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君無戲言

穩婆小心翼翼的爲長孫秀敏清理,將一切清理乾淨後,她才讓李逍遙等人進房間。一對子女的啼哭聲驚醒了疲倦不堪的長孫秀敏,她艱難地睜開雙眼幸福的看着包裹的嚴嚴實實的一對子女,她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一次性生下兩個孩子,尤其是看見剛剛出生的孩子紅撲撲的小臉蛋,長孫秀敏心中洋溢着幸福,母愛氾濫起來,兩個小傢伙連眼睛都沒有睜開,小嘴巴吸允着手指,咋吧咋吧的吸着。

李逍遙命令其他人留守在逍遙王府,看好王府,避免賊人趁虛而入;李逍遙率先一步上前走去,唐高祖李淵及竇皇后緊隨而至,李逍遙大步流星的來到了長孫秀敏的身邊,他緊緊地握住長孫秀敏的手,含情脈脈的望着滿頭汗水,臉色蒼白的長孫秀敏,他溫柔地說道:“敏兒,你辛苦了!”

長孫秀敏見李逍遙緊張地神情,有氣無力地輕聲道:“妾身不苦,王爺您有沒有看看我們的孩子?”

李逍遙微微一愣,他一直着緊張着長孫秀敏,根本就沒有注意自己的一對子女,就連長孫秀敏也只是看見襁褓中的孩子,沒有抱過他們兩人。聽到長孫秀敏的問話,李逍遙轉身望向穩婆,只見她的眼睛看向了自己的身後,他又急忙看了過去,只見唐高祖李淵、竇皇后兩人率先一步奪下了穩婆、丫鬟手中的兩個孩子,自己抱着他們兩人,笑得合不攏嘴。

李逍遙、長孫秀敏哭笑不得看着唐高祖李淵、竇皇后兩人,李逍遙嘟嘟囔囔地說道:“明明是我的孩子,怎麼我這個做父親的沒有抱他,居然被父皇、母后搶先一步。”他急忙站起身來,快速地來到了唐高祖李淵、竇皇后面前,沒想到他們兩人眼中只有剛剛出生的孫子,就連他這個兒子都丟在一旁,咧着嘴笑呵呵的晃動着自己手中的孫子。

長孫秀敏驚訝地看着唐高祖李淵、竇皇后兩人,她準備起身參禮,卻被李逍遙直接制止住,只能在牀上安心的靜躺着。李逍遙知道長孫秀敏也想抱着自己的孩子,他自己也想。於是,厚着臉皮的來到唐高祖李淵面前,支吾道:“父皇,這……”

唐高祖李淵哪裡還有李逍遙的影子,他的眼中只有懷中抱着的孫子,李逍遙所說的話,他是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整個人都高興地眼睛都眯了起來,還不停的對着懷中的孫子說道:“小傢伙,朕是你的皇爺爺,知道嗎?呵呵……”

李逍遙哭笑不得看着沉浸在孫子喜悅中的父親,無奈之下,他又來到了竇皇后的面前,朗聲的喊道:“母后……”沒想到李逍遙再次碰壁,竇皇后抱着孫女笑得合不攏嘴,眼睛一直都在孫女的身上,也是沒有聽到李逍遙的呼喚聲,李逍遙還聽見竇皇后低聲細語道:“小傢伙,本宮是你的奶奶,待你長大了,本宮必定爲你找尋足以婚配的夫婿!……”

李逍遙愣住了,傻看着自己的母后,他哭笑不得暗道:“我的女兒還剛剛出生,怎麼母后就想着爲她找尋夫婿了,這實在是有點太扯了!”

李逍遙也是無可奈何地苦笑着,躺在牀上的長孫秀敏望着唐高祖李淵、竇皇后兩人抱着自己的一對子女,又瞧見他們兩人對李逍遙置之不理,眼中只有孫子,使得長孫秀敏捂嘴偷笑起來,李逍遙見自己的父皇、母后兩人都置之不理,而且一個比一個離譜,他冷峻着臉,陰沉地說道:“父皇、母后,是不是該交給兒臣了?”

唐高祖李淵、竇皇后兩人都詫異地看着面露不悅的李逍遙,又見他的目光看着自己手中的孩子,他們纔想起身爲父親的李逍遙居然連孩子的面都沒有見過。他們兩人理直氣壯地異口同聲道:“孩子還是我吧,你就免了!”

李逍遙憤怒地瞪着李淵,氣急敗壞地說道:“我纔是孩子的父親,爲何到現在我都沒有見過他們一面?雖然父皇您是皇上,位高權重,但是我纔是他的父親,您只不過是他們的皇爺爺而已!”

唐高祖李淵吹鬍子瞪大着眼睛看着氣急敗壞的李逍遙,他理直氣壯地淡然說道:“沒有朕與你母后的功勞,哪裡有你這個小子,今天朕就一直抱着,你能把朕怎麼樣?”

李逍遙哭笑不得看着耍無賴的父皇,哪裡還有皇上的威嚴,就像是平常百姓家一樣,爲了孫子居然敢兒子對着幹,而李逍遙爲了兒子敢跟父親對着幹。在一旁的竇皇后沒有制止,反而推波助瀾的笑道:“要不你們父子兩個在外面好好地理論一下,將孩子交給我吧!”

唐高祖李淵見竇皇后所言,他真的將孩子抱給了竇皇后,手中的孫子剛剛落入竇皇后的手中,李淵就看見竇皇后一臉的笑意,他急忙將孩子又抱了回來,儼然當成是他的孩子一樣,怒氣衝衝地說道:“皇后,你的膽子真是大,居然敢誑朕手中的孫子,朕絕不可能將孫子交給你!”

竇皇后見自己的陰謀被李淵拆穿,沒有絲毫的尷尬之色,反而理直氣壯地說道:“逍遙幾個孩子都是本宮一手帶大的,你這個作爲父親的根本就沒有照看過,還好意思要帶孫子。本宮絕對不會讓孫子在你的身邊,被你帶壞了,必須由我親自帶!”

李逍遙無奈地嘆息一聲,他只能袖手旁觀的看着唐高祖李淵、竇皇后兩人爲了自己的孩子問題爭吵起來,他只能將目光求助的看向了長孫秀敏;長孫秀敏捂着嘴偷偷地笑着,她沒有想到會看到不可一世的逍遙王會在父皇、母后面前吃癟,她打趣地瞥了一眼,然後輕聲道:“父皇、母后,兒臣想看看孩子!”

長孫秀敏直接打斷了李淵、竇皇后兩人的爭吵,他們猛地想起自己兩人將孩子一直抱在手中,根本就沒有讓身爲母親的長孫秀敏抱過,連忙將孩子抱了過去,直接放在了長孫秀敏的身旁。李逍遙這纔有機會親近自己的一對兒女,唐高祖李淵見長孫秀敏一次性爲李家生下兩個孩子,他激動地說道:“秀敏,李家再次開枝散葉,此次你的功勞極大,有任何賞賜,朕都答應你!”

唐高祖李淵孫子輩少數也有十幾人,但是他獨獨喜歡李逍遙的孩子。當初,李昇出生後,李淵直接將他封爵,使得逍遙王府蒙受皇恩。只不過,李逍遙反對李昇習武,唐高祖李淵卻不以爲然,每次都要帶着李昇偷偷的狩獵,還讓身邊的護衛教導李昇騎射之術,有時候自己親自上陣教導李昇射箭,他的箭術當世無雙,由李淵親自教導後,果然李昇的箭術有了很大的提升。

李昇見自己皇爺爺不顧父王的嚴令,依然教導自己武藝,他歪着小腦袋好奇地問道:“皇爺爺,爲何您敢教導昇兒習武,其他叔叔伯伯都不敢教導呢?是不是他們都打不過父王,皇爺爺的武藝比父王的還要厲害呢?”

唐高祖李淵被小小年紀的李昇問住了,他愣了半晌,厚着臉皮,臉不紅氣喘的肯定道:“那是當然,朕乃是大唐天子,你父王是朕的兒子,兒子當然聽老子的話了!咋們李家男兒都是堂堂七尺男兒,又在馬背上打下江山,怎麼可能不會武藝,你父王不教,皇爺爺教你!”

李昇若有所悟地點點頭,在他看來皇爺爺教導自己武藝,公然違抗父王的禁令,他還是非常崇拜自己的皇爺爺;李淵見到李昇眼中閃爍的精光,精神抖擻的親自教導李昇,卻發現他根本無法與當年征戰殺場相提並論,不過教導李昇依然足夠了。

但是,最後李淵還是命令這件事是他們爺孫兩人的秘密,決不允許告訴第三個人,李昇奮力的點點頭,保證不說。實際上,在李逍遙的威逼利誘之下,李昇轉眼間就將自己的皇爺爺出賣了。當時,李逍遙聽到是父皇教導李昇武藝,也就沒有多說什麼,他還是詢問了李淵,身爲皇帝的李淵愣是在李逍遙面前打死都不承認自己教導過李昇武藝。

之後,李昇才被李逍遙下了禁足令,不允許他出王府半步,使得唐高祖李淵的願望落空了。隨後,李逍遙的思想發生了變化,願意讓李昇習武,李淵還以爲有機會親自教導自己的孫子。沒想到李逍遙直接將李昇交給了伍氏兄弟帶到深山之中習武,就連四哥李玄霸也跟着去了,有他們的悉心教導,李逍遙才放心下來,更是派遣一直護衛軍守衛着,防止有人刺殺自己的兒子。

因此,唐高祖李淵很久沒有見到李昇了,他甚是想念於孫子。但是,李淵又不好意思詢問李逍遙李昇去了哪裡。直到長孫秀敏爲李逍遙生下一對龍鳳胎,李淵終於再次看見了自己孫子一樣,尤其是兩個小傢伙機會長得差不多,又是白白胖胖的,他心裡一陣高興,李家的成員再次多了起來,李淵認爲是長孫秀敏的功勞,直接讓他提出來,只要能有的必定重重有賞。

在另一邊,竇皇后以皇后之尊前去向爲長孫秀敏接生的穩婆道謝,使得穩婆驚慌失措,準備下跪見禮被竇皇后微笑地阻止了,只見竇皇后和顏悅色地說道:“今日本宮不是皇后,只不過是一位母親而已。我想請教您一件事,您之前有接生過雙子的經歷嗎?”

穩婆姓王,她見竇皇后沒有絲毫的皇后架子,她也就放心下來,王氏恭敬地回道:“回稟皇后娘娘,民婦的確有接生過一胎雙子的經歷。但是,這種情況非常的稀少。民婦在長安城爲他人接生已經十幾年了,風裡來雨裡去的,見得也比較多,不過像王妃一胎是龍鳳的幾乎沒有遇見過。”

竇皇后聞之點點頭,她才知道王氏爲她人接生過一胎雙子的經歷,就連宮中的穩婆都沒有遇見過,她讚賞的點點頭,微微笑道:“王氏,你爲逍遙王妃接生有功,本宮賞賜你百兩黃金,良田一公頃!”

王氏見竇皇后賞賜自己,她整個人都愣住了,沒想到今天爲人接生居然得到這麼的賞賜,她不是沒有給王孫貴族接生過,從未有今天如此風光。不過,她愣了一會後,恭敬地回道:“回稟皇后娘娘,民婦乃是一介平民,也是穩婆,此乃民婦的責任,不敢領功,再說王爺請民婦前來的時候,也派人送了百兩黃金到民婦家中,這些還請皇后娘娘收回!”

竇皇后見王氏拒不領受自己的封賞,她從未遇見過有人這樣做的。竇皇后看見身穿樸素衣衫的王氏,知道她是地地道道的平民百姓,而且生活並不富裕,但是爲何拒不領受自己的封賞,她好奇地詢問道:“哦,你不想要本宮的封賞?”

王氏堅定地點點頭,她淳樸的笑了笑,激動地解釋道:“逍遙王乃是大唐的功臣,民婦的相公早年就在嘉峪關與突厥大軍廝殺,身上留下舊患,無法爲大唐繼續奮勇殺敵,無奈被送回長安城。民婦記得相公曾經說過,若不是逍遙王率領大軍及時趕到,他的性命早就交代在嘉峪關了。因此,民婦一家人都非常的感激逍遙王,恰好此次逍遙王妃產子,民婦雖然被強搶而來,但是知道是逍遙王后,心中立馬激動起來,逍遙王救了我家相公,根本就難以報答,民婦怎敢再收取賞賜?”

另外一位穩婆也是如此的拒絕竇皇后的好意,然而李逍遙聽聞她們的談話。只顧得看自己的孩子,一時也忘記了這茬,長孫秀敏能夠平安的生下雙胞胎,多虧了她們兩人的幫忙。於是,李逍遙徑直走來,他恭敬地向兩位穩婆道謝,然後直接命人取出百兩銀子,交給了她們兩人,她們也是拒不領受,但是李逍遙強制的讓她們接下,最後無奈之下,她們兩人接下李逍遙的賞賜。

李逍遙將穩婆安排妥當後,再次回到了長孫秀敏的身邊;竇皇后早已來到了長孫秀敏的身邊,待李逍遙前來時,她仔細地看了一下兩個孩子,發現孫子的容貌與李逍遙小時候一般無二,孫女的模樣更像是長孫秀敏,竇皇后拉着李淵的衣服,李淵詫異的看了一眼竇皇后,只見竇皇后低聲道:“你抱着孫子這麼久,難道就沒有發現他跟逍遙小時候一模一樣?”

唐高祖李淵驚詫的看着孫子一眼,又擡頭看了看李逍遙,才發現孫子的確跟李逍遙十分的相似,尤其是李逍遙小時候也是白白胖胖的,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李昇是李逍遙的長子,兩人雖然相似,卻不及次子。隨着年齡的增長,李昇的眉宇間更像是長孫秀敏,眉清目秀,脣紅齒白的,堅韌的性格像極了李逍遙,悟性極高,嗜武成癡,與幼年的李玄霸相差不大。並且,李昇舉手投足之間有着淡淡地上位者姿態,顯然是跟隨在李淵身邊的時間多了,慢慢地學會了李淵的談吐,使得李昇幾乎繼承了李家之中最親近的幾人的性格特點。

長孫秀敏打斷了唐高祖李淵、竇皇后的思緒,她輕聲地回道:“父皇,兒臣想了許久,只有一件事,父皇不知能否答應兒臣?”

唐高祖李淵收回目光,沉聲道:“君無戲言!”

李逍遙詫異地看着長孫秀敏,不知道她向父皇提出什麼樣的要求,只見長孫秀敏斬釘截鐵的說道:“請父皇將李靖、秦瓊、程咬金、尉遲恭等人召回朝廷中,留在長安城,不讓他們繼續鎮守邊關,不知父皇能否答應兒臣?”

“你爲何讓他們全部都回來?如果說出原因,朕就答應你!”唐高祖李淵眼神變了變,沉聲道。

長孫秀敏見李淵眼神變了,面色不改地回道:“父皇,兒臣誕下一對子女,此乃是大喜事;’龍鳳呈祥’此乃祥瑞之兆,大唐國泰民安,百姓豐衣足食,各國使臣紛紛前來朝拜父皇。兒臣以爲大唐的邊關不必由他們這些人鎮守,再說四海臣服,今時不同往日,務須鎮守邊關,他們也該回到長安城與親人團聚,再說他們都是王爺的生死兄弟,王爺喜得貴子,長安城內只有魏徵等寥寥數幾,逍遙王府很久沒有熱鬧了,兒臣想要爲兩個孩子大擺宴席,慶賀逍遙王府雙喜臨門。”

唐高祖李淵沉思片刻,斬釘截鐵道:“既然如此,朕就答應你的請求,明日朕就下詔書讓他們全部回來,在朝中任職,如何!”

長孫秀敏恭敬地道謝道:“兒臣多謝父皇隆恩!”

李逍遙驚詫不已的看着長孫秀敏,又看了一眼自己父皇一眼,他根本就不清楚這到底是何意,爲何父皇會答應長孫秀敏的請求。李逍遙百思不得其解,縱然是長孫秀敏誕下龍鳳胎,也不至於讓李淵將鎮守邊關的將領全部都調遣回來,而且在京中任職。

畢竟,李靖、秦瓊等人全部都是他李逍遙的麾下將領,一旦全部回來了,就證明了逍遙王府的勢力在朝中有了立足的根本。但是,唐高祖李淵居然也能同意長孫秀敏牽強附會的請求,實在是讓李逍遙根本就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第77章 衆人齊聚(七)第93章 再次相遇第303章 玄武門之變(二)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21章 救援洛陽第193章 獨戰羣雄(四)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280章 秦王李世民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08章 離別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125章 各奔東西(二)第159章 東和李密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47章 福禍相依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24章 大殺四方第12章 少年白髮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128章 亂鬥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93章 再次相遇第87章 霸王現世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57章 混世魔王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185章 夢魘第29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19章 半路截殺第87章 霸王現世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219章 困獸猶鬥(八)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42章 惺惺相惜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54章 未雨綢繆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77章 衆人齊聚(七)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46章 百里追殺第188章 李玄霸VS屈突蓋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66章 北伐起,唐刀現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17章 藥王(二)第10章 歸家救母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21章 救援洛陽第146章 弒君(二)第161章 入定關中(二)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301章 暗潮涌動第166章 自立爲帝(一)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126章 三星齊聚(一)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4章 指點明津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41章 單氏雙雄第9章 途中救人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185章 夢魘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182章 夜襲瓦崗
第77章 衆人齊聚(七)第93章 再次相遇第303章 玄武門之變(二)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37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23章 兄弟齊心(一)第21章 救援洛陽第193章 獨戰羣雄(四)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101章 長孫秀敏第198章 瓦崗破,李密亡(二)第280章 秦王李世民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08章 離別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229章 傳國玉璽(五)第125章 各奔東西(二)第159章 東和李密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139章 夜襲敵營第238章 征戰四方(二)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300章 皇后駕崩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47章 福禍相依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24章 大殺四方第12章 少年白髮第109章 恩怨兩清(一)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第128章 亂鬥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93章 再次相遇第87章 霸王現世第123章 心悅誠服(二)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57章 混世魔王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185章 夢魘第29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74章 瓦崗內亂(六)第253章 朝堂之爭第19章 半路截殺第87章 霸王現世第272章 兵分六路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219章 困獸猶鬥(八)第102章 過三關,得良婿(四)第42章 惺惺相惜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212章 困獸猶鬥(二)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266章 開戰在即第54章 未雨綢繆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77章 衆人齊聚(七)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46章 百里追殺第188章 李玄霸VS屈突蓋第168章 逍遙王府第279章 太子府密謀第74章 衆人齊聚(四)第214章 困獸猶鬥(三)第133章 曉之行動(一)第266章 北伐起,唐刀現第38章 一戰成名(一)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269章 援軍抵達第264章 窮追不捨第117章 藥王(二)第10章 歸家救母第92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246章 解甲歸田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21章 救援洛陽第146章 弒君(二)第161章 入定關中(二)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301章 暗潮涌動第166章 自立爲帝(一)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126章 三星齊聚(一)第197章 瓦崗破,李密亡(一)第4章 指點明津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41章 單氏雙雄第9章 途中救人第228章 傳國玉璽(四)第155章 太原起兵(五)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158章 俯首稱臣第184章 玄霸秒勝第185章 夢魘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182章 夜襲瓦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