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密謀(下)

此次會戰,生俘各路賊寇上萬人,盔甲軍器數萬件,軍糧數百車,另有其他各類軍資若干,都是紅襖軍從各地劫掠來的,現如今全便宜了高俊。

“高郎君,你看這是啥呀?”呂和清點出一副奇怪的鎧甲來,忍不住過來問高俊。

高俊用手摸了摸,笑出來了:“傻小子啊,這叫紙甲,是用紙做的,但是防禦力很不錯,而且相對輕鬆,你穿上試試。”

又有人高叫起來:“看哪,這幫人裝了兩車黑石頭!”

高俊湊上前去,又笑了,大家圍上來聽高俊講。

“這東西叫石炭,也叫煤,在河南、關西那裡被人用來燒火取暖,咱們山東還比較缺這個東西,大家沒見過。”

“這石頭真能燒的着啊?”有些人不敢相信,這些斷面上有些亮晶晶的石頭怎麼看都不是會燒的東西。

“今天你們就可以試一試,不過要小心,這石頭燒起來可比木柴猛多了,可別燒穿了鍋底。”高俊心情不錯,突然想到,在這個時空山東的煤礦還沒有經過什麼開發,無怪乎手下這幫山東子弟都不認識煤,由於黃河氾濫,樹木缺少,木柴現在不足,煤作爲重要的化石能源對於民生有重要意義,高俊已經心有計較,決定開發煤炭。

由於路哲的縱容,大家沒有找到文月兒和呂仲騏,這讓高俊心中有些失望,可是軍兵們卻找到了另一個人——彭義斌潰敗之際,這個人躲到一戶農莊藏了起來,並且用腰間的玉佩換了點糧食,主人家很熱情的留這位看上去官模官樣的人吃了頓飯,然後偷偷派人去社正那裡告密了。

很快,民兵找上門來,這個人身穿青色官服,面對刀劍神態自若,看上去倒是幾分人物,但是始終不肯透露自己究竟是何人,於是乎,民兵把他送到了高俊面前。

看着眼前之人的服色,高俊心裡琢磨着,這莫非是響應紅襖軍的山東地方官吏?

面對高俊的目光,這個人也毫不猶疑的直視回去,看了良久,突然首先開口提問:“你可是山東有名的那個高俊?”

“大膽,居然敢直呼我家指揮使的名諱!”馮達當場大怒:“看你身穿一身官衣兒,莫不是哪裡的狗官被賊寇虜去了?若非我家指揮使,你早已曝屍荒野,還能有在這裡洋洋得意的機會?”

那個人不卑不亢的環視左右,目光在溫迪罕僧虔、蒲察勇身上微微停留一陣,之後又轉身面向高俊,似乎是梗着脖子等死。

高俊心念一動,下令把此人押了下去,忙過這一陣之後,當天下午,又單獨召見了此人。

“到了現在這個地方,你可以告訴我你是誰了吧。”高俊坐在案前,那把金刀就擺在几案上。

那人看了一眼高俊,似乎也在猶豫,但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

“下官是淮東安撫使崔與之派來的義軍招撫大使,高郵縣丞賈涉。”

“原來你是南宋人,難怪這衣服我看來有些不一樣。”高俊微微有點兒興奮:“想來你是被派到彭義斌軍中,招撫他的吧。”

“彭安撫已經加任沂州安撫使,此番我是來招降時青等人。”賈涉和盤托出之後,又目光灼灼的盯住高俊:“將軍當初與黑韃大戰於運河,轉戰千里,全活生靈數十萬,至今山東河北人敬仰之,如此豪傑爲何替金賊賣命?何不如重歸中國之門?”

“沂州安撫使?真是笑死我了,你們是欺負山東義軍沒見過你們南宋的官制吧?這個不倫不類的官是誰想出來的?”高俊這時才知道彭義斌身上還有這麼個頭銜兒,忍不住笑出聲來。

賈涉心裡知道高俊在笑什麼,事實上,這個官確實只能算一個假官,是爲了安撫山東義軍的,在南宋的官制表中並無此等職位。

“彭義斌乃是忠義茂續,爲國鞠躬盡瘁,所以要特加恩賞,故而官家特設此官以褒獎之。中國賞罰必信,並非金虜可比。我倒是想知道,黑韃南侵之際,諸路金軍節節敗退,只有將軍能在運河上力戰克敵,保全生靈,又被加了何等官職呢?”

“大夫果然是善於辭辯之人,本官無言以對,不知南宋朝廷對我又有何招撫之策呢?”

“金玉寶器,高官厚祿,將軍恐怕並不在乎。倘若將軍在乎這些,也就不會率領軍馬在運河上死戰了。我中國如今政治清明,有恢復中原之志,將軍如果願意歸附,將來王師北伐,將軍在山東遙爲策應,大業可定,中原百姓不知全活幾人,如今金主昏庸無道,棄國不顧,苟安河南。已棄中原千千萬萬生爾,將軍有建功立業之志,何不重歸中國?”

“完顏珣固然是苟安河南,你們的趙擴何嘗不是苟安江南呢?山東義軍如火如荼,願意歸降你宋者也並非沒有,爾等不能趁此時機恢復中原,反而還在內部傾軋。聽說史彌遠又和理學諸人鬧翻了,罷了魏了翁,葉紹宗等人,你應該知道此事吧。”高俊有些不屑,等到態度做足之後,又對他說:

“本官並非是不願歸附中國,實在是眼下中國朝內紛擾,某心下畏懼,不知依附何人爲好,我且放你回去,你告訴崔與之,中國當以兵戈復,不能以詐力取。只想在義軍之間挑撥攛掇,到頭來是要吃大虧的。”

這話讓賈涉感慨良多,拜別之際,高俊突然又問了一個問題,讓他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賈大夫家中可有添新丁?”

“此子日後必爲朝廷棟樑,大夫要小心。”高俊一臉神秘莫測的神色對賈涉說這種不着邊際的話,讓後者覺得莫名其妙。但是此番高俊的態度很顯然大有可爲。賈涉心裡想着,也許朝廷稍作姿態,便能讓高俊此人歸附,如今山東的實力派當中,漢人以高俊爲首,此人如若能夠歸降大宋,則山東可定。

而送別他的高俊心裡也是另一番想法,雖然對南宋要表達出一定的友善,但是大宋士大夫素來有賣隊友的傳統,絕對不能讓這些人拿到證據。無論如何,今天看到賈似道的父親,倒是有些出乎意外的。

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尾聲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十七章 故(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尾聲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三章 步兵(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九章 掙扎(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六章 控扼膠東(下)
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章 李世昌遊說治軍,蒙古軍掣肘地道(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尾聲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二十章 現代戰爭(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尾聲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十七章 故(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尾聲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三章 步兵(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二十二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下)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九章 掙扎(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十六章 控扼膠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