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

“大帥,牂牁來使在城外等候。”敘州城外,一隊牂牁人出現之後打着旗號要見薛洋。這讓剛剛在城樓上巡視的徐英奇怪之極,本來還打算要不要找機會偷襲城外的牂牁大隊人馬呢,沒想到對方派使者過來了。

徐英吩咐士兵帶着這隊使者去見薛洋,自己也快速趕了回去。只聽得牂牁部來的目的居然是想讓薛洋將劉士政放出來。這讓薛洋詫異的同時也想摸清楚此次牂牁的目的所在。

“依照使者的意思。如果我等放了劉士政?你們就撤兵?”薛洋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穿着羊皮襖子一身怪異裝束的牂牁使者道。

“除此之外,你們大唐要賠償我牂牁出兵的費用,送我們十萬奴隸。”牂牁使者見到薛洋態度可是軟化,加上大帳之中基本上都是一羣年輕人,頓時笑道:“否則我大軍攻城之後滿城子民將盡數抓入牂牁王廷,給我大酋長爲奴。”牂牁使者的唐言說的不夠地道,薛洋仔細凝神才大致聽清楚,不過他眼珠子一轉,故作爲難道:“這等大事需要朝廷皇帝陛下做主,我等身爲將軍無權決定。不知貴使是否可以等我幾日?待我將情況稟明皇帝陛下如何?”

牂牁使者見到薛洋的臉色以爲事情能行,頓時樂得點頭道:“給你們十日時間,十日一過如果仍無消息,我牂牁大軍必然大舉攻城,自行來取子民玉帛。”說完之後搖頭擺尾而去。

本來這種囂張的態度依照這些人的心思早就暴起殺人了,但是奇怪的是就連一旁端坐的李神福這樣的猛將都一動不動,這倒是讓薛洋很奇怪。不過他尚未說話,李神福就開始嘀咕道:“也不知道大帥又開始算計牂牁哪了?我怎麼覺得這個使者哪是來要賠償的?簡直是給咱們送賠償的。被人賣了還要倒找錢。”這句渾話一說出口在場的幾人哈哈大笑。

“兄長,今晚你就秘密率軍出城,在牂牁大軍的右側山谷中埋伏,明日我會再次和牂牁談判,錢財我們沒有,奴隸也只有三萬人。到時候神福帶着本部人馬僞裝成奴隸,到時候讓李陽押送你們去牂牁大營內部。”薛洋笑道:“他們不是要奴隸嗎?咱們就送給他們三萬名奴隸,就怕他吃不了兜着走。”

薛洋的笑容讓大家一陣惡寒,幾人將這個計劃完善了一下,包括李神福他們什麼時候動手,李陽他們如何攜帶武器支援,後續的大隊人馬如何跟進,徐英的人馬如何截斷後路等等都計議停當之後分頭前去準備。

薛洋這邊卯足了勁準備坑牂牁一把,東線天策軍在完整的接收完潮州以後也開始了後續的攻擊步伐,潮州周邊的盧廣睦的地盤在主力部隊被剿滅之後幾乎是望風而降,根本沒有一點還手的餘地,大部分天策軍將士幾乎都沒有出手的餘地,只是開到城外亮明旗號對方就不戰而降。以至於在天啓二年八月底,東線的大部分人馬都在充當後勤大軍,押送俘虜、運送繳獲物資。甚至部分閒的手癢的趕到海邊去找點海味嚐嚐鮮。

“好了天成,還是收攏大軍出發去廣州吧。”這幾天天策軍的將士陸續將那天潮州大戰的時候被炸藥包炸的四散而逃的那上百頭怪物給拉了回來,從俘虜的粵軍士兵中挑選了幾個會馴養的人負責照料,並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是南方的大象,被劉昌魯從曲承美那裡買來訓練了一年多了就等着上戰場了,沒想到這第一次就被打散了。此刻楊天成盯着眼前的大象左看右看都沒時間理會王厚純的話。

王厚純哭笑不得之後自己去下達命令讓柴嘉和薛萬里收攏人馬準備出發去廣州,同時傳訊錢寧所部,攻下撫州之後立即進軍永州,接替西路軍從永州南下攻入道州和連州等地。同時讓陳宇加快速度從虔州至韶州激進,在剷除盧延昌之後和錢寧合力攻擊粵北等地,從北線壓迫劉隱和劉昌魯父子。

佈置完這些之後楊天成悠哉悠哉的走了進來笑道:“你瞧瞧這是什麼?”說罷遞過去一張紙道:“這是皇上發來的關於這個大象的基本常識。”

“皇上怎麼知道的這麼多?”王厚純匆匆看完李玄清得知他們打敗了劉昌魯的戰象部隊之後發過來的情報皺眉道:“皇上的意思是咱們也組建一支戰象部隊?我剛剛問了,這個大傢伙一天需要的糧草消耗太大了,而且只能在南方生存,有點得不償失啊。”

楊天成擺擺手道:“皇上的意思是讓我們摸索一下,畢竟這大象是南方特產,說不定將來有用處,至於組建部隊,以後再說。這些大象都交給後勤部吧,雖然吃得多,但是運載能力也大,而且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他們兩個商議之後將這一百多頭大象交給了後勤部作爲運輸物資之用,但是此時後勤部最頭疼的地方其實不是東南,而是薛洋所在的西南地區。西南地區地形複雜,後勤物資運輸速度太慢,偏偏趕上了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統兵大帥,後勤部幾乎有一半的精力都在籌劃西南地區的物資調度。不過此時薛洋大部在敘州屯兵不前總算是讓後勤部有了點時間將積壓的物資轉運過去。

而東南那邊劃撥過去的大象其實後來後勤部也沒養活,後勤部沒搞清楚這些大象不能在高緯度地區生活,在九月份以後還派這些大傢伙從長江沿岸運輸物資前往西南,結果在半路上紛紛得病,大半死亡。

不過此時身處敘州前線的薛洋在安排妥當之後正式照會牂牁人,提出先期押送俘虜三萬名錶達自己的誠意,後續的人手物資費用等到朝廷回覆之後會遵命照辦。三萬人身着各式各樣服飾的俘虜被壓出城外前往牂牁大營。這一幕也讓沿途監視的牂牁人鬆了口氣,這些奴隸一看就知道是天策軍俘虜的人員,難怪會作爲禮物送出去,這分明是要節省糧食。所以在李陽將奴隸押入牂牁大營之後牂牁人立即攔住李陽不讓他率軍進去。

“這是我家大帥免費贈送的糧食,作爲這十天這些奴隸的口糧。”李陽身後幾百個大箱子被戰馬拖送走了出來。

“那好吧,讓那些奴隸把這些東西都搬走。多謝貴軍大帥了。”一聽說是糧食,接收的牂牁將領臉色明顯好了不少,揮手讓營門口附近的奴隸反身回來將東西運回去。

“將軍,我有件禮物要送給你。”李陽瞟了一眼這名牂牁將領,從馬上抽出一柄唐刀遞過去笑道:“這是我大唐能工巧匠打造的精鋼戰刀,送給將軍作爲見面禮。”李陽伸手一彈刀身,精鋼戰刀發出清脆的聲音讓這名牂牁將領哈哈一笑,走過來點頭道:“你們大唐果然是富庶之地,我喜歡。多謝——”只見空中忽然閃過一道長虹,一顆碩大的頭顱沖天而起,最後一句話尚未說完就被李陽一刀梟首。

“兄弟們給我殺。”這一下變故讓大營門口的牂牁士兵目瞪口呆,尚未回過神來就被李陽手下的天策軍衝了進去。李陽的動作也讓已經進入大營之內的李神福等人瞬間發難,那些裝載口糧的大箱子其實就是天策軍士兵的武器,這一下大亂之後李神福率領人手一邊製造混亂一邊搶奪武器佔據附近的營寨反擊接應李陽率軍突進來。

“立即傳令全軍,攻擊牂牁大營。”敘州城樓上的薛洋見到遠處傳來的信號,立即率主力部隊出城攻擊,同時發信號傳訊埋伏的徐英立即加入攻擊序列。徐英的攻擊目標是牂牁人的後路,截斷對方撤退的道路。

牂牁大營的混亂也讓對方的主帥出帳準備應付天策軍的攻擊,此時牂牁人自然是知道這幾天天策軍都在忽悠自己,所以含恨的牂牁主帥幾乎是不假思索的率軍反擊。但是此時李神福已經在牂牁大營內站穩腳跟,天策軍士兵的反擊讓牂牁主帥一時之間無法調動更多的部隊前往營門口,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李陽的人馬突了進來和李神福合兵一處。

“將軍,牂牁人的騎兵出來了。”前線殺敵的李神福被身邊親衛的喊聲嚇了一大跳,西南地區哪來的騎兵部隊,但是緊接着反應過來哈哈大笑道:“就他們這些短腿的也叫騎兵,讓兄弟們都衝起來,讓他們看看咱們步兵怎麼吊打他們的騎兵。

李神福的速度雖然夠快,但是在後面跟進的薛洋此時也發現了這一異狀,右手一招第三營火速衝了過去,這羣擁有恐怖速度的步兵硬是後發先至,趕在李神福前面截擊住牂牁人的騎兵,雙方在牂牁大營內打得一團糟,牂牁兵力雖然強盛,但是在混亂不堪的場面面前根本無法有效調動兵力,反而是天策軍這邊三路人馬匯聚之後漸漸的依靠強悍的戰力壓制住了對方。

而此時第四路人馬徐英也已經在後方點燃戰火,由於他這一路不是遭遇戰,炸藥包被弩炮發射之後落入牂牁大營帶起震天巨響,轟隆隆的爆炸聲炸碎了牂牁人最後的希望,後軍猶如無頭蒼蠅一般被打散之後,山地營開始驅趕亂兵逆衝牂牁中軍大營,這一下整個牂牁大營徹底混亂,根本沒有任何辦法能夠挽回。無奈之下的牂牁主帥命令各路兵馬自行尋路撤退。

這個命令雖然讓牂牁主帥避免了被天策軍生擒,但是卻徹底葬送了十幾萬牂牁大軍,這一戰從早上一直打到第二天下午,天策軍西路軍十萬人大舉出擊,擊潰牂牁主力大軍十餘萬,俘虜近五萬人,繳獲糧草物資無數,徹底消滅了牂牁的有生力量,爲下一步西南戰役的正式打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拿下牂牁的主力兵馬之後徐英率領山地營爲主力的前鋒部隊晝夜不停追擊牂牁的殘餘力量。而薛洋則收攏其他人馬在敘州稍作休整等到後勤部的補給之後將所有的俘虜全部移交,自己率領主力迅速南下兵鋒直指桂州。至此三路人馬的主要精力全部集中在了廣州方面。

薛洋大破牂牁的消息隨着軍報飛速傳遞到指揮部、杭州和總參。李玄清接到戰報之後暗自鬆了一口氣,急速讓總參傳令後勤部,西南戰役繳獲的所有錢糧物資優先供給西路軍,不要往回運輸,以減輕西路軍的後勤壓力,並且指示楊天成的指揮部東線大軍要注意多多接濟西路軍,以保證西路軍的戰力。

而此時的楊天成和王厚純在接到薛洋的戰報之後放心的將東線大軍全軍調到廣州前線,配合從連州南下的陳宇主力兵團。

天啓二年九月初,錢寧軍團在撫州地區剿滅盧光稠,擊殺其本人,嶺南藩鎮聯盟北邊的突出一部被徹底拿下。這也使得天策軍南部東西兩線徹底連成一體。緊接着陳宇的主力兵團也將盧延昌消滅在連州附近,由此這個應對天策軍南征的聯盟就剩下廣州的劉隱父子以及西南地區的幾個藩鎮勢力,南方統一之勢終於成爲定局。

東線所有的戰鬥任務結束之後陳宇率領主力兵團於九月初九這天冒雨南下和柴嘉匯合,圍攻端州,進行攻佔廣州的外圍戰鬥。而錢寧所部在休整之後沿着連州永州道州的路線攻擊前進,和薛洋的道路並列而行,二者相互配合。這也以來也最大限度減輕了東線薛萬里的壓力,讓他可以集中精力準備攻城任務。

天啓二年九月十五,嶺南節度使劉隱去世,劉昌魯自稱節度使留後掌握廣州的軍政大權。在隨後更是派人聯絡曲承美的靜海軍北上和粵軍一起聯手夾擊天策軍。靜海軍的水師部隊隨即北上珠江口,掩護粵軍攻擊天策軍。

不過就在王厚純這邊準備調集海軍南下參戰的時候一場大風暴打亂了攻防雙方的部署,差點讓兩軍一度損失慘重。這場戰役也被這場大風暴硬是拖了一個月之久才重新開戰。

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
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臨潮州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統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八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