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

騎兵第九營,按順序排應該是遼東方面騎兵第二營。最初高俊剛剛派兵前往遼東的時候,只給了孫庭兩個步兵營,隨後又幾次增援,孫庭將增援部隊當中的騎兵抽調出來,組建了遼東方面的第一個騎兵營,整體上這支騎兵依舊是以山東騎兵爲模板,是山東主力部隊的遼東分支。

第二騎兵營則截然不同,它並非由一兩支種子部隊逐步擴展而來,是老部隊的翻版,恰恰相反,它是從無到有中建立起來的,其主要成員是張惠在混同江一帶招收的各少數民族部落勇士,整體上來講,這支軍馬的血統與光軍其他幾支騎兵部隊都不一樣。

想當初,張惠剛剛抵達黑龍江流域的時候,就被這裡奇異壯觀的塞北風光所吸引,而當地的各民族部落也給了這位山東好漢很深的印象,東北地區的各少數民族都有漁獵傳統,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喜歡用長弓重箭,作戰時勇猛向前。雖然文化水平不高,協同意識還不夠強,但只要加以調教,一定能夠成爲優良的部隊。

在這一指導思想的引領下,張惠先後招收了數以千計的胡裡改人,吉烈迷人和鐵驪人,而北山還有許多部落,根據會寧府的女真人所說,北山上的這些部落茹毛飲血,不通人言。

但是,張惠很快考察得知,這些人同樣說類似女真語的方言,也並非是全然懵懂無知,他們有自己的氏族形態,還能夠打磨工具,最近十幾年來,還在平原地區的女真人和漢人教導下學會了冶鐵。

張惠晚年時曾經口述過回憶錄,其中這部分材料也是民族學的重要研究資料。只不過在當時,他考慮的主要還是這羣人懂得女真語,與交流起來不困難,所以多徵招了不少。這羣少數民族騎兵在戰場上表現十分搶眼,,每次出現都能把普選萬奴的軍馬打得大敗虧輸。

這支軍隊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名士兵都選擇攜帶兩張弓,一張是體型較大的大稍弓,用來射穿甲重箭,這種弓的造型很接近於後來的清弓,稍很大,便於積蓄勢能,射程雖然不長,但是使用重劍的話殺傷力極爲可觀。

而另一種則是較小的硬弓,能夠射出非常遠的距離。對付輕甲或者無甲的敵軍非常好用,也可以用來釋放另建或者在敵軍背後騷擾敵人,幾乎每一個騎兵都裝備了這樣的兩把弓,因此一眼就可以辨認出來,遼東各軍也都叫他們二弓軍。

就在半個月前,這支能征善戰的騎兵隊伍跟着張惠順着剛剛開發出來的山海關小道擠進了灤河平原,隨即大殺四方,又在張惠的調遣下一路向南到直沽寨,與高俊等人會合,標誌着在東方道路上徹底卡住了敵人。

但是,畢竟中都以東的濱海地帶,海極度泥濘難走,並且缺乏軍事上的意義,所以,這條道路除去必要的通信交流之外,很快就斷絕了。

而剛剛跋涉過泥塘來到高俊這裡的騎兵自然也就不方便再回去,這營騎兵被高俊直接要了過來,暫時劃入近衛師指揮,屬於直屬部隊,等到燕雲之戰打完後,再歸建回張惠那裡。

據說,張惠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心痛得直跳腳,高俊本人也特別重視這支部隊,所以,在這次抵禦敵軍大兵清洗的行動當中,該營首當其衝,分成數股投入戰場,開始外圍騷擾敵軍的行軍兵馬。

2萬多騎兵行軍,也是非常壯觀的景象,左右兩邊無邊無垠,一個騎兵營使出渾身解數,能騷擾的地方也就那麼多,儘管來去如風的二宮君每一輪都能跑,撒出數10個死亡來,但是蒙古軍隊的整體行動未受影響。

經過將近一天的行軍,蒙古軍隊已經非常逼近,潘正與高俊的兩軍結合部。

在過去一個月裡,高俊從南往北,潘正自西向東,都是爲了包夾打擊敵軍,主力盤踞着的中都城,在進攻戰役中,隨意改變進攻箭頭的方向是兵家大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部隊的混亂,所以儘管高俊有把握,也有理由讓自己的主力軍團略微側過身來,抵禦敵軍對結合部的打擊,但他卻不打算這麼做,與此相類似,潘正也抱有相同的看法,兩人交換意見之後決定主力部隊繼續按原定路線行動,只留下少量部隊,做堅決阻擊。

這一行動是經過反覆論證的,謝楚源帶領參軍們經過長達兩個時辰的討論,提出一個重要觀點:,兩個主力軍團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敵人的巨大震懾,只要能夠巧妙利用主力的震懾能力,即使只依靠1萬人,也有可能阻擋敵軍2萬人的進攻,畢竟敵軍也不敢打包票,他左右的那兩團巨人會不會突然擠進來。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高俊只派出了,3000騎兵和6000名步兵,而潘正則派出了3000騎兵和3000步兵,沒有攜帶任何火炮,也沒有工兵部隊協助,所有的防禦工事都用之前部隊留下的現成的,兩個人,都是打算用最小的代價來換取敵軍撤退,好集中力量繼續向中東逼近。

也古要是知道自己苦心孤詣,積攢力量執行的突圍行動,居然被高俊如此慢待,十有八九要氣的吐血三升,但僅從眼下的情況來看,也古對這次突圍戰還是有信心的,2萬最精銳的蒙古軍隊,發起短暫的雷霆一擊,無論如何也不是光軍能夠抵抗的。

很快,事實就告訴也古,世道已經變了,蒙古軍隊再也不是強大與精銳的代名詞,與之相反,光軍的戰鬥技巧和戰鬥意志則天下無人能敵。

最先與光軍接站的是蒙古軍隊的前鋒,天色,將晚他們也要趕到預定宿營地點的時候,突然遭遇了大股光軍騎兵的正面進攻,對手顯然也是趕了很久的路纔過來的,但依舊搶在蒙古人還沒有宿營前,突然發起正面對決。

這些光軍騎兵就是在光軍內部通常被稱之爲前營騎兵的輕裝騎兵部隊,士兵們的盔甲遠遠不及全裝部隊那麼厚重,一般是穿上貼身的胸甲腹甲,腿上的甲裙紙覆蓋至膝蓋,然後在外面裹上戰袍,看上去就像是普通人一般的打扮。整體防護力與全裝士兵相比,差了不是一個數量級,但是,槍騎兵正面對決的時候,無論輕裝重裝往往都是一槍的事情,這種輕裝騎兵再配上超長的紅纓槍,即便是跟全副武裝的武士正面對衝,交換比依舊划算。

更何況,蒙古的前鋒部隊雖然也有不少勇士,但並非裝備最好的蒙古軍隊,鎧甲也稱不上精良,被光軍一波衝鋒就帶走了上百人,餘下兵馬潰散,原本選定好的宿營地,也被光軍騎兵所佔領。

第十八章 故(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章 燕(下)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八章 血鐵(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尾聲第七章 間諜(上)尾聲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尾聲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二章 羊(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尾聲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六章 控扼膠東(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三章 高中(上)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尾聲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
第十八章 故(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十章 燕(下)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八章 血鐵(下)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尾聲第七章 間諜(上)尾聲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尾聲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二十二章 馬(下)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二十一章 鄒乃濟(上)第二章 羊(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三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上)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尾聲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四章 高中(下)第十六章 控扼膠東(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三章 高中(上)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尾聲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四章 爲了祖國(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