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

“你也要小心,最近楚州不太平,楚州推官近日被人殺了,很可能是金人的間諜乾的,你可有應對之策?”曾從龍小心叮囑。

真德秀點點頭說:“無妨,我倒是想帶我的一個學生去,他拜入太學以來,向來力學,而且對於刑偵之策頗有見地。”

鄭昭先似乎有點想起來了:“這孩子叫什麼?”

“他的父親曾任廣州節度推官,而他本人也是朱文正公的徒孫。”

“我想起來了,是宋慈這孩子!”鄭昭先撫掌大笑:“好啊,讓他隨你去倒也合適。”

真德秀卻長嘆口氣:“他正準備明年的科舉,此番奪情,也實在是國家危急。”

朝廷上有關北伐的動議,史彌遠有苦說不出,此番再不響應北伐,那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後用吐沫星子淹他。但是一說起支持北伐,史彌遠也知道三衙諸軍根本不管用,想要讓自己威望不損的話,也得拉攏新軍。

開禧年間戰敗之後,滿朝上下都知三衙、屯駐大兵不堪用,編練新軍的風尚大大提升起來,除了原有的廣東摧鋒、福建左翼和江西右翼之外,淮東新編的萬弩手、雄淮軍,而湖北有神武軍,湖南則是由辛棄疾一手創辦了飛虎軍。

這些新軍編練的時間還不算很長,尚沒有被腐敗侵蝕身體,士氣正盛,訓練有素,一般在名義上隸屬於三衙,但實際上由地方官員自行掌控,在之前的對付民變和小規模衝突中都大顯身手,已經超越了三衙禁旅。

也正因爲如此,雙方都將彼此視爲仇讎,在三衙眼裡自己纔是正規軍,而這些人都是佔用了三衙名額的雜牌。可是在新軍眼裡,三衙不堪戰,庸犬而已。當史彌遠開始對新軍將領伸出橄欖枝的時候,王斌、彭輅這幾條犬開始哼哼唧唧起來,嫌史彌遠給的骨頭少了。

在萬般無奈之下,爲了安撫三衙統帥,史彌遠又開始大肆揮霍國家錢財,爲三衙增添軍費,與此同時,又將臨安太倉的管理權交給了三衙管軍之一的王斌,這可是個肥缺,其中能撈到不少油水,給這三條野狗扔了幾塊骨頭之後,他們總算是不給史彌遠下絆子了。

史彌遠因而大舉調換了一批新軍將領,拉攏了不少新軍,實現了對新軍的掌控,相比之下,鄭昭先和曾從龍這些並沒實權的參政能開出的價碼太少,而政治態度又模糊不清——畢竟誰也不敢公開反對史彌遠——所以不少新軍並沒有聽從這些人的安排,轉而投到了史明遠麾下。

但是萬弩手、飛虎軍態度明確,對史彌遠和三衙嗤之以鼻,萬弩手,又名淮東神勁軍,駐紮在楚州,這裡正是真德秀即將赴任的地方,毫無疑問也是雙方鬥爭的新焦點。

現在是不打也得打了。

正當史彌遠要言不由衷的決心建議北伐的時候,被他狠狠敲打過一頓的李知孝找來,表示有人想要見一見史相公。

“是何人想要見老夫啊?”

李知孝看着左右,都是親近的自家人,低聲對史彌遠說:“是北方來的鹽商。”

史彌遠雖然對李知孝的胡作非爲有所預感,但也沒有想到他居然膽大到這種程度,要是自己見鹽商的事被人檢舉出來,那可就不是流放海南或者貴州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李知孝,你好大的膽子,你想讓老夫幹什麼?”史彌遠壓抑着怒氣:“還不快滾出去!”

李知孝雖然害怕,但還是壓低聲音對史彌遠說:“此人明面的身份是走私鹽商,但事實上是山東高俊的手下,此番是來和相公商談有關淮北軍事的,據此人說,高俊不願意與本朝開戰,希望能夠想辦法與相公促成和議,相公怎麼說他就怎麼做,只要能使兩國和平,高俊願意聽從相公的調遣。”

這話讓史彌遠大吃一驚,高俊的表態,遠遠超乎了他的預料。

此時史彌遠坐在太師椅上,好半天也不言語,李知孝有些難耐,目不轉睛的盯着面前南宋實際上的掌權者。

史彌遠一點也不反對議和,如果金軍中有一支部隊能夠跟自己唱個雙簧戲的話,屆時和議就將大有可爲。

但這畢竟是極有風險的事情,而且怎麼看都不甚合理,史彌遠甚至懷疑這個所謂的高俊使者會不會是鄭昭先他們派來釣魚的。

但是史彌遠的直覺告訴他說,此事或許大有可爲,於是在外面等待了半天的趙昉終於得到允許入內。

趙昉拜見史明遠的禮儀有據有度,很顯然是讀書士子,並且久在官場之中,絕不是什麼走私商人,這讓史彌遠心中又是疑惑又是擔心。

“我聽說你是那個山東高俊的使者,高俊果真要歸想我大宋嗎?如果不是的話,也就沒什麼可談的了,我這裡有刀斧手若干,直接將你扣下,押入臨安天牢之中,等到擊敗高俊之後,將這廝一併捉住,讓全天下人瞧瞧你等不忠不孝之人的模樣。

這點詐術爲難不住趙昉:“史相公禍在眼前,何必苦苦爲難於我。”

“爾輩說客就喜歡妄談福禍,我有何禍,且說來。”

“眼下滿朝上下皆有動意,要求北伐,我想史相公一定不願意爲人所指摘。但是一旦北伐,淮河兩岸生靈塗炭,又豈是史相公所願,我家郎君有好生之德,所以才和史相公談着一筆交易。”

“好歹我也是中國執政,執掌朝堂難道要和一個不忠不孝的北虜軍將談交易?”史彌遠很不滿意:“你們的高俊要搞清他的身份!”

“我們家高郎君對史相公非常崇敬,也非常想促成兩國之間的和平,我想這筆交易是有得談的,要不然的話真到兩軍對陣的時候,您又打算怎麼辦呢?”趙昉目光炯炯。

這也是史彌遠最大的痛處,此時他又想起了十年前韓侂冑的死,想當年韓侂冑何等威風,爲何一朝身死?還不是前線軍將全滅,導致其威望大損,滿朝文武皆望和談,所以才函首以平息金人怒火。

此番北伐,如若能得勝倒也罷了,一旦前線事有不濟,十有八九又要有人想砍自己的腦袋,給金人消火去。

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無標題章節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尾聲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尾聲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三章 金麥(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尾聲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尾聲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二章 赤血(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十四章 散(下)
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無標題章節第一章 博州的大炮(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尾聲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二十章 火漫山東(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八章 風蕭蕭(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尾聲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三章 金麥(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尾聲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一章 通訊兵(上)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二十三章 王克儉(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五章 涇渭自分(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尾聲第十六章 刀與銃(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二十一章 陳郎中的計策(上)第五章 柳暗花明(上)第二章 赤血(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下)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十四章 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