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

殷去寒坐到他對面,心裡想了一下才對他說:“俊,賜婚縣主這件事情,你還是不要直接拒絕好,道家的心思難以猜測,春雨轉瞬也可變成雷霆。”

“去寒,我知道你心裡着急,擔心這件事對我不利,但是你放心好了,縣主我是不會尚的,至於得罪道家嘛,我也不會那麼傻。這次你來的正好,我正想派人去開封活動一下,一來爲高家軍繼續爭取空間,二來也爲尚縣主這件事爭取餘地。”

“我對這位縣主也有所耳聞,風評還是很好的,萬一事情不可挽回,你也可以稍稍委屈自己一下……不,是便宜你了。”

兩個人都笑起來,高俊與殷去寒已經經歷了許多,根本都不把縣主當作是感情的障礙,和在運河上共同經歷過生死的二人相比。這個連面都沒見過的縣主只是完顏珣強行設置的一個小小難關而已,兩個人絕不會因此而輕易放棄感情。

正當兩個人準備討論今天晚上高俊要不要睡在這裡時,何志也帶着一臉抱歉的臉色來了,告訴高俊又有要緊事要處理。

高俊從藤椅上一骨碌爬起來,如果何志也都說要緊的話,那確實不是一般的事。

“你趕快過去,這邊我來收拾。”看着高俊有些爲難,殷去寒趕緊說。

何志也其實情況也類似,他正在和小雙一起吃飯,卻被孔元政叫了出來:顯然周邊的敵人並不打算給高家軍放假的機會,郝定在黃河北岸重舉大旗,招集流亡數萬人,佔據濟、曹、單三州之地。

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沒什麼,但是郝定卻登基稱帝,自號大漢皇帝,朝廷大爲震驚,已着手下令高俊等人進剿。

這次完顏珣給高俊的制書言辭懇切,而且事前就開出了重賞:功成則官拜節度!

郝定也是大家的老朋友了,當初魯南戰役滅九路紅襖軍的時候,郝定是第一路,因爲過於吝嗇糧食,在兗州城外與高俊正面對抗,以至於慘敗,沒想到他又在河北搞出這樣的動靜,高俊有些驚訝:此人何時又有了這般隊伍?

“據我們瞭解,這是因爲官軍中有一支隊伍叛逃到他旗下,幫助他攻克這三州之地。”趙昉遞上來平陰縣令的呈文:“郭大相公旗下的愛將張惠率領數千名花帽軍叛逃了,如今已經投靠在郝定麾下,所以郝定的勢力更是大爲增長,今非昔比。”

“到底還是叛逃了。”沒有人知道高俊和何志業的心思:張惠因爲金朝對義軍的不公正對待,一怒之下扯旗造反,被圍剿之後逃到忠義軍中,成了南宋的忠義四總管之一,然而臨安小朝廷對這些北方義軍嫉妒猜忌,並且挑撥他們互相殘殺,張惠驚怒,再次北投,被金朝封爲忠義四郡王之一,與蒙古對抗,最後戰死於三峰山。

早在蘆葦蕩之戰的時候,高俊就發覺張惠對朝廷頗有微詞,當時就想到這也許是撬開她的一條線,萬萬沒想到還是棋輸一步,大名府之戰牽扯太多心思,無暇顧及張惠,而他真的起反了。

“說到底還是河北百姓過得太苦了,自從道家遷往河南以來,人員禁止南下,物資禁止北運,河北貧乏,民間無食,黑韃一年三次四次南下,毀人田地,奪人牛馬,而朝廷不管不問,僅僅設了兩三個行省,精兵銳卒一人不派,民間豈能不怨?”高俊下達命令:

“對於三州紅襖軍,要以撫爲主,尤其是注意說動張惠,郝定如今已經當了皇上,與道家必然是不死不休,要儘可能孤立他,將之徹底消滅。”

“咱們現在就準備進軍嗎?”

“準備要開始做,但不急於這一時,等到七月份再前進也無妨,這段時間我且去拜訪行省侯公,另一方面,我要派人能夠去開封走一走,爲咱們高家軍爭取活動餘地,前幾次擴張,朝廷上下之人已經對咱們有所微詞,儘管咱們立下護駕之功,是道家心思莫測,今日雨露明日雷霆,我們還是要小心維護自身才是。”

大家都站起來,等着高俊的吩咐。

“本次出征五旗,三正兩貼,孫庭率領!”

孫庭萬般沒想到是自己,急忙點頭稱是。

“李銘騎兵助陣!”

在繳獲了數千匹馬之後,由李銘和段景柱仔細甄別,挑選出兩百批最優良的戰馬。眼下高家軍終於建立了第一個騎兵都和第一個騎兵貼軍都,騎兵編制特殊,三人一組,三組一編,三編一連,二連一都,加上軍使、佐、典、判、什將,一共六十三名騎兵。

而爲了這六十三名騎兵,足足安排了一百名貼軍伺候戰馬和騎手,保養武器,重騎兵的昂貴讓有所心理準備的高俊還是絲絲肉痛。

此二人受命即刻去準備出征事宜。

而對於出行開封的事,何志也親自領纓。

以往而言,都是高俊領軍出征,何志也照顧民事,但是這次何志也主動前往開封,倒是出乎大家的意料,這件事是高俊與何志也共同商議的,此次開封之行意義重大,高俊私離又不合適,只能何志也去。

根據地民政由趙汝凡、張成武、翟呈信、孔元政、魯家齊共同負責,這幾人在上次叛亂之後都調回了壽張縣,現下剛好組成五人委員會,分別負責民政、民兵、司法、財政、農務,趙汝凡主導。

“去開封見識見識,趁機和開封的商人們談一談,咱們也有不少物資是要從開封採購的,殷姑娘應該會與你們同行。”高俊計較已定,派潘正過去,因爲他是根據地職位最高的武將,需要有這般見識;派趙昉過去,是因爲他曾在太學就學,與金朝的文人士子都有交往;派孫邦佐過去,是因爲他畢竟爲官數年,場面上的事情都說得過去;而蒲察阿虎定然出身於官宦人家,讓他去也合適。

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三章 狗(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尾聲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三章 伏(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三章 伏(上)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八章 牛(下)第十九章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尾聲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尾聲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
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一章 欺騙(上)第十四章 三縣合討賊(下)第二十三章 解圍梁山(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三章 狗(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尾聲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三章 伏(上)第十五章 豬(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二十三章 歸(上)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三章 伏(上)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尾聲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八章 故(下)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八章 牛(下)第十九章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十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六章 熬不過的非議(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錯轂短兵(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十章 水火相勝 宋金交兵(下)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尾聲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七章 血鐵(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三章 走向爭霸之路(上)尾聲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