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

不過在裴世繼的辦法被守城官周昆採納之後炸藥包的威力也迅速下降,有些炸藥包甚至出現了引線被溼透而無法爆炸的現象出現。不過好在這羣人都在玄影衛的名單之中,倒也不怕他們撿到炸藥包而導致火藥泄密的事情發生。

“陳宇,你們今天打算怎麼辦?今天可是第四天了。聽說柴嘉在東線五天就拿下了蘇州城,你怎麼的也不能比他慢吧?”楊天成來到指揮台見到陳宇已經到了,而且召集自己手下的幾名副將對着金陵城指指點點,頓時笑道。

“你就放心吧,鐘山那邊我已經讓參謀長劉洋去了,他說今天一定會拿下鐘山,而且還會堵住周寶逃走的通道,活捉這傢伙。金陵城我親自負責,以郝大通、張啓山、廖承志三人爲先頭部隊,只等炸掉城牆就負責突入城內。後續大軍我自己負責,我就不信十萬大軍入城之後還打不過區區幾萬人的魚腩部隊。”說到這裡陳宇明顯氣呼呼的怒道:“我非親手逮到這個薛枚不可。”

王厚純知道這傢伙的怨念,搖了搖頭道:“我看你是沒戲,小四已經帶着飛鷹旅出發了,他可是說了準備將金陵城的頭頭腦腦一網打盡的。我覺得你的勝算不大。”王厚純的話對於陳宇來說無異於火上澆油差點讓這傢伙直接跳了起來。

“好了好了,趕緊的發信號攻城,有話還是入城之後再說吧。”楊天成制止了這兩人的嬉笑,看了一眼前方的前鋒部隊,揮手讓身後的戰鼓隊傳令。

只見剎那間鼓聲變得異常急促,幾乎是在一瞬間佈置在前方陣地上的炮兵營也開始了最後的準備,幾百顆炸藥包被送上弩炮發射凹槽,點燃引線之後迅速拋射,不遠處停泊的海軍艦船揚威號炮管也開始瞄準城樓,點火的命令也隨着指揮官的聲音傳出,只聽到爆炸聲在下一刻徹底包圍住金陵城,這一次不再是之前的此起彼伏的爆炸了,而是幾乎是在一瞬間集中出現的蘑菇雲,這種級別的轟擊甚至天策軍自己都是第一次。

“機械弩立即發射,掩護爆破手前進。”由於機械弩大部都被調到鐘山戰場,所以陳宇的集團軍總部只剩下區區一個大隊,負責掩護爆破手前出埋設爆破筒。

機械弩的發射也是一個信號,只見前方陣地忽然竄出無數的人手,開始沿着暗樁的位置鋪設木板,竟然是在城內守軍的眼皮子底下架橋。而早先的爆破手小組卻一個一個猶如水老鼠一般直接跳進了護城河,一手扛着爆破筒一手划水前進。

“發信號,讓弓箭手部隊掩護射擊。”陳宇見到爆破手已經出動,開始調動弓箭手部隊支援。這羣弓箭手的箭矢上面也捆綁了小型的炸藥推進劑,以確保弓箭射程能夠越過金陵城寬大的護城河。

不過此時城樓之上是一片狼藉,雖然有了裴世繼的辦法但是還是架不住這種等級的轟炸,溼棉被雖然能夠有效阻隔炸藥包,但是這麼多數量加在一起卻明顯吃不消,幾輪以後這些溼棉被就被炸的支離破碎,失去了掩護防禦的作用,再加上海軍的火炮可不是區區溼棉被能夠抵擋的,開花彈在城樓爆炸之後帶起的金屬旋風足夠將周邊的所有阻礙撕得粉碎。而失去了溼棉被的金陵城樓再次暴露在腥風血雨之中,因爲之前倚靠溼棉被抵擋了大部分傷害,所以周昆並沒有將士兵都調出城牆,而是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在城樓上以期能夠反擊天策軍的攻勢。但是此時這個決定卻讓自己的部隊遭受了滅頂之災。天策軍的炸藥包加上不間斷的開花彈猶如一道龍捲風一般橫掃整個城牆,集中在城牆上的士兵幾乎全部被殺,僥倖逃生的也紛紛敗退下去。一時之間整個金陵城的北城城牆再也沒有了士兵守護。而那些在甕城等待的士兵見到逃生的士兵那副悽慘的模樣再也不願意登上城牆送死,任憑將領大罵都無動於衷。

“軍法隊立即上去,凡是違抗命令者一律就地格殺。”周昆在後面看到自己的士兵這副模樣氣的鬍子都快氣歪了,一把扯過自己身邊的副將怒吼道:“你馬上帶着軍法隊押送各營立即登城,反擊天策軍的攻擊。親衛隊跟我走,我們去找大帥要援兵。看來今天天策軍要玩真的了。告訴所有的弟兄們,節度使大人說了殺死一個天策軍士兵賞金一千,殺四個直升四級,賞金一萬。”周昆的話也算是爲前方的士兵打了點氣,而且在軍法隊直接上前砍到幾百名拒不執行命令的士兵之後其他人硬着頭皮往城牆上爬,希望自己能夠僥倖逃過一命。

且不說周昆去找薛枚要援兵能不能要得到,但是此時天策軍在沒有城內守軍的干擾之後進展卻非常快,搭橋部隊已經快速將三座木板橋鋪設到護城河中心,而爆破組第一隊二十幾名成員也成功的將爆破筒送到指定位置,留了一半人隨行保護之後,剩餘的十幾人快速返回運輸第二次。

“看樣子今天城牆能破啊。”楊天成點點頭笑道:“你們入城之後要想辦法和小虎取得聯繫,飛鷹旅盯着的都是一號目標,優先處理。”

陳宇擺擺手笑道:“你就放心吧,我已經和郝大通他們說過了,保證不會讓這些傢伙跑掉。而且後續人馬我親自坐鎮指揮,圍剿這些該死的鎮海軍。”

“還真有不怕死的,天成你看城樓之上又有鎮海軍出現了。看樣子對方開始反擊了,陳宇讓護衛隊上前掩護吧。皇上說了這次搭橋的部隊要抽調出來組建舟橋部隊,別損失太大了。”王厚純本來一直在觀察對面的狀況,此時忽然叫道。

陳宇見此也飛速讓身後的親衛傳令,命令傳到前線的時候其實部隊已經自行做出了反應,一隊隊刀盾手頂着新型的鐵皮鋼架盾牌上前頂住了來自金陵城的弓箭拋石的攻擊,而被掩護的舟橋部隊則加快了速度,後方的木板也一塊一塊接力遞了上來,加快拼接速度。雙方都在搶時間,天策軍這邊是卯足了勁要將舟橋架設上去,爆破手那邊的爆破筒也在逐步增加,但是就像前面說的,金陵城城牆太過於牢固一般數量的炸藥包根本無法撬動其根基,所以天策軍這邊的爆破筒在不斷的累計數量。

“這爆破筒的威力還是不行,裝備處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研製出更大威力的火藥。”看着前方不斷在護城河穿梭的爆破手小隊,陳宇又開始嘀嘀咕咕嘮叨起來。

楊天成和王厚純相視一笑也不搭理陳宇的怪話。不過對於金陵城這種幾乎已經快和長安這樣的城牆相比的大城來說,爆破筒的威力確實不行。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城牆下面的爆破筒數量也在快速增加。這時候城樓上的鎮海軍也發現了天策軍的異動,但是卻不敢貿然打開城門去破壞,只能拼了命的從城牆上往下放箭而且其他的守城器械也被推了出來,打算倚靠居高臨下的優勢阻撓爆破手的突進。

“弓箭手,上舟橋,給我抵近射擊。”在前方指揮的郝大通見到鎮海軍把注意力對準了爆破手,急忙調集弓箭手抵近支援。同時命令舟橋部隊加快速度往前鋪設木板。金陵城的護城河北面寬達百餘丈,原本的吊橋就有三節分段組成,天策軍圍城之後吊橋被鎮海軍給拆了,只剩下鐵索和橋墩。但是此時天策軍的舟橋已經鋪設到距離城牆不足三十丈的距離了。

見此情景爆破手已經不再從護城河徒涉而過,而是改成從舟橋出發朝前而今,一時之間三座舟橋的橋頭在不斷往前延伸的同時,不斷飛起的箭矢也漫天的朝着城牆而去,帶着火藥推進劑的箭矢呼嘯之聲此起彼伏,成了此刻最致命的殺敵武器,城樓上的鎮海軍徹底被壓得擡不起頭來。

這種情況之下鎮海軍所能倚靠的就是躲在女牆後面盲目的扔石頭來抵擋天策軍的攻勢,只是這種辦法顯然只能威脅一下爆破手,剩餘的半分威力都無法發揮。而躲在城樓後面盲射的弓箭手也在炸藥包的威脅之下煙消雲散,無法成建制的出現在天策軍面前。

“戰鼓隊命令全軍戒備。”陳宇在指揮台上看着舟橋已經接近城牆,很多爆破手迫不及待的直接從舟橋之上一躍而起跳上地面,開始號令全軍準備。而身處前軍的郝大通三人更是親自率領親衛隊站在最前面,等待前面的信號。

“全軍突擊。”爆破手在累積了海量的爆破筒之後開始點火,所有人瘋狂的撤離地面,甚至舟橋之上原本負責掩護的弓箭手都開始忙不迭的後退,幾乎將城門淹沒的爆破筒堆積在門洞之內天知道會炸出什麼來。所有人瘋狂撤退了三十多丈之後才反身看着城牆。

此時城牆上的鎮海軍也發現了城下天策軍的異狀,但是一時之間卻不知道發什麼什麼事,只見對方一直髮射的炸藥包停了下來,而如雨而上的箭矢也停了下來,不少劫後餘生的士兵好奇的探出腦袋準備看看這幫傢伙到底在鬧什麼玄虛。卻忽然感覺到腳下的城牆猛然間一頓,緊接着一陣地動山搖般的晃動隨之而來,腳下的地面猶如被一個巨大的地底怪物頂了起來。“轟隆”強橫的爆炸沖天而起,整座北門猶如一塊布娃娃一樣被扔了起來,濃煙滾滾而起,伴隨着猶如悶雷一般的巨響直衝雲霄,砂石飛舞,斷磚殘垣,一切彷彿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而那些當時身處爆炸中心的鎮海軍士兵全部被埋在了這場巨大的爆炸之中,被爆炸帶起的各式各樣的碎石、武器以及其他的東西成了爆炸之後最致命的大殺器,將周圍那些被炸死的士兵全部擊殺,甚至就連城下連退了三十多丈的天策軍都有多名士兵受傷。

等到爆炸結束,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卻是一幕末日景象,往日裡不動如山的城牆彷彿被遠古巨獸咬了一口,城牆在城門處整個坍塌下來,一直延伸到護城河之中,城內的甕城也一下子被填了大半,金陵城的城牆在這種劃時代的武器攻擊之下終於破了。

“全軍突擊,給我殺。”郝大通手中長刀一舉,率隊衝上了舟橋。破城之戰隨着這一個聲音的出現再次開打。

“金陵城就這樣被打破了,也不知道咱們做的是對是錯。”後方指揮台上楊天成看着天策軍朝金陵城涌了過去,不由得感慨道,“我現在越來越理解皇上說的那句話了,咱們雖然收復了天下,但是也不可否認正在經歷一場劫難,尤其是很多時候這場劫難本身還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要是捨不得,戰後再把它修起來就是了。”王厚純看着陳宇已經率隊出發,難得的安慰起楊天成,笑道:“至少在咱們手裡,這些古蹟會更好的保留下去,留給子孫萬代。”

楊天成搖了搖頭,不過也沒多說什麼,只是看了一眼前方的戰況笑道:“好了,咱們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走吧,去看看小四,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逮到薛枚他們。”

“走吧,他要是都逮不到陳宇就更別指望了。這些人在金陵附近經營了這麼多年,早就是地老鼠了,要真想躲着咱們一時半會還真不一定能找得到。”王厚純招呼親衛牽來戰馬,一躍而上笑道。

兩人翻身上馬朝着金陵以南而去,身後親衛隊縱馬呼嘯而去。兩人絲毫不在乎金陵城的戰況,心思也早就落到了戰場之外。

而此刻千里之外坐船北上的李玄清和巧兮卻同時擡頭看着南方金陵城的位置,兩人相視一眼,都是點頭。這一刻傳承千年的文化積澱似乎在提醒着兩人,江南破局之期已近。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