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蛆(上)

本章含有重口味內容,請謹慎閱讀。

天色已黑,漢兒軍們也拒絕繼續進攻,反正現在敵人只是躲在宅院裡已然不礙事了,他們還打算抓緊時間繼續對內城的搜捕殺戮。所以這兩三百人暫時逃過一劫,得以度過一個不安的夜晚。

大概是天放亮的時候,戴慶幽幽轉醒,此時他全身麻木,但是卻覺得臉上似乎有些癢。

但他現在沒有力氣管臉上的情形了,他就這樣躺着,一直躺到中午,那個癢癢的東西爬到了嘴邊,他這時才用力氣將那點小東西扒下來,原來是一條白白的蛆蟲。

戴慶看着那條蛆蟲,大約又過了小半個時辰,突然間他似乎明白這隻蛆蟲意味着什麼了,於是伸出像鐵條一樣的手指,把蛆蟲抓起來送進嘴裡。

他強撐着自己站起來,此時其他的軍兵也已經麻木的或坐或臥,幾乎失去了生機,戴慶搖搖晃晃的走到幾步看向牆邊,果不其然找到了他要找的東西,無數細小的、潔白的、蠕動的蟲子,正源源不斷的向牆內爬來。

他立刻抽出刀來,將這些小蟲刮到一起,然後全都送到嘴裡。

片刻之後,高家軍的士兵們似乎全部都活了之後連續兩天,他們以此爲生,並且時不時的繼續向外面釋放冷槍冷箭,漢兒軍們組織過兩次進攻,也被他們所擊退。

蛆蟲越來越多,並且開始散發出臭氣。

戴慶把收集到的蟲子給左綾,但是左綾搖搖頭,戴慶不依不饒的把蟲子碾碎,攤着手送到左綾面前,但是左綾狠狠咬住他的手指。

戴慶知道這個小女孩恨她,因爲是他殺了左琳的媽媽。

“咬吧,咬吧,你要是能把它吃下去更好。”

但是左綾終究不會把戴慶的手指咬下來,那天下午,左綾被他逼着仰起脖子,敞開喉嚨,把這些蛋白質全部灌到肚子裡。

野谷依舊惦記着這些牆內的人,準備在當天下午再組織一次進攻,城內城外的人基本上都已經殺完了,幸運的是,也許這些血液爲者勒蔑注入了力量,郎中說,現在好轉已經有了五成的機率。

“偉大的長生天啊,我們如此恭敬的侍奉您,求您讓者勒蔑千戶繼續輔佐偉大的可汗。”也古喃喃自語。

當感覺到外面的敵軍再次列隊的時候,戴慶已經徹底喪失了鬥志,蛆已經基本吃完了,而敵人的準備愈發完整,守衛這牆是不可能的。

幾名軍兵站到了孩子們身後,等待着戴慶的指示,只要他一聲令下,孩子們就可以免除遭受蒙古人蹂躪之苦,尤其是像左綾這樣的年輕女子。

當刀尖碰到左綾的脖子的時候,她也忍不住有些發抖。

但是戴慶良久也沒有下達命令,所有的軍兵都在看着他。

外面的敵軍似乎已經準備好了,只聽鐺鐺兩聲,幾架梯子架到了牆頭。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戴慶閉上眼睛:“不要殺,咱們再試一試。”

就在這時,城外似乎傳來了一些動靜,牆外面的隊伍有些慌亂。

這給戴慶帶來了希望,他急忙下令:“趴在牆頭上看一看。”

兩名還有點力氣的士兵搭起了人梯,把一個年輕軍兵拖了上去,這名軍兵立刻大喊起來:“敵人在撤退,他們走了!”

說的不錯,所有的人都在驚慌的撤退,因爲高俊率領主力來了。

蒙古人僅僅注重大名府內,而在東線略微有些失策,這位高俊帶來的機會,他急速的擊潰蒙軍外圍警戒的漢兒軍們,隨即一路向大名府突進。

而在大名府內被折磨的精神錯亂的蒙古人根本無心抵抗,他們紛紛跳上馬鞍,就要趕緊離開這塊讓他們傷心透了的土地。

“怎麼回事?高俊還會來大名府嗎?他和大名府那究竟是什麼關係?”也古憤恨不已,叫嚷着讓士兵們去抵抗,但是蒙古士兵們再也不願意在大名府作戰了,他們已經徹底害怕這個地方。

大羣大羣的騎兵穿過大名府的北門,向河北退去。

也古當機立斷,下令那可兒們立即殺掉所有的郎中,絕對不能讓者勒蔑的病情外露。隨即命令士兵們將者勒蔑擡起來裝到車裡,即刻向城北突圍。

郭寶玉與耶律阿海二人還在率領軍馬死扛,這二人都是軍中良將,儘管漢兒軍們都是些庸碌之輩,但在這兩位人才的指揮下暫時拖延住了高俊,爲也古爭取到了時機。

然而也就到此爲止了,當高峻的正兵們衝上來的時候,漢兒軍轉瞬即潰,兩位將軍也不得不順着北城出去逃命。

正當也古率軍飛奔的時候,遠遠的一羣高家軍的騎兵衝了過來。

梁山上繳獲了上千匹戰馬之後,高家軍終於能夠臨時湊出一支騎兵了,眼下的指揮官正是李銘。

“阿拉!”一看到敵軍的騎兵過來,也鼓勵克率軍與之交戰,眼下只要突破這羣騎兵,就能抵達安全的區域。

高家軍的騎兵們畢竟不如蒙古騎兵戰技嫺熟,已經開始節節後退,然而他們畢竟也是身披重鎧,在李銘的率領下,猛力向前一攻,居然突破了蒙古騎兵的陣線,打到了敵軍中軍附近。但是蒙古騎兵隨即前後包抄,形勢對高家軍騎兵極爲不利。

一名高家軍騎兵發覺勒勒車上躺着一個人,立刻舉刀砍了下去,然而在關鍵時刻,阿闌豁阿挺刀向前,這名高家軍騎兵的刀砍偏了,重重地砸在車板上,者勒蔑頓時痛苦的叫了一聲,暈了過去。

“者勒蔑爸爸!”也古驚訝痛苦的喊了一聲,即刻命令所有的士兵:“什麼都不要管了,立刻撤退!”

蒙古騎兵像是風一樣掩護着者勒蔑而去,只留下大口喘着粗氣的高家軍騎兵。

“也古王爺,蒙古人不必畏懼這些,蒙古人生性是豁達的。長生天垂憐我,讓我不必和你們在一起經受戰爭的磨練,而可以悠閒的與長生天一起觀看你們的征程。”者勒蔑的聲音越來越小:“還是那句話,學會隱忍,這是蒙古人以往生存的不二秘訣。”

燕子飛回來了,雖然沒有了人家,但是也可以在林木中棲息,林子裡開滿了不知名的野花,從中流出一道潺潺的溪水,不時有一兩隻野鴨懶洋洋的遊在這裡面。

春天來了,者勒蔑死了。

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九章 匯(上)尾聲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七章 牛(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尾聲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三章 伏(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尾聲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五章 事重重(上)尾聲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八章 願(下)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九章 掙扎(上)
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二章 赤血(下)第十九章 匯(上)尾聲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七章 牛(上)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尾聲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六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下)第二十四章 終舉義幟(下)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三章 伏(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二十章 霸州的阻滯(下)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尾聲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二十三章 風雷還,雷霆破(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五章 事重重(上)尾聲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二章 守衛與潰散(下)第十七章 深化軍事改革(上)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八章 願(下)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九章 掙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