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老商幼盜之一

聽張昌毅說要見那個王公子,衆人都吃了一驚,楊致忠道:“老哥!我也知道你素來慈心,但我們走完這個島就要回去了,何必節外生枝?”

張昌毅卻道:“致忠賢弟,你我都是曾流落海外的人,深知其中苦楚!當初若不是有義父相救,你我如何有今天?試想若是換了你流落在此,有人舉手就能救你而不加援,你心裡會作何感想!咱們雖然是做生意的,但總算讀過兩天書,聖人推己及人的教誨不可輕忘。更何況我聽了月娥所述,覺得這個王公子多半也是個讀書人,斯文而落魄,更是可憫,若我們只需騰出一個艙位就能救他們出昇天,於情於理,都不當視而不見。但這撥人究竟是好人還是奸人,月娥年紀小,怕還看不真切,所以我想親自相他一相。”

衆人素服他年高德勳,聽他這麼說,多數都不出聲了,張益興卻還是道:“叔叔,咱們做生意的賺錢就是,管他那麼多幹什麼?”

張昌毅一聽斥道:“你這說的是人話麼!若他們是歹人,我們自然要防他!但他們要是良人,只要是力所能及,如何能不幫忙?一味的唯利是圖,你和那些沒開化的蠻夷有什麼區別!”

張益興不敢再說,張益盛也不敢開口,楊致忠道:“好事可以做,但也要小心。”

“這個自然,”張昌毅道:“我已有安排。”

待得天色大亮,便派人去給東門慶下書。張昌毅有兩個得力手下,一個叫於不辭,一個叫何無畏,都是張昌毅從海Lang中撈起來的人,於不辭三十有餘,通曉十三種番話,眼下是廣昌平號的財副,管的是商販隊伍,何無畏將近而立,是廣昌平號的管哨,主抓船上武裝。

這時於不辭已被派了出去尋找本島部落,何無畏在船上負責守衛,聽張昌毅要自己去下書,他對主人決定從不懷疑,卻道:“昨晚他們似乎兜圈子跑的,不知往哪裡去下。”

張昌毅道:“我猜他們的老巢必然離此不遠,否則不會我們才一泊船他們就發現了。昨天你不是在這附近找到了一些木料麼?我猜那或許是他們曾在這裡活動過而留下的。”來到甲板上環視周圍環境,便指着那片高地道:“你到上面去看看。嗯,那裡好像還有一個山洞,若高地上沒人,你就派人到那山洞看看。要小心,這夥人戒心頗重。”

張昌毅去了有一個多時辰,便派人回來稟告道:“高地上果然有許多足跡、木料、石料,一些石頭上還有血,似乎那裡打過仗一般。我們進了那個山洞,又在洞裡發現了一些粗製的用品,一排木板,幾支標槍。何管哨說裡面的人也許走了沒多久。他還在高地上守着,讓小的先來回報。”

張昌毅想了想道:“這夥人的首領頗有見地,竟預料到我會找上他們。”便擬書一封,對那水手道:“讓無畏貼在那高地上下坡的顯眼處,然後就回來。”

那水手匆匆而去,將書信連同囑咐帶到何無畏處,旁邊有個水手道:“他們都走了,哪裡還會再來?我看這信是白留。”

何無畏卻道:“舶主的想法,你們懂什麼!”仍照張昌毅的意思做了。他們離開後不久,便有兩個人從林木後冒了出來,一個是陳百夫,一個是水蝦蔡,陳百夫見何無畏等走遠之後才近前將信取了,水蝦蔡道:“我到洞裡看看。”

“不用了。”陳百夫道:“山洞上下不方便,又只有一條道路,萬一他們突然折回你怕要被困在那裡。”便帶了他回去和東門慶等會合,出示何無畏所留書信。

東門慶拆開來和陳百夫、沈偉一起看了,卡瓦拉問:“說什麼?”

沈偉道:“這封信署名張昌毅,自稱廣昌平商號的東家、廣昌平號的舶主,他邀王公子到船上一敘,但只能王公子一個人去。”

“那怎麼行!”水魚蔡道:“也許是個陷阱!”

“對!”周大富道:“他們要真有誠意,何必只點名王公子一個人去?”

陳百夫道:“但也有可能是那個女人幫我們說好話了,所以他們想見見王公子。這或許是個機會。”

衆人議論紛紛,最後沈偉對東門慶道:“王公子,他邀的是你,去不去你拿主意吧。”

東門慶沉吟片刻,再看看這封信的字,心想:“這字寫得穩健沉着,不輕佻,嗯,看來像個有年歲的讀書人寫的。”又想:“我們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再要自己打造船隻,造出來的也只有近海航行的小船,要回大明還是得依傍別的大船,還是得跟人家談,到那時候形勢未必能比眼下更好。”想到這裡主意便定,打了個手勢,表示自己要去。

牛蛙道:“那我們送你到那小灣附近去。”

東門慶卻搖了搖頭,示意他們不要現身,免得對方有歹意被一網打盡。

水蝦蔡又道:“那樣的話王公子你可得多帶兩把刀去。”

卡拉瓦便把自己的槍托過來道:“把我的槍也帶上!”

東門慶看看水蝦蔡手中的刀和卡瓦拉手中的槍,微笑着搖了搖頭,反而把自己刀拿了出來,交在陳百夫手裡。陳百夫一愕,周大富已道:“不錯,王公子孤身赴會,帶刀帶槍又有什麼用處?不如不帶,以示誠意。”東門慶望了他一眼,見周大富示好地回報以微笑,心想這個傢伙腦筋其實也算比較活,怪不得能得到佛郎機人的信任。

當下東門慶隻身前往,沈偉、陳百夫等送他到廣昌平衆的視野邊緣,望着他現身、被廣昌平的守衛搜身、帶進去,九個人無不惴惴,周大富道:“不知道王公子會如何?”

陳百夫嘆道:“王公子這番是在博!他要是失陷了,我們也一點辦法都沒有。”

衆人都覺有理,各有一番唏噓,都道:“希望王公子吉人天相。”

那邊東門慶被帶上了大船,張昌毅就在甲板上見他。甲板上擺上三張桌子,一張由裡朝外,由張昌毅坐着,一張擺在張昌毅對面,空着,一張側放,卻是楊致忠坐了,其他理事兩邊立候。

東門慶上來之後,張昌毅起身迎接,何無畏向東門慶道:“這位就是我們主船廣昌平的舶主,張姓,諱上昌下毅。這位是我們副船福致隆的舶主,楊姓,諱上致下忠。”主客各自行禮罷,依次坐下。

張昌毅和東門慶的桌上各擺了一塊極平的石,石頭邊上放着毛筆和水,張昌毅提筆寫道:“海外紙貴,以此石替代,望貴客勿要見笑。”這石卻是一塊未雕琢的上好硯石坯子,筆過留痕,片刻自幹,不用抹拭。

東門慶便認出他的筆跡來,心中奇怪:“難道他也是個啞巴不成?”卻不知張昌毅此舉另有深意。

張昌毅又以筆問道:“貴客鄉土何處?”

東門慶本要答“福建漳州”,但見他這等排場,見識多半不凡,再想那副船名福致隆,船又是福建船式,舶主怕是福建人,若說謊被戳破會誤事,何況此刻遠在南洋,早非東門霸、洪迪珍的勢力範圍,便提筆答道:“晚生王慶,福建泉州府人氏。”

旁邊楊致忠哦了一聲道:“楊某是建州人,但曾在泉州呆過十年,算來也是同鄉。泉州地方人物,楊某識者甚多,或許認得王公子府上的長輩。”

東門慶知他要打聽自己的來歷,搖頭輕嘆,提筆寫道:“祖上雖有蔭庇,但小子流落海外,有辱家聲,不願再提。”

楊致忠也嘆息了一番,道:“我當初亦有過這樣一遭生涯,不過在外流Lang愈久,思鄉愈重。到後來連家鄉山水,便是一井一物也是念念不忘,歷歷在心中晃過,比在家時尤爲明晰。”當下述說起泉州的風物、人情來。

東門慶一聽便知道對方是藉故在考自己,當楊致忠每說一事一物畢他便提筆接續、補充,楊致忠開頭還往大處說,後來盡往極細處尋!很多事情若不是經年住在泉州的人斷難知道。不但如此,他十句中還夾雜着一兩句故意說錯的,要看東門慶如何應答。幸而東門慶本是泉州人氏,交遊又廣,各處市井人物都熟,楊致忠的問題雖刁鑽卻也難不倒他,每見楊致忠所言不對便提筆委婉糾正。兩人一說一寫有半個時辰,楊致忠才向張昌毅點了點頭。

張昌毅嘆息了一聲,寫道:“泉州老朽亦曾一遊,深知其爲人間勝土。王公子背離如此鄉井,想來必有緣由。”

東門慶寫道:“慚愧,慚愧。晚生屢試不中,家中匱乏,不得已登船覓利,不意所乘海舟爲佛郎機人所襲,竟成奴隸!船上華人備受欺凌之餘奮起反抗,不幸失敗,死難者數十人……”寫到這裡因想起在福建海面上被佛郎機人燒死的一船同胞的慘狀,眼睛眨巴兩下,便掉下淚來,繼續寫道:“我等僥倖不死者凡十人,卻又被佛郎機人放逐於此島,纔要造船出海,期盼能迴歸中華,不想又受困於土番,幸有貴船來到,土番見帆遠遁,我等才得以苟延殘喘。當晚便派人到此一探,實望貴船隊能攜我等迴歸大明,不想卻鬧出了一場誤會。”

這段話半虛半實,卻也情真意切,張昌毅、楊致忠等都尋不出破綻來。張昌毅寫道:“既是如此,昨夜貴使來時,爲何不說?”

東門慶寫道:“佛郎機一事,實是有心隱瞞,爲何隱瞞?一來因爲佛郎機人驅役一事雖屬無奈,畢竟臉上無光;二來佛郎機人作惡多端,臭名遠揚,我等擔心初識者因此生疑。不想到頭來卻是爲避小疑而生大誤會。”

這段話也算實說,張昌毅楊致忠還沒回答,岸上忽然傳來消息,說財副回來了。張昌毅大喜,楊致忠對東門慶道:“有些小事要處理,請王公子稍待。”

張昌毅回頭示意張月娥,張月娥便走過來,有些羞澀地對東門慶道:“王公子,這邊請。”引他到艙中休息,奉上茶水點心,東門慶接過時用手拍了拍她的手——他言語不便,這番本是致謝之意,張月娥卻慌了,低了頭,連那半邊沒有胎記的臉也紅了起來。東門慶是風月老手了,一見心道:“這丫頭不會看上我了吧?”他可不是青頭後生,見有女人喜歡自己便感動,此事在他腦中只是一晃而過,並不放在心上,尋又想起:“他們說財副回來了,不知那財副之前是去做什麼了?”

——————跳樓的心都有了……

第十三章 漂浮(每天兩章,求鮮花)第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之一第一七五章 澎湖澳主第一一零章 風起之一第八十四章 造船村第四十六章 賭債之一第一三八章 松浦之邀第二零三章 張月娥營救計劃之二第二一二章 薩摩島津家第一六八章 若紫第九十二章 張璉的復仇之一第二十九章 李大用的襲擊第二一零章 不合時宜的小性子第七十七章 外援之二第一六一章 忍者第一五七章 東海大會第一八三章 陸海策之一第二一五章 九州商盟第一七三章 近海接濟第五十七章 入夥之一第一零六章 空謀妙計第五章 臺郎棒會第二二七章 肅清鹿兒島灣之二第九十八章 此事不辭之一第二二零章 定計第四十二章 俘女之二第一四一章 偷香第一九三章 逃庵之一第一四六章 快逃啊!姦夫!第七十二章 姐夫之一第四十五章 老商幼盜之三第十七章 舊相識之一(繼續求花、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根本第七十七章 外援之二第一章 狼子第一零三章 海船夜宴第二十六章 番船第十一章 倭伴第七十章 夜浴之三第二一五章 九州商盟第二零六章 案頭活第一九三章 逃庵之一第一二二章 蟬雀之一第一零九章 雲變之三第十八章 舊相識之二(求花、求收藏)第二二零章 定計東海引 李贄進東門府第九十一章 妻恨之二第一零二章 南澳來客之三第二二五章 薩摩打援第一九七章 舟蕩之三第五十三章 船變之一第一二八章 月光下的宴會月光下的刀第一七三章 近海接濟第十七章 舊相識之一(繼續求花、求收藏)第一一零章 風起之一第一零二章 南澳來客之三第一一六章 救之一第二一一章 東門慶的科舉第二十八章 佛郎機書手第九十五章 倭名之二第一九三章 逃庵之一第一二二章 蟬雀之一第一四三章 深層次文化交流第一八六章 黑匣子第十三章 漂浮(每天兩章,求鮮花)第一三二章 戰勝者第一一五章 任君處置第八十五章 敗訊第一六六章 尾張傻瓜第六十八章 夜浴之一第二二三章 薩摩一戰驚九州第一四八章 龍造寺之謀第五十一章 叔侄?公私第十一章 倭伴第二一零章 不合時宜的小性子第一七三章 近海接濟第二二二章 前後夾擊第一五七章 東海大會第二一一章 東門慶的科舉第一四三章 深層次文化交流第一九五章 舟蕩之一第一零八章 雲變之二第七十八章 外援之三第一零四章 美人計第二一八章 戰前謀之一第二十八章 佛郎機書手第五十一章 叔侄?公私第四十六章 賭債之一第二十八章 佛郎機書手第六十九章 夜浴之二(上架了!)(又解禁了!)第一一零章 風起之一第二零八章 海上煙花城第十章 全民大走私第五十五章 前進的方向第一二七章 安東尼的期待第一五二章 炮響第一六二章 安藝遇襲第一三九章 夜這第九十七章 浙東海面
第十三章 漂浮(每天兩章,求鮮花)第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之一第一七五章 澎湖澳主第一一零章 風起之一第八十四章 造船村第四十六章 賭債之一第一三八章 松浦之邀第二零三章 張月娥營救計劃之二第二一二章 薩摩島津家第一六八章 若紫第九十二章 張璉的復仇之一第二十九章 李大用的襲擊第二一零章 不合時宜的小性子第七十七章 外援之二第一六一章 忍者第一五七章 東海大會第一八三章 陸海策之一第二一五章 九州商盟第一七三章 近海接濟第五十七章 入夥之一第一零六章 空謀妙計第五章 臺郎棒會第二二七章 肅清鹿兒島灣之二第九十八章 此事不辭之一第二二零章 定計第四十二章 俘女之二第一四一章 偷香第一九三章 逃庵之一第一四六章 快逃啊!姦夫!第七十二章 姐夫之一第四十五章 老商幼盜之三第十七章 舊相識之一(繼續求花、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根本第七十七章 外援之二第一章 狼子第一零三章 海船夜宴第二十六章 番船第十一章 倭伴第七十章 夜浴之三第二一五章 九州商盟第二零六章 案頭活第一九三章 逃庵之一第一二二章 蟬雀之一第一零九章 雲變之三第十八章 舊相識之二(求花、求收藏)第二二零章 定計東海引 李贄進東門府第九十一章 妻恨之二第一零二章 南澳來客之三第二二五章 薩摩打援第一九七章 舟蕩之三第五十三章 船變之一第一二八章 月光下的宴會月光下的刀第一七三章 近海接濟第十七章 舊相識之一(繼續求花、求收藏)第一一零章 風起之一第一零二章 南澳來客之三第一一六章 救之一第二一一章 東門慶的科舉第二十八章 佛郎機書手第九十五章 倭名之二第一九三章 逃庵之一第一二二章 蟬雀之一第一四三章 深層次文化交流第一八六章 黑匣子第十三章 漂浮(每天兩章,求鮮花)第一三二章 戰勝者第一一五章 任君處置第八十五章 敗訊第一六六章 尾張傻瓜第六十八章 夜浴之一第二二三章 薩摩一戰驚九州第一四八章 龍造寺之謀第五十一章 叔侄?公私第十一章 倭伴第二一零章 不合時宜的小性子第一七三章 近海接濟第二二二章 前後夾擊第一五七章 東海大會第二一一章 東門慶的科舉第一四三章 深層次文化交流第一九五章 舟蕩之一第一零八章 雲變之二第七十八章 外援之三第一零四章 美人計第二一八章 戰前謀之一第二十八章 佛郎機書手第五十一章 叔侄?公私第四十六章 賭債之一第二十八章 佛郎機書手第六十九章 夜浴之二(上架了!)(又解禁了!)第一一零章 風起之一第二零八章 海上煙花城第十章 全民大走私第五十五章 前進的方向第一二七章 安東尼的期待第一五二章 炮響第一六二章 安藝遇襲第一三九章 夜這第九十七章 浙東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