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

太平軍和根據地的主要幹部們已經幾次見過高俊丟人現眼的樣子,但是這次尤其的特殊,他躲在自己的屋子裡,賭咒發誓說如果不把外面那條狗拴起來,他就絕對不出去。

根據地的幹部們哈哈大笑起來,那是一大早小雙親自抱過來的最新培育的良種犬,如果按照高俊那個時代所流行的叫法的話,應該稱之爲中華田園犬,本時代的人更多稱之爲土狗或者細犬。

想要養一條好狗是不簡單的,批量養狗更是前所未有問題,根據地在幾年的研究之後,才終於培育出了第一批良種細犬。儘管失態,但高俊還是在整理儀表之後顫抖的走出屋來,並且在四名傔從的保護之下伸手摸了摸狗背上的毛。

狗很溫順,甚至讓高俊有點懷疑是不是這狗已經被調教的不會咬人了,然而,在看完了另外幾場訓練之後,他又不得不承認典牧署做的非常好,這些狗服從命令、體能充沛、嗅覺靈敏、耐粗飼。平時就像是眼下如此乖巧,但只要一聲令下,張嘴就能撕下二兩肉來。

欣賞完汪星人表演的高俊大樂,同意在軍隊中配備這些良好的良種犬,野戰軍配備的不多,每個營的軍法隊和斥候隊會養幾條,全營一千多人也不過養五六條狗而已。但是各節度使所率領的地方機動兵力養狗較多,大約要養上三四十條。而各州的民兵成立的機動隊不過一百號人,但卻養了近十條狗。

這東西畢竟還主要運用於治安戰,沒必要大規模列裝野戰軍,更何況其花費也不便宜。雖然沒有達到狗比人貴的地步,但每天的伙食費也與人接近了。

“可惜你們生錯時代了,要是真換上我那會兒,你們一條狗就能吃掉我一個隊的伙食。”在兩三個時辰的相處之後,高俊終於能壯着膽子與狗親密一下了。而他身旁的這條狼犬(眼邊有兩塊白斑,馴養員叫他四眼)則馴服的打了個呼嚕,顯示出極可愛的樣子。

幾天之後,又有一批船隊抵達青島,現如今,青島的商業日漸繁榮,日本商船維持着每個月來一艘的頻率,已經引起了日本國內唐物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在新商路這裡分一杯羹。而這次來的團隊是南宋方面的,謝傳風給高俊一個相當好的消息,根據地紡織廠所生產的棉布得到了南方的歡迎,大家都對這種輕便保暖的布料特別感興趣。

然而也有壞消息:所有的人都從名字裡推斷出了棉布的原料,根據可靠消息,不少人已經開始嘗試着生產棉布。

高俊對此無所謂,和當初製造玻璃香皂不一樣,那時他別無所有,只有這幾個穿越者神器可以使用。所以要對技術嚴格保密,防止那些商業老手輕而易舉的將自己擊垮。

而現如今,根據地的棉紡織廠主要依靠技術取勝,能夠大幅度的壓低成本,淮南江南小老太太的棉紡織車就算轉斷了軸,也趕不上棉紡織廠的生產經營。

紡織業能有這樣的進步,自然也離不開當初謝傳風購買的幾名黎奴,高俊已經爲她們準備了文憑告身,恢復其自由身份,並且聘任她們擔任紡織廠的技術顧問。

技術人員的薪資水平相當之高,符寶鏡從部隊回來之後一直在棉紡織廠工作,工資水平甚至與趙汝凡相當,這也是技術水平所決定的,即便是在人人都會操縱織機的海南,當年她也是村裡有名的心靈手巧。

然而,在村寨裡不受重視,因爲卑微出身而毫無用處的紡織技能,卻使得她在此刻變成了根據地里人人羨慕的對象。

然而,就在貨船到達青島的第三天上午,她卻被廠裡的保衛人員叫來,有兩位元帥府的人在這裡等她,讓她前往青島去協助瞭解情況。

嚴肅的來說,這件事與她有關,但也可以說無關,事情還要從當天說起。

也就是南宋船隊到達的當夜,高俊瞭解了相關情況,賓主盡歡,設宴擺酒,大家盡興而歸,各自休息。然而,也就是當天晚上,寂靜的青島港裡,某一個不知覺的攜帶了非法移民的艙內,一位既沒有經過移民局審批,也沒有通過邊防公安檢查,沒辦理護照,也沒申請簽證的青年從最底層爬了出來,手腳麻利,悄無聲息的在艙內移動着,他似乎已經把船艙摸清楚了,輕而易舉的跳到了甲板上,然後悄悄的滑入水中,游上了岸。

只可惜,這位膽大妄爲的偷渡者還是低估了根據地的安保水平,當一羣民兵衝過來的時候,他靈巧的從腰間抽出一對寒光閃閃的匕首,輕鬆刺傷了幾個人,趁着對面遲疑的片刻,突然轉身消失在黑暗當中。

感覺受到欺騙的民兵們惱怒的追擊,然而這人就像是鑽到污水裡的泥鰍一樣就是找不着。很快,民兵們就不得不擴大搜索範圍。

不過沒有人敢驚擾幾位貴人,所以港口外的招待區一如既往,只不過秘密的安排了警戒人手,這項措施很有必要,尤其是當一名稱職的民兵突然發覺房頂上趴着一個**的人時。

“臭小子可真會藏,居然躲到了廁所的坑下面,還打傷了幾個弟兄,這誰能找得到!”幾名衛兵罵罵咧咧的把這個衣不蔽體的人,他只有一條破布圍着下身,也早就被水泡朽了,能輕輕鬆鬆的撕成一縷一縷的。他的臉上有長久不見陽光的人特有的灰暗,嘴角掛着一縷鮮血,很明顯剛剛被打過一頓,但是一雙眼睛依舊有力,此刻正在用一種怨恨的目光看着高俊等人。

審問立刻就開始了,然而,那個人似乎只是勉強能聽懂高俊他們的話,而對高俊他們所提的問題更是充耳不聞。只是用那種可恨的眼光盯着高俊和他身邊的人,讓這些根據地的重要幹部們心裡也不免一陣陣的發毛。

高俊使了個眼色,顏青走了上去,儘可能和藹的詢問,那人終於略微鬆動了一些,嘀咕了幾句誰也聽不懂的話,大家面面相覷,一早趕過來的謝傳風說,此人說的也並非是兩廣土話,似乎不是漢語。

混進這麼一個人,謝傳風也很抱歉,仔細覈對行程,突然發覺這個人有可能是在海南島上船的,之前船隊曾停靠在海南雷州,等着收砂糖。

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一章 糧(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章 劫(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章 掙扎(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尾聲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二章 人(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九章 北院(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
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二十三章 終舉義幟(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一章 糧(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十七章 故(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章 劫(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章 掙扎(下)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四章 解圍梁山(下)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尾聲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二十四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尾聲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二章 人(下)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二十四章 法?理?情(下)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七章 風蕭蕭(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六章 保障陝西地區(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九章 北院(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二章 霧重重(下)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四章 石橫鎮強攻戰(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