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

金軍的營地裡瀰漫着緊張的氣氛,山東軍的猛安謀克們開始加固他們的營地了。

高俊回來的時候,倚在門口等了半天的何志也幾乎是撲上去的,仔仔細細把孫庭、潘正幾個人都檢查了個遍。所幸只有潘正的一個朋友馮達被蒙軍的槍尖劃傷了,傷勢不重,但是爲了預防破傷風,由高俊、潘正摁着,何志也把他的傷口再次清洗了一遍。

孫庭當即告辭回營,而其他人在營地裡終於踏踏實實睡了一覺,紇石烈端就派遣那個曾經給高俊通風報信的小廝李小七兒傳話,叫高俊過去一趟。

高俊回來時,抱着一匹河北絹,開心地告訴大家,他已經成爲真正的正軍了。

大家歡天喜地的準備給高俊慶祝一下,和整個大營的緊張氣氛不一樣,夜裡,高俊、何志也、郭延嗣、潘正、受傷的馮達、還有另外幾個貼軍都跑來祝賀,同一個十人隊的兩三個正軍也拿了酒來,表示慶祝。

一羣人正在推杯換盞之際,帳篷被人挑開門簾,那個金直刀的十人長溫敦傑走了進來,而溫迪罕僧虔居然跟在後面。

溫敦傑不像以往那樣面無表情,而是帶着有些親和力的笑容。帳篷裡已經坐不下了,他乾脆坐到門口,往營帳中間扔了個小紙包。

“是驢肉,高俊,以後你就是我的麾下了。”

“僧虔,你們認識?”高俊完全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何志也在後面恨不得給他一個嘴巴,趕緊陪笑着收起來驢肉。

“認識。”僧虔的表情看上去非常糾結,這段時間他更加憔悴了,臉上已經出現了皺紋,要知道,他才三十歲。

“我和僧虔是在南邊一起打過仗的好兄弟,那天他來募軍,我一眼就認了出來。”溫敦傑伸出手來,管潘正要酒,看到自己的正軍在這,潘正也不好意思坐着,趕緊起身拿酒。倒是溫敦傑打着手勢,要他好好坐着。

“僧虔兄弟說了你們的事,高俊,有你的,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本事。說實話,以前我都沒注意你。”溫敦傑喝了一口酒,抹了抹嘴,高俊沒有看出來,倒是何志也敏銳的覺得他抹嘴是刻意做出的動作,爲了讓自己看上去粗野合羣一點。

“十人長這次來,有何見教呢?”高俊心裡感覺不妙。

“哈,只是希望明天,你和我一塊去中軍的軍帳,你不想看看紇石烈都統嗎?”溫敦傑遞迴了酒。“我和僧虔斬殺了七個黑韃,立了功,明天要去大帳請功了。”

“哦?”高俊心裡想這最多讓移馬河猛安見見面,怎麼都捅到紇石烈鶴壽那裡去了。

“僧虔兄弟把你的話都和我說了,高俊,你的想法太危險了。”

高俊驚訝的看着僧虔,他的目光裡是質問,自己對僧虔說的話,扣一個大逆不道的帽子實在是太容易了,而僧虔居然把這樣的話告訴溫敦傑,這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放心,高俊,我溫敦傑不會做那種行徑。但是,我要告訴你錯了!我們中國即便不說海清河晏,但也不是奸佞當朝,明天請功的機會,我就會向紇石烈都統鳴冤,屆時,真相大白,僧虔兄弟自然可以官復原職。”溫敦傑站了起來,僧虔也隨即站起。

“高郎君,恕僧虔無禮,但僧虔必然會保住高郎君,不至於讓郎君受禍。”

高俊定定的看着僧虔,最後搖了搖頭,答應了溫敦傑。

“很好,明日一早,我自會來找你,到時候,咱們倆就可以拭目以待了。好了,潘正,沒事,你繼續喝酒吧。”溫敦傑離開帳幕,僧虔不安的看了高俊一眼,最後也跟着走了。

帳幕裡一下子冷了起來,大部分人雖然不知道僧虔有什麼冤屈,但也感受到了剛纔劍拔弩張的氣氛,衆人就在這種各懷心事的狀態下草草結束了慶祝,各自回帳幕。

高俊、何志也、郭延嗣三個人都是黑着臉,他們知道今晚將是個輾轉反側之夜。

第二日,溫敦傑果然早早地找來高俊,五個人一同出發,前往紇石烈鶴壽的牙帳。

紇石烈鶴壽回營的兩個晚上都沒能睡個好覺,此刻他撐在几案前,提筆看着各營的奏報,眼睛裡都是血絲。中都那邊傳來消息,因爲獨吉思忠不戰而退,放棄桓、昌、撫三州,皇帝已經是頗爲不滿,近期就有可能罷免獨吉思忠的職務,改由完顏承裕領行省。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東營有什麼敗仗,那鶴壽就是百死莫贖了。

鶴壽用力的揉着自己的額頭,本來委託行省令史完顏宣幫他在中都買幾個女婢來消遣一下,萬沒想到完顏宣因而送了性命。想到這個他更加頭痛了,完顏宣是先相完顏宗浩的族侄,要是追究起來,發現他是爲自己帶女婢的路上死的,自己少不了也要被宗浩家裡記一筆。

他用力的放下手裡的筆,心想着還是過去的日子好。他忍不住懷念起二十年前,他自請於蔡州防禦,率領五十名死士趁夜襲擊宋軍營地的事情,哪會想到現在諸般事務掣肘,一刻也不得清閒。

正當鶴壽還在慢慢品味痛苦煩躁的時候,一名貼身的傔從來報:“都統,溫敦郎君求見。”

“哦?讓他進來。”

溫敦傑大步走進了牙帳,對紇石烈鶴壽行了個很標準的“撒速”女真禮。

“侄兒,你這是什麼意思啊?”紇石烈鶴壽有點奇怪。

按照金制,公共場合,身穿朝服,當行朝禮(也就是漢禮),而在私下場合則一律使用女真禮。甲冑在身,當行軍禮,而溫敦傑卻是撒速參拜,這個舉動怕是有點意思。

“叔叔,侄兒有一事相求。”溫敦傑再次施禮。

牙帳外,還在焦急的等待着的高俊等人看到一名傔從跑了出來,到高軍中人面前問道:“你們誰是溫迪罕僧虔?”

“在下便是。”僧虔激動地擠了出來。

“都統召你,你隨我進去吧。”

“哎!”僧虔誇張的點頭答應,雙手都在顫抖,跟着傔從進入了牙帳。

紇石烈鶴壽還在等待,只見帳幕打開,一名身穿白色盤領袍的高個漢子走了進來,看到自己後,立刻跪了下來,用力的叩首。

“你是何人?”鶴壽倒還吃了一驚。

僧虔以額附地,涕淚交加,連話都說不清楚

“屬……屬下僧虔……”

“所爲何事?”鶴壽都忍不住動了點惻隱之心。

僧虔的頭狠狠頂在地上,雙手插進了泥土裡,渾身顫抖,痛哭不止。

“爲,爲伸冤……臣冤……”

在外面等待的高俊有點不耐煩了,這兩個人進去怎麼說也快半個時辰了吧,是伸冤還是不伸也該給句痛快話了。

“都統答應查清此事了。”溫敦傑正色對高俊說:“高郎君如今也是正軍了,是堂堂正正的國家軍人,希望高郎君慎言慎行,多想想報效國家。”

高俊沒有說話,五個人可以說是不歡而散,郭延嗣悄聲對高俊說:“僧虔太薄情了點。”

此時,在中軍的牙帳裡,那名傔從再次入帳稟告:“都統,有中都的使者求見。”

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四章 步兵(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尾聲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七章 失敗(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尾聲第七章 願(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尾聲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六章 豬(下)
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六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下)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二章 整軍法令(下)第四章 步兵(下)第十三章 再會的同鄉(上)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尾聲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八章 失敗(下)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十七章 進與守(上)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五章 諸線牽(上)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六章 柳暗花明(下)第七章 失敗(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十八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尾聲第七章 願(上)第五章 工廠(上)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尾聲第十三章 散(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一章 東真的覆滅(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六章 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