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京城流言

新書推薦:

從遊洪昇那裡回來後,遊洪昇、章逾之和李延年便開始主動接觸譚縱,他們當然不會徑直來找譚縱,而是走的夫人路線,讓各自的妻子做了一些家鄉的特色糕點和小吃給蘇瑾送來。

談談笑笑間,三位夫人和蘇瑾無形中就拉近了關係。

譚縱依舊非常低調,除了晚上出去吃吃飯,每天都窩在家裡,不是看書就是聽蘇瑾撫琴,再或者就是讓喬雨指點自己練刀法:他的速度和力量都足夠,可是光憑藉蠻力是無法在對戰中戰勝高手的,他還需要殺人的技巧。

在這看似平淡的生活中,譚縱很清楚,京城中有無數雙眼睛在盯着驛館,盯着他的一舉一動,誰都想知道,自己會給官家彙報一些什麼,而彙報的那些東西又會給京城的勢力格局帶來那些影響。

無聊的等待中,譚縱一直很平靜,他知道官家這是在給京城裡的那些官員們施加心理壓力,不過他還有一件事情沒有解決,那就是漕幫的事情。

自從來到京城後,與譚縱接頭的漕幫代表還沒有露面,他每天晚上出去吃飯,就是給對方一個接近自己的機會,可是好像出了什麼問題,對方遲遲沒有露面。

在譚縱看來,對方之所以沒有出現,無外乎三個原因,第一個是覺得自己開價太高,他們無法調節相互間的利益,因此準備背水一戰,自己來解決漕幫面臨的困境;第二個就是他們可能已經與某些勢力暗中達成了協議,共同分享漕幫的利益;第三就是,他們已經決定與自己合作,只不過覺得自己的要價太高,因此想先晾晾自己,以便取得更好的利益。

無論對方抱着什麼樣的心態,譚縱都無所謂,因爲他知道官家已經決定對漕幫下手,江南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而漕運能直接對京城構成威脅,那麼官家一定會將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些人如果幻想不與自己合作而保住利益的話,恐怕最後會落一個人財兩空的下場。

因此,他們最明智的選擇就是與自己合作,這樣的話他們的利益才能最大化的得到保障。

幾天後的一個上午,譚縱正在院子裡按照喬雨的指點練習着揮刀動作的時侯,忽然院門外涌進了一羣人,領頭的是驛館的宋館主,點頭哈腰地在前面領路。

“王爺!”望着被幾名便衣侍衛簇擁着走過來的那個一身白袍、玉樹臨風的年輕人,譚縱不由得感到有些驚訝,收起手裡的唐刀後,快步迎了上去,他萬萬沒有想到趙雲安這個時侯會來這裡,不過現在也只有處理了江南事務的趙雲安能毫不避嫌地來這裡。

“夢花,今天可有空?”趙雲安看起來有些無精打采,懶洋洋地衝着譚縱點了一下頭。

“王爺,我現在天天就是吃喝拉撒睡,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麼有空。”譚縱聞言頓時微微一笑,衝着趙雲安聳了一下肩頭,看來趙雲安這些天也是無聊透頂

“那正好,跟本王去郊外的圍場打獵去。”趙雲安也笑了起來,他終於找到了知音,衝着站在一旁的蘇瑾和喬雨揮了一下手,“你們也跟着來吧。”

既然趙雲安開口了,譚縱當然不能推辭,況且他這些天來在驛館裡也待得有些膩了,早就想着出去透透氣,於是在稍微收拾了一下後就領着蘇瑾和喬雨等人隨着趙雲安離開。

“下官參見娘娘!”一輛豪華馬車停在驛館門口,等上了車譚縱才發現裡面坐着一名雍容華貴的美麗女子,從對方的服飾和頭飾上看出是趙雲安的王妃,連忙拱手行禮。

那名女子衝着譚縱微笑着一頷首,舉止優雅,氣質高貴,她是趙雲安的正妃――安王妃秦蓉。

秦蓉是大順鎮國大將軍秦超虎的孫女,秦超虎與趙老將軍、安國大將軍魯月關是大順軍隊的三大中流砥柱,深受官家的信任,三人與北蠻作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在軍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大順軍中三分之二的高級將領來自三人的門下。

趙老將軍如今坐鎮江南,秦超虎和魯月關留在京城,分別掌管京城禁軍的南北大營,各自手握十萬精銳的禁軍,拱衛京師的安全。

趙雲安娶了秦超虎的孫女秦蓉,而當今太子趙雲義則娶了魯月關的孫女魯淑珍,能和皇家聯姻,並且聯姻的對象是太子爺和最年輕的王爺,足見官家對秦、魯兩家聖眷之隆。

“宋頭兒,剛纔那名氣度不凡的公子是誰呀?”等馬車離開後,圍聚在周圍看熱鬧的那些候補官員和他們的家眷們蜂擁而上,圍住了門外的宋館主,一名瘦高個男子狐疑地問道。

“你們連這位爺都不知道?”宋館主掃了周圍的人一眼,故作驚訝地說道。

“難道是安王爺!”那名瘦高個男子沉吟了一下,試探性地問,周圍的人聞言,紛紛好奇地望向宋館主。

“沒錯,他就是咱們大順最年輕的安王爺。”宋館主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瘦高個男子的肩頭,一改往常的冷淡,和藹地說道。

所謂風水流輪轉,如今譚縱住在驛館,保不準驛館裡的這些落魄之人走了狗屎運,搭上了譚縱這條線,苦盡甘來,飛黃騰達,宋館主現在當然要爲自己留一條後路。

瘦高個男子等人聞言,眼前不由得一亮,心中暗自盤算了起來。

譚縱和趙雲安一路上談笑風生,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京郊的皇家圍場,圍場的官員們早就收到了安王要來的消息,因此在門口恭候。

馬匹和箭支早已經備妥,趙雲安一馬當先,領着譚縱和一衆護衛在樹林中馳騁,射殺着被圍場軍士們從林子裡趕出來的野豬、山雞和麋鹿等動物。

蘇瑾陪着秦蓉在涼爽的亭子裡說着話,喬雨則有幸參與了這場狩獵,緊隨在譚縱的身旁。

譚縱的騎術馬馬虎虎,射箭則更是門外漢,如果不是喬雨在一旁幫助,恐怕他一隻獵物也打不到,恐怕這就是趙雲安讓喬雨參與狩獵的原因,避免了譚縱的尷尬。

令譚縱驚訝的是,趙雲安的騎射竟然十分了得,拈箭拉弓間收穫了一堆獵物,可謂箭無虛射,他從來也沒有想到這個懶散王爺竟然還有這一手。

“痛快,簡直是太痛快了。”打完獵後,趙雲安來到涼亭前,翻身下馬,將手裡的硬功扔給一旁的軍士後,大笑着隨後趕到的譚縱走進了涼亭,秦蓉和蘇瑾隨即起身,給兩人端來涼茶解渴。

趙雲安這段時間來過得比譚縱還要鬱悶,回京之後他就成爲了文武百官眼中的紅人,前來王府拜見他的高官權貴就絡繹不絕,使得趙雲安應接不暇。

短短兩天之後,趙雲安就被婉怡皇后,也就是他的生母,喊進皇宮用膳,婉怡皇后在用膳時婉言提醒他近期要少與京城裡的官員接觸,以免引發不必要的誤會。

至於婉怡皇后口中的誤會指的是什麼,婉怡皇后沒有說,趙雲安心中雖然疑惑,但自然也不會去問。

回到王府後,趙雲安讓管家去打聽一下京城裡有關他的傳聞,於是得到了一個頗爲震驚的消息:京城裡的官場上近來在傳言,由於他在江南的出色表現,官家有意改立其爲太子。

按照大順皇家的傳統,太子的人選一直依照立嫡立長的原則,也就是說只有皇后的兒子纔有資格成爲太子,在皇后的衆位兒子中,長子一般會被立爲太子,以固國本。

雖然長子成爲太子,但這也並不表明其一定能順利即位,因爲太子由於某些原因被廢的狀況時有發生,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前太子被先帝廢除,纔有了現在的官家。

無論如何,大順朝的歷代官家都遵循了一個規則,那麼就是從嫡子中選立太子,無論庶子再爲優秀,最多也只能當一個協助君王勤政的王爺,這使得庶子們只能望着朝堂之上的龍椅徒呼奈何。

因此,京城裡關於趙雲安的傳言也並非沒有一定的道理,官家要是真想改立趙雲安爲太子的話,那麼只要隨便找趙雲義一個由頭,趙雲義要廢也就廢了。

趙雲安從來也沒有想過要與大哥爭奪皇位,爲了息事寧人,他隨後以身體不適爲由閉門謝客,門庭若市的安王爺這才冷清了下來。

不過,出乎趙雲安的意料,雖然他刻意保持低調,企圖遠離這個是非,但是出乎他的意料,官場上關於他要被官家改立太子的傳言卻越演越烈,認爲趙雲安突然之間的閉門謝客是由於受到了趙雲義的壓力,因爲就在趙雲安被婉怡皇后招進宮裡的前一天晚上,趙雲義的太子妃魯淑珍去了一趟宮裡給婉怡皇后請安。

在京城官場的傳言中,趙雲安與趙雲義的較量已經正式拉開了序幕,這種傳言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影響到了依附兩人的那些勢力,更是使得趙雲安和趙雲義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昨天趙雲安的二哥趙雲仁特意來王府看望趙雲安,言談舉止中對他與趙雲義兩人之間的關係感到非常擔心,隱隱約約表露了不希望看見兄弟鬩牆的局面,這使得趙雲安異常的鬱悶,心中有苦難言,因爲這種事情根本無法解釋,只會越描越黑,所以他只能強顏歡笑,將趙雲仁給應付了過去。

趙雲安萬萬有沒有想到事情會莫名其妙地發展到如今的一步,心情不由得變得煩躁,於是今天來找譚縱散心,以忘記京城裡那些關於自己的流言蜚語。

譚縱對關於趙雲安的流言有所耳聞,他並不是刻意打探的,而是蘇瑾告訴他的,蘇瑾則是從那些驛館裡的候補官員夫人那裡聽來的,那些夫人們茶餘飯後最喜歡做的就是聚在一起嚼穀京城裡的各種八卦,安王和太子之間的傳言無疑是最令她們感興趣的。

在譚縱看來,此次流言來勢洶洶,肯定有人在幕後推動,以離間趙雲安和趙雲義,在朝廷上製造混亂,趁機漁利。

至於那個幕後的推手,譚縱的腦海中禁不住浮現出了畢時節的身影,他懷疑這是畢時節的後臺老闆所出的渾水摸魚之計,因爲只要趙雲安和趙雲義鬥起來的話,那麼無疑會給對方行事創造機會。

晚上,圍場的一塊草地上升起了幾堆篝火,譚縱和趙雲安等人圍坐在篝火旁,一邊喝酒一邊高聲談笑着,侍女們圍繞着篝火載歌載舞,氣氛歡快、熱烈。

一些軍士將打到的獵物剝皮洗淨,放在篝火上烤着,香氣四溢。

“夢花,近來京城的事情你可聽說了?”酒過三巡之後,趙雲安起身走向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擡頭望着漫天的繁星,沉聲問道。

“略有耳聞,不過是一些流言蜚語而已,王爺不必放在心上。”譚縱清楚趙雲安指的是什麼,微笑着說道。

“樹欲靜而風不止!”趙雲安一仰首,喝乾了手裡酒杯中的酒,仰望着天上閃爍的羣星,神情嚴肅地說道,“夢花,似乎有人在幕後推動這些流言,本王懷疑他們居心叵測,與江南一事有關。”

“王爺的意思是,這京城裡有畢時節的同黨?”譚縱聞言,心中不由得暗自欽佩趙雲安,竟然能敏銳地察覺到流言背後的奧妙。

“不是同黨,而是幕後主使。”趙雲安扭過身子,眉頭微微一皺,“此人能在蘇州和揚州佈下如此局面,必定位居高堂之上,本王昨天想了一夜,也不清楚對方究竟是誰,他隱藏得實在是太深了。”

“王爺,狐狸再狡猾,始終逃脫不了獵人的弓箭。”譚縱聞言,沉聲向向趙雲安說道。

“他隱藏的時間越長,對我大順的危害就越大。”趙雲安知道譚縱是在安慰自己,扭頭看向了一眼遠處與秦蓉談笑的蘇瑾,微微一笑,“京城裡的事情完了之後就該和蘇姑娘成親了吧,等你離京之時,本王送你一件賀禮。”

“謝王爺!”譚縱聞言,笑着衝趙雲安拱了一下手,既然是趙雲安送的賀禮,那麼想必價值定然不菲。

在圍場裡過了一夜後,第二天,譚縱跟着趙雲安返回了京城,驛館裡的那些候補官員們對他的態度不由得又恭維了許多。

《》是作者“小黑醉酒”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112章 再見胡老三第432章 迎接第636章 得與失第639章 無限旖旎第594章 藥效發作第98章 六品夫人的威風(3)第179章 惜人命第37章 騎牆第424章 李代桃僵第114章 匹夫之責第64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288章 戲耍第337章 水井第35章 糊弄第236章 價值萬兩第452章 闖牢第571章 洞庭內亂第242章 不做知府第197章 門下(三)第633章 密議第128章 默契使然第220章 轉變第37章 騎牆第587章 雙龍會第183章 扼萌芽第252章 柳暗花明第180章 氧化鈣第79章 一子錯滿盤輸第357章 械鬥第141章 窩裡鬥狠第59章 胡說八道第370章 危機第56章 狼來了第367章 忍無可忍第401章 埋伏第454章 激辯(上)第38章 入甕第72章 你跳我不攔着第204章 妄做小人第39章 蔣怒第229章 無錫夜宴(一)第553章 洞庭亂局第224章 一飲一啄第413章 黎明第644章 啓程第321章 說客第252章 柳暗花明第424章 李代桃僵第63章 字字誅心第447章 巧妙周旋第300章 各方反應第444章 失竊第580章 激化矛盾第23章 逆反第539章 幫手第338章 收穫第56章 狼來了第381章 悔之晚矣第二八十五章 飄香院第140章 一廂情願第45章 胡老三逞威(2)第647章 激化第420章 告密第633章 密議第215章 明心發飆第341章 命運第443章 失意之人第606章 細心的尤五娘第23章 逆反第223章 不該有的罪惡感第一六四章 高擡貴手第174章 定軍心第586章 暗流洶涌第613章 出頭第648章 副教主的邀約第382章 調兵遣將第213章 路轉峰迴第8章 火種第65章 兄弟情誼第461章 “打啞謎”第231章 萬魚來朝第343章 交待第571章 洞庭內亂第526章 困擾第517章 強買強賣第24章 偏鋒第61章 欽差第254章 步步爲營第194章 人情往來第359章 初露端倪第465章 面聖第537章 佈施第118章 人索繩橋第420章 告密第391章 四處出擊第588章 送禮第202章 陰魂不散第28章 妹夫第597章 石室密事第98章 六品夫人的威風(3)
第112章 再見胡老三第432章 迎接第636章 得與失第639章 無限旖旎第594章 藥效發作第98章 六品夫人的威風(3)第179章 惜人命第37章 騎牆第424章 李代桃僵第114章 匹夫之責第64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288章 戲耍第337章 水井第35章 糊弄第236章 價值萬兩第452章 闖牢第571章 洞庭內亂第242章 不做知府第197章 門下(三)第633章 密議第128章 默契使然第220章 轉變第37章 騎牆第587章 雙龍會第183章 扼萌芽第252章 柳暗花明第180章 氧化鈣第79章 一子錯滿盤輸第357章 械鬥第141章 窩裡鬥狠第59章 胡說八道第370章 危機第56章 狼來了第367章 忍無可忍第401章 埋伏第454章 激辯(上)第38章 入甕第72章 你跳我不攔着第204章 妄做小人第39章 蔣怒第229章 無錫夜宴(一)第553章 洞庭亂局第224章 一飲一啄第413章 黎明第644章 啓程第321章 說客第252章 柳暗花明第424章 李代桃僵第63章 字字誅心第447章 巧妙周旋第300章 各方反應第444章 失竊第580章 激化矛盾第23章 逆反第539章 幫手第338章 收穫第56章 狼來了第381章 悔之晚矣第二八十五章 飄香院第140章 一廂情願第45章 胡老三逞威(2)第647章 激化第420章 告密第633章 密議第215章 明心發飆第341章 命運第443章 失意之人第606章 細心的尤五娘第23章 逆反第223章 不該有的罪惡感第一六四章 高擡貴手第174章 定軍心第586章 暗流洶涌第613章 出頭第648章 副教主的邀約第382章 調兵遣將第213章 路轉峰迴第8章 火種第65章 兄弟情誼第461章 “打啞謎”第231章 萬魚來朝第343章 交待第571章 洞庭內亂第526章 困擾第517章 強買強賣第24章 偏鋒第61章 欽差第254章 步步爲營第194章 人情往來第359章 初露端倪第465章 面聖第537章 佈施第118章 人索繩橋第420章 告密第391章 四處出擊第588章 送禮第202章 陰魂不散第28章 妹夫第597章 石室密事第98章 六品夫人的威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