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牛馬(上)

“泰和末,官括駝。釘去聲駝足令跛,自羊頭村揹負駝至代州。”

——所有大型牲畜都在金朝徵發之列

“周虎、李銘領受什將之職,什將者,全軍武藝出衆之人擔任,平時教練衆軍,戰時執掌軍旗,隨軍使、軍佐行動!”

周虎、李銘的表情大不相似,周虎是全軍的槍棒第一,聽完高俊所說的什將職責之後點點頭,覺得這就是自己乾的活;李銘表情就比較複雜了,他滿心以爲一百人的都,怎麼着也能撥出五個騎兵來,讓自己當個騎兵隊正,沒想到卻是一個什將,他的感覺怪怪的。

還有一個表情有變化的是那個曾經和周虎比試的小個子女真人,聽完什將的作用,他顯得非常失望。

“趙汝凡、馮達領受承局之職,承局者,輔助軍典行文書、軍法之事,一人掌管抄寫、文案,另一人掌管巡檢紀律、崗哨、內務。”

趙汝凡和馮達對視了一眼,默默記住了對方的長相。

“樓升、孛涅察爾領受押官之職,押官者,輔助軍判行後勤、財務之事,一人掌管賬簿、賞賜、全都財產,另一人負責伙食、醫藥、器械甲冑的包養修繕。”

當領到各自的任命書的時候,兩個人一度懷疑是不是互相拿串了,孛涅察爾當過商人,經常走西京、中都的商路,以爲自己負責賬簿,老實的樓升也以爲自己乾的是後勤,拿到任命書後才發現截然相反,都有些驚訝。

這個問題是高俊和何志也商議決定的,賬本還是要找個親近了老實人來管,樓升雖然不如趙汝凡那樣聰慧,但是學習速度也不慢,而且更加耐心、細緻,還是何志也一手教出來的,爲人很老實,賬簿交給他,兩人比較放心。至於孛涅察爾,則屬於“人才難得”,先把這個未來的專職翻譯安排個職位再說。

眼看着兩人接過任命,高俊招招手,示意剛纔拿到任命書的人站到一起,一共是十人,分別是軍使、軍佐、軍典、軍判四名軍官,兩名什將、兩名承局、兩名押官六個軍吏。高俊朗聲宣佈:

“這十個人,就是本都的都部成員,他們雖然不是你們的隊正,不是你們的頂頭上司,但是分別掌管你們的一方面,命令不得忤犯,不得違背,爾等明白嗎?”

“明白!”軍兵們齊齊喊了起來。

“剩下的九十名軍兵,十人爲一隊,共有九隊,每隊有一個隊正,由本官親自任命,有一個隊副,本隊自行推舉。每三個隊爲一行,三名隊正中,我選一人爲虞侯,共有三名虞侯。”

就這麼簡單的三三得九的計算,起碼三分之二的軍兵耷拉着腦袋想了半天。高俊沒有作聲,他在看三名預選虞侯的反應。

潘正的臉色最爲正常,剛纔的一張張任命書雖然沒有他,但是潘正毫不緊張,似乎勝券在握,相信高郎君、何先生定然不會忘記自己。

溫迪罕僧虔的臉色就很差了,是掩飾不住的失落,畢竟曾經背離過高俊,僧虔對自己的未來極爲不放心,現在的自己是個逃犯,而高俊是正九品保義校尉,會不會記恨自己曾經抓過他,對自己針對報復?愧悔與怨毒交織的情緒,讓僧虔心裡很不舒服,真希望自己當初沒有被冤枉。

至於郭延嗣,剛纔高俊一連串眼花繚亂的新官職就夠他消化得了,現在似乎根本沒思索過自己的職位問題。

“三名虞侯分別是——潘正!郭延嗣!溫迪罕僧虔!”

潘正咧開嘴,露出暢快的笑容,健步上前領了任命;郭延嗣也很高興,小跑着來領走了自己的任命;僧虔則是差點情不自禁的對高俊行了大禮。

“高郎君真是君子之風!”僧虔激動地拿着自己的任命,高俊只能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寬慰。

接下來是其餘六名隊正,由高俊任命,名單事先早就擬定好了,有兩名貼軍,兩名溫敦傑十人隊的正軍,還有一名縣民,那個小個子女真人則是第六位隊正,高俊這才知道他叫紇石烈師靖,算起來還是紇石烈端的遠房堂侄。

九名隊正站好,高俊又挨個分配軍兵,原有的編制基本打散,重新確立了都的編制,這麼忙完差不多就快中午了,高俊下令套好車馬,全軍發給乾糧,下午繼續前進,今夜野外紮營,爭取明天趕到莘縣。

從大名府到東平府押剌謀克的駐地差不多二百五十里路,經過莘縣、陽谷、東阿等縣,除去今天,高俊預計要走整整四天。

下午上路的時候,大家驚訝的發現隊首和隊尾各出現了一面旗幟。隊首的旗幟是金朝常見的五色旗,青、白、紅、玄四色中間補一塊黃色的圓,而隊尾的旗幟是一面黑色的氣質,中間繡着圓形的奇怪花紋,這是高俊特別要求做的漢瓦當,大部分人都不認識。

“大家看好了,前面這是都旗,旗杆高八尺,旗面高五尺,寬一尺六寸六分。”高俊向全軍講解,“後面是認旗,專門用來標識本都,用的是本都特有的圖案,獨一無二。”

“郎君,咱們周圍也沒有別的人馬,要認旗有什麼用啊?”有人問道。高俊心裡暗說,現在是沒用,以後爭天下的時候,難道我還只有一個都嗎?

潘正看着打出自己的旗號,心裡面說不出的痛快和高興,這個都不是哪個主子的,而是我潘正參與建立的啊,高郎君也真是的,早先不跟我說一下,我心裡也有挺多方案的呢……等等,這麼重要的事不會交給外人,那肯定是礬山縣繡工的作品,這旗子是白卉繡的吧!

潘正心裡熱的發麻,跑到來回巡邏的高俊那裡報告,希望自己帶領本隊殿後,畢竟自己是最重要的一隊,應該有這種職責。他心裡想的是到後面好好看看旗幟。

高俊不客氣的拒絕了,一切都要按事前的安排來,兩個時辰後要休息一下,那個時候潘正的隊纔會被安排到最後一陣。潘正也不是不知進退的人,喏喏答應,高俊看着潘正,轉過頭看看隊尾,想起何志也說的話,頓時恍然大悟,用刀鞘敲了敲潘正。

“你小子,別不老實啊,這面旗子給你。”

“這是?”潘正接過一面一尺長的三角紅旗,外面滾着黑邊,他有點疑惑的端詳着。

休息的時候,潘正也是忙裡忙外,等到再度啓程之時,潘正的隊留在最後,看着人羣一節節走過,礬山縣的牛車過來了,白卉這些繡工和陸娘她們都坐在這上面。潘正按耐住心中的狂跳,故意偏過頭,不看白卉經過。

“白姐姐,潘大哥不喜歡你,一見到你就怪怪的。”敏丫頭小聲對白卉說。

白卉有點訝異地看了一下不遠處刻意偏着頭的潘正,略一思忖,突然好像明白了什麼,笑着把敏丫頭摟在懷裡。“你這個小丫頭啊,知道什麼。”

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尾聲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四章 商業(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三章 遲疑(上)第九章 燕(上)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六章 決(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七章 牛(上)第五章 犯錯(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五章 合(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章 燕(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章 北院(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尾聲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十五章 火銃兵(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
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尾聲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四章 商業(下)第十三章 黑鴉與花帽(上)第三章 遲疑(上)第九章 燕(上)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義(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六章 決(下)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二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尾聲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二章 掙不脫的束縛(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三章 淚河在,血海涌(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七章 牛(上)第五章 犯錯(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三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上)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六章 驚心嬀川道(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二十四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五章 合(上)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章 燕(下)第八章 血戰小清口(下)第十章 北院(下)第七章 兵者,詭道也(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尾聲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十五章 火銃兵(上)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二十一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