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

“高俊?你!”楊妙真氣憤之極:“看樣子今天你果然沒打算誠心會盟!”

“那你爲什麼又在袍子裡穿上短甲?”

“那你爲什麼又在場地外埋伏軍隊?”

所有軍兵都哈哈大笑起來,楊妙真略微鬆開點手,潘正從束縛中解脫,不好意思的對楊妙真笑一笑。

高俊朗然正色:“事已至此,楊姑娘已經沒什麼本錢了,爲了全軍上下一條活路,我希望楊姑娘能夠歸順於我軍,與水火之間拯救膠東百姓。”

楊妙真無奈的搖搖頭:“正話反話都被你說盡了,我現在就算不答應,除了被殺之外,恐怕也做不到別的了吧。”

潘正接過話頭:“如果姑娘覺得這麼做好,倒也無所謂。我們今日之所以如此犯險,就是爲了能夠勸降姑娘,高郎君說過,姑娘是有分寸的人,行事條理分明、武藝高強,池中龍鳳,不該久居人下,紅襖軍僅僅因爲姑娘是女子,就將姑娘拋棄,但我們高家軍不一樣,以才量用,雖女子又如何?”

楊妙真心意一動,如果真能闖開一片天地,那豈不是更好,關於高家軍女子的種種傳聞,她也有所聽說,這難道不是她所追求的嗎?

“我帳下本應有八位參軍,其中訓練參軍仍舊空缺,姑娘槍法無雙,我等懇求姑娘能爲高家軍諸將傳授,日後在戰場上多殺韃虜,少出傷亡。”高俊接着勸:“以刀破槍之術並不罕見,我高家軍生怕此法,只要姑娘願意傳授一下秘訣,解了這以刀破槍之術,大軍上下誰人不鹹頌恩德?只要姑娘點頭同意即可,可全活着無數大好兒郎。”

話最怕說開,一到這種地步,楊妙真也是想無可想,只得點頭同意。

城門大開,路哲率人相迎,高俊意氣風發的進入莒州城,楊妙真與潘正跟在後面,在楊妙真主政莒州期間,多曾施加恩惠,大開官倉,賑濟災民,因而人心歸附,城內多有願爲其效死之人,如今見到楊妙真與高俊前後相接,民心大悅。

莒州三縣,附郭莒縣、北面的沂水縣已經納入囊中,只有南面日照,高家軍在莒州城內僅僅休整了一個下午,隨即主力出城,繼續追擊。

此時朱貴已經困於磨旗山,但是沿海鹽幫人衆數萬,就算沒有朱貴也很難對付。

關鍵時刻,潘正帳下什將李奇龍主動請纓,扮作朱貴的使者前往日照,謊稱大捷,說動鹽軍北進,高俊從中設伏。

這個李奇龍就是當初於家莊的槍棒教頭,魯南戰役期間,於家莊裡應外合,與高家軍一起驅逐了劉二祖,這個李奇龍作爲第一槍棒教頭,率領家丁與紅襖軍作戰功不可沒,被撿拔入軍,此人倒是有些意思,不願意領軍,而情願作爲什將,跟在潘正後面聽用。

“原來是在等這個立功的機會,好男兒,你且去!”高俊非常滿意。

一天之後,高俊率領主力部隊在山路上設伏,果然截住了想要前往莒州的鹽幫武裝,足足有上萬人。

這一天天氣晴朗,春風拂面,潘正對高俊說:“今日天晴陽光好,正宜急戰。”

鹽軍就感覺到眼前的地形過於險惡,爲首之人勒住馬,下令把李奇龍叫過來詢問,但是手下人即刻回報此人不見了,衆人四處張望,遠遠看見這個李奇龍正沿着陡峭的山往上爬,要馬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不好,中計了!”

急促的嗩吶聲響起,山谷兩邊突然豎起巨大的黑色旗幟,高家軍士兵排成密集的橫排,從峽谷兩側涌了出來。

潘正親自手持黑旗,用力向下一揮,所有的士兵立刻搭弓上弦,下腰拉弓。

峽谷裡的鹽軍驚慌失措,到處尋找遮蔽物,爲了一面盾牌大打出手。這些漢子本身就是鹽幫們專門爲了保護自己的鹽場而招收的亡命之徒,個個兇悍刁蠻,作爲盜匪都很合適,但面對這般場合沒有一個不腿軟的。

黑旗再一次揮下,無數的利箭射進峽谷之中。

鹽軍們束手無策,像割麥子一樣被射倒,等到衝鋒的嗩吶響起來時,峽谷裡已不存在成建制的敵人,高家軍未傷亡一兵一卒,全殲鹽幫武裝上萬。

然而,正當高俊得意的時候,磨旗山那邊來了消息,趁着高家軍主力在這裡設伏的時候,朱貴率軍突圍,留守人員雖然死戰,但依舊攔不住敵軍分道逃竄,顧此失彼,最後還是讓朱貴帶着十幾個人逃了出去。

這立刻給勝利蒙上了一層陰影,要是讓朱貴回到日照縣,那裡還有衆多鹽幫人馬可以調用,來自海州和密州的人加起來仍有上萬,想要對付這些人也不容易。

所以,高家軍只好停止整頓,繼續前進,儘管這是一隻百戰勁旅,但這麼不讓人休息的連續進軍,高俊自己都覺得有些吃不住。

軍將們也在爭論,究竟要不要如此快的進軍日照縣?是不是應該讓士兵們休息一下?迅速進軍會使戰鬥力大打折扣,戰鬥中就會有更大的傷亡。但是如果不這麼迅速進軍的話,讓朱貴搶先回到日照縣,那就是蛟龍入海,一盤散沙的鹽幫就會團結起來,那樣的話豈不也會造成更大傷亡?

爭論並沒有明確的答案,高家軍依舊搶先抵達日照縣,直到按下迎戰的那一刻,高俊都沒有立刻進攻的決心。

可是,就在日照縣城外,高俊得知了一個驚人的好消息:鹽幫內部起了內訌,上千名從西邊來的的人馬衝散了這裡的鹽幫武裝,他們都打了高俊的旗號,聲稱要向高俊效忠。

原本心急火燎的高俊不由得拍手稱快:“好一個賀老萬,關鍵時刻頂得住!”

高家軍立刻轉爲前進,此時的日照縣城內敵軍毫無戰力,望風而逃,在一片混亂當中有兩隻鹽幫武裝氣鶩三軍,一面旗子上是“沂州高俊旗下提控唐”,另一面是“沂州高俊旗下提控賀”。

兩面黑旗迎風招展,高家軍進據日照縣,並且掌握了沿海的鹽灘。

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十章 劫(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八章 願(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尾聲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尾聲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尾聲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十八章 密謀(下)尾聲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尾聲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尾聲第七章 願(上)第十章 燕(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尾聲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八章 牛(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尾聲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
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十章 劫(下)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十九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八章 願(下)第十二章 新春樂(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尾聲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六章 苦鬥岱宗(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三章 石橫鎮強攻戰(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尾聲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尾聲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十八章 密謀(下)尾聲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尾聲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三章 亭亭山殲滅戰(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尾聲第七章 願(上)第十章 燕(下)第十二章 林一舟的石砲(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尾聲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十六章 黑暗時刻(下)第十三章 散(上)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八章 牛(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尾聲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下)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上)金朝的國朝文派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