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

李玄清不知道李克用和聯軍統帥今晚到底怎麼打的主意是什麼,不過這些對於他來說都無所謂,所以仍然照常研究兵法,然後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就起牀道後勤營轉了一圈,名義上他現在是火頭軍了,但是當他走進後勤營的時候,所有見到他的人都是鞠躬行禮,不敢有絲毫怠慢。第三衛的後勤營這些天和李玄清天天相處在一起,知道他的所有事蹟,所以對他的尊敬和敬畏並沒有因爲被降職有絲毫的改變,反而有不少小夥子主動跑過來問什麼時候可以把他們編入正軍。李玄清在哭笑不得之餘,也開始把主意打到了這羣廂兵身上。靈武軍的廂兵裡面可是有不少這樣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的,如果把他們帶走,應該能夠給自己帶來不少好處的。

想到這裡李玄清無心再轉,出門去找陳宇安排去了。不過也就在這時候中軍傳來隆隆的戰鼓聲,顯然韓遵要召集將領議事了。

“陳宇,鐵良現在有沒有歸隊?”李玄清忽然想起一件事,匆忙問道。

“沒有啊,他帶着幾百個鐵槍都士兵脫下軍服跟着天翔走了。老三,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陳宇見到李玄清忽然問鐵良的事情,連忙答道。

李玄清擡頭看了看長安城的方向,沉思半晌忽然道:“搞不好今天靈武軍要吃虧,去派人通知天翔,想辦法搶運暗庫的物資,做好最壞的打算,讓侯勇帶親衛隊做好準備。”

看着陳宇出門的背影李玄清嘆了口氣,總感覺有事情要發生。李克用這傢伙不會把李存孝這個煞神帶來了吧?這個傢伙歷史上可是幹出了八騎闖長安的驚人之舉的?要是這傢伙來,估計聯軍要吃大虧了。

希望韓遵不要老糊塗了被人家當成槍使喚了。李玄清搖了搖頭,穿好鎧甲之後帶上兩劍一槍之後出了帳門。

也就在李玄清出門的一瞬間,一直駐紮在長安城的鐵槍都接到調令,迅速整隊前往東城城外集合,只見一時之間深黑色的鐵甲映襯着冰寒的殺氣朝着東城滾滾而去,沿途遇到的神策軍士兵被這羣從地獄殺來的煞星。

而幾乎在同一時間城內的其他三家聯軍的精銳部隊也在這一刻集結,然後朝東城開拔而去。而城外紮營的河東軍也在這時一支三千人規模的騎兵在一個魁梧的身影的帶領下緩緩開出軍營,朝着長安城而去。

幾支大軍在同一時間出發,也幾乎在同一時間抵達東城門口,彼此很有默契的停止前進,河東軍在東,城內諸軍倚靠城牆列隊等待。

而也就在這一刻,李玄清帶着陳宇侯勇也悄然來到長安城的東北角的角樓,這裡偏僻,大清早的神策軍也沒有安排崗哨,所以三人就在這裡準備觀戰。

李玄清見陳宇安排親衛隊在一旁藏匿好身形之後,笑道:“今天有好戲看了,看樣子李克用真的把李存孝帶來了。”

“李存孝是誰?很厲害嗎?”侯勇見到李玄清一臉的讚歎,忍不住道:“都是兩個肩膀抗一個腦袋,怕什麼?一會我來會會他去。”

他這話一出口,馬上陳宇就給了他一個暴慄,“李存孝都不知道是誰你還在這嘚瑟,人家一招就能給你打飛出去。讓你平時跟天翔好好學習你總是偷懶,還在這大放厥詞。”

說完不理會侯勇那幽怨的眼神,對着李玄清問道:“老三,你估計李存孝的實力大概是多少?”

李玄清見到他那神情,笑道:“你還好意思說人家侯勇,還我估計。我警告你們待會不管下面發生什麼都不準出手。我估計你把天翔他們叫上一起上都不是人家的對手。這傢伙就是一個傳奇,王不過項,將不過李。說的就是他李存孝了。”

陳宇正要說話,就被侯勇拉住了。只見此刻下面兩軍已經擺好陣列了。聯軍這邊是三方主帥齊到,河東軍這邊李克用是隨韓遵等人從城內出來的。對面領軍的卻是一名男子。

“老三你看,這個傢伙長得也太壯實了吧?那胳膊都趕上我的大腿了,這還是人類的身體嗎?”陳宇見到從河東軍騎兵大陣中策馬走出一名男子,馬上驚叫道。

“什麼胳膊趕上你的大腿?你看人的角度有問題。不過李存孝不愧是一代名將,真正的天下第一啊。”李玄清笑罵了陳宇一句之後,不由得對着場中那個策馬揚鞭猶如天神一般的男子悠然嘆道。

“老三,連你也打不過他嗎?”李玄清的一句“天下第一”頓時讓陳宇坐不住了。天下第一啊,那得有多厲害?所以不由得就問出了這個問題。

李玄清瞪了他一眼,搖了搖頭道:“如果比馬戰,這天下根本就沒有人是這傢伙的對手,我也不行。如果比陸戰的話,估計我運氣好的話能擋他三十招,運氣不好十招。”

李玄清淡淡的語氣卻給了身邊這兩個膽大包天的人一個驚天霹靂,李玄清的身手如何他們可是知道,可是聽到他的這個結論之後馬上什麼話都不說了,這個震撼實在是太大了。

“快看,他們好像打起來了。怎麼一見面就打架?這麼多頭頭腦腦不得坐下來喝喝茶吃吃飯嗎?原來這些大官也喜歡打架啊?”侯勇倒是對這個震撼無所謂,反正自從李玄清來了之後他就對武功高的人麻木了,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所以很快就調整過來了。

“看來李克用是想用李存孝來試試聯軍的深淺,順便以力壓服聯軍。”李玄清見到李存孝策馬衝了過來,而聯軍中也有一名將領也策馬挺槍衝了出去。

“河中軍的親兵大將何建忠,聽說是天生神力,武藝很高啊。”侯勇在一旁興致勃勃的介紹道。只是話音未落,就被李存孝一槍砸飛。

“這個,也太狠了吧?老三,你能做到嗎?”陳宇正要說話就見到這何建忠被砸飛,頓時倒吸一口涼氣,說話都有點結巴了。

李玄清搖了搖頭,嘆息道:“勉強可以。但是不可能有他這麼輕鬆,只是,唉,中原多少豪傑,都盡付煙塵之中啊。”而伴隨着李玄清的話音一落,聯軍中再次衝出三名將領,其中一個揮舞一杆沖天大斧,怒吼道:“還我哥哥命來。”

“唉!”陳宇和侯勇齊齊的嘆了口氣,只見李存孝卻猶如閒庭信步一般左一下右一下,一人一下全部給掃下馬去。

這一下就連聯軍內部都出現騷動了,剛纔出去的三名將領可都不是等閒之輩,但是李存孝舉手投足之間不費吹灰之力就給解決了,這還比什麼?

一瞬間王重榮臉色變得很難看,剛纔的四名將領都是河中軍的中流砥柱,也是他王重榮縱橫這麼多年的最大依仗,現在只旦夕之間就倒在地上,叫他如何好過?甚至王重榮都想拉起隊伍就撤了。

“不好,咱們靈武軍怎麼衝出來了?薛都,我的天,他怎麼來了?”侯勇這時候叫了起來,見到李玄清回過頭來,連忙解釋道:“薛都是靈武軍武力最強的人,前年大帥舉行軍中大比武,這傢伙一個人單挑鐵槍都二十名最強悍的士卒,毫髮無損。曾經單人獨騎衝入溫末人的戰陣之內,連續殺死三名千夫長全身而退。好傢伙,打起來了。”

只見說話間薛都已經和李存孝交上手了。這個薛都和李存孝一樣,都是手持長槊,只聽得“砰”的一聲,二人交馬而過,李存孝的戰馬轉過身來,而薛都卻連人帶馬靜靜的佇立在戰場之上,紋絲不動。

“唉,薛都不行了。”李玄清默默的嘆了口氣,而場中的薛都也就在此時忽然從馬背上倒了下來,殷紅的鮮血一下子從身上涌了出來。

伴隨着薛都的身形倒在地上,韓遵臉色一黑,一口鮮血差點噴了出來。這個薛都可是靈武軍的支柱啊,也是繼張天虎之後靈武軍新的圖騰,卻不明不白的折在了這裡,這讓韓遵渾身冒出一絲絲涼氣,暗自想到自己答應楊復恭是不是做錯了。

“哈哈哈,看來靈武軍也不過如此嘛?我兒存孝的武藝諸位還看得過眼吧?還有誰想切磋切磋?楊大人?神策軍一項是皇帝的護衛親軍,相比是能人高手輩出,不知有沒有誰願意出來讓本座開開眼啊?”

李克用這一番露骨的話讓在場的諸侯一個個都下不來臺,但是在見識到李存孝的強橫武力之後,誰還願意派人去送死?亂世之中,武將的地位和實力在這些節度使心裡無與倫比的重要性。

不過此時楊復恭卻臉上灰暗無比,李克用最後點名神策軍,其意義不就是在挑明河中軍想要做當代的曹操嗎?可是問題是楊復恭好不容易把田令孜攆去四川,又怎麼可能願意把皇帝拱手讓給李克用?可是此刻李克用靠李存孝一個人都壓得聯軍擡不起頭來,自己的神策軍是什麼德行別人不清楚他還能不清楚嗎?

一時彷徨無計的楊復恭看了一眼臉色發黑的韓遵忽然一條餿主意浮上心頭,頓時笑道:“神策軍是拱衛朝廷的親軍,沒有陛下的命令咱家也是無可奈何啊,如今陛下聖駕還未抵達長安,這件事還是暫且作罷,不如請韓大帥的靈武軍再挑選幾人下場陪李將軍切磋切磋如何?久聞靈武軍是邊軍勁旅,大唐西北屏藩,相比不會只有薛都一個人在撐場面吧?”

他這番話伴隨着陰測測的語氣讓韓遵臉色徹底黑了下去,對於這個死太監這時候還在慫恿靈武軍出頭是恨得咬牙切齒,可是在看到李克用的眼光之後就知道自己今天如果不派人出來的話,這事情肯定過不去的。到時候這傢伙腦子一抽再來偷襲一次,那靈武軍可真的就過不去了。所以在瞪了一眼楊復恭之後,忽然咬牙道:“速去傳張天虎前來,就說靈武軍聲譽決於他一人之手。”

“不用了,我早就到了。”話音未落,忽然從鐵槍都陣列走出一人,正是張天虎。而韓遵在看到張天虎從鐵槍都陣列中走了出來,心頭閃過一絲陰暗,但是臉色卻明顯好了起來。

“該死,衛帥怎麼來了?”李玄清等人聽不到前方的對話,所以不知道韓遵等人剛纔說了什麼,但是看到張天虎出來之後,頓時覺得不妙。

“陳宇隨我下去,侯勇帶領親衛隊速速隱匿在右角門,隨時準備接應。”李玄清匆匆吩咐幾句之後就帶着陳宇猶如兩道閃電一般從角樓跳下。

這一下原本注意力都在張天虎身上的目光瞬間被李玄清和陳宇打斷,尤其是李玄清一身銀白色鎧甲在陽光的映射下閃爍着炫目的光澤,其身形更是猶如閃電般劃過天際,竟似好不着力一般飛到陣前。

也就在這一刻,一直端坐在馬上的李存孝眼睛第一次眯了起來。

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
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槍隊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洛鐵路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四百八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觀戰團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經濟刺激計劃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