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瓦崗內亂(一)

唐高祖李淵以長安城爲國都,以此爲核心制定了爭霸天下,天下一統的計劃。唐朝建立之初,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即使,李淵是由隋恭帝楊侑手中取得江山,他的皇位是楊侑禪讓得到的。可是,天下反隋勢力根本就沒有人願意聽從李淵的命令,而且各個都將李淵視爲眼中釘肉中刺。

於是,唐高祖李淵將天下尚未收復地地方,以及反抗他的勢力共分爲三路大軍,將手中二十餘萬兵力不斷地拆分,分別由自己的兒子率領軍隊前往征討。太子李建成、李元吉親率七萬大軍北上征討山西朔州的劉武周、宋金剛,收復山西境內所有的失地,並且派遣裴寂等人輔佐於他;次子,秦王李世民率領七萬大軍,唐高祖李淵派遣王君廓等人前去輔佐,統帥七萬大軍;最後李逍遙被李淵任命爲東征大將軍,李玄霸、李靖爲副將,率領六萬大軍前往平定瓦崗軍以及王世充等人。

以李建成爲首的太子集團,還有以李世民爲首的秦王集團,就連逍遙自在不過問朝綱的李逍遙也難逃厄運,被唐高祖李淵盡數派遣出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兩大集團的首腦全部都在建國後一個月後,全部都帶領着兵士離開了,唯有李逍遙什麼事都不着急,依然留在長安城內,優哉遊哉的喝着酒水,與李靖等人賞花遊山玩水,有時候陪着長孫秀敏出去巡遊。

唐高祖李淵見李逍遙‘遊手好閒’,沒有任何的反對,反而力排衆議任由李逍遙去做。秦王李世民率領大軍出征後,尚書令之職由長孫無忌替代,他被李淵留在朝中,繼續待命;李靖、李玄霸被唐高祖李淵任命爲副元帥,伍天賜被任命爲先鋒大將,他們三人時刻準備着李逍遙的一紙命令,身爲主帥的李逍遙不着急,他們也不必心急如焚,跟隨在李逍遙的左右一起巡遊,有時候他們會前往軍營監督一下訓練的結果,然後指點一下就再次離開。

看似李逍遙整日無所事事,不顧唐高祖李淵的任命,玩忽職守,實際上他在等待消息,只要這個消息傳遞而來,他就會立即行動。唐高祖李淵之所以相信自己的兒子能力,也是之前李逍遙曾經說過的話,他在等消息,等待着一舉殲滅瓦崗軍的消息。

隋煬帝楊廣被身邊的肱骨之臣宇文化及逼死於江都,瓦崗軍又攻佔洛口狙擊鎮守洛陽的越王楊侗,截斷了宇文化及率領大軍西歸之路,兩軍對恃使得瓦崗軍與隋軍再次交戰數個回合。縱然宇文化及將隋煬帝逼死,相當於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反隋之心,可是瓦崗軍以翟讓、李密爲首,他們根本就不給宇文化及任何薄面,使得宇文化及的大軍被迫停留於江都城,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洛陽之戰,在李密的帶領下,瓦崗軍雖然未能象李淵軍一樣直取長安,但是他們在與王世充等洛陽守軍的交鋒中佔盡優勢,瓦崗軍與隋軍進行了三個月的爭奪戰,消滅隋軍六七萬人,瓦崗軍死傷也達到五萬餘人,此次交戰使得雙方皆有損失,可是瓦崗軍仍然勝利了,可是也導致翟讓與李密之間的矛盾加深,關係進一步的惡化。

隋軍將領宇文化及在三番兩次進攻洛口都無法攻破瓦崗軍的防守,反而使得自己的兵力死傷慘重,無奈之下他退守江都,坐鎮江都,之前他將隋煬帝楊廣必死,一是爲了報長子的仇怨,二是爲了能夠控制整個江都的十幾萬的兵力,爲了防止隋煬帝血脈之中有圖謀不軌之人,他在江都大開殺戮,將隋煬帝的子孫後代一律斬首,血染整個皇宮大內,到處都是哭喊聲,謾罵聲。

代王楊侑、越王楊侗的兄長,隋煬帝長孫燕王楊倓是隋煬帝的所有孫子中最受寵愛的,可是天命弄人,由於受到隋煬帝的寵愛,使得宇文化及血洗皇宮時,他第一個被殺。畢竟,他的身上流淌着楊廣的血液,而且事最有資格繼承大統之人,宇文化及不得不處之而後快,防止隋朝再次死灰復燃。

燕王楊倓天資聰穎,自幼生的一張俊俏不凡的容貌,又不缺皇家的威嚴與大氣,使得隋煬帝對他甚是疼愛。楊倓少年成名,在朝中對他的才能都非常的贊同,常年跟隨在隋煬帝楊廣的身邊,言傳身教使得他小小年紀擁有着一股上位者的威嚴。

如果隋煬帝不曾將大好河山攪得烏煙瘴氣,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不曾獨斷專橫,不顧全國的力量妄動干戈,每次征戰均是大敗而歸的話,或許燕王楊倓在不久之後便會登基爲帝,成爲新的皇帝,也不至於慘遭宇文化及的毒手,楊廣的子孫也不會淪落爲別人的傀儡,當時楊倓被斬殺時只有十六歲,擁有無限未來以及可能便早早就死去。

這就是戰爭的殘酷與無情,在戰火連天的時期中,想要活命唯一的方法便是從軍,衆人團結一致才能度過厄難。天下大亂,爲了平息百姓的怨憤,即使是年紀尚幼的隋煬帝子孫都難免一死,只有斬殺了他們才能獲得短暫的和平與安寧,於是他們便成爲戰爭的犧牲品。

宇文化及西歸關中就是想佔據着京師,掌控着大隋最精銳的兵力——晉陽軍,奈何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佔據着洛口,不給他一點西歸的機會,無奈只能退守。此時,李淵在太原起兵攻佔了長安城,宇文化及心急如焚,他知道自己錯過了殺死李淵將他滿門抄斬的最佳時機,於是他親自聯繫瓦崗等反隋之軍,聯合衆人的力量準備截殺李淵的家眷,他錯誤的估計了李逍遙身邊的護衛力量,使得他們合力派遣出去的暗殺部隊無一生還。

由於長安城內代王楊侑被李淵強制登上帝位,不滿李淵對自己的控制,將太原軍以及李淵的情報泄露出去,被宇文化及巧合之下得知。於是,他才知道李淵的家眷基本上還在太原,沒有全部遷到長安城內。縱然這次的埋伏失敗,可是宇文化及也看出了瓦崗軍首領翟讓,他與李密之間的矛盾。

宇文化及不由得心生一計,挑撥翟讓與李密之間的關係,他親自修書一封派遣使者送往瓦崗寨李密處,李密接到宇文化及的書信,頓時眉開眼笑。在信中,宇文化及首先感激了李密此次聯合之中的支持,然後將李密的才能以及影響力誇耀的異常大,使得李密骨子裡的發出一股自豪感。

當即,李密修書一封回信,讓使者交予宇文化及。只不過在回去的途中恰巧遇見了翟讓,然後很不小心的李密的回信掉在地上,被翟讓所得。可是,使者佯裝看不見便匆匆地離開了,翟讓也不沒有多想便帶着李密的回信來到了自己的營帳內,拆開書信憤怒地大吼一聲:“氣煞我也!……”

李密的回信之中將自己的才能明目張膽的表露出來,而且答應了宇文化及的請求,借道西歸。畢竟,言語之間對於翟讓的性格以及才能給予評價,說他翟讓膽小怕事,根本就不是做大事的料,翟讓看到這樣的回信焉能不怒,他早就對李密有防備心,沒想到今日無意間得到的書信更加佐證了翟讓的猜測,他心裡非常的惱火。

那名使者倉皇之間遺失了李密的回信,實際是經過宇文化及的授予,讓他這麼做。宇文化及與李密兩人同朝爲官,宇文化及溜鬚拍馬的本領當世絕對能排上名號,而且他們之間彼此也是熟悉無比,算得上是知己知彼,宇文化及知道李密的性格驕傲自滿,他大肆鼓吹李密的功績,隻字未提翟讓的功績,使得李密虛榮心大漲,忘乎所以。

不僅僅李逍遙想讓李密與翟讓發生鬥爭,就連坐鎮江都的宇文化及也想他們兩人發生爭端,只有瓦崗軍發生內鬥,他纔有機會西歸關中,從李淵的手中奪回長安城,然後指點江山。只不過事與願違,翟讓得到這封信並沒有着急的找到李密興師問罪,他知道李密是一隻狡猾的老狐狸,若是沒有真正的證據或者他親口承認,翟讓根本就動不了李密。

剛剛投奔瓦崗寨的李密,翟讓只要一聲令下就可以要了他的命,現在翟讓想要動他還得掂量一下。李密憑藉着自己的軍事才能,卓越的人格魅力,又體恤下屬使得他在瓦崗軍中聲望日益增加,已經超越了翟讓的影響,而且圍堵隋煬帝也是李密自願領兵作戰,不僅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更是切斷了隋煬帝西歸之路,纔有了後來的宇文化及發動兵變事件。

由於李密在屢次作戰中所發揮的作用較大,隋軍戰敗後,李密在瓦崗軍中的聲威大振。翟讓自己也發覺不如李密,無論是膽識還是謀略以及目光方面,都不及李密。可是讓他心甘情願的放棄好不容易到手的瓦崗軍首領的位置,以及未來的大權在握,執掌江山的權力,說什麼翟讓也不會輕言放棄。

翟讓從一個默默無聞,任何看不起的碌碌無爲的人,轉眼之間成爲瓦崗寨的首領,手中掌握着龐大的兵力,現如今瓦崗寨的勢力發展遠遠超出了當初的預料。當初,他反抗隋煬帝的暴虐,不斷地剝削壓榨百姓,不得已之下才揭竿而起,從小勢力逐漸發展爲掌控三十餘萬的兵力,麾下大將能征善戰,瓦崗寨威名遠播,瓦崗五虎成爲人人都知道的風雲人物。

眼看李密一步一步地在瓦崗軍中建立起自己的勢力,翟讓心急如焚,可是無可奈何。當初,他同意李密率軍前往洛陽圍堵隋煬帝楊廣,只不過想借着隋軍的力量將李密擊敗,到時候他就有藉口重新掌控瓦崗軍,其次還能打壓李密,並且李密在瓦崗軍的威望就會變弱。

可是,這一切並沒有按照翟讓的想法發展下去,事情出乎他的預料。李密率領的大軍接連不斷的攻下數座城池,而且還逼得隋煬帝撤離洛陽急忙逃往到江都,連續不斷地取得數次勝利。翟讓見情況超出了自己的控制之外,無奈之下他必須率領前往援助於李密,否則李密一人奪得戰功,在軍中的威望更加的高,那個時候李密就會被所有瓦崗軍尊崇,地位更加的穩固。

同時,李密將會真正的掌控瓦崗軍,瓦崗軍唯他的命令是從。只要李密真正地掌握瓦崗軍的兵力,翟讓自己就會下臺,從首領變成二把手,甚至被瓦崗軍排斥。而且,李密在洛陽取得赫赫戰功,作爲首領的翟讓不僅不出兵援助,反而落井下石,就會寒了衆位將士的心,到時候李密散佈一些小道消息就可以完全抹黑自己在軍中的威望。

因此,無論是從哪個方面,翟讓都不得不出兵援助於李密。翟讓思前想後,他能夠從李密親筆信中看出早有反叛之心,只不過是時候未到。面對這樣的局面,如果不採取行動的話,那他就不是曾經的瓦崗軍首領翟讓了,他決定採取行動,來應對當前的局面。

翟讓緊緊地拽着手中的信,平整的紙張被他頃刻間變得皺巴巴的,憤怒地低喝一聲:“來人!……”

“首領有何吩咐?”一人從營外進來,躬身問道。

“將魏徵、王宣、呂公旦等人給我請過來,就說我有事相商,請他們前來一敘!”翟讓盛氣凌人地命令道。

“諾!”那人躬身回道,然後詫異地望了一眼憤怒無比的翟讓,轉身離開。

翟讓所召喚之人全部都是跟他一起打下偌大地瓦崗寨的功臣,與他同生共死的兄弟,無論其他人是怎麼認爲他翟讓,可是這些人絕對不會對他有任何的叛逆之心。畢竟,翟讓在瓦崗領導了起義,大破隋軍防守取得首勝,再說他是瓦崗寨首領,若是沒有幾名心腹的話,他的首領之位早就被李密奪走了。

爲了應對當前的局面,翟讓迫不得已召開了首次會議,就是抵擋住李密宣兵奪主的威勢,瓦崗寨正式進入內鬥時期,翟讓爲了手中的權力不得不與李密撕破臉皮,明刀明槍的爭奪起瓦崗寨的兵權。

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46章 百里追殺第175章 鴻門宴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61章 鐵匠借錢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258章 神秘人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46章 百里追殺第3章 巧得金錘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119章 虯髯客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100章 過三關,得良婿(二)第25章 平定叛亂第126章 三星齊聚(一)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126章 三星齊聚(一)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62章 伍家滅門第211章 篡位自立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190章 獨戰羣雄(一)第5章 拜入名門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296章 太子被廢第292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31章 辭別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157章 北結突厥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75章 鴻門宴第90章 邂逅(一)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24章 大殺四方第6章 鬼谷傳人第270章 宣戰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3章 宣戰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132章 團圓第169章 瓦崗內亂(一)第296章 太子被廢第271章 出謀劃策第97章 少夫人第262章 二師兄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258章 神秘人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55章 打劫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275章 真相大白第72章 衆人齊聚(二)第108章 刺殺第175章 鴻門宴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169章 瓦崗內亂(一)第35章 瘋魔棍法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55章 打劫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230章 收復大涼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292章 步步爲營
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46章 百里追殺第175章 鴻門宴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171章 瓦崗內亂(三)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50章 謀劃天下(二)第61章 鐵匠借錢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258章 神秘人第302章 玄武門之變(一)第46章 百里追殺第3章 巧得金錘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119章 虯髯客第170章 瓦崗內亂(二)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100章 過三關,得良婿(二)第25章 平定叛亂第126章 三星齊聚(一)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64章 途中遇伏第16章 校場比武(一)第126章 三星齊聚(一)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62章 伍家滅門第211章 篡位自立第144章 密謀造反第167章 自立爲帝(二)第190章 獨戰羣雄(一)第5章 拜入名門第190章 秦瓊封帥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296章 太子被廢第292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231章 半路截殺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31章 辭別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157章 北結突厥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75章 鴻門宴第90章 邂逅(一)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24章 大殺四方第6章 鬼谷傳人第270章 宣戰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3章 宣戰第30章 龍門之亂(四)第132章 團圓第169章 瓦崗內亂(一)第296章 太子被廢第271章 出謀劃策第97章 少夫人第262章 二師兄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258章 神秘人第290章 整頓宗教第237章 征戰四方(一)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227章 傳國玉璽(三)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55章 打劫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275章 真相大白第72章 衆人齊聚(二)第108章 刺殺第175章 鴻門宴第110章 恩怨兩清(二)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169章 瓦崗內亂(一)第35章 瘋魔棍法第217章 困獸猶鬥(六)第55章 打劫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176章 李密稱帝第179章 兵臨城下第230章 收復大涼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292章 步步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