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

“立即命令所有的火槍隊和炮兵大隊在城內構築陣地,雅典步兵軍團作爲中軍,其餘部隊分佈後方和海軍保持聯繫。傳訊約瑟爾立即派船隊回塔蘭託催促多德爾儘量派遣部分軍隊前來,如果有必要的話啓稟皇帝陛下將王庭衛隊調過來。”艾利多安他這沾滿了血跡的土地,嘴裡面不斷的吐出一條條命令,讓剛剛拿下拜占庭尚未來得及休息的大軍再次出動將已經快要打成廢墟的城防再次修補起來。艾利多安的這一招突襲瞞不了阿姆杜拉多長時間,一旦他發現自己的正面沒有軍隊開過來稍一回味必然會反應過來,到時候必然是一場傾力血戰,如果自己擋不住阿姆杜拉的全力攻擊,那麼大秦帝國最後的精銳力量必然會被自己這一招絕戶計徹底斷送。反之如果自己擋住了大食軍隊的攻擊,守住拜占庭,那麼阿姆杜拉率領的大食最後的力量也必然會從事魂歸愛琴海。只不過——,艾利多安看着遙遠的東方嘆了口氣,不論是他還是阿姆杜拉都能明白,就算此戰雙方有一方能贏,也是慘勝,最後漁翁得利的只怕還是那個東方帝國吧?

艾利多安猜得沒錯,阿姆杜拉實際上反應的速度比起他預想的還要快,幾乎就在前鋒彙報大秦軍團沒有尾隨追擊的時候,烏拉姆就察覺到大秦軍隊的異動。經此一役之後烏拉姆是再也不敢請示艾利多安,所以急忙上報。阿姆杜拉得知消息之後立即廣派斥候四下偵查,很快就得知大秦軍隊主力已經從原地消失。這一下情勢就非常明瞭,阿姆杜拉立即命令烏拉姆手中剩餘的騎兵立即回援拜占庭,與此同時自己也親自率領戰力完整的火槍隊星夜翻越巴爾幹山脈。這樣一來艾利多安匆匆佈置完防務之後烏拉姆的騎兵就已經出現在哨探的視線之中。

“該來的還是來了。”艾利多安原本還打算從戰艦上拆除部分火炮上岸協防的,但是在見到烏拉姆的騎兵之後還是果斷放棄了,畢竟除了拜占庭的內部,後方和艦隊港口防地的是已經被打散的步兵軍團和斯拉夫軍團不到一萬多人的混編軍隊,港口之地無險可守一旦被對方衝過來的話只怕會再次上演此前步兵軍團被屠殺的場景。要知道自己之前在索菲亞的戰爭中是硬生生的以步兵軍團的血肉之軀上前硬抗才擋住了對方衝鋒的腳步。

艾利多安的撤退命令尚未下達烏拉姆已經開始下令衝鋒,拜占庭的城防他是無法衝進去了,對方明顯是早有預備,那一排排的火槍手黑洞洞的槍口讓他毫不猶豫的調轉馬頭朝東而去,然後幾乎是想都不想的直接發起衝鋒。就這樣他在艾利多安的眼皮子底下,烏拉姆將大食騎兵突擊戰術發揮到極致,那颶風一般的突進讓所有人都感到一陣莫名的恐懼,同時也對此前索菲亞之戰中那死戰不退的步兵軍團和最後衝上去和騎兵肉搏並且將近全軍覆沒的斯拉夫軍團表達了敬佩。只不過這種敬佩卻不能夠改變城外的這一萬多混編軍團的覆滅。即使在艾利多安匆匆調來火槍隊就近支援,但是那些騎着從天方沙漠裡馴養出來的高頭大馬的大食騎兵在這裡爲自己正了名,此前的戰爭失利不代表這一支從大食帝國起家開始就四處征戰的看家騎兵會在和大秦的戰爭中沒落。相反那一刀刀近乎飄逸的劈斬在帶走一條條生命的同時也讓艾利多安的臉上的神色變得更加凝重。這一萬多人除了所剩無幾的斯拉夫戰士還能夠勉強抗衡一二,但是也隨即被淹沒在那衝鋒的馬蹄之下。

“轟轟轟”約瑟爾的戰艦開始炮擊支援岸上部隊的戰鬥,但是烏拉姆在近乎屠殺一般將駐守港口的這一萬多人大部殺光之後迅速調轉馬頭匆匆而去,只留下原地那一片狼藉的屍體。這種近乎炫耀一般的戰鬥除了極大地打擊了剛剛因爲拿下拜占庭而高漲的士氣瞬間被打落,更加要命的讓原本就兵力枯竭的艾利多安面臨更加嚴峻的兵力短缺,這一點在隨後阿姆杜拉的主力兵馬抵達之後就變得更加明顯。

由於拜占庭被艾利多安拿下,自己的退路徹底被斷掉,而且經過索菲亞一戰之後自己最引以爲傲的騎兵軍團被對方廢掉,激怒攻心之下的阿姆杜拉第二天一大早就立即發起猛攻,並且再次祭出自己的殺手鐗,組織無數的敢死隊發動決死衝鋒,抱着炸藥包的狂熱分子甚至根本沒有將那密集的子彈放在眼裡,一輪又一輪的朝着艾利多安構築的防禦工事發動集羣衝鋒,竟是絲毫不給艾利多安一點喘息之機。戰場之上雙方的炮兵是你來我往,密集的炮彈在戰場之上飛速穿梭然後落地爆炸,雖然大唐外銷的炮彈填裝的都是黑火藥,但是這已經提純過的黑火藥在摻雜了少部分白色炸藥爆炸之後濃煙滾滾,很快整片戰場都因爲炮火的瀰漫而開始變得陰暗起來。艾利多安兵力不足,但是剛剛繳獲了拜占庭內囤積的物資和補給,根本不缺炮彈,所以幾乎是不計代價的要求炮兵儘可能的打出更多的炮彈。甚至爲了掩護火炮不被對方擊毀,這些火炮的炮位上都被重重加固了很多掩體,這種炮戰持續了整整一上午,伴隨着大食火槍隊改變戰術之後這種炮擊確實起到了大作用。

不過艾利多安的辦法並沒有持續多久,阿姆杜拉在當天下午的戰鬥中調整了部署,將原本的全面進攻改成了重點突破,而且讓炮兵不斷的集火射擊艾利多安的炮位,依靠着這種辦法一點一點敲掉對方的火炮,甚至不惜和對方拼消耗,藉此爲步兵攻城提供掩護。所以下午的戰鬥比起上午來大食軍隊的進展要大多了。連續幾次爆破都起到了效果,而且步兵對射的距離在拉近之後也給城內守軍帶來了有效的殺傷,逼迫艾利多安不得不調集雅典步兵軍團進入一線陣地協助火槍隊防禦。只不過雅典步兵軍團打近戰還很有威力,但是操控火槍殺敵卻不是其所長。這些士兵在之前甚至沒有見過這些看起來非常神奇的武器,所以艾利多安的辦法並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即使讓這些步兵去給火槍手填裝彈藥也是笨手笨腳。

“派人去通知海軍做好準備。”艾利多安站在城樓高處俯瞰着整片戰場,大食軍隊前赴後繼的衝上來一點一點侵蝕着自己佈置的外圍陣地之後馬不停蹄的攻擊城垣,將自己有限的兵力一點一點絞殺在這看起來幾乎沒有盡頭的攻防戰之中。本來他手中的火槍隊經過此前騎兵的衝擊,三萬人的軍團只剩下一萬多人,這一整天的戰鬥打下來,只剩下不到七千人,就算是有些雅典步兵在一下午的戰鬥中有些人比較有天賦已經可以填補火槍隊之中,但是人數已經絕對不超過一萬人。但是阿姆杜拉手中的火槍手只怕還足有七萬多人,加上一萬多的騎兵,這場戰役打到現在他是徹徹底底的輸在了兵力上面了。不過艾利多安也不是沒有辦法,在派人趁着黑夜雙方停戰的空隙去通知約瑟爾,將自己海軍艦隊上的水手抽調一半秘密上岸進入城內,在第二天的戰鬥中突然投入戰場,將已經突進城垣準備打巷戰的大食火槍手給徹底打蒙。要知道艾利多安是足足抽調了五千名水手上岸,他們可是絲毫不遜色火槍隊那些已經極爲熟悉火槍的士兵。而這五千名水兵在關鍵時刻確實起到了極大地作用,直接挫敗了阿姆杜拉短時間內攻入城內的計劃,而且還順勢打出了一波反擊,將其重新逼出城外。在火炮被對方擊毀了部分之後,艾利多安也學習阿姆杜拉組織部分敢死之士進行反擊,將那些在成爲聚集成堆的大食士兵當成了靶子,抱着炸藥包直接在人羣中爆炸,藉此來削弱對方的攻擊勢頭。這種辦法在湊效之後艾利多安如法炮製,直接命一部分士兵在尚未倒塌的城樓高處專門扔炸藥包,甚至是炮彈。這樣一來不間斷的爆炸倒是極大地緩和了防守的緊急局勢。但是還沒等艾利多安換過一口氣來,阿姆杜拉那邊也想出了應對之策,在沒辦法改變士兵的攻城地點之後,組織部分神射手,潛伏在戰場各處,專門狙殺那些站在高處扔炸藥包的士兵。由於狙擊手都是分散潛伏在戰場各處,艾利多安根本就察覺不到,而且前膛槍雖然射速慢,但是在大唐製造工藝日益精湛之後,當做狙擊槍使用是完全沒有問題。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這些扔炸藥包的士兵就紛紛被擊殺在當場。雖然艾利多安在隨後就讓這些士兵隱藏自己的身形,但是這樣一來效率卻大大減弱,反倒是那些潛伏暗中的大食狙擊手卻能夠慢條斯理的一點一點尋找機會來擊殺這些人。惹到最後艾利多安直接將這些人撤了下去。

但是失去了炸藥包的抵近爆炸支援,火槍隊的防守越來越艱難。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艾利多安雖然空有一肚子計謀但是越來越少的兵力卻讓他根本無法施展。即使他將五千名水手也調到了第一線參加戰鬥,但是也只是勉強擋住了對方的步伐。這種狀況如果只要到了第二天對方重新集結兵力全力攻上來的時候,那麼艾利多安必敗無疑,他根本沒有兵力在第二天進行防守。就算是將對方放入城中打巷戰,自己也不會好到哪去。

“路德那邊還沒有訊息嗎?”艾利多安當天夜裡到了約瑟爾的戰艦之上,三天三夜不曾閤眼的艾利多安失去了往日風度翩翩的樣子,盯着約瑟爾道:“他秘密返回教廷這麼久難道還沒有帶回來援兵嗎?如果明天還沒有援兵抵達,那麼帝國也將會走入徹底毀滅的深淵。”

“將軍放心,路德和大主教關係很好,肯定能夠按時返回的。我這裡集中了這最後的五千名水兵,將軍帶回去,我想還能夠堅持一天時間的。明日是約定的最後期限,路德一定會來的,上帝站在我們這邊的。”約瑟爾也知道艾利多安那邊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但是路德這一去原本就是難度極大,要想在教廷手中將最後一支十字軍帶過來本身就困難無比,而且在它看來就算是十字軍抵達,只怕也改變不了大局,畢竟十字軍雖然人數足夠了,但是在這種級別的大戰中連武器都差點湊不齊的十字軍又能在大食軍隊面前起到什麼作用?不過這些話約瑟爾可不敢和艾利多安說,只是將自己最後的水兵全部抽調出來讓對方帶走。這樣一來大秦海軍艦隊每一艘戰船之上甚至只剩下十幾人左右,只能維持最基本的操作。而這也給後來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有了這最後的水兵支援,艾利多安第四天還是堅持過來了,但是路德卻依然沒有消息,海面之上根本沒有任何新的船隻抵達。這也讓艾利多安一顆心沉到了海底。自己在拜占庭堅持了四天時間,手下軍隊連帶着抽調上來的海軍水兵,現如今還能動的也只有兩萬不到。這樣的兵力根本不能擋住對方明天的攻擊。

“必須要撤退了,不然的話海軍也會被自己斷送在這裡了。帝國可以沒有拜占庭,但是不能沒有海軍。”艾利多安嘆息一聲之後開始秘密調動各部準備趁夜撤離拜占庭,然後依靠着海軍艦隊離開這裡。只不過這連續兩天時間艾利多安都有增援也讓阿姆杜拉猜出了對方的動作,所以幾乎就在艾利多安秘密撤離的同時,烏拉姆率領的騎兵也開始秘密出動。而且爲了達到突襲的效果,不僅僅給戰馬做足了僞裝,甚至烏拉姆還秘密抵近進行偵查。這樣一來,在這拜占庭的碼頭港口之上,雙方再次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
第八十七章 關中劇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鹹海攻略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涼州城外的火車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