奇的事務,可以說以廣州爲首彙集周邊交州等幾個重要城市嶺南地區已經成爲海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其活力甚至超越以天津爲首的北方航運中心。

“北方普遍開展工業計劃,南方地區則開始重點發展。”李玄清自言自語總感覺自己當初定下的經濟發展策略有點怪異,不過這倒也符合後世工業發展的模式和規律。資源類城市在工業革命之初必然能夠依靠礦產資源得到先一步的發展。而在類似於這種重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類似於後世的那種綜合性的城市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至少如今在廣州那邊所有的重工業器材和幾乎全部的工業產成品還是需要北方運輸過來然後轉運出去,這一點李玄清很無奈。不過在巧兮的規劃中她已經瞄準了後世南方的幾個重要區域,準備先人一步藉助皇室雄厚的資本和兩人的前世眼光和記憶去開路。

“因爲帝國對於西北控制的需要,我們的交通部需要在西北地區大規模發展鐵路運輸和直道修建,所以河西省那邊的工業發展也將在今年被納入到北方工業帶的名錄之中。”慕容瀚海見到李玄清一臉沉思,以爲他是在傾聽自己的計劃所以繼續說道:“工商部的計劃是在河西省內主要以鋼鐵和化工工業爲主,以此爲支撐點來發展河西工業,所有產出就近支援前線。”慕容瀚海剛剛說完祁宏就道:“財政部爲了工商部的計劃準備分三年期共計投資四億唐幣建設肅州和涼州工業城,這樣一來一南一北兩個主要的工業基地足以支撐帝國穩固統治西北大片土地。”其實僅僅兩個工業基地到也用不了四億唐幣這麼多資金,只不過河西那邊因爲環境比較惡劣,所以張全復對於各項工業的發展卡的比較嚴,就算是工商部制定的兩個工業基地所有的工廠進駐還是需要水利環保部全程跟蹤。整個河西的環境可是張全復帶着手下的人一點一點跑出來、種出來的,所以河西那邊的工業發展計劃張全復聽得特別認真時不時的還會提問,整個會場倒像是慕容瀚海和祁宏聯手應答張全復一樣。

不過李玄清對於張全復的反應倒是看在眼裡,自己選擇的這位水利環保部掌門人真的是很稱職,對於水利環保不僅有着天賦更有着一股難以想象的毅力和執着,爲了環境保護這個在今日甚至仍然是超越時代的概念不僅僅能夠明白而且一言一行都能夠貫徹其中的迄今爲止李玄清也只找到他這一人而已。

“張全復,大唐帝國的子孫後代都會因爲你的執着和堅持而感謝你。”李玄清情不自禁的讚許道,“而且西北那邊的環境保護能夠做得這麼好你是功不可沒,這是功在當代,惠及後世的大功業。”李玄清看着大家的眼神嘆息道:“大家可能對於水利環保部不太瞭解,但是我要說的是我們不僅僅要發展工業發展經濟,更需要的還是要將這片浩大的國土完整完好的傳承給我們下一代。工業發展雖然帶動百姓和帝國快速富裕強大,但是任何時候任何時代發展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張全復現在做的就是,在兩者之間選一個兩全之策。”這個時代工業革命還屬於大唐獨一家,也就是說此時全世界只有大唐這片土地在搞工業,那麼污染也只會出現在大唐。李玄清可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自己好不容易將這個中央帝國掰到了直道上面卻最後因爲污染成爲這片土地的罪人。所以對於張全復的執着和水利環保部的日益正規強勢李玄清是秉承支持的態度。就算是如今的技術水平無法像後世一樣有着各種各樣消除污染的辦法,但是張全復卻用自己在這方面的天賦,本着最基本的原理盡最大可能保護着環境和土地。如今北方工業帶各大城市各大工業區不論是裡面還是外面無數的樹木和草叢伴隨着這些基地一起落成然後成長,依靠着植被的覆蓋率和對於環境的保護儘可能的維護着這天地的平衡。而且如今的黃河兩岸在這種植樹種草保護帝國的旗號之下,已經從黃河變成了綠河。

“皇上謬讚,微臣只是盡力而爲,爲帝國服務,爲工業發展保駕護航。”張全復倒是有些榮辱不驚。

“好了慕容你繼續吧。”李玄清對於張全復的表現很滿意點了點頭讓慕容瀚海繼續。

“工商部還有最後一個工作計劃,那就是海外貿易。”慕容瀚海見到李玄清示意頓時道:“遠航貿易目前除了南洋和東洋以外,我們已經和徐家、張家和馬家制定了計劃,從明年開始三家聯手組建新的探險隊,開闢新航路拓展新的貿易地點。”慕容瀚海顯然也很興奮開口道:“另外我們在西海那邊組建西洋艦隊之後我們也可以就近組建西洋船隊然後直接去和那邊各國進行貿易,繼續擴大帝國的貿易圈,從而爲工業發展帶來更大的市場。”

西洋那邊的市場李玄清不奇怪,其實如今的南洋航線很多貿易都是西洋那邊的需求,尤其是身毒也就是後世的南亞大陸,那邊可是有着幾乎不遜色大唐的文明,那裡人口密集物產豐富而且經過千年的積累財富驚人,這些都有典籍記載的。所以李玄清不擔心這些,反倒是對於他們打算朝其他方向開闢航路很驚訝,如果此時大唐就開始進行探險說不定還真的能夠依靠着自己帶來的工業技術和航海技術走得更遠,到時候帝國的旗幟會插得更遠。

“另外還有一項,我們打算利用大型貨輪從外部運輸礦產資源回國內。”慕容瀚海陡然之間說出的一句話差點讓李玄清咬到自己的舌頭。這不是已經從掠奪金錢轉移到掠奪資源了?

彷彿是知道大家都在聽天書,所以慕容瀚海解釋道:“因爲上次張家在南洋那邊發現了一座鐵礦,品質還特別好,所以工商部已經制定了計劃,有條件的區域和商隊可以嘗試運輸大宗物資和礦產資源回國彌補國內消耗。”不過他還沒說完岑天時和徐天翔兩人都不約而同開口支持,說白了對於這種用別人家東西來發展自己的事情這兩人如今做起來是一點壓力都沒有。而且岑天時還因爲李玄清之前的那句話有所啓發,既然要將這片土地完整完好的傳承給子孫後代,那麼這些從地底下挖出來的礦產資源用一點就少一點,本來他還想着該怎麼彌補呢,這下好了慕容瀚海這個辦法讓他瞬間沒了煩惱,所以直接開口笑道:“慕容你們工商部的這個計劃不錯,我支持。不過你這好像沒有上報審議吧?”

“想法不錯,但是你們目前的貨輪能有運力有多少?別得不償失啊。”李玄清對於幾人的心思是門清,而且周圍那些事不關己但是聽到可以佔便宜之後眼神都不一樣的衆人他也知道什麼心態,所以問道:“我不記得船廠那邊又成熟的技術可以大規模製造大噸位的貨輪,而且他們三家只怕還有其他的計劃吧?”

慕容瀚海點點頭,三家海洋貿易巨頭對於海外礦產的開採和運輸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但是李玄清在此時開口道:“有一點原則需要所有人記住,那就是帝國發展工業可以輸出產成品但是絕對不能輸出器械設備和我們好不容易研究出來的技術,這一點是鐵律。總參那邊要和國民警衛隊以及海關署做好準備打擊走私,我們大唐絕對不能容忍自己好不容易發展出來的技術和機器設備被帶出國門然後便宜他人。”李玄清的臉色也變得很嚴厲算是給所有人都潑了一盆冷水。工業發展到最後技術輸出是必然的,但是李玄清卻不想這麼快自己弄出來的成果就被前世的四大發明一樣白白送給其他人。

“至於你們準備嘗試的原材料遠洋運輸可以考慮。我會安排造船廠那邊抓緊時間研製大馬力大噸位貨輪,祝你們一臂之力。”李玄清的話算是肯定了慕容瀚海的計劃,讓大家明白了其中的含義。而之前興奮的岑天時等人也若有所思。

“好了諸位,大唐帝國如今發展是一年一個臺階。除了我們百姓勤奮,諸位努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我們的工業發展是全天下獨一份,這是我中華瑰寶,是帝國未來永遠豎立在諸域之巔的根本所在。”李玄清拍了拍手站起身來道:“所以大家越是在工業發展迅速工業往外擴張的時候就更要明白這一點,核心和技術必須永遠留在國門之內。”李玄清言之鑿鑿卻讓所有人都是面色肅然。

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
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戰(中)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