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

此時高俊兩個人還在小坡上指指點點,高俊對紇石烈志:“宋軍戰線綿密,偏偏留下這個小坡,是不是就等着哪員大將在這上面觀望形勢的時候,用他們擅長的弓弩幹掉我們呀?”

“你說的有可能,但我更認爲只是他們的兵力不足而已,宋人沒什麼怕的,他們也只會修牆而已。”儘管被敵軍的城防所震驚,但是紇石烈志隨即就恢復了輕鬆的神態,在他看來,多修幾個城牆也只不過稍微增加了一下攻打的難度,宋人都是一戰擊潰的菜。

“我看不見得,敵人的大股部隊既然敢出城,那就是有與我們作戰的勇氣,還是要小心爲上,你聽,剛纔是不是弓弩響?”

“不可能,隔着這麼遠,就算是個牌坊他們都射不——啊!”正說話間,一個簡直如標槍般大小的弩箭就插入了紇石烈志馬前的泥土中,戰馬頓時狂嘶起來,兩個人大驚失色,即刻兜馬迴轉,此時,接二連三的弩箭紛紛射中這塊空地。

高俊被剛纔那一箭嚇的不輕,正要策馬狂奔的時候,一支弩箭非常精準的插中了他坐騎的胸腔,倒黴的戰馬長嘶一聲,即刻倒地不起,還牢牢的壓住了高俊的左腿。

“溫敦郎君小心!”紇石烈志大喊一聲,從馬上跳下,過來協助高俊,他剛剛落地,另外兩支弩箭就擦着他的戰馬耳朵飛過去了,這隻平常很通人性的四蹄動物頓時狂叫一聲,撂開蹄子跑了。

紇石烈志想辦法把高俊的這條腿拽出來,還好沒什麼大礙,但是隻見眼前的營寨一陣響動,一標騎兵從裡面蹦了出來,直衝山坡而來。

高俊的戰馬已死,而紇石烈志的戰馬又跑了,兩個人萬般無奈,一個捏起長槍,一個抽出金刀,尋思着今天的風向似乎有些不對。

就在這個時候,金軍的營地裡似乎也發覺情形不大對勁,還在巡邏的騎兵、邏卒們也向這邊奔馳而來,準備護衛兩位將軍回營。

李銘在營地裡看見了山坡被弩箭覆蓋的一幕,頓時大吃一驚,顧不得披甲,連馬鞍子都來不及戴,騎着光背馬,舉起長槍就衝了上去。

如果宋軍能夠進行第二輪弩箭覆蓋的話,高俊就可以加入今天晚上寬窄巷子的套餐了,但是正所謂有失必有得,劃車弩超長的射程和超大的威力帶來的是射速極爲緩慢,第一輪箭雨覆蓋之後,宋軍再裝上第二輪弩箭要花費一些時間,反倒不如騎兵衝上去收人頭。

騎兵隊長聶敢率軍狂飆,誰都看得出來這兩個金賊必然地位不低,如果一次性能打掉金軍兩個猛將的話,對於守城作戰相當有好處。

這個小土坡的地形挽救了高俊和紇石烈志的性命,面向宋軍的那邊很陡,而面向金軍這面的卻很平緩,因而衝到土坡跟前的宋軍騎兵發現上不去,不得不兜轉過來和金軍爭搶同一條通道,就在這關鍵的幾分鐘之內,金軍的騎兵已經趕到了。

雙方很快在土坡下面交上了手,而高俊儘管腿發軟(真的是被馬壓的),依舊和紇石烈志站在土坡上,大聲命令騎兵小心應對。

聶敢原先使用的是朴刀,但是淮北這些日子來,仔細對以往戰爭經驗進行總結,他也意識到馬槍是一項多麼具有威力的武器,因此開始苦練長槍,此番他馳騁向前首當其衝,策馬馳刺,連挑二人。等到雙方開始混戰的時候纔拿出朴刀來,像是旋風一般的殺來砍去。

就在關鍵時刻李銘策馬趕到,別看他騎的是光背馬,只有手上一條槍,但是瞅準時機狠狠咬了上去,一槍將一名宋軍騎兵從背後捅了個透心涼,之後迅速完成了換馬的精彩動作,像是體操運動員一樣,從一匹馬跳到另一匹馬上。

宋軍騎兵有三十多人,而金軍只有十四人,形勢不利。

正當高俊已經開始考慮用什麼姿勢自刎比較帥,而且在史書上還能留下相對好的名字的時候,一團白梨花突然衝入陣中,頓時形勢大爲改觀。

“你是楊妙真?”聶敢只感覺眼前白光一閃,急忙用刀架住,堪堪擋住了楊妙真的槍尖,如若差了半寸,就是一槍封喉。

楊妙真不說話,用頭盔半掩着臉,殺入陣中一通亂刺,但多是點到爲止,連上了對面六、七個人,宋軍頓時意識到不妙,眼看着對面營寨裡上馬的騎兵越來越多,聶敢大刀一橫,連使了兩個大開大合的招式掩護大家,一衆人順着土坡迅速撤走了,

高俊驚魂未定,李銘趕緊上前:“郎君快走!”一衆人跑着離開土坡,剛剛下來,數十枚沉重的弩箭再次砸中了剛纔高俊站着的位置。

高俊拉住李銘的手:“這次若非你們,我可就完了。”

楊妙真不好說話,擡了一下手錶示無妨。

這下高俊與紇石烈志不敢託大了,兩人壯着膽子步行前進,又在樹叢後面觀察了一下,走的時候,紇石烈志突然問高俊:“剛纔我聽到敵軍的騎兵說,你麾下那邊白袍小將是楊妙真,可是那個反賊的妹妹嗎?”

高俊的臉色一瞬間變化了一下,但隨即收復正常:“我哪有這個膽子?”

“有這個膽子又怎麼樣?天底下還有你溫敦郎君不敢幹的事情?”紇石烈志哈哈一笑:“你放心,我又不告訴別人,你若是覺得這女子有用,收入麾下也是好事,不過我覺得你應該向道家奏明,道家素來寬宏,說不定就豁免了這女子的罪行,這豈非更好?”

高俊心裡想着完顏珣哪有你說的那麼寬宏大量,但突然心思一動,問紇石烈志:“楊妙真怎麼說也是叛臣親屬,你覺得咱們軍將收留叛臣親屬,道家真的不會猜疑嗎?”

“我覺得不會,道家龍心如鏡,豈會因爲這等事就懷疑肱骨。”

幾個問題問完了,高俊知道這幾個問題一定在紇石烈志心中留下了些許印象,他只要靜待以後引爆這個結果就行了。

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五章 散兵(上)尾聲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尾聲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十章 劫(下)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十六章 合(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尾聲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尾聲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七章 願(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
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一章 詩人高唱而至(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十五章 合(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五章 散兵(上)尾聲第十四章 再會的同鄉(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十章 戰鼓鼕鼕(下)第二十一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尾聲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九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上)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十五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一章 回鶻的士兵(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六章 號角復,烽堠舉(下)第十章 劫(下)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全書大結局(迫真)第十六章 合(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六章 貨物(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尾聲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尾聲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七章 李敬齋的數學(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七章 願(上)第二章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六章 涇渭自分(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九章 匯(上)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十二章 磨刀霍霍(下)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