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兵敗如山倒

頡利可汗與阿史那思摩秉燭夜談,待他離開後,頡利可汗還是決定聽從袁天罡的建議,派遣使者前往突厥東部向突利可汗借兵。但是,頡利可汗萬萬沒有想到,那名使者前去後,趾高氣昂的在突利可汗面前耀武揚威,使得原本打算借兵的突利可汗,一看此人氣焰囂張無比,就直接拒絕,反而與頡利可汗決裂,公然率領大軍攻打頡利可汗。

那名使者匆忙逃回,神色慌張地恭聲道:“大汗,突利此人貪慕虛榮早已與大唐勾結,前日臣前去請求他派遣支援,沒想到突利趾高氣昂的說,大汗您在危難之際纔想到他這個侄子,在輝煌的時候卻排擠與於,他還派遣大軍前來攻打臣等!”

頡利可汗怒氣衝衝道:“朕已經給足了突利的面子,沒想到他敢在朕的面前耀武揚威,待朕消滅唐軍之後,再率領大軍前來討伐他,定要讓他粉身碎骨!”

那名使者顫顫驚驚的瞥了一眼大怒的頡利可汗,心裡舒了一口氣,他絕不可能告訴頡利可汗是他自己耀武揚威招致突利可汗與頡利可汗翻臉。若是真的說了,他百分百的肯定絕對會被頡利可汗殺死,但是他推卸責任,逃避危難時,卻沒有想到突利可汗也派遣大軍反攻頡利可汗。

袁天罡聞之,詫異地看向了那名使者,瞥見他臉色有異,心裡知道此事必定不像他所說的那樣。然而,無論是頡利可汗,或是他麾下的將領,全部都義憤填膺地怒氣衝衝地,根本就不可能在聽得進去了。袁天罡無奈地嘆息一聲,暗道:“人心難測海水難量,希望此戰不會再起波瀾。”

次日,李逍遙率領着十萬大軍直接奔赴戰場,擺好陣勢與突厥大軍血拼到底;頡利可汗也率領大軍從營地裡出發,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前方陣營,雙方都擺開陣勢對峙。不過,李逍遙以及頡利可汗兩人都發現彼此的兵力減少了許多,李逍遙微微一愣,他又看了一眼袁天罡猜想必定是他所爲;頡利可汗看到李逍遙的大軍中大將減少了許多,甚至就連兵力也減去一半,他驚訝地望着袁天罡,喃喃道:“沒想到國師料事如神,唐軍真的分散兵力,若非朕聽從了國師的建議,或許此戰必定難以再戰下去。”

李玄霸扛着紫金錘,威風八面的蹬着馬來到了前方,不可一世地俯瞰着頡利可汗等人,狂傲無比的喊道:“爺爺是大唐衛王李玄霸是也,何人前來送死?”

袁天罡望着李玄霸的面容,驚詫不已,他看得出李玄霸原本是早死之命,怎麼會安然無事。當他想要對頡利可汗小心翼翼,千萬不可大意;頡利可汗卻讓身邊的大將孤身前往了,袁天罡大吃一驚道:“大汗,此人絕不是一般人,還請大汗務必準備好救援,否則後果難料!”

頡利可汗愣了一會,袁天罡還想繼續說的話,被頡利可汗打斷,他自信滿滿的笑了笑,道:“國師放心,阿史那蘇乃是突厥第一勇士,臂力驚人,絕對萬無一失!朕派遣他,讓他好好地教訓一下李玄霸這個小子,讓他們見識一下突厥勇士的厲害!”

李玄霸不屑一顧地看着阿史那蘇,大喝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吾乃是頡利可汗麾下副將軍,兼第一勇士!”阿史那蘇傲慢地回道。

“第一勇士?”李玄霸望着阿史那蘇魁梧的身材,昂首挺胸的模樣,他興奮地大笑道:“既然是第一勇士,必定武藝超羣,今日就讓爺爺來會會你!”

阿史那蘇提起武器就殺了過來,李玄霸也不遑多讓,兩人廝殺在一起。兩人的兵器第一次碰撞後,阿史那蘇整個人都倒退了出去,李玄霸依然紋絲不動;阿史那蘇以爲是自己粗心大意之下,纔會倒退,他再次全力以赴的與李玄霸廝殺起來,結果依然被李玄霸震飛出去;李玄霸佔據着絕對的上風,他根本就不給阿史那蘇任何的機會,開始猛烈地攻擊着他,使得阿史那蘇忙於招架,毫無還手之力。

說時遲那時快,李玄霸佔據着上風對阿史那蘇窮追猛打;阿史那蘇則疲於防守。很快,在李玄霸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下,阿史那蘇終於敗下陣來,李玄霸沒有打算放過他一條命,直接一錘子下去砸的血肉模糊、腦漿迸裂而出,李玄霸撇着嘴,不滿的嘟囔道:“實在是太沒意思了,根本就不夠爺爺打的!”他又看向了頡利可汗,猛地大喝一聲:“這個傢伙不夠爺爺打的,你還是再多派幾人前來,爺爺還沒有打過癮,若是不派人前來與爺爺比試,我就殺過去了,取你的項上人頭。”

頡利可汗怒目而視,又無可奈何,李逍遙的武藝的確超出他的預料,他沉思片刻,目不轉睛地看着李玄霸。此時,袁天罡緊鎖眉頭,低聲道:“大汗,李玄霸看似年紀輕輕,武藝超羣,在大唐乃是號稱第一勇士,臂力千斤以上,無人能敵。臣在大唐時,耳聞過他的戰績,憑藉一人的力量抵擋住萬人大軍,實在是擁有舉世無敵的力量,必須要慎重。”

頡利可汗聞之,大驚失色道:“沒想到他如此厲害,一人能擋萬人大軍,國師還請賜教!”

袁天罡皺着眉頭,沉聲道:“李玄霸着實不好對付,不能一對一,我軍之中無人能夠與之一戰,只能採取人海戰術,將他圍攻。但是,臣擔心逍遙王會派遣麾下的大將前去救援於他,到時候也是無功而返。大汗,臣的意見是用重甲軍抵禦李玄霸的攻擊,再讓弓箭手從遠程攻擊李玄霸,不知大汗意下如何?”

頡利可汗大喜過望,道:“就依國師所言,傳朕旨意,重甲軍出擊迎戰李玄霸,弓箭手準備支援!”

隨着頡利可汗的一聲令下,突厥大軍聽從他的號令,開始重新部署。一萬人的重甲軍全部出列,朝着李玄霸整齊劃一的大步向前走去,身後又有數千名弓箭手,手拉着彎弓,對準着李玄霸射殺,掩護重甲軍進攻;李逍遙看見突厥大軍變陣,他急忙派遣數千人組成的大軍,每人手中握着重量十足的陌刀,然而又派遣士兵用盾牌防護着,兩軍再次廝殺在一起。

李玄霸狂傲無比地不屑地看着頡利可汗不敢派遣大將與自己交戰,反而採用弓箭手從遠程攻擊自己,他只能不停地閃躲着,然而數千名弓箭手射出的共計數千支羽箭全部對着李玄霸射擊。縱然李玄霸武藝再高都無法全部阻擋下來,李逍遙派遣身邊的伍雲召提着盾牌前去接應,身後又率領着陌刀軍,整齊劃一的裝備與常軍不一樣。

陌刀軍,每個人都配備着陌刀,就是爲了破除敵人厚重的盾牌,堅實的鎧甲,他們毫不留情的朝着突厥士兵揮下屠刀,猶如殺雞宰羊一樣,輕鬆無比;而且他們每個人身上又有障刀,用來與敵人近身搏鬥,以及抵禦敵人大肆進攻,李逍遙愣是憑藉着數千名唐軍士兵擊潰了突厥的重甲軍。

頡利可汗再三失利,暴跳如雷,他真正見識到李逍遙的厲害後,方纔明白袁天罡爲何讓自己絕對不容小覷逍遙王。李逍遙率領的大軍所使用的武器,加上李玄霸這個舉世無敵的將領,頡利可汗只能接受自己大軍潰敗,嚥下這個苦果。他憤怒地同時,也驚訝李逍遙手中的武器到底是何物,居然如此厲害,能夠將厚重的重甲以及堅硬的鎧甲的都能一刀劈開,實在是太鋒利無比了。

頡利可汗望着唐軍士兵手中的陌刀、障刀,他詫異地低聲道:“國師,此刀到底是何物?居然如此的霸道!”

袁天罡也不認識陌刀,他無奈地搖搖頭道:“臣也不知大唐何時出現過這種大刀,就連臣在大唐時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若是整個大唐軍都配備着這樣的精良裝備的話,當初大唐與其他反王一爭天下時,就已經出世了。然而,臣都未曾見過大唐士兵握着這樣的刀,可能是近期才研製出來的大刀。”

其實,大刀早已研究出來了。但是,那個時候李逍遙覺得華夏帝國皆是同胞,不想動用這樣的大殺器,而且若是流傳到民間的話,對於百姓來說卻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李逍遙命令鐵玄不允許將之進獻出來,甚至讓鐵玄再進行多次的改良之後,時機成熟了,就拿出來。

恰逢其時,鐵玄經過多次反覆的捶打之後,終於研究出頂峰象徵的大刀;李逍遙又帶領大軍攻打突厥,他就去武器監將這套裝備從鐵玄那裡取出來,目的就是爲了增加大唐士兵的戰鬥力。否則,大唐軍隊面對突厥鐵騎時,只能接受被動挨打,對於戰局有大大的影響,頡利可汗率領大軍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爲李逍遙試刀的對象。

李玄霸殺的興起,根本就無法阻擋,李逍遙又讓他放開手腳廝殺。因此,李玄霸更是毫無任何的顧忌。他在伍雲召的掩護下,直接衝向了敵人的大軍之中。李玄霸最擅長的就是打亂敵人的陣型,憑藉着他舉世無雙的武藝,李玄霸可以將任何大軍衝散,就連突厥大軍也不例外,在他的瘋狂攻擊下,突厥大軍一陣慌亂,根本就無法整理隊形,慌忙地逃竄着。

李逍遙眼見李玄霸將突厥大軍衝散了,打亂了隊伍的陣型,他直接下命令讓唐軍士兵放開手腳的大幹一場。於是,衆人全部都放手一搏,不管三七二十一,提起手中的武器直接對着突厥士兵砍去。在氣勢如虹的唐軍士兵的攻擊下,突厥士兵抱頭逃竄,四處散開,李逍遙又命人將打散的突厥士兵進行圍剿,使得頡利可汗無奈之下只能撤軍,首次交鋒,突厥大軍損失萬人,慘敗而歸。

李逍遙望着撤軍的頡利可汗,微微一笑喃喃道:“後面還有更好的美味的佳餚在等你,不知道你能否受得了!”

李逍遙率領主力部隊與突厥大軍交鋒取得了初步的勝利,與此同時,李靖率領三千餘驍騎從馬邑出發,日夜兼程的趕往惡陽嶺,乘着夜色偷襲佔襄城。頡利可汗爲白天大敗之事,耿耿於懷,心中氣憤不已,咋聽之下,唐軍居然抵達突厥邊境,頡利可汗被李逍遙震懾住,他認爲李靖敢孤軍深入,主力大軍必定前來援助。

袁天罡百般勸諫頡利可汗不要慌亂,但是早已被李逍遙、李玄霸等人嚇破膽子的頡利可汗,根本就不聽從袁天罡的建議,他慌忙之下,直接將牙帳撤至磧口。當初,頡利可汗聽從了袁天罡的建議,在邊關派往了大軍駐守,原以爲安然無恙,卻不想李靖又派間諜離間其部衆,頡利的心腹大將康蘇密相信了李靖派去的間諜的話,認爲頡利可汗會秋後算賬,於是他率領大軍在定襄歸降於大唐。

頡利可汗聽聞自己的心腹大將康蘇密歸降唐,便知道邊關已經失守,不敢有任何的停留,繼續率領大軍向陰山撤退。與此同時,大唐駙馬柴紹早已在渾河邊等候多日,就等着頡利可汗大軍的到來。於是,頡利可汗與柴紹的金河軍交戰,死傷萬餘人;之後,頡利可汗又率領大軍繼續逃竄,又在白道遭到兵出雲中的徐懋功率領的通漠軍截擊,再次大敗而逃,死亡數萬人。

無奈之下,頡利可汗被逼的只能選擇退守在鐵山,又將零零散散的突厥士兵再次收集起來,有數萬人大軍。袁天罡看見頡利可汗氣數已盡,心中期盼已久的希望破滅,也就由着頡利可汗自生自滅,他不願再繼續諫言了。頡利可汗經歷過數次大敗,已經知道自己不是唐軍對手,連忙派遣麾下大將執失思力爲特使,到長安向唐高祖李淵謝罪請降,表示願舉國內附,暗地裡企圖待草青馬肥之時,再轉移到漠北,伺機東山再起。

唐高祖李淵接到頡利可汗的降書,大喜過望急忙派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等去突厥撫慰,並且還讓李逍遙率領大軍接應。李逍遙無奈之下,只能帶領大軍前來接應,在白道與李靖、徐懋功會合。於是,李逍遙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告知,李靖也認爲頡利可汗雖然大敗,兵力仍然強盛,如果任由頡利可汗率衆逃往漠北,依附於薛延陀等部,就很難追殲。

恰逢其時,唐儉在突厥,頡利可汗放鬆警惕,沒有什麼戒備心,若是挑選精銳之師就可以不用大戰就能將頡利可汗擒獲。然而,李靖的建議遭到偏將張公瑾的反對,他覺得這麼做會使唐儉等人身陷險地;李靖根本不想考慮他們兩人的生死,只要能剿滅突厥,任何危險都是值得的。

於是,李逍遙採納了李靖的建議,當即命令李靖、徐懋功統率大軍先行一步,隨後他親自率領精騎萬名,各備二十天的口糧,連夜出發,向鐵山疾馳。李靖率領大軍冒着風雪抵達陰山,在路上遇到突厥營帳千餘士兵,全部都俘虜起來,而且一起跟隨着大軍前行。

頡利可汗見唐使前來撫慰,自以爲安然無事,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戒備。趁此機會,李靖派都尉蘇定方率兩百騎兵爲前鋒,在濃霧掩護下銜枚疾進,抵達頡利牙帳七裡才被突厥士兵發現,但是爲時已晚,已經無力迴天了;蘇定方率領騎兵長驅直入的衝進了突厥頡利可汗的牙帳,頡利可汗及其部下根本不知道濃霧裡有多少唐軍,陣腳大亂。

頡利可汗乘着千里馬獨自撇下大軍望西處逃走;李靖率領大軍緊隨其後,失去了頡利可汗的突厥大軍潰不成軍,再次被唐軍殲滅萬餘人,其他人等全部被俘,共計十餘萬,而唐儉、安修仁趁亂脫險而歸。不過,他們兩人卻對李逍遙、李靖等人恨上了,使得他們兩人差點連命都丟在了突厥。

頡利可汗南下入侵大唐的計謀,隨着頡利可汗獨自棄軍西逃後,徹底失敗,並且大軍也完全潰散了,根本就無力一戰,使得此戰大唐取得了大勝,當真是“殘存亦無望,兵敗如山倒”。

第306章 玄武門之變(五)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6章 鬼谷傳人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90章 邂逅(一)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98章 邂詬(二)第148章 深藏不露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191章 獨戰羣雄(二)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25章 平定叛亂第113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159章 東和李密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0章 歸家救母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196章 裡應外合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270章 宣戰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54章 未雨綢繆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113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63章 逍遙之怒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39章 一戰成名(二)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27章 龍門之亂(一)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95章 透露身份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265章 甦醒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303章 玄武門之變(二)第98章 邂詬(二)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107章 紅拂第28章 龍門之亂(二)第60章 約法三章第41章 單氏雙雄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71章 出謀劃策第132章 團圓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45章 雄信惹禍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169章 瓦崗內亂(一)第19章 半路截殺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262章 二師兄第42章 惺惺相惜第22章 三軍會師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160章 入定關中(一)第10章 歸家救母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117章 藥王(二)第90章 邂逅(一)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21章 救援洛陽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136章 坦白從寬
第306章 玄武門之變(五)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251章 開元通寶第6章 鬼谷傳人第121章 人各有志第118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90章 邂逅(一)第115章 師出同門(二)第98章 邂詬(二)第148章 深藏不露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191章 獨戰羣雄(二)第241章 一統中原(一)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25章 平定叛亂第113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159章 東和李密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56章 要想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第10章 歸家救母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80章 衆人齊聚(十)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196章 裡應外合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129章 逍遙回府(一)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270章 宣戰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54章 未雨綢繆第40章 一戰成名(三)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113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63章 逍遙之怒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39章 一戰成名(二)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27章 龍門之亂(一)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114章 師出同門(一)第287章 捲土重來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4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143章 思鄉心切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95章 透露身份第268章 進犯河西第265章 甦醒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303章 玄武門之變(二)第98章 邂詬(二)第111章 義結金蘭第107章 紅拂第28章 龍門之亂(二)第60章 約法三章第41章 單氏雙雄第24章 大殺四方第271章 出謀劃策第132章 團圓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142章 大勢已去第45章 雄信惹禍第141章 棋差一招第169章 瓦崗內亂(一)第19章 半路截殺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153章 太原起兵(三)第262章 二師兄第42章 惺惺相惜第22章 三軍會師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184章 往事浮現第278章 護犢之心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160章 入定關中(一)第10章 歸家救母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62章 被迫歸降第281章 追根究底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205章 三問逍遙王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117章 藥王(二)第90章 邂逅(一)第286章 詔回舊部第21章 救援洛陽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136章 坦白從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