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

災民們略一遲疑,隨後拼命的奔跑起來,這數千名災民組成的黑色圓環終於在城外崩碎了,時全的人馬狠狠切入了其中一角,貪婪的噬咬起來。

城上的公使和弓手們全都目瞪口呆,一名公使顫抖着雙腿,沒命的叫了起來:“快去稟報明府!快去稟報明府!”

戰端伊始,張通古在縣衙裡也有些坐立不安,聽到公使的彙報,趕緊點了幾個從己人力上城牆觀望,此時時全的紅襖軍已經全面切入了災民的隊伍。屠殺男子,奸**女,搶奪財物和家畜,由於來避難的村民大部分都帶上了能帶的家產,他們的收穫很豐厚,士氣也大大恢復了。

張通古看得目瞪口呆,兩腿戰戰發抖,幾乎站立不住,幾名從己人力趕緊扶住。

“罪孽啊,罪孽啊,我受道家的聖命守土安民,治下卻出了如此慘禍,真是愧對道家。等到紅襖賊走後,趕緊把縣城裡的僧尼道冠都請來,做一場法事……”

張縣令中嘮嘮叨叨的沒完,城門下卻已經聚集了一羣人,個個拿着木棍、鍘刀,和守城門的土兵推搡了起來,高呼要出去幫忙。

臉色非常難看的縣尉,趕緊向縣令稟報:“明府,外面都是咱們壽張縣的親戚鄉里,誰跟城裡的人不沾親帶故啊?眼看着外面鄉親們受難,城裡的人也坐不住……”

“坐不住又能怎樣?你能打過紅襖賊嗎?”張通古用力的甩了一下袖子:“無知愚民,不通大局!”

然而“無知愚民”聚集的越來越多,本來這幾天張通古把人都關在外面,就讓縣城內的居民越來越擔心,聽說城外的親戚朋友們現在遭時全殺樂,不少血氣方剛的人已經要出去跟賊寇拼命,這羣人聚集在城下,叫嚷着趕緊打開城門。

“鄉親們,我也不敢開呀,明府大人說了,保衛誠實比什麼都要緊,城外的人就算是全殺了,咱們也不得開門……”守城的弓手們也叫苦連天。

此時的城外已經血流成河,數百名災民被殺,剩下的人還在哭喊逃亡,憤怒的李澤策馬跑到時青跟前,拉住了對方的馬繮。

“你們這是要幹什麼!”

“我們在幹什麼難道你看不見嗎?還是說你是第一次看見這種活?”時青也很煩躁,回話相當不客氣。

“可是這裡是我家鄉!”

“李澤,聽着,僅僅我的人馬就分別來自十八個縣,你殺他們家鄉的人時可沒有這麼猶豫。”

“那是因爲我們殺的是貪官污吏地主老財,而不是像今天要殺村民!”

“我能有什麼辦法!”時青終於暴怒了,對李澤咆哮道:“元帥已經下令了,你還能怎麼樣!”

李澤無言的看着時青,嘴脣都咬出血來,握在刀把上的手越捏越緊……

就在這個時候,在城鎮那一邊,一面高高的認旗舉了起來,正是馮達的旗幟。

儘管是以少敵多,儘管勝算渺茫,何志也還是帶着馮達等人一路趕了回來營救村民。此刻,他們有疲憊不堪的幾十名正兵,二百民兵,以及剛剛收編的三百義兵——這些人幾天前還扛着鋤頭在地裡幹活。

對面則是時全的近千名人馬,雖然多次打了敗仗,但是剛剛在大石村養足了精神,此時爲了逃亡,能夠迸發出更強勁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雖然有些畏懼高俊,但未必害怕何志也。

但是何志也別無選擇,這是他和高俊選好的道路,一名勇敢的傳令兵得到何志也的命令,策馬奔到時全面前僅僅一丈的距離,簡短的吐出了何志也的要求:“立刻撤走。”

“怕是何先生的手管得太寬了,請你告訴何先生,我不願意再和高郎君和何先生爲敵,也不會去打押剌百戶,但是我這次意在壽張,希望何先生高擡貴手,不要阻攔。”時全咬牙切齒的回話,叫手下做好準備。

何志也率領軍兵切入到災民逃跑的洪流當中,與時全追殺的人馬逆擊,此刻時全的手下氣焰高漲,而已經疲憊不堪的民兵義兵們不是對手,前鋒很快敗退下來。

就在這時,在城牆上的張通古突然叫了起來:“何志也,你憑什麼帶軍兵來我們壽張縣?我要向東平府參你一本!”

城牆下面頓時輿情大譁,災民們憤怒的望着城牆,對着張通古破口大罵起來,連續數天焦急的等待以及剛纔殘酷的屠殺終於讓他們清醒了,此刻他們把怒火潑向了張通古。

張通古一愣,也知道自己剛纔說的過火了,但是他也不打算對此作出解釋,反而有些盼着紅襖軍快些把災民殺光,以免剩下的人不穩。

可是時全卻沒有如此做,看見自己的先頭部隊已經跟何志也短兵相接,他連忙叫人馬撤回,手下的人納罕不已:,這次好不容易旗開得勝,怎麼還要後撤呢?

時全當然有自己的道理,一面叫手下的人馬撤回,一面親自策馬上前解釋,此時災民已經被何志也控制住,時全帶着幾名親兵奔到了何志也陣前,這個看上去年輕薄弱的書生沒有盔甲,手執一把長劍,站在所有軍兵最前面,組成一道人牆護衛着災民。

“何先生,你這是何苦呢?你沒看到縣太爺都在城牆上喊了嗎,我只求何先生高擡貴手,從此之後我再也不靠近押剌百戶半步!”

何志也沒有騎馬,步行向前走了幾步,到了時全面前。

“我和高俊以護衛百姓爲宗旨,豈能讓爾等肆情殺戮?”

所有的軍兵和民兵們架起長槍,張成武衝災民大喊:“鄉親們,不要擔心,押剌百戶的何先生會護佑你們的!”

兩股戰戰的災民們此時想跑也跑不動,他們用痛苦的眼光看着前面的何志也,暗自向諸仙神佛祈禱,希望能夠保全性命。

“何先生,我對你說句實話,此刻我不以沒有軍糧,如果不從這些人身上搶奪些糧食,根本走不出壽張縣,所以今天這些糧食我是勢在必得,請何先生不要逼我!”

這時,一名親兵按捺不住急躁的心情,對着何志也破口大罵:“姓何的,我入你祖宗,一句痛快話,你是走還是不走?”說着,還把手中的長槍往前一指,頓時把全體災民嚇得一哆嗦。

何志也冷笑了一聲,徑直走向前去,握住槍尖頂在自己胸口上,冷冷的對這名親兵說:“你要是好男子,就給我戳個透明窟窿看一看。”

“立刻給我滾回去!”時全氣憤的大罵一聲,翻身下馬對何志也行禮。“何先生恕罪。”

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尾聲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六章 控扼膠東(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五章 工廠(上)尾聲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十章 北院(下)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九章 北院(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尾聲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四章 伏(下)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一章 羊(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
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第十五章 刀與銃(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章 連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尾聲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十四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十六章 控扼膠東(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圍戰(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一章 喋血雞鳴山(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五章 工廠(上)尾聲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十一章 新春樂(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戰(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十章 北院(下)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二十二章 戰(下)第十章 秩序與混亂(下)第五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九章 狼(上)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八章 時全出現(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九章 北院(上)第十六章 糧食(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尾聲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四章 伏(下)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二十一章 戰(上)第一章 羊(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