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

高俊心如刀割。剛從火線返回的潘正幾乎要把牙齒咬碎,其他各位主要將領也很快聚集於此處,大家都是一陣沉默,片刻之後,還是林一舟主動站出來,提出他的意見。

西面的天空已經出現了一大片深沉的藍色,天色已暗,但是,守城的蒙古士兵驚訝的發覺,敵人還在調動進攻,而且這次衝上來的不是步兵,而是炮兵、火銃兵和弓箭手們。

光軍炮兵決定將它們的發射距離再縮短60尺,幾乎衝到敵軍弓箭的覆蓋範圍內,以超近距離直射城頭。實現最大程度的支援。

暮色中,守城的蒙古人可以聽見光軍軍官們喊着清楚整齊的號子,敵人的炮兵們沉默的推動炮車,那巨大的鋼鐵怪獸正在向自己靠近,不過,很快這些東西都陷入了夜色當中。

蒙古人開始用弓箭反擊,由於天色漸暗,他們採用了集中射擊的辦法,蒙古軍官同樣大聲喊着命令,當他下令時所有人一起放箭,所以箭雨一波接着一波,有明顯的高峰與低谷。

光軍步兵們換上了一種長盾牌,在最前面掩護着後方的炮兵弓箭手和其他支援部隊,火銃兵們把火繩纏在右手上,然後舉着小盾牌跟在後面,所有的人都緊張萬分。

“要是死在這裡就太不值了。”譚坤書的語氣不像是害怕,倒像是發牢騷,他示意讓士兵們都謹慎一些,用盾牌小心遮蔽自己,與他並排前進的是另一個步兵都的軍使,該都在他們前面負責保護他們。

在炮兵和弓箭手推進的前方,有一層步兵陣線,除此之外,隊列之中也夾雜着部分步兵,左右兩邊也有騎兵推進,全面保護這個支援方陣,此刻在譚坤書旁邊的這支步兵人馬是一羣來自陝西的步兵。

“再忍忍吧,前進到敵軍腳下還有一段距離呢。”那個步兵軍使,擡起頭,在模糊的黑影中儘可能尋找城牆的輪廓:“兄臺是哪裡人?”

“譚坤書贛州人,您是哪裡人?”

“塔一功,渭州人。”姓塔,就是寶塔的塔。來自第30步兵營。”

“你們可是大名鼎鼎啊,小心!舉起盾牌!”

“你們也一樣聲名遠播嘛,拿着橫刀和盾牌的火銃手,全軍獨一份兒。”兩個人聊着,迎接着蒙古人的又一輪箭雨,有不少人倒了下去,立刻被拖到後方。

“真討厭,我可不想窩窩囊囊的死在這裡。非要死的話,就在城頭跟敵軍肉搏的時候成仁好了。”

“我倒是無所謂。步兵注意!常步法!”

“你這人倒是不錯,那邊是什麼動靜?”

“我軍的騎兵跟敵人交戰了,想來是城門裡的騎兵衝出來了吧,不知道藏兵洞裡的同袍們現在如何,那種狹窄的藏兵洞,騎兵應該衝不進去,他們大概沒事。”

“常步法,行進中整理隊列!一!二!一!”

“別擔心,咱們不會死在這兒的,我還得活着成家立業呢。”塔一功看着遠處,騎兵交戰大概是光軍獲勝。

“我有個妹妹,如果咱們都能活着進中都城,我就把她介紹給你。”一支羽箭突然從兩人當間劃過。

“那好啊,你可有婚配?”

“沒有,也不着急,等打遍天下自然有時間。”

“還是早點成家好,成家就有牽掛了,就算真的難免陣前亡,至少還有人掛念着你,給你修墳立碑,四時拜祭…………注意步伐,舉起盾牌!”

“蒙古人的弓箭是一陣一陣的,達子們也看不清下邊,不敢胡射一氣。”

正說着,敵人的又一輪箭雨來到,這次受傷的人更多,兩名軍官很幸運的連個邊兒都沒擦到:“也許我們能活下去。”

“能不能活下去要看一會兒你們的步兵怎麼樣了。”

“放心吧,就衝你把妹妹介紹給我,咱也不能丟了面子,只可惜贛州離渭州太遠了,我還真怕你妹妹不願意嫁過來。”

“那咱們以後得想一下住在哪裡了,全體都有,檢查裝備!”

火銃手們開始擺弄手中的武器,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因此塔一功也提高了聲調:“江南水鄉好地方啊,來到我們邊塞窮苦的位置,我看不見得有人願意。”

“要我看,等打贏了這一仗,渭州也不再是邊塞了,咱們既然是軍人,就到面對敵人的地方去,邊境在渭州咱們就去渭州,邊境要是到蔥嶺,我們也一塊跟去,我帶着全家定居到那裡。男子屯邊衛國,女子耕種助戰。”士兵們已經快推進到城牆根下,靠的越近,弓箭的殺傷力就越強,最前面幾個方陣都已經損失了近1/4的兵力。

“你這話可說到我心坎裡了,說的就是,關中形勝之地,憑什麼,就成了邊塞苦寒之地了,一幫子大頭巾哼哼什麼塞外如何如何。

兄弟,你說這話,端的是十二分的好男子,咱們可說好了,一起去邊關,無論邊關推進到多遠,咱們都駐守邊境……注意姿態!”

敵軍又放了一輪箭,距離已經很近了,但蒙古人也略顯疲憊,這一輪的箭似乎沒前幾次有力道,士兵們早就舉起盾牌,勉強承擔了部分箭雨,但依舊有很多人射傷在地。

蒙古人吆喝着,準備再給弓箭上弦,但就在這時,光軍的鼓號猛地敲響起來,火銃手和炮兵們突然加快的推進速度,在敵軍尚未裝彈完畢的時候,就已經推進到距離城牆不足百尺的地方。

“開火!”一聲乾脆的命令,伴隨着鼓號短促的幾個音階,所有的光軍火槍手突然半跪在地,發出了威力強大的第一輪射擊,按伍從左到右,一瞬間整個陣地上都是煙霧,即便是夜色中也能感到他在朦朧的擴散。

炮兵裝的也不是實質彈藥,而是大量的鐵屑鐵沙,火銃手完成三輪射擊退後之後,他們也點燃引線,等到敵軍再次衝上城牆時猛烈發射。

最前面的步兵舉起盾牌,按照之前敵軍射擊的節奏,馬上就該他們反擊了,可是,城牆上寂靜無比,只有孤零零的兩三下箭矢放空的聲音。

短暫的沉寂之後,光軍步兵即刻爆發出驚人的吶喊,潮水一般的向城牆涌去。

“我妹叫譚柔柔,乙丑年,丁丑月……”

“不用背八字了,只要我能活着回來,那一定說明我們般配的很!”塔一功。的身影消失在夜色當中。

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尾聲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七章 願(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章 糧(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三章 狗(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尾聲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六章 決(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三章 商業(上)尾聲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尾聲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
第十章 鎬如雲,鍬如雨(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章 趙汝凡(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五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上)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九章 凱歌雍雍(上)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七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上)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尾聲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七章 願(上)第十七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上)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二章 糧(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三章 狗(上)第一章 炮火準備(上)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四章 血染石牆(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九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尾聲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六章 決(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二十四章 物資(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八章 李敬齋的數學(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六章 犯錯(下)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十四章 霹靂現,狂飆落(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第二章 一片山河好氣象(下)第三章 臨安暗流 宿遷烽火(上)第三章 商業(上)尾聲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十三章 內侍局(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上)第五章 犯錯(上)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十八章 密謀(下)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尾聲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