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楚都吳營

郢都楚王宮空蕩蕩的大殿上,傳出吳王姬光憤怒的咆哮聲:“伯無能!用刺客,時機、地點、機會,缺一不可。而他竟如此草率,寡人將如此重任託付於他,他竟只派一死士潛入山中貿然動手,真是愚蠢至極,楚王如今必起戒心,還能再得機會嗎?”

殿下衆將臉色凝重,衆皆不語。相國伍子胥目光微微一掃羣臣,出班奏道:“大王息怒,伯行事一向謹小慎微,非萬全把握,決不輕易動手。這種貿用奇兵的手法,不像是伯所爲,還是待他信使返回再說吧。”

姬光鐵青着臉色,狠狠一拂袍袖:“不是他又是哪個,如此迫不及待想殺楚王的,除了我們,唯有齊晉,而齊晉兩國未必反應如此迅速。再者,齊晉圖謀的霸權天下,若楚國戰事早早罷休,他們哪有藉口出兵?還不盼着這裡再亂上一陣纔好。除了他們,天下還有何人想殺楚

伍子胥微微搖頭,滿頭白髮蒼蒼:“臣也想不出來,只是覺得,以伯的性格,這不像是他的作爲。”

就在這時,有人進殿稟報:“啓稟大王,伯將軍信使到。”

伍子胥喜道:“快快宣他進殿!”

正在殿中憤怒遊走的姬光冷哼一聲,返回中間王座坐下。一個信使匆匆走入,施禮道:“小人奉伯將軍將令,見過大王。”

姬光沉聲一哼,森然問道:“寡人將三千精銳交付於他,是要他帶去隨國遊賞風景的嗎?伯爲何只派一名刺客入隨國九鳳谷行刺。他派你來,是向寡人請罪的嗎?”

那信使慌忙跪倒,惶然道:“啓稟大王,那刺客並非伯將軍所遣。伯將軍派人潛進隨國打探動靜,才驚聞有人行刺楚

姬光一愣,詫然道:“果然不是他動的手?”

他情不自禁看向伍子胥,伍子胥搶前一步問道:“伯現在何處?”

那信使道:“回相國,伯將軍得知楚王遇刺的消息,便知楚王已然警覺,原定計劃難心施行。而且各路趕往隨國勤王地楚人軍隊人數雖多多少少,卻是每日不絕於途。伯將軍恐;被楚人發現行蹤,已避開大路,率軍潛伏於隨國往郢都而來的要道旁密林之中。另遣士卒扮成樵夫隨時打探消息。”

伍子胥聞言讚道:“伯做事果然謹慎,心細如髮、隨機應變,尤其難得。他派你來面見大王。有什麼話說?”

姬光聽伍子胥這樣說,想想如果那刺客果然不是伯派的,他如此處理倒是應當誇淨獎一番,那氣憤便消了些,揚聲問道:“講。伯派你回來,有何話說。那信使道:“大王。伯將軍言道,各路楚人勤王之師不斷趕往隨國,不日之內楚人必然出隨國而伐郢都。他本奉命待楚王東來,襲其中軍,斬其首領,然而如今楚王遇刺,打草驚蛇之下,惶惶不可終日,身邊護衛力量必然大大增加。若依原計。恐難奏效。是以命小人趕回,聽候大王進一步吩咐。”

伍子胥又問了問伯那邊如今的情形。拱手奏道:“大王,既然大王不欲馬上歸國,那麼依臣之見,伯這支孤軍便不必急着調回來,刺殺楚王之計雖功敗垂成,但我們悄然遣出一支伏兵,或可會有大用。依臣之計,大王不必急着召他回來,可令他就近隱藏,關鍵時刻,說不定能起奇兵之效。”

姬光對伍子胥倒是言聽計從,聞言頷首道:“相國所言有理。你速速回去,令伯就地隱藏,隨時與寡人保持聯絡,以候命令。”

那信使慌忙答應退下,姬光蹙額道:“奇怪,是誰要殺楚王,莫非……楚人中哪位王孫見楚王落難,有機可趁,想趁火打劫不成?真是可惱,壞了寡人的大事。”

伍子胥道:“大王,這幕後兇手,怕是一時難以現出原形。楚人近日必會出兵討伐,而……慶忌,更是早早佔據了那處城,堵住我大軍一條退路,其用心不言自明,咱們現在拖延時日,一時爲了儘量起運楚國財富爲我所用,二來,也是爲給齊晉發兵創造機會,但我吳師孤軍深入,困守郢都,終是危機重重,咱們還是應該好好計議一下,與其困守,不如主動進攻,給楚人制造些麻煩,拖延他們合圍的速度,同時,郢都的防務也要加強。”

姬光傲然一笑:“慶忌那裡,多派探馬,只要他有意圖拋下我軍偷襲國中的意圖,我們便立刻沿預定線路回國阻之。若是他只在楚國與我糾纏……,嘿!待諸國大亂時,我們返回吳國去,讓他這無根之軍留在這兒收拾殘局吧。

至於楚人軍隊,縱然百萬綿羊,是我吳國虎狼之師的對手嗎?何況楚人能調集來的軍隊不會超過十萬人,再多地話,不用咱們打,內有附庸造反,外有諸侯入侵,楚國馬上就垮了。十萬人,再加上慶忌兩萬多人馬,勉強有十三萬。而我們本部兵馬四萬,再加上釋放的楚囚、招募的奴隸組成的附庸軍,差不多也有兩萬人。六萬對十三萬,若正面對敵,他們還有些優勢,若我以守待攻或者他們想圍困住我,這麼點兵力就辦不到了,怕他何來?”

伍子胥皺一皺眉,正色道:“大王,驕兵必敗!楚人雖被我們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楚軍絕非一無是處,死戰竭誠地楚人將士更不缺乏,何況那慶忌此番捲土重來,更加不容小覷,這裡畢竟是楚國,是楚人的天下,大王怎麼如此大意。”

伍子胥直言厲色,姬光反而笑了,羣臣之中也只有伍子胥敢犯顏直諫,而姬光卻恰恰欣賞他這一點。姬光頷首笑道:“相國提醒的是,寡人知錯了。如今衆將都在,相國便將咱們議定地對策說與衆將聽聽,如有不妥,正好大家計議一番。”

“是,遵大王旨意。”伍子胥拱手一揖,從容站定,向殿旁招了招手,立時有兩名武士走了上來,其中一人捧着一圈巨大的畫軸。到了殿上站定,兩人持着畫軸兩端,將畫緩緩展開,姬光凝神一看。卻是一副巨大地地圖。

伍子胥道:“這副地圖,是從楚宮中搜出的,臣依據近來雙方兵馬調動的情形予以註釋。遂成如今這副模樣。這圖上畫地紅點與紅線,是我軍勢力分佈,而藍色的點與線,則是楚人兵馬。至於這個綠色地三角星,就是慶忌那一路人馬。”

那圖甚大。山川地理看着很是清晰,只有上邊的三種顏色的點與線叫人看着有些莫名其妙。這時伍子胥一加解說,衆人再與自己印象中的雙方兵分分佈情形對比,果然一目瞭然。

從地圖上看,圍繞郢都,形成了兩道最爲密集的紅藍色線條區域,藍色線條地中心點在隨國九鳳谷,楚國各條線路上的藍線都向那集中,然後匯合成一道粗的藍線,遙遙指向郢都。在郢都東南方的“那處城”。則是一個綠色三角。那是慶忌地所在,慶忌駐紮地地點非常微妙。這個地方是南下吳國的一個水陸要衝,慶忌據兵於此,擺出地架勢既象是要與楚軍合圍,進攻楚都的模樣,要脫身退出戰團,擇路東行進攻吳國也十分便利。

至於紅色的線點圖示,一個大大的紅點定在郢都位置,周圍幾處要隘和楚都的衛城也是一些紅點,猶如衆星拱月般把郢都捧在中間。在場地人都是吳王姬光的親信將領,他們一看自郢都出來地那條粗大紅線,就知是吳王已經敲定的返吳路線了。

伍子胥道:“衆將請看,楚人勤王之師一旦匯合,必從隨國擇路東向,其主帥十有八九當是費無極無疑。他的打法不外乎攻城與合圍兩條路。目前情形,楚人能調集的軍隊有限,而且楚軍新敗,士氣低迷,費無極未必敢冒險分兵包圍,以免被我們各個擊破,所以萬一事有不濟,我們要突圍離去,還是易如反掌的。這就是大王要冒險留在郢都,伍員卻沒有勸阻的原因。

唯一可慮者,是慶忌的心思,他是要配合楚王滅我吳師於此地呢,還要是趁楚人與我糾纏時揮軍吳國直取姑蘇?所以,對慶忌的動向必要格外小心,不過……他數萬兵馬,想要調動並非易事,即便真要揮軍東向,陸路來路,河流縱橫,泥澤山川不斷,他們只能憑兩條路走路,逢河架橋乘舟,逢山翻山越嶺,速度不會太快。若是乘船沿大江東向,雖是順水,但大江曲折,以船速來論,同樣不會比我們更快趕到吳國,何況吳國那邊還有夫概與夫差兩位公子阻敵,只要我們小心一些,當無大礙。

郢都之中,有我吳師主力一萬五千人,其中配備了楚人勁弩的三千人,釋放地囚徒、奴隸軍約八千人,他們主要負責加固城池、挖掘工防、修造城防器械。分兵駐守幾處山水要隘地約兩萬人,郢都附近衛城駐軍一萬四千人,伯帶走三千人,人數雖少,卻全都是經徵慣戰的精銳之師,武器精良、甲冑齊全,人人都配發了楚人地勁弩,這支奇兵非同小可,待楚師東來,他就是插進楚人心臟的一把尖刀。”

有此佈置,當保我軍身處楚國,非逢十分意外,不致有什麼大的錯失。不過,大王身份貴重,一身系以吳國安危,如今大王身在楚國,雖有數萬將師扈從,也得以妨萬一。如果萬一,慶忌或楚人有何難以預料的奇妙好計,打破我們這種嚴密的防禦,就像我們趁楚人不備,直接殺入郢都一樣殺進郢都來,那我們就得當機立斷,馬上撤離了……”

說到這兒,他頓了一頓,姬光接口笑道:“未慮勝,先慮敗,這就是相國的謹慎之處了。衆將不要看楚人和慶忌來勢洶洶,一倍之敵是圍不住寡人的。若是萬一他們能突出奇謀,突襲入城,而我軍還未及離開,則依相國之計。集合精銳出東城,城中處處燃起火來以阻追軍。出城後,以戰車開路,後爲步兵,中間裹挾現被寡人遷居東城的十萬百姓,那樣一來,無論是慶忌還是楚人,勢必不敢視如此衆多的平民如無物而妄然向我們發動攻擊,前途當無阻礙……”

衆將身在楚國,孤懸異地。確實有些擔心退路問題,一聽如此毒辣而有效地好計,不禁喜上眉梢,心中大定。伍子胥的手指在地圖上划動。在雲夢澤南方向重重一頓,肅然說道:“當然,這……只是萬不得已時的辦法。楚人與慶忌,未必能迫得我們如此狼狽。”

他擺手令人收起地圖,轉身又道:“現在再說說如果我們打敗楚人與慶忌聯軍的情況下,下一步應該如何動作。如今,齊國和晉國已分別出兵了。並號令附庸屬國參戰。我們一方現有齊、晉、蔡、唐、苔、邾、滕、薛、杞、勳十國相助。楚人一方有秦、曹、魯、陳、衛、宋、鄭,頓、胡。沈、陳、許、慶忌十三路人馬相助,此外如莒、劉、費、甘、單、邵、、楊、越等國態度不明,仍在觀望之中。

齊、晉皆爲大國,軍力強大,若兩國能順利南下,則天下望風景從,形勢爲之一變,我們一方諸盟國則必主中原,那時我們身在吳國。搶了先機。吳國疆域當擴大數倍而不止。如果形勢果真向着這個方向發展,我們的佈署就要及時調整……”

伍子胥侃侃而談。姬光和衆將不時就各自的問題發問,衆人議了近乎一個上午,衆臣才下殿離開,伍子胥隨姬光進了後宮,對今日所議細節又談了許久,共用了午膳,這才告辭離開。

那在吳王身邊侍候的老太監隨在他身邊,不時拿眼睃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伍子胥雖是滿頭白髮,光看頭髮比那寺人還老,但是實際年齡才三十出頭,耳聰目明,老態龍鍾的寺人表現盡皆看在他的眼中,伍子胥不動聲色,直至到了前殿,再往前已是吳師侍衛把守,宮中寺人、婢女一概不得踏前一步地地方,這才停住身子,轉身看着那滿臉皺紋的寺人,問道:“雁,你有什麼話要對我說?”

原來,這老寺人與伍子胥本是相識的,當初伍子胥仍是楚人時,伍家乃楚國重臣,其父常常出入宮廷,連帶着伍子胥與這原本侍奉楚王的寺人也是相熟地。

“相國大人……”,寺人雁佝僂着脊樑,仍沿用當初哆嗦着說道:“雁有些話想問問大人。”

“什麼話?”

“大人本是楚人,大人的父祖幾代人均爲楚國效力,郢都城中與伍家友好的楚人不知有多少戶人家。大人……大人何以竟出此毒計,欲以楚國無辜平民地身體,做爲戰場上的盾牌?”

伍子胥雙眼一瞪,逼近一步,怒道:“大膽,爾竟敢偷聽某與大王的計議?”

寺人雁蒼老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微微哈腰道:“雁……不敢,雁在宮中,不過是個侍候人的玩意兒,誰把雁當過人來多看一眼?大人與吳王飲酒談笑,聲震屋瓦,雁就在堂下侍候,並不曾被吳王或大人喝退啊。大人若擔心雁如泄露風聲,現在便殺了雁就是了。”

伍子胥一彈劍柄,冷笑道:“殺你何益?你出得了宮嗎?若是真有用到這一計地那一天,伍子胥又何懼天下人知道計出我手?”

雁顫巍巍地搖了搖頭:“大人爲報毀門滅家之仇,領兵殺回楚國,驅楚王,淫楚女,掠楚國財富,殺楚國將士,鞭先王遺骸,如此種種,縱有天大仇恨也該消了呀……。焚郢都,裹挾楚國十萬平民爲兵盾,你可知……那都是老弱婦孺?何以如此心腸,你也狠得下心麼?”

伍子胥沉默片刻,仰天大笑三聲,雙目微微泛紅,冷冷一瞪寺人雁:“伍員做楚人時,做到家破人亡,楚人於我何恩?如今伍員孤家寡人,皆拜楚國之賜!如今既爲吳王效力,殺伐決斷,豈容私情?倒行而逆施,心安理得!”

“你……”,寺人雁憤怒的臉皮都漲成了深紅色,伍子胥把袖一拂,揚長而去。

寺人雁追上兩步,眯起老花眼看着他消失地地方,頓了頓足,喃喃說道:“我早該知道……說也白說。如今的伍相國,再也不是伍奢府上那個面冷心熱、心地坦誠的二公子了。你若還有人心,怎會先後殺了載你過江的漁夫、濟你飯食的浣紗女子滅口,還昧起良心說什麼皆是自盡而死.你瞞得過天下,瞞不過楚人,瞞不過我這一雙老眼,當初的你,不過是伍家一個小兒,一個高高在上的貴介公子,有什麼恩惠名望能施及僻遠,讓這漁父村姑爲你以死明志……”

他轉過身,顫巍巍地往回走,喃喃道:“倒行逆施,說的不錯。真是倒行逆施,伍員啊伍員,人在做,天在看,你必不得好死!”

第225章 伺機第244章 三戲吳使.第221章 勾踐使者第133章 清歌一曲霓裳舞第194章 泄密第147章 大計得售第289章 紛紛乞降第83章 ·慧黠美人心第246章 小蘿莉的入城式.第169章 選擇第95章 烏雲壓城人未覺第276章 惡日定鼎第231章 六美人第32章 似無意第280章 南征北戰.第138章 爭鋒第250章 兵貴神速第173章 各懷機心第126章 心思第170章 決定第190章 天下亂第256章 失和第71章 玲瓏手段第283章 鸞聲將將夜未央.第11章 遊說第250章 兵貴神速第203章 設伏第211章 疲於奔命第11章 遊說第10章 漆城第6章 邂逅第280章 南征北戰.第65章 威哉公子軍第21章 投效第134章 尋春誤入桃源境第185章 說服第91章 颯沓如流星第179章 交易第221章 勾踐使者第13章 漆城第一美人第3章 運籌牛車之上第76章 兵不厭詐第85章 忙碌夜第191章 楚都吳營第185章 說服第107章 忽悠第40章 世道在爭第131章 履約赴約第128章 孔丘PK盜跖第124章 又生事端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208章 造勢第109章 又下一城第88章 慷慨男兒第233章 延陵季子第139章 陳長卿第133章 清歌一曲霓裳舞第101章 一代奸雄第87章 ·四面楚歌第259章 雙喜臨門第76章 兵不厭詐第156章 返衛在即第168章 險象環生第184 兵破郢都第271章 秦女季嬴楔子第235章 成王敗寇第25章 詭譎第197章 黃雀在後第227章 承諾第200章 鴻飛冥冥第273章 天生倔強第102章 歸來第271章 秦女季嬴第35章 俠義之風第179章 交易第64章 禍水東引第58章 季孫子斯第127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166章 磨劍霍霍第120章 大管事第51章 人之初第34章 萬人敵第207章 乘勝逐之第179章 交易第141章 明月何灼灼第112章 循循善誘第182章 狹路相逢第157章 大論爭第289章 紛紛乞降第289章 紛紛乞降第31章 英淘第190章 天下亂第176章 重返艾城第60章 夜探叔孫第148章 新君甫立第259章 雙喜臨門第153章 謀國備謀城第251章 內政外交.第177章 君子善假於物
第225章 伺機第244章 三戲吳使.第221章 勾踐使者第133章 清歌一曲霓裳舞第194章 泄密第147章 大計得售第289章 紛紛乞降第83章 ·慧黠美人心第246章 小蘿莉的入城式.第169章 選擇第95章 烏雲壓城人未覺第276章 惡日定鼎第231章 六美人第32章 似無意第280章 南征北戰.第138章 爭鋒第250章 兵貴神速第173章 各懷機心第126章 心思第170章 決定第190章 天下亂第256章 失和第71章 玲瓏手段第283章 鸞聲將將夜未央.第11章 遊說第250章 兵貴神速第203章 設伏第211章 疲於奔命第11章 遊說第10章 漆城第6章 邂逅第280章 南征北戰.第65章 威哉公子軍第21章 投效第134章 尋春誤入桃源境第185章 說服第91章 颯沓如流星第179章 交易第221章 勾踐使者第13章 漆城第一美人第3章 運籌牛車之上第76章 兵不厭詐第85章 忙碌夜第191章 楚都吳營第185章 說服第107章 忽悠第40章 世道在爭第131章 履約赴約第128章 孔丘PK盜跖第124章 又生事端第171章 先發制人第208章 造勢第109章 又下一城第88章 慷慨男兒第233章 延陵季子第139章 陳長卿第133章 清歌一曲霓裳舞第101章 一代奸雄第87章 ·四面楚歌第259章 雙喜臨門第76章 兵不厭詐第156章 返衛在即第168章 險象環生第184 兵破郢都第271章 秦女季嬴楔子第235章 成王敗寇第25章 詭譎第197章 黃雀在後第227章 承諾第200章 鴻飛冥冥第273章 天生倔強第102章 歸來第271章 秦女季嬴第35章 俠義之風第179章 交易第64章 禍水東引第58章 季孫子斯第127章 曾是驚鴻照影來第166章 磨劍霍霍第120章 大管事第51章 人之初第34章 萬人敵第207章 乘勝逐之第179章 交易第141章 明月何灼灼第112章 循循善誘第182章 狹路相逢第157章 大論爭第289章 紛紛乞降第289章 紛紛乞降第31章 英淘第190章 天下亂第176章 重返艾城第60章 夜探叔孫第148章 新君甫立第259章 雙喜臨門第153章 謀國備謀城第251章 內政外交.第177章 君子善假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