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

“大帥人讓我們提前發起進攻?”李天一皺了皺眉頭,揮手讓信使下去休息之後沉吟半晌,對着身邊的李神福苦笑道:“只怕咱們要食言了,那個什麼牂牁大長老估計沒那麼大的本事能夠在五天之內搞定他們的大酋長。”

“咱們也不能通知那個大長老,萬一他是對方派來的探子,只怕咱們的行動就要被對方得知了,這樣豈不是給了對方準備的時間?”李神福搖搖頭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苦笑道:“總不能派人去通知大帥,延遲進攻的時間吧?”

“先去讓將士們做好準備吧,我再想想。”李天一讓李神福去做好戰前準備,自己獨自一人坐在帥帳之中沉思。只是他原本就不以智計見長,驟然出現這種突發情況一時之間實在是難以抉擇該如何行事,所以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什麼好的辦法。

不過此時的牂牁大長老在得知天策軍這邊的最後期限之後也在皺眉,自己十天之內想要說服大酋長率兵投誠只怕也是萬難。所以在沉思半晌之後大長老起身來到大祭司神廟,希望和大祭司商議該如何處置這件事。

這一代的牂牁大祭司其實就是大長老的孫女,牂牁人信奉的是羌神,屬於南方炎帝圖騰之一,大祭司歷來有未婚的女子擔任,負責和神靈溝通,傳達神的旨意,在牂牁人心目中有着獨特的地位。大長老到神廟的時候其實大祭司也正出來,兩人均是看出了對方的意思,轉身來到神廟旁邊大祭司的住所。

“爺爺此來想必是讓我出面說服大酋長不要和外面的漢人對抗?”大祭司一口道破大長老的想法,但是後面的話卻讓大長老眉頭緊皺,“但是爺爺只怕要讓您失望了,我無法出面阻攔大酋長。事實上我們的大酋長早就背離了神的旨意,神廟在大酋長眼中只是安撫牂牁部衆的一個工具。”大祭司絕美的臉龐上面露出一絲苦笑道:“甚至就連我這個大祭司在他那裡都是一個隨時可以被他收入囊中的女人而已。”

“所以,與其想辦法勸服大酋長,還不如好好考慮一下漢人打敗大酋長之後我們牂牁該何去何從。既然神已無能爲力,那麼就靠我們自己吧。”大祭司臉上露出了決絕的意味,“爺爺回去之後讓族人儘可想辦法離開這裡,遠離雙方交戰的區域,放棄麻州水寨。咱們往南遷徙吧。”

“蘭槿,我已經和漢人通過氣了,他們給我十天時間來說服大酋長,否則的話這場戰爭就不可避免了。”被自己的孫女的話嚇出一聲冷汗之後大長老反倒是清醒不少,將之前自己的謀劃和行動簡要說了一下。

“爺爺,漢人給你十天時間不是讓你去說服大酋長的,而是讓你想辦法遠離這場戰爭,你還沒有明白對方是什麼意思。漢人大兵壓境不可能因爲你幾句話就偃旗息鼓,他們此時估計已經開始準備開戰了。時間不多了,十天的期限我估計是沒有了,就算是漢人不想打,大酋長也會忍不住的,所以你要連夜行動。”大祭司站起身來讓自己的爺爺出門準備,自己在神廟禱告了一會之後忽然心頭浮現出一個奇怪的想法,也轉身走出了神廟。

實際上大祭司的的確是看出了這場戰爭的關鍵點上了,李天一在答應大長老使者的時候倒是沒有想那麼多,但是禁不住在接到薛洋命令的時候實在是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去通知大長老,所以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李天一和李神福兩人內疚之餘倒是想到了一個補救的辦法,那就是如果戰後有牂牁民衆生還可以想辦法讓他們落籍爲大唐子民,享受大唐國策救護。此舉後來也徹底將牂牁之亂平定下去,倒是無意當中消除了隱患。

事實上天策軍這邊在做戰前準備,牂牁大酋長那邊也在積極整頓兵馬,在北線大軍沒有按時抵達之後大酋長心頭其實已經籠罩了一層陰影,自己派去的十幾批信使都無一回來,彷彿泥牛入海一般。這讓他感覺到北方估計出事了。事到如今他已經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打敗眼前的天策軍才能獲得一絲生機。絕境之中的大酋長彷彿回到了自己年輕時經歷的那些戰爭年代中,渾身上下有着使不完的力氣,這幾天自己從全族徵集過來的兵馬也漸漸整頓完畢,可以和天策軍一戰了。

第五天也就是天啓二年十二月十四,天啓二年只剩下最後半個月的時候,李天一率領兵馬出營準備開戰。山區作戰無法像平原地帶可以將大軍全線佈置,所以李天一的軍陣也開始變化,全軍分佈在五個山頭,呈現一個品字形陣勢,將騎兵軍團隱藏在後方,炮兵營也分成三個部分佈置在前方,由專職的步兵掩護,自己的中軍控制着整整三萬名弓箭手和五十臺投石車以及整整一個都的機械弩部隊,這種前後佈置的辦法是他和李神福這幾天思索出來的結果,雖然可能不夠成熟,但是在山區作戰這麼長時間,正面作戰採取這種辦法其實是最保險的,無論對方從那個方向突破自己都能夠快速集結部隊圍殲對手。

天策軍出動,牂牁人也是毫不示弱,只不過他們是依靠水寨佈陣,而且大部分人馬都集中在水寨後面的山區,所以李天一都不知道他們的到底是怎麼佈置的,樹木叢林之中無數的殺氣漫天而起。牂牁人久居於此對於地形的運用比起初來乍到的天策軍好了不止一籌。

不過也就在牂牁大酋長準備進攻的時候身後卻傳來了匆忙的腳步聲,幾個身形狼狽的牂牁人被帶到了自己的面前,隨着他們的哭訴大酋長的臉色也變得蒼白起來,這幾人自然就是薛洋放出來的俘虜,北線大軍被圍殲的消息也正式的傳到了大酋長這裡。

但是薛洋想岔了一點就是大酋長得知自己的兒子被俘的消息之後並沒有投誠,反而讓他心頭的怒火直線上升,血紅的眼睛讓人不寒而慄,只一瞬間牂牁大軍就被這位暴怒的統帥送上戰場。

“弓箭手依山放箭,炮兵營準備,發射。”面對突如其來的牂牁人的攻勢,天策軍這邊雖然不明白怎麼回事,但是反擊卻自然而然的形成,前面突出的兩部陣地炸藥包瞬間升上天空,落地之後隆隆的爆炸聲帶起無邊的旋風,各色砂石和彈片飛舞,形成可怕的衝擊波,將那些衝上來的牂牁人擊殺在當場。

“去,讓投石車準備,給我投射火油罐,咱們放一把火將水寨給燒了再說。”牂牁人的進攻讓李天一獰笑一聲,將自己早就準備好的殺手鐗推了上去。

“速速派人告訴前方部隊,注意大火,不要把自己人給燒了。”這個年代李天一可不知道怎麼防火防煙,所以只能讓士兵們自己想辦法。而伴隨着投石車開始投射油罐,機械弩那邊也開始準備,這一回機械弩發射的弩箭前方可是帶着一個個沾滿了火油的棉團。只見一瞬間五十臺投石車將一罐罐火油飛速砸進水寨,木質的房屋和竹製的吊腳樓等西南特色建築等是被一層油霧所籠罩。

“機械弩立即發射,燒死他們。”李天一哈哈一笑,顧不得控制弓箭手調整射擊方向,急速催促機械弩發射弩箭。

“砰”的一聲,只見水寨之中忽然之間大火熊熊,機械弩的射擊方向追隨者投石車剛纔投射的方向而去,火油被這些從天而降的弩箭點燃之後火勢瞬間爆發,弄弄的黑煙瞬間從水寨的方向升起。

“哈哈,弓箭手支援前線,將牂牁人趕出去。”李天一見到大火燒了起來哈哈大笑,讓戰鼓隊通知弓箭手改變攻擊方向,將已經攻上前來的牂牁人用密集如雨的箭矢硬生生的趕了出去,然後開始讓前方人馬反擊,同時炸藥包也開始縱深投射,阻攔牂牁人的後續部隊上前。

投石車幾乎是對着水寨所有的建築點名投射,大火在水寨之中迅速蔓延,甚至有些油罐入水之後被點燃都開始燃燒,整個水寨一片煙霧和火光,水寨之中掩藏的牂牁士兵被大火燒着以後顧不得其他的直接往清水河裡跳,試圖利用河水滅火,但是卻被盯着河面的天策軍弓箭手射殺。至於水寨之中的牂牁部族百姓,此時能撤的已經在之前跟隨大長老撤了出去,沒有撤的在一場大火之後被燒成了焦炭。

“命令李神福率軍反攻,投石車給我往山上防火,機械弩跟隨而上。”李天一下達完命令之後笑道:“牂牁人不是打算利用地形來打仗嗎?我就一把火將這裡燒成白地,讓你們好好享受一把天火的滋味。”這個縱火者可是一點沒有悲天憫人的覺悟,不斷投入部隊絞殺牂牁人,此時又開始轉移目標,將防火大業繼續進行下去,準備將牂牁藏兵的大山給點着。

事實上李天一這邊放火放的興高采烈的時候薛洋那邊也已經抵達麻州外圍,正準備投入部隊偷襲,卻被遠處升起的滾滾濃煙給驚呆了,三人相互對視一眼之後明白了前線是怎麼回事。

“第三營隨我出發,剩下的兄長你帶領,佔領前方那座山,從背後偷襲牂牁大軍背部,儘快結束這場戰場,我去會會牂牁大酋長,順便讓天一停手,不然真的要燒死燒傷無數了。”薛洋匆匆吩咐完一句之後率領第三營快速直插牂牁和天策軍交戰的側翼。與此同時徐英和李陽率領的大軍也快速從後山殺入,直插牂牁大軍的後方。

第三營豎起了天策軍的戰旗自然是第一時間讓殺出血性的天策軍士兵發現,主帥到來天策軍的時期再次高漲。幾乎是一瞬間壓過了牂牁大軍的前鋒,兩路人馬逆流而上,從山下往山上打硬是壓迫的對方步步後退,無法前進一步。

“天一,收手,不要再燒了。”薛洋將第三營扔給了副將,自己率領親衛穿過兩軍陣前來到李天一的指揮台吼道:“再燒下去整座山都要燒了。”

薛洋的話讓李天一一怔,隨即醒悟過來,慌忙讓投石車停止投擲火油,但是此時前期投射的火油已經將山體的樹木點燃,大火還是燒了起來。此時已經不說這個的時候,薛洋掃了一眼直接道:“天一,讓後軍全線出擊,撲上去先斬了大酋長,然後壓服牂牁兵馬,讓他們去滅火。”

薛洋的話最終還是救了大部分牂牁人的性命。李天一在醒悟之後讓戰鼓隊發出全軍突擊的命令,後軍大部迅速出發,加入了全線進攻的節奏。此時的牂牁人先是被大火給燒死燒傷無數,緊接着後方傳來廝殺聲,自己的後路被徐英截斷,腹背受敵,此時天策軍主力兵團加入戰場帶來的衝擊讓這些被打破了膽子的牂牁人開始慌不迭往後撤退,試圖依靠山勢從上而下反擊。但是李天一之前的中軍三萬名弓箭手此時隨着步兵大隊攻擊,遠程支援的力度比起牂牁人可是有力的多,只要是出現攻不下的直接招呼弓箭手抵進射擊,甚至就連機械弩也開始向前移動,依靠自己強大的火力掩護步兵的突擊。

“親衛隊跟我上,咱們去砍了大酋長。”薛洋在扭轉了李天一的放火舉動之後帶領親衛隊上前朝着牂牁大酋長的所在衝了上去。他的親衛隊是第三營選拔出來的最出色的將士,此時出現在混亂的戰場上自然是如魚得水,根本沒有人能夠攔得住他們。很快薛洋就看見了大酋長的身影。

“把弓箭給我。”薛洋從身後的親衛手中接過弓箭,對着大酋長的身形一箭射了過去,眼前的身影應身而倒。

“吹號角,給我拿下牂牁。”薛洋放下弓箭,身後的親衛吹響號角,嘹亮的號角聲在混亂的戰場上傳的好遠,所有的天策軍士兵都知道這是統帥的召喚,殺聲再次大作,牂牁在這一刻終於倒下了。

“走吧,咱們去後山。”薛洋帶着親衛從戰場消失,這裡從此刻開始正式納入到大唐的國土。

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七十二章 諸教隱沒(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
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七十二章 諸教隱沒(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四百零六章 請君入甕(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