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

高俊原本以爲這樣的土地工作過於超前,會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對,甚至就連驅口們都有可能不理解自己的行爲。不過這些天來的摸底調查,高俊才驚訝的發現,大部分人的想法比自己更激進,至於重新分配土地的事,那簡直就是大家公認的好事,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不存在的。

高俊只能怨自己糊塗迂腐,哪怕是當年的《人權宣言》也爲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設立了十六條前提條件,包括人人平等、確立憲法、司法公平、合理賦稅等等,這些東西我大金一個都沒有。猛安謀克戶的土地本來就是搶來的,什麼天理公道下都站不住腳,本百戶只不過是把本來就屬於別人的土地還回去而已。

隨着各寨的情況一點點被摸清,土地丈量的結果也逐步呈現,押剌百戶的形勢逐漸明朗起來,土地工作的前期準備已經基本完成,現在唯一讓高俊比較忌憚的,就是猛安謀克戶擁有的大量盔甲武器。

自從高俊宣佈免費爲大家修理盔甲以來,陸續送來盔甲八九十副,但是根據估計,起碼還有四十副以上的盔甲依舊留在猛安謀克戶家庭當中,沒有交到這裡。如果高俊真的讓軍兵採取強制手段的話,這些人肯定會穿上盔甲拼出老命,這一百名軍兵可是高俊的種子,他絕對不想發生任何的流血犧牲,即使避免不了,也要儘可能降低損失。

經歷了半個月的訓練之後,軍兵們開始了第一次考覈,項目包括跑步、舉重、弓箭、長槍、土木五項,分爲甲、乙、丙三個等級,同時宣佈了着裝條例和薪資條例。

丙等在各方面考察都合格,但是並不突出,這些士兵將會作爲基本長槍手使用,他們身穿黑長袍軍服、系皮帶、白色披膊巾,每人發給一根長槍,一把手刀。每人每月500文錢,八斗粟米,四月發絹兩匹,十月發綿十五兩。

乙等在身體素質和對抗項目上表現突出,這些士兵則作爲長槍、刀盾兩用,他們身穿黑長袍軍服,系皮帶,紅色披膊巾,每人發給一根長槍,一把直刀、一面盾牌。平時他們把盾牌背在身後,拿起長槍,和丙等的士兵一樣組成長槍方陣,一旦有必要,指揮官下達命令後,他們就扔掉長槍,拔出直刀架起盾牌,作爲近戰刀盾兵使用。每人每月800文錢,一石粟米,四月發絹兩匹,十月發綿十五兩。

甲等則是在弓箭射術上表現優秀的士兵,高俊選取了射術排名前十八的人,作爲弓箭手使用,這些軍兵發給長槍、手刀和弓箭,黑長袍軍服、系皮帶、綠色披膊巾。每人每月一貫錢,一石粟米,四月發絹兩匹,十月發綿十五兩。

關於這個月薪標準,高俊和何志也吵了整整一天,後者揮舞着賬簿,錙銖必較的捍衛着可憐的公帑,而前者一再強調必須給予士兵相當的物質條件,除非是去當山賊,否則沒有物質激勵是沒有人會來當兵的。

最後兩人達成了妥協,按照金代射糧軍的標準略微降低一些,作爲這一百人的軍餉標準,所幸這裡面大部分人都是驅口,本來日子就很苦,雖然發來的現金變少了,但是每日配發的糧食更多,大部分人心裡都覺得賺了。

除了士兵們要進行考覈之外,軍官們也要進行,除去身體考覈,還要進行文化測試。

潘正提前十幾天就完成了270個字的指標,在所有軍官、士官當中文化程度僅次於張成武、趙汝凡這兩人,和樓升並駕齊驅,孛涅察爾雖然會說多國語言,但是寫起字來顯得很痛苦,孫庭更是基本交了白卷,少了一隻眼睛對於正常人來說寫字都會增加阻礙,更何況孫庭以前幾乎就沒握過筆桿。

同樣幾乎交了白卷的是紇石烈師靖等幾個隊正,但是這些人在身體素質上都表現不錯,而且通過這幾天的觀察,高俊也感覺他們至少是具備隊正的才幹的。唯獨有一名隊正,在身體和文化兩項都不合格,平時表現似乎也不怎麼好。

通過這次考察,三名虞侯帶的軍兵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特點。

潘正完全發揮了拼命三郎的作風,帶着他的30名軍兵早出晚歸,夜間還常常加訓。答應高俊認270個字之後,潘正又低聲下氣地請樓升、趙汝凡做自己的老師,樓升和潘正本來關係就好,而趙汝凡能得到一名虞侯如此敬重,心裡面也不免飄飄然,兩個人都盡心盡力的幫助潘正,順便還幫助幾位隊正補了課。

在這次考覈中,潘正的軍兵們表現最好,有十名士兵達到了乙等水平,潘正和另外兩名隊正文化課全部過關。

溫迪罕僧虔的行表現稍差,但是虞侯、兩名隊正和三名隊副這六個人的武藝考較都相當突出,超過了潘正那一行。據說,僧虔天天晚上以帶徒弟的方式,領着隊正和隊副們訓練,而他出去偵查這段時間,暫時代替他的紇石烈師靖作爲“全都槍棒第二”自然也沒有放鬆。所以這一行雖然整體情況趕不上潘正,但是六名軍官都表現的極爲搶眼。

但是在文化考覈上,溫迪罕僧虔這一行的表現差的就比較遠了,僧虔本人粗識幾個字,倒也能矇混過關,另外兩名隊正則是實打實的交白卷。

同樣感覺不好受的是高俊和何志也兩人,郭延嗣可以說是最早跟着兩個人的,還救過高俊的性命,他現在出了這樣的醜,兩個人心裡一樣不好受。郭延嗣爲人性格淳厚,對高俊二人言聽計從,但是由於他過於遷就別人,治理軍隊當然不如領導氣質的潘正和老江湖僧虔,好好先生是帶不出虎狼之師的。高俊心裡面有點兒後悔,如果考覈前能對郭延嗣施加點壓力,也許就不會這樣了。

高俊以前最煩打官腔,但是現在他幾乎要感謝這種習慣。高俊做了考覈後的點評,不動聲色的批評了某些人,郭延嗣耷拉着腦袋,很有點擡不起頭,至於那名隊正?當場就被高俊罷免了。儘管高俊也繞了幾個彎子,但是在這個時空,已經是非常直白而嚴厲的批評了。

考覈結束後就是重新編組,這次編組將三個行分爲鋒行和翼行。

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尾聲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三章 散(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尾聲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五章 決(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尾聲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
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尾聲第二十章 血策(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二十一章 聚賢賓(上)第二十章 奮戰的軍兵(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三章 散(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三章 霹靂現,狂飆落(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十七章 段鍾(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尾聲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二十一章 燒不盡的野火(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六章 貨物(下)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五章 決(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尾聲第九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上)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