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

周妙兒合乎情理的驚訝一會兒,何志也藉機詳細的敘述了自己和高俊商議的商業計劃,以及彩票發售負責人的職責待遇,另外兩個小姑娘聽得暈頭轉向,雲裡霧裡,但是阿蘭和周妙兒都曾經是當壚賣酒的姑娘,很快就明白了這一計劃的大致內容,並且隱隱感覺到這是個挺靠譜的方案。

周妙兒爽快的答應了何志也,她打算讓餐飲車再招攬幾個女子做幫手,自己就可以騰出手來主持這個工作了。阿蘭還有點擔心,不想讓妙兒太受風險,可是周妙兒自己卻不以爲意。

“沒想到何先生到幫助我幹了一番大事業,讓我接手了一個大生意,這可真是讓我從來想不到。”周妙兒好像已經把十萬貫錢揣在腰間一樣,非常豪邁的揮了揮手,看得出來她和阿蘭不一樣,她所期待的不是阿蘭那樣夫唱婦隨、和和美美的日子,而是在商場上縱橫捭闔,出盡風頭。

廟會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各項物資開始調運,與此同時,高俊也統計出了他帶回來的物品清單:

書籍:

十三經小刻板一套;

資治通鑑、貞觀政要刻板各一套;

尚書省檔案兩百餘卷;

樞密院檔案一百餘卷;

戶部檔案二百四十餘卷;

吏部選注審官檔案二十餘卷;

大小地圖十七幅;

秘書監名人字畫六十餘幅;

中都路轉運司賬簿、三司賬簿、商稅司、酒使司、鹽運司賬簿一百三十餘卷;

國史院編纂的《遼史》、《宋史》草稿七十餘卷;宋、遼原始資料四百餘卷;

本朝實錄一套;

《大金集禮》、《泰和律例》、《武經總要》、《李衛公問對》成書各一套;

工具:

全套的雕版印刷工具;

兩套鐵匠爐子,質量上佳;

各式木匠工具九十多件;

磨刀石、以及其他鐵器的維護工具三十套;

釀酒工具十多套,可惜釀酒的酒窖地鍋沒法搬來;

消防用的水篩等四件;

用於製造火藥的工具——木錘、研鉢等等,一共八副;

製作羽箭、弩箭的木牀四套;

屠宰工具十餘套;

製作牛皮繩的工具一套;

燒製陶器、瓷器的工具若干;

首飾工匠的工具一套;

造紙工具一套;

刑具——枷鎖、鐐銬等等三十餘件,都是詔獄的高檔貨,沒到六品沒資格戴的那種;

大車匠的造車斧斤兩套;

製作皮貨的工具十二套;

裁縫工具十八套;

針繡工具七套;

廚具兩套;

名貴傢俱一套;

食品器具:豆腐、麥芽糖等等的製作工具九件;

各類樂器八十餘件;

其餘在山東難以獲得的工具——妝刀、鑷子等等三四百件;

物資:

鐵製農具六百餘件;

木犁三十副、其他農具:篩車、水車等六副

軍器監上好羽箭兩萬支;

馬二十匹,其中種馬十二匹,母馬八匹;

牛六十頭;

驢四十頭;

上好的獵犬十二隻;

瓷器六十餘件;

生漆六十桶;

鬆墨四十錠;

各類藥材近三百斤;

各類種子七斤;

硫磺、硝石八十桶;

漂亮的銅鏡十二面;

各類珠寶首飾數百件;

人員:

銅鐵匠、裁縫、小爐匠、木匠、車匠、燈匠、金銀匠、印刷匠、釀酒匠等工匠學徒及其家屬一千餘人;

郎中、獸醫、說書藝人、舞女、樂師、畫師、廚師、茶師及其家屬一百餘人;

專門負責製作兵器的軍器監匠人及家屬一百餘人;

馬術、行船、趕車、種菜種果的各路人才及家屬二百餘人;

其餘的人雖然沒有特別技能,但也都有一技之長,高俊當時是蘿蔔快了不洗泥,但凡有一點長處的人都被拉過來了,現在才發覺安排這幫人的生活也是困難。當年安置災民的殘餘房屋再次被動用起來,其餘生活物資也開始緊急調運。

除此之外就是太學的那幫學生,雖然僅僅只有五個人,但卻是高俊關心的重點,於是乎,本來以爲自己可以回到師範學校的陸娘再次被借調過來,專門安排這五個人的起居。

趙汝凡再一次的給了高俊好印象,在接受物資、籌辦集日的工作中,表現得十分勤懇賣力,各項措施也都部署得當。其實趙汝凡是一個非常擅長領會上司意圖的人,很快他就不需要事事都請示,就能自己做出符合高俊、何志也期望的決策了。

放假的消息在七月八日通知,七月十日,根據地迎來第一個旬假。

這假期不同尋常,除了公務人員之外全部放假,軍營裡面的軍兵也迎來了一天的出營日期,即便是私人作坊,也都被勒令放假,讓學徒們自由上街,而且還鼓勵作坊主們給學徒發津貼,讓他們痛快一日——這項工作的具體負責人是根據地各縣下屬各街各管的鄉官們,在高俊的時空裡司空見慣的居委會大媽們提前千年出現,工作做得很不錯。

當然還有一種人是萬萬休息不得的,那就是各路商販餐飲,聽說壽張縣這邊要痛樂一日之後,附近十里八鄉的大小商販們,紛紛抄起自己的行當,奔向壽張縣城——其他各縣也都安排了旬假,不過這些缺乏工人的縣城熱鬧程度遠遠不能和壽張相比,商人們就像聽到大漁汛的漁民,聞到血腥味的鯊魚,看到中原城池的蒙古人一樣,一窩蜂來到了壽張縣。

然而就在壽張縣城門口,他們看到了手持武器的軍兵和派出所人員、治安隊員,七月九日,壽張縣工商管理所正式掛牌。

工商管理所規模不大,只有三名工作人員:高俊手下戴全都的軍典沐白算一個、當剛剛來到壽張縣的太學生呂壽銘算一個、壽張縣商人領袖,縣裡快活樓酒家的老闆王傳慶算一個。

當年師靖反叛之所以能夠被控制住,主要依靠軍典沐白及時掌握動態,提前彙報了思想狀況,高俊對此人印象大好,這次沐白作爲軍方代表參與壽張縣旬假的工作。

就像平時給軍兵們講課一樣,沐白用老太太嚇唬孩子的語氣告訴了各路商販壽張縣目前的工商管理規定。

這些商販們很多都是農民,把自家的農餘產品拿出來出售,大家最害怕官府,還沒進工商管理所的大門就先嚇跑了一半,剩下的人還是壯着膽子交了佔地費——最貴的也不過五十文錢,倒也還在大部分人的接受範圍之內。

高俊也曾經想過不收錢,鼓勵農民們積極交換農餘產品,但是仔細考慮來,旬假是要成爲一項固定制度的,還是要考慮長遠性,爲了旬假趕集,各部門都加班加點,佈置了治安、消防和商業糾紛的人力,還是應該稍微收一點錢。

七月十日,旬假開始。

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尾聲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尾聲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一章 人(上)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尾聲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
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十六章 火銃兵(下)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三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上)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二十二章 攻?防?學(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第三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上)第三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上)第十四章 火燒臨安城(下)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二十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尾聲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十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下)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二十三章 大軍直下河北(上)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五章 範紹光的火銃(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尾聲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十一章 人(上)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二十四章 虛景實情(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三章 春曉曲(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尾聲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四章 百業興(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二十章 縱馬嶺(下)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