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朱溫降唐

楊復光和王鐸聽張濬說了經過,並說朱溫當着自己的面斬殺了長安派去的監軍嚴實,嚴實的人頭已經被張濬帶來了。王鐸和楊復光都是出乎意料的高興,他們雖然有信心說服朱溫投降,可哪裡想到會如此順利,不高興那是假的。

既然朱溫斬了監軍嚴實以表誠意,王鐸和楊復光也不能不表示一下,當即送了數十車糧食和好酒進城犒勞同州的將士,唯有王重榮有些不樂意,他在朱溫手底下損失了大量的人手,還被搶了數十船的糧草,當然有些不甘心。

可如今王鐸怎麼說都是名義上的都統,可以代天子便宜處置前線軍務,更何況還有楊復光這個天下兵馬都監力主招降朱溫,王重榮也不好多說什麼。

中和二年九月十七,朱溫正式降唐,儀式在同州北門外舉行,王鐸、楊復光、王重榮等人都到場參加了受降儀式。王鐸也親手把連夜趕製的同化節度使的印信送到了朱溫的手上。同華節度使這個名字說的好聽,可現在華州還在李詳的手中,雖然李詳的戰鬥力不強,失去了同州的屏障以後定然無法固守,城破是必然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可既然朱溫當了這個同華節度使,這收復華州的任務當然就要朱溫自己來完成了。這也正是楊復光的高明之處,只要招降了朱溫,就等於一次拿下了兩個州。雖然朱溫的條件是自己的轄地一切軍政和官吏的任命不能讓朝廷插手,可現在哪一路藩鎮的官員任命朝廷也插不上手呀,就連節度使的任命朝廷都無法左右了,哪裡還管得了其他的?只要這些藩鎮表面上是忠於大唐的也就是了。朱溫投降以後,大不了又多了一路藩鎮,最起碼不會與其他各路唐軍爲敵,至於他是否參與攻打長安他們就不奢望了,只要他不搗蛋王鐸就謝天謝地了。

王鐸和楊復光也親自進了一趟同州城,王鐸雖然明知道朱溫有誠意降唐,可心裡還是有些沒底。倒是楊復光滿不在乎,進成後跟朱溫等人言談甚歡,並提議讓朱溫派一個得力的人親自到成都皇上的行在去親自遞上降表,以示對聖上的忠心。

朱溫對這個提議也很是滿意,這個人選當然非謝瞳莫屬,由於事關重大,如今川中也不太平,朱溫派了兩百護衛護送謝瞳。

同行的還有王鐸的手下的一名親兵校尉,這人本是博野軍的一名小隊長,後來上司讓他送公文給王鐸,王鐸見他雖然長相醜陋,可武藝不弱,還略通文墨,說話也十分有條理,就留在了身邊做親兵,不久在戰鬥中立功升爲校尉。此人姓宋,名文通,很是機靈的一個小夥子。

如果朱溫知道是宋文通護送謝瞳去成都的話,定然會讓謝瞳着意籠絡此人,或者暗地裡派人把這傢伙給幹掉。宋文通這個名字不怎麼響亮,可朱溫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人,可以說唐朝後期的發展趨勢他還是很瞭解的,宋文通後來被唐僖宗賜名李茂貞,做到了鳳翔節度使,封岐王,名震關西,與晉王李克用、樑王朱溫、蜀王王建等人分庭抗衡,成爲唐末中原最大的四大軍閥之一。李茂貞雖然並未被列入十國之一,論實力卻不比南方諸國弱。

朱溫並不知道王鐸隨便派了一個小校竟然是後來叱吒風雲的李茂貞,當然王鐸就更不知道了。

既然朱溫已經降唐,王鐸就問起了朱溫如今的形勢,看他有什麼高見。

朱溫道:“如今齊軍所佔有的不過興平、華州、潼關等地,長安兵力十五萬,興平也有近十萬人馬,潼關怎麼着也有五萬,灞上五萬,還有其他散處在其他地方的兵力,總兵力應該不下四十萬人。現在都統大人雖然督促各路藩鎮進軍關中,可真正出全力的並不多,最多的不過兩三萬人馬,少的就那麼三五千人,雖然有十餘路人馬,可加起來也就那麼十五萬,根本不足以抗衡齊軍。”朱溫這話可是實話實說,黃巢雖然困守關中,可真正的兵力並不弱,孟楷如果知道他的一念之差讓朱溫據同州降唐的話,豈不後悔死!

王鐸嘆道:“豈止這些?如今南方的劉漢宏不思報國,屢次攻打杭州,有吞併江浙之心。魏博的韓簡更是在上個月偷襲河陽,河陽節度使諸葛爽棄城而逃。韓簡留兵守河陽之後又擄掠昭義軍的邢州、洺州,現在正在攻打天平軍的鄆州。這韓簡野心不小,竟然在這種時候想乘亂擴張,天平軍曹全晸已死,他的長子也早就戰死,現在他的小兒子曹存實也不知能不能守得住鄆州還在兩可之間。”

這些情況朱溫當然也都知道,這麼大的事哪裡瞞得住他,王鐸正是知道朱溫不可能沒有聽到消息,這才說了出來,以示自己對朱溫的信任。說白了現在李唐的日子也不好過,但好在有充足的糧食供應。黃巢的人馬雖多,可大多都是打過黃河之後招募的新兵,良莠不齊,很多人都是爲了混吃混喝來的,他們都存着這樣的想法來的:打仗總比餓死強吧,反正是個死,餓死了倒不如這樣風風光光死。

真正的精兵只有那麼不足五萬人,是當年黃巢在江南轉戰的時候招攬的草莽豪傑,真正的精銳是林言手中的那一千名控鶴軍,專門負責黃巢的安全。那些可都是江湖上有名的人物,不說是一流高手,最差的拿到江湖上那也是名震一方的人物,這些人無論是刺殺、還是打探消息,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讓人防不勝防。即便是打仗,普通人十個人也未必能抵得上他們一個。

可這些人都分佈在大明宮中,輕易不出宮,除非有特殊人物的時候纔出去。其他精兵也大都掌握在葛從周、黃思鄴、黃揆、孟楷等人手中,尚讓手中的人馬大都是以前王仙芝的舊部,戰鬥力也很一般。是以尚讓幾次出戰都沒能突破唐軍的包圍圈,屢戰屢敗。

這一點朱溫當然清楚,黃巢留着精兵是想着如果長安不可守的話,還可以像以前一樣流竄天下。量來有這麼多精兵也不至於無法生存,只要撤出長安隨便找一個地方安定下來的話唐軍也未必會像現在一樣追着自己不放,畢竟打仗消耗的財力物力不是小數。

朱溫道:“如今形勢並不是很樂觀,不過大齊的人馬撤出長安只是時間的問題,等他們糧草耗盡他們自然會撤出長安,想來都統大人也是如此想的吧。”

王鐸點頭道:“正是如此,黃巢兵力衆多,最主要的是缺糧,我們唯有困守,才能夠讓他們撤出長安,真要是攻城的話,根本打不進長安城。”

楊復光忽然道:“皇上已經赦免了沙陀李克用父子的罪狀,只是他們與河東鄭從讜有嫌隙,李克用由於糧草不足,經常在代北數州擄掠,有心勤王卻又怕鄭從讜,是以只能佔據代州、雁門等地。都統大人何不知會鄭從讜一聲,讓他放李克用入關勤王?李克用父子數代爲朝廷效力,當年圍剿龐勳的時候就曾出過大力,沙陀人能征善戰,兼之李友金招募的三萬胡兵現在也都由李克用節制,他如果肯出兵勤王的話,想來會是一股中堅力量。”

王鐸還沒說話,朱溫首先道:“不可,他們雖然能征善戰,可畢竟是外族,現在黃巢雖然佔據長安,可畢竟我們都是漢人,如果讓外族進駐中原的話,後果不堪設想。”朱溫當然知道李克用的厲害之處,如果不是李克用入關的話,也不可能出現五代之中有三個朝代都由沙陀人統治。可這些他雖然知道,可卻沒法說出來。

果然聽王鐸道:“他們雖是外族,當年也曾有過反心,可現在事急從權,只能先讓他們來吧黃巢幹出長安再說。”

王鐸的話其實也無可厚非,朱溫想說什麼,知道自己說了也是白搭,是以乾脆閉口不言。

就這樣王鐸回去後就給鄭從讜寫了一封密函,讓鄭從讜以大局爲重,把個人恩怨先放在一邊。

朱溫就在同州先鞏固自己的勢力,並沒有按照王鐸的意思攻打華州。可華州的李詳見王鐸待朱溫不錯,又是封官又是送糧食的,不禁也有些心動。就想派人聯絡王鐸和楊復光,卻不料被華州的監軍發現,秘密稟報了黃巢。

現在的黃巢聽說朱溫降唐,正在暴怒的時候,又聽說李詳也想降唐,盛怒之下派了弟弟黃思鄴前去接手華州,順便把李詳就地正法。黃思鄴武藝高強,僅在黃巢之下,與林言在伯仲之間。李詳並不知道黃思鄴的來意,大意之下被黃思鄴當場格殺,李詳手下衆將懾於他的武功,沒有人敢反抗,如此黃思鄴順利的接管了華州。

黃思鄴屢次派兵攻打同州,朱溫只是堅守,並不出戰,黃思鄴乾瞪眼就是拿朱溫沒有辦法,朱溫並不是怕黃思鄴,而是他拉不下臉來與這個曾經的師叔爲敵罷了。

身在大明宮的黃穎當然也聽說了朱溫降唐的事情,這時的她已經有了七八個月的身孕了,瞞是瞞不住了,黃巢和曹師鴻兩人也只能暗自嘆息,感嘆造化弄人,曹師鴻更是埋怨黃巢道:“如果你當初讓他們兩個早日完婚的話,應該就不會有今天了。”

黃巢也嘆道:“我只是想等戰事穩定下來再說,誰能料到竟然出了這種事情?”

第三十章 老狐狸宋威第一五三章 秦宗權退兵第九十三章 進城借糧第三十四章 製造火藥第一四九章 泰寧易主第三十九章 清寧宮的家宴第六十一章 黃巢詐降(上)第五十七章 進駐同州第七十二章 訂個娃娃親第十章 兵圍宋州第一零一章 你的奶好就行第八十三章 兵圍幽州第九十一章 突破第六十章 王重榮渡江第一零三章 尚讓提親第三十三章 忙裡偷閒第四十七章 劉金枝的兒子第六十七章 平定平盧軍第七十六章 李曄的謀劃第五十八章 濮州龍虎會(中)第七章 倒黴的李罕之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計取長垣第一六六章 張全義投誠第一六一章 揚州被圍第二十六章 鐵匠王彥章第一八零章 縣令劉崇第一三四章 巾幗鬚眉第三十三章 竟然是呂洞賓第四十七章 朱溫的坦白第五十六章 試射榴彈炮第十七章 登基大典第一二四章 大戰王滿度(上)第一九三章 平定兩鎮第八十五章 處士周樸第十五章 野外伏擊第三十八章 紫宸殿議事第六十四章 故人相遇第七十七章 困守夏陽第八十一章 紫衣女俠第七章 比竇娥還冤第一四零章 再下亳州第二十三章 孫儒敗亡第一七四章 樂從訓之死第七十章 大齊的困境第三十七章 摔跤怎麼還咬人第十八章 攻打鄧州第八十八章 朱晃這個名字的由來第一零九章 擊球賭三川第二十四章 敬翔的心思第五十八章 明修暗度第八十三章 兵圍幽州第四章 同爲異鄉客第二章 兒時的孟知詳第七章 比竇娥還冤第一一零章 奶奶太英明瞭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敗第九十二章 八部聯盟第一三一章 洛陽之行第十五章 赫連鐸兵敗第四章 金槍楊萬里第一一九章 翠紅樓逢故人第九十四章 大將周德威第五十六章 歷史上第一次爆破第五十章 偷襲敵營(上)第六十三章 義軍南下第一三八章 長安亂第一七零章 朱溫的憤怒第十章 兵圍宋州第一五二章 中原混戰(下)第九十六章 朱珍的真正實力第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九十四章 朱存陣亡第七十六章 抱朴道院第六十一章 黃巢詐降(上)第一二一章 朱溫唱兒歌第四十一章 真的是太好吃了第一二一章 朱溫唱兒歌第二十六章 李罕之的報復第十六章 河東風雲第一章 謀士謝瞳第一八三章 明修暗度第六十六章 完美伏擊(上)第一七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三章 屯兵八百里第十章 秦婦吟的由來(上)第一三九章 灞水之濱第七十五章 勸降楊行密第三章 天蠶背心第一九六章 有權就是不一樣第七十三章 風趣的將軍第九章 韋莊醉入青樓第六十三章 義軍南下第七十七章 紫宸殿伏擊第八十二章 真正的愛是要對方幸福第一三九章 灞水之濱第三十三章 竟然是呂洞賓第一三八章 秦宗權來襲第七十五章 曹家大小姐第九十三章 進城借糧
第三十章 老狐狸宋威第一五三章 秦宗權退兵第九十三章 進城借糧第三十四章 製造火藥第一四九章 泰寧易主第三十九章 清寧宮的家宴第六十一章 黃巢詐降(上)第五十七章 進駐同州第七十二章 訂個娃娃親第十章 兵圍宋州第一零一章 你的奶好就行第八十三章 兵圍幽州第九十一章 突破第六十章 王重榮渡江第一零三章 尚讓提親第三十三章 忙裡偷閒第四十七章 劉金枝的兒子第六十七章 平定平盧軍第七十六章 李曄的謀劃第五十八章 濮州龍虎會(中)第七章 倒黴的李罕之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計取長垣第一六六章 張全義投誠第一六一章 揚州被圍第二十六章 鐵匠王彥章第一八零章 縣令劉崇第一三四章 巾幗鬚眉第三十三章 竟然是呂洞賓第四十七章 朱溫的坦白第五十六章 試射榴彈炮第十七章 登基大典第一二四章 大戰王滿度(上)第一九三章 平定兩鎮第八十五章 處士周樸第十五章 野外伏擊第三十八章 紫宸殿議事第六十四章 故人相遇第七十七章 困守夏陽第八十一章 紫衣女俠第七章 比竇娥還冤第一四零章 再下亳州第二十三章 孫儒敗亡第一七四章 樂從訓之死第七十章 大齊的困境第三十七章 摔跤怎麼還咬人第十八章 攻打鄧州第八十八章 朱晃這個名字的由來第一零九章 擊球賭三川第二十四章 敬翔的心思第五十八章 明修暗度第八十三章 兵圍幽州第四章 同爲異鄉客第二章 兒時的孟知詳第七章 比竇娥還冤第一一零章 奶奶太英明瞭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敗第九十二章 八部聯盟第一三一章 洛陽之行第十五章 赫連鐸兵敗第四章 金槍楊萬里第一一九章 翠紅樓逢故人第九十四章 大將周德威第五十六章 歷史上第一次爆破第五十章 偷襲敵營(上)第六十三章 義軍南下第一三八章 長安亂第一七零章 朱溫的憤怒第十章 兵圍宋州第一五二章 中原混戰(下)第九十六章 朱珍的真正實力第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九十四章 朱存陣亡第七十六章 抱朴道院第六十一章 黃巢詐降(上)第一二一章 朱溫唱兒歌第四十一章 真的是太好吃了第一二一章 朱溫唱兒歌第二十六章 李罕之的報復第十六章 河東風雲第一章 謀士謝瞳第一八三章 明修暗度第六十六章 完美伏擊(上)第一七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三章 屯兵八百里第十章 秦婦吟的由來(上)第一三九章 灞水之濱第七十五章 勸降楊行密第三章 天蠶背心第一九六章 有權就是不一樣第七十三章 風趣的將軍第九章 韋莊醉入青樓第六十三章 義軍南下第七十七章 紫宸殿伏擊第八十二章 真正的愛是要對方幸福第一三九章 灞水之濱第三十三章 竟然是呂洞賓第一三八章 秦宗權來襲第七十五章 曹家大小姐第九十三章 進城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