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

“皇上,泰西那邊打起來了。大秦海軍已經從母港塔蘭托出發南下。”徐天翔一大早就來找李玄清,將剛剛收到的加急情報遞到李玄清身邊。胡小四因爲最近都在忙着部署武裝黃金去天竺和南洋的事情,將玄影衛緊急情報處置的權力交給了總參。

“大秦海軍終於出動了?”李玄清也有些好奇這個平行世界裡從來沒有對決過的一對冤家在大決戰之前進行海戰到底會有一個什麼結果。但是說句實在的,站在李玄清的角度看,不論是大秦海軍還是大食海軍所裝備的戰船比起同時期的大唐來說技術上差了不是一星半點。當東方戰船已經步入水密隔艙和卯榫時代的時候西方的戰船還停留在依靠使用牛皮條捆紮的辦法。要不是之前自己有意向兩國輸送水密隔艙的概念,只怕他們根本就打不起來,那種戰船隻需要一炮命中,就算是外銷型火炮也足以將他們送進海底。

李玄清無所謂的將情報扔在一邊繼續道:“之前你讓郭崇韜給曲承星下達命令,抽調人手前去指導大食海軍,現如今到哪一步了?別時間上趕不上那就白費力氣了。”李玄清知道總參最近打得什麼心思,插手大食海軍希望他們能夠拖得時間長一點,這樣至少大運河就能多修一段時間。不過這種拖延對於那邊兩百多公里的運河修了近十年的記錄來說根本就無濟於事。事實上換做自己來修的話只怕也難以在沙漠地帶持續不停的開工。而且畢竟不能抽調國內工人前去,光靠着大食人七拼八湊帶來的那些各式各樣的民夫就算是派遣最厲害的監工前往作用也不大。

“你也別抱太大希望,大食帝國本來就從沙漠地帶的遊牧民族崛起的,對於海軍怎麼可能有在地中海地帶稱霸了近千年之久的大秦帝國強橫。”李玄清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在前線李桂新已經和吳三省已經看見了遙遠的海平面上那點點白帆。只不過和兩人預測的從北而來不同,這股海軍艦隊卻是從地中海東岸附近駛來的。

“看樣子最多明日他們就會發起進攻。”李桂新長吸了一口氣道:“你的狼羣戰術到底講完了沒有?我這個敢死隊可不是跟大秦的這些前鋒硬拼的。”

“艦長你就請好吧,今晚我就帶着他們先從港口摸出去,然後明日一早去試試。”吳三省此時倒也是光棍起來了,反正不是自家艦隊,就算是戰敗了了不起自己這些人拍拍屁股走人就是。但是他和李桂新都在等待,大秦海軍戰艦加起來足夠數百艘之多,就算是不是一次性出動,那最起碼一百搜戰艦還是派得出來的,怎麼說也是在地中海稱霸了千年之久,怎麼可能攢不起來這麼點家當呢。所以吳三省所在的遊擊艦隊在對方的主力艦隊抵達之前就需要擔負起和對手周旋的任務,而李桂新的敢死戰術只是一次性的,必須要等到對方大軍雲集的時候才能發動。

李桂新陪着阿姆杜拉坐鎮腓尼基城和剩餘的主力艦隊擺開了一副依託港口炮臺堅守的架勢,但是吳三省卻帶着事先挑選出來的精銳二十三艘戰艦組成的前鋒艦隊趁夜出港然後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上。對於大食海軍小規模的艦隊出港,對面的大秦海軍倒是沒有阻攔,一方面這種小規模艦隊就算是溜走也無關大局,再就是他們自己也沒有準備好。按照之前艾利多安的部署,他的東方分艦隊必須要等到西方分艦隊抵達之後纔會同時發動進攻,一左一右左右夾擊讓大食海軍疲於應付,最後等到主力艦隊一到就能夠快速將對手徹底消滅。順帶着連登陸作戰也能夠同時進行。

大秦海軍沒有攔截吳三省的艦隊,等於給自己帶來了一個不可預估的對手。吳三省的這二十三艘戰艦每一艘上面都安排了至少兩名自己帶過來的本國海軍將士,所以船隻操縱配合之間配合度逐漸增高,加上本身選拔出來的大食海軍士兵也都是精銳。所以在第二天一大早趁着海上還有霧靄隱沒身形,吳三省命令前出的三艘戰船趁着對方在海上臨時停靠尚未擺開陣型的機會率先發動進攻。三艘戰艦本身就是想要吸引對方派船出來追擊自己,所以堪堪抵達炮擊距離之後,三艘戰船上面六門火炮不間斷朝着對方的海軍本陣開火射擊,也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擊中目標。吳三省的目的就是擾亂對方的視線,所以隆隆的炮聲迅速驚醒了大秦海軍。對方隨後的反應就足以讓所有人看得出來他們的戰術素養要比大食要高得多。幾乎是在受到襲擊的同時,尖銳的警報聲就開始此起彼伏傳了出來,外圍警戒的戰艦迅速啓動朝着這三艘戰艦逼了過去,本陣各船隻也開始按照平日裡訓練好的辦法進行規避,整個過程幾乎算得上完美,並沒有出現大的混亂,甚至就連偶爾中彈的戰船也能夠即使避開其他船隻,所有船員都在努力對受傷戰艦進行緊急管損處置。

不過吳三省本來交給前去騷擾的三艘戰艦的任務就是吸引來船追擊,所以見到有船隻追了上來,立即掉頭狂奔,而且還一邊跑一邊朝後開炮,這種幾乎算是吸引火力的辦法還真的讓這三艘戰船緊追不捨。木質帆船在地中海的行駛速度根本就快不起來,而且幾艘船隻本就是同向而行,所以追出五六裡的距離之後雙方的距離還是相差不大。但是這追出來的幾艘大秦戰船見到沒有效果準備掉頭的時候卻發現,遠處,自己的左右兩方不知何時間都有大食戰艦駛來。而且數量讓他們感到絕望,而且之前在前方逃竄的那三艘戰艦不知何時間再次調頭開了過來,而且那黑漆漆的炮口也在行進之中持續開火。爲了達到突襲效果,吳三省將自己帶過來的三名炮手都調到了這三艘前鋒戰船上面,所以他們開火的精度比起剩下的二十艘戰艦要精準得多,幾乎是頂着對方的反擊持續前進,迅速將距離拉到了一里多的距離上面,六門火炮迅速噴出六顆彈丸,其中兩顆幾乎是以離弦之箭一般擊中了最前方的那艘大秦戰艦,兩枚炮彈持續集中艦艏部位,直接將其徹底擊碎,無數的木屑紛飛之中,滾滾的海水迅速侵入船艙,這艘戰船根本來不及有任何反應就迅速被海水吞噬,整個過程甚至持續不到一分鐘。

這一幕甚至讓趕到近前的吳三省有些茫然,這大秦海軍的戰船好像抗沉性太差了,不過他也來不及去想這個問題,趕到近前的這些戰艦朝着剩餘的兩艘大秦海軍戰艦一起開火,無數炮彈騰空而起之後讓這片海域迅速瀰漫了滾滾的濃煙,兩艘對抗二十三艘,就算是水平比大食海軍高也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很快就被連續幾枚炮彈擊中,迅速沉默在這片溫暖的海水之中。

“吹號,立即撤退。”吳三省顧不得去檢查戰果立即命令吹號角撤退,而且按照之前制定的計劃,那三艘有大唐海軍炮手的戰艦再次朝着已經派出了十餘艘戰艦追了上來的大秦海軍迎面而去,繼續執行騷擾和釣魚戰術,其他戰艦則分頭逃逸。

這種吸引你追上來然後分散其兵力,己方卻在前方某個地方集結等待的辦法需要提前計算,精心安排。吳三省爲了首戰告捷耗費了大量的心力,在這片大海之上精心佈置了好幾處伏擊海域,將自己的計劃提前安排好,然後以分散逃逸的辦法分散對方的追擊的力量然後利用自己早有準備,以多對少,很快就在此取得了戰績,追出來的十餘艘大秦海軍戰艦沒有反應過來吳三省的這種戰術,在一個上午的時間內連續被擊沉近十艘,而且大食海軍除了沉沒一艘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損傷。而且打到最後,大食海軍固然是士氣越來越高,大秦海軍那邊幾乎是徹底崩潰。因爲這種你追上來的時候對方以多欺少,你回撤對方卻猶如狼羣一般撲上來咬你一口,讓你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辦。饒是大秦海軍海戰經驗豐富無比卻也被打得暈頭轉向,短時間內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所以不斷損失戰船。等到對方的海軍大部分前來接應的時候,已經超過十艘沉沒,剩餘的幾艘也是個個帶傷,需要退出戰鬥進行重新修理。這一幕差點讓對方的海軍主將咬碎了牙齒,但是卻只能悻悻收兵。

而吳三省此時卻來不及慶賀成功,帶着艦隊連夜轉移朝西而去。他和李桂新共同的推測,既然大秦海軍能夠派艦隊沿地中海東岸而來,那麼西面也有一支規模不遜色於東面的分艦隊存在。只有這樣才能夠三面合圍徹底將大食海軍圍堵在腓尼基港一戰功成。所以他要提前趕過去,在半路上想辦法再行偷襲,將狼羣戰術演繹到極致。爲此,李桂新幾乎在吳三省帶隊在海上打響的時候立即讓阿姆杜拉安排人在西面的一個小港口準備了補給和彈藥,以便於前鋒艦隊隨時停靠補給。

而在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裡,在李桂新命令所有港口主力艦隊依仗着數量優勢打退剩餘的二十餘艘大秦東方分艦隊的數度攻擊的時候,吳三省也在西面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猝不及防的大秦海軍面對這種近乎於無賴的戰術根本沒有多少準備,還沉浸在以前那種正規的海戰經驗當中不能自拔,在驟然被對方使出這種騷擾襲擊加上反擊以多對少的戰鬥中被陸續擊沉十餘艘戰艦。

也就是說在大秦海軍主力精銳尚未抵達腓尼基港的時候,吳三省和李桂新兩人合力基本已經打掉了對方二十餘艘戰艦,這相當於對方一支分艦隊一般的船隻數量了。而且還不算的是這種持續的勝仗在給大食海軍帶來高漲的士氣的同時也讓對方陷入了一種迷茫和不知所措當中,根本不知道應該採取何種辦法應對。無奈之下的是東西兩隻分艦隊主將不約而同的採取了同一種辦法來應對,將所有主力戰艦全部集中起來,排開嚴整的陣列然後朝前行進。這樣一來吳三省雖然沒辦法取得大的戰果但是卻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了,對方排開陣列所有戰艦就無法全速前行,彼此之間還需要緊密聯繫,所以和獨來獨往不需要編隊的大食帝國前鋒艦隊相比,固然是避開了被對方下套路,但是卻也對這種蚊子騷擾更加沒有積極的對抗辦法。不過好在西方分艦隊距離腓尼基港的距離也已經不遠,依靠着這種戰列而行的辦法,兩隻艦隊在天啓十二年五月初一總算是合兵一處了。只是兩位主將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言搖頭,除了被騷擾偷襲打掉了二十餘艘戰艦以外,更重要的是艾利多安交代的任務自己好像也沒完成。但是事到如今他們也沒有好的辦法只好一方面堵住腓尼基港不讓大食海軍大規模逃走的同時一面派快船通知艾利多安儘快率主力艦隊趕來匯合。

“哈哈,你小子可以啊,這游擊戰打得比我都好,回去我就上報總制將你從參謀處調出來算了,獨掌一艦多好。”李桂新見到吳三省之後哈哈大笑,對於這個絕境之中尚且打得如此出色的年輕人他是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

“艦長您就別誇了。咱們能夠取得的戰果只怕就只有這些了。”吳三省之前是將前鋒艦隊隱藏在之前佈置給養的那個小港口隱蔽,自己帶着隨行的顧問團的其他人全部趕回來和李桂新匯合。所以苦着臉道:“算算時間對方的主力也快到了,聽暗衛的意思那可不是咱們現在面對的對手,腦袋死板,不知道變通。只怕狼羣戰術會被對方反制,大食海軍的戰術素養本身就比對方差,一旦戰術被反制的話那麼肯定會迅速一潰千里的。到時候我們積累起來的士氣也會隨之徹底低迷下去的。”

“所以你的意思是提前決戰?”李桂新看了一眼吳三省搖搖頭道:“你說的固然在理,但是你要明白就算是我們將大秦海軍的左右分艦隊全部消滅,只要對方的主力未損那麼實際上也沒有絲毫作用。這左右兩隻分艦隊被滅對於對方的海軍總體實力來說損失不大。所以我們既然來了,那就想辦法做一票大的,給大秦海軍一個驚喜。這樣就算是拼掉了眼下所有的大食海軍我想阿姆杜拉也不會心疼的。”李桂新的話讓吳三省緊皺的眉頭皺的更緊了,但是隨即道:“所以艦長的意思是我們等?”

“你以爲對方不在等?”李桂新一笑,倒是有些高深莫測的感覺。

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
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一百九十八章 綿州之戰(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零四章 東都變故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