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戰鬥到底(上)

第二天上午的戰鬥是第一天的翻版,只不過孫庭略微控制了形勢,小步兵團在細碎分割的地形上逐步打出了自己的狀態,讓窩闊臺的進攻也變得磕磕絆絆起來。

但形勢對太平軍來說完全沒有好轉,之前一段時間的戰鬥中,高俊已經領略了蒙古騎兵的威力:也許他們會在進攻戰爭中不斷遭到損耗,但一旦對手出現紕漏,蒙古人憑藉着強大的持續作戰的能力,以及騎兵無與倫比的侵徹力,可以短時間就將對方的疏忽放大無數倍,打一場決定勝利的戰鬥。

你的5000名士兵表現優秀,狀態良好,當對方的3000名騎兵向你進攻時,你優秀的士兵不斷的以划算的交換比對對方造成損耗,當你陣亡1000人時,對方已經陣亡了2000人。

但是假如你犯了一個錯誤,對方剩下的1000人則會很咬住不放,然後短時間內將你剩下的4000人消滅的乾乾淨淨。

所以,面對蒙古人的時候,戰場的容錯率會變得非常之低,更糟糕的是,如果你去指揮成千上萬的人與敵軍進行錯綜複雜的戰鬥,這個龐大系統出錯的概率幾乎是100%,儘管高俊已經建立了一套參謀系統,但是也只是略微延長了這件事發生的時間而已。

正當高俊還在考慮如何改變目前的戰場態勢,以防止這種悲劇發生之時,可怕的厄運已經降臨了,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失誤的人是潘正。

事情非常簡單,潘正過度執着於他正前方偏西的幾座山頭的爭奪,調動了部分守衛側翼的兵力,使得中間的兩個方陣失去了側翼保護,而蒙古人幾乎是憑藉着直覺就發現了這一弱點,然後立刻抄了上去。

當潘正發現大事不妙之際,又驚慌失措的命令原本的攻擊線兵馬回撤固守,結果造成了更大的混亂,蒙古騎兵立刻張開爪牙咬了上來,太平軍在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內就發生了崩潰,大家又想起了之前與蒙古交戰連戰連敗的事情,恐慌一下子佔據了大家的心頭。

儘管之前的指揮十分精妙,但是一旦軍隊開始崩潰,那麼事情就不可挽回,察合臺立刻大力出奇跡,僅帶領着少量騎兵向前猛打猛衝,阻止太平軍重新恢復陣腳,不但奪回了上午失去的所有陣地,而且一路闖入太平軍營寨之內。

在大多數情況下,潘正已經徹底失敗,但是在關鍵時刻,一直儲備着沒有使用的噴火槍立下神功。十幾名勇敢的軍兵在敵人衝上來的時刻沒有後退,而是舉起噴火槍來阻擋,被得意衝昏頭腦的察合臺又忘記了防備噴火槍的事,差點連鬍鬚都燒焦了,急忙打馬回撤,趁着這個機會,潘正抓緊時間樹立旗幟,略微穩了一下陣腳。

看着遠處潘正的信號旗呼啦啦倒下一堆,高俊一瞬間覺得自己的血壓是保不住了,他立刻命令預備隊向東行進,援助潘正。

與此同時,爲了緩解潘正的壓力,高俊和孫庭冒着不利態勢向敵軍發動了一輪反攻,牢牢牽制着鐵木真和窩闊臺兩人。

預備隊來後,潘正立刻抓緊時間重新鞏固營寨,然而已經崩潰的軍心士氣很難恢復,潰散的軍馬也難以收攏。

潘正這一翼幾乎失去了進攻的能力,只得以最保守的戰略全面固守各處隘口營寨,而察合臺也不再急於進攻了,而是大派覘騎尋找新的進軍路線,攻破潘正也只是時間問題,甚至可能直接抄後路。

如果察合臺全力進攻,潘正大概還能支撐兩天,如果他選擇尋找新的道路,大約也就是在兩三天內能夠找到。在此之前,高俊必須作出決定,是能夠尋找到戰勝敵人的方法並付諸實施,徹底戰勝面前的蒙古人,還是在敵軍又一次合圍之前,將這支士氣喪盡的隊伍帶出去再次逃亡。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概就在傍晚的時候,山谷裡的風轉了方向,硝煙一下子吹到了孫庭的陣中,軍兵們迷得睜不開眼睛,窩闊臺趁勢發動猛攻,孫庭也潰敗了。

現在沒有預備隊可以支援了,高俊整理了一下盔甲,下令拿出所有的火器庫存在正面抵擋鐵木真,而他要親自率領部分兵力去支援孫庭。

“高郎君,這件事還是讓我去吧。”郭延嗣連忙抱拳請命,但是高俊推開了他的手:“軍兵喪膽,主將不去不足以固氣。”

想要支援孫庭要越過一道山嶺,軍兵們早就開闢好了交通道路,排成一路縱隊快速向前,爬到山頂的時候,高峻鳥瞰右翼戰場,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蒙古騎兵已經深深的嵌入了孫庭的迎營寨,殘餘的軍兵憑藉着各處寨樓形成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集團,還在拼命抵擋。最中間的營寨是兵器庫,孫庭本人的營旗就立在這裡,在高高的望樓上,旗手不畏鋒矢,還正在拼命的搖動大旗協調各個兵馬,互相策應。

高俊沒有一絲猶豫,即刻命令軍兵衝下去支援孫庭,援軍到來使得形勢往好變化了一些,但是蒙古人還是源源不斷的涌入營帳之內。

冬季的白天很短,也就是爬過這道山嶺的功夫,天就完全黑了下來,但蒙古人絲毫沒有撤退的意思,他們縱火焚燒營帳來照明。在冬季的深夜,一隊隊鬼魅一樣的騎兵往來縱橫,而太平軍步兵們在暗夜中前行,他們伏低姿態,隨時準備給敵軍的騎兵以關鍵一擊。在初黑的夜裡,太平軍的哨子和木柝聲此起彼伏,在夜戰中十分堅韌,讓蒙古人都爲之膽寒。

劉德感覺自己的肺都快炸了,肚子垮的似乎是提不起氣來,但還是和軍樂隊的同仁們瘋狂的吹奏太平軍的各種軍歌。

在依山而建的營地附近,山麓間的積雪反射着戰場的兵火,散射微微幽藍的熒光,映照出燦烈的死亡氣氛。而在山腳下,大片橘黃色的火把上下飛舞,勾勒出整個營地的輪廓,在忽明忽滅的巨大火團之中,可以看到一隊隊正在奔跑的軍兵,士兵們已經放棄了盔甲,不知疲倦的繼續搏鬥。

蒙古人仗着擁有戰馬,還在營地裡四處奔馳,企圖多路篩網,將抵抗者屠殺殆盡,但是潛伏在各處的太平軍兵們不時從黑暗中涌出,將敵軍的網一次又一次的扯碎,在巨大的火光中,映射着一張張汗水晶瑩的年輕臉龐,他們義無反顧的投入戰鬥之中。

“他們是真正的勇士。”耶律齊定定的看着眼前的情景。

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尾聲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尾聲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十五章 豬(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一章 羊(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十八章。鼠(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尾聲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
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十章 全面穩中求進(下)第十一章 前營騎兵(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尾聲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十章 牛馬(下)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尾聲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八章 冒險與危情(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九章 掙扎(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九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四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十五章 豬(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一章 羊(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三章 村莊(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十八章。鼠(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尾聲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二十二章 右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