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必須要硬

李曜的房間佈置簡單,除了應有的傢俱之外,裝飾物不過就是牆上掛着的幾張字畫,而且均非名家之作,水準也不甚高。真要說來,反倒是李曜穿越過後自己手書的一幅《蘭亭集序》,算是其中最上乘的佳作了。

李曜當年練毛筆字也有幾年時間,蘭亭集序是當然練過的,而此刻家中的筆墨,更是好當年不知多少倍。僅說他房中的五隻宣州諸葛筆,便是唐代最富盛名的好筆,因而寫出的字,也比當年更見佳跡。

這幅《蘭亭集序》既然要懸掛起來,比之真跡自然大了不少,足有三尺寬,六七尺長。

在懸掛這幅字的下面地上,此刻正低頭跪着一名少女,穿着淺紅色綴花褙子,螓首低垂,肩頭聳動,竟似正在抽泣。

這少女自然不會是別人,正是趙穎兒。

李曜坐在軟席上,瞥了她一眼,道:“還要跪到幾時?某已然說了,此事既然是有人有心栽贓,任你如何小心謹慎,他也能找到機會。世上哪有千日防賊不爲所乘的道理?”

趙穎兒卻不答話,只是低聲抽噎,也不敢大聲了,生怕郎君聽了着惱。她心中既是委屈又是自責,明知道那趙三娘子前些日子開始跟自己接近就沒好意,今日居然仍是上了她的當,險些害得郎君背上趁兄不在,欺辱嫂嫂的惡名,這般大錯,連她自己都不肯原諒自己。

然而李曜卻沒有怪她,反說此事本是針對他自己而來,至於她趙穎兒,卻是城門失火殃及的池魚,根本怪不到她頭上。

趙穎兒本來還有一點委屈,心底裡覺得自己不過是因爲想跟趙三娘子學一學怎麼讓郎君開心,哪知道偏惹出這等事來,她畢竟年紀尚小,自然會在心底裡給自己找一些小的理由。

可是當李曜這般一說,她就半分委屈都沒了,剩下的就全是自責,覺得郎君這般通情達理,自己還給郎君惹下麻煩,越發不應該了。只是李曜擺明了不怪她,她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做纔好了,只好堅持跪在這裡,似乎便是贖罪了一般。任李曜怎麼勸,就是不肯起身。

李曜無法,只好拿出絕招,指了指面前的幾隻空碗,道:“某吃完了,收拾起來吧。”

趙穎兒猶豫了一下,只好起身,委委屈屈地過來將之收拾進食盒,就要拿走。

李曜又道:“一會兒某要小憩片刻,丑時三刻記得過來叫某。”

趙穎兒小聲應了,端着食盒出去。

李曜望着她的背影,苦笑一下,自言自語道:“卿本佳人,奈何自苦。”說完忽然一愣,搖搖頭:“老子現在要是再穿回去,搞不好連話都不會說了,靠!”

他起身走到榻邊,躺了上去,嘆口氣,喃喃道:“這個鳥家,呆得真是越來越沒意思了啊……老子是不是該想點辦法,弄一筆錢出去做生意,自己弄點家業算了?以老子先進一千多年的腦子,就算沒有葉輕眉那麼大的本事,又會造玻璃,又帶着狙擊槍,還有個介於牛A與牛C之間的小五竹跟着,可也不至於賺不到錢吧?”

想了想,又搖搖頭:“還是不好,亂世之中,商人能成功發大財的,多半是發國難財,老子雖然小學時候思想品德考試就經常不及格,但也不至於這點覺悟都沒有不是?可要是不做生意,就只有買地,地這東西,在這年頭可是人家大家族的心尖肉,老子無權無勢無錢,哪裡買得到好地?唉,要說回來,這種世道下面,還得是有兵有權才靠得住……可惜穿越的時候不能自己選,就老子現在這身份,上哪弄得到兵權啊!”

想着想着,竟然睡了過去。

------------------------------

李暄匆匆趕到後院中院,請侍女通報一聲,說他求見阿郎。

裡頭李衎剛剛吃完午飯,聽說李暄來見,微微揚了揚眉,對報信的侍女道:“叫他到書房侯着,某即刻便到。”

李暄得了信,立即到了書房,不多時李衎便信步走到門口,脫了鞋子進來,口中隨意問道:“大郎啊,可是三郎有了決斷?”

“見過耶耶。”李暄上前幾步,躬身道:“三郎決定,罰趙氏回門思過三月。”

“嗯?”李衎忽然止步,怒道:“你說什麼?回門思過三月?做出此等醜事,還打算誣陷五郎,這種女子他還要留在家中!他就不痛不癢的給這樣一個處置,五郎那邊會怎麼想?大郎啊,這就是你勸的結果?五郎就算是泥菩薩,也須有幾分土性子!”

李暄面對父親的發怒卻很沉着,道:“處置是輕了一點,但這般做法,也並非無理。”

“並非無理?”李衎冷笑一聲:“怎麼個有理法?”

李暄平靜地道:“若是突然休了趙氏,理由怎麼說?難道要把事情公開出去不成?趙氏只是小戶人家出身,長相也算出衆,她若是因此而被休,一旦破罐子破摔,離家之後將事情傳揚開來,與她而言並無多大損害,以她的相貌,再找一家家境尋常的人家嫁掉,並無難處,而那時我李家卻要因此被人嘲笑,此乃其一。”

李衎面色一沉,似乎想要駁斥,但最終只是沉聲問:“那其二又是什麼?”

李暄拱了拱手,道:“其二卻是三郎聽了兒子的勸說,願意與五郎修好。”

“哦?”李衎眉頭一揚:“三郎今次這般聽話,居然能被你說動了?”

李暄點點頭,微笑道:“畢竟是自家兄弟,總是如之前那般下去,如何是頭?三郎也知道五郎今年連立功勞,自己的做法有些過分了。因此願意和解,只是有一樁,三郎畢竟是兄長,這和解之事,還需五郎大度,先做出一個姿態來,三郎纔好就驢下坡。”

李衎的確有些意外,看了看李暄,忽然道:“想來大郎你已經有了主意,何不仔細說道說道?”

李暄笑道:“耶耶明鑑。此事,兒是這般想的:再過幾日便是三郎懸弧之慶,不如讓五郎做個姿態,宴請三郎,兒也同往。想來他二人既然都有和好之意,又有兒穿梭其中轉圜,此事當可有一個圓滿的解決。兒便是這般想的,是否可行,還請耶耶示下。”

所謂懸弧之慶,便是男子生日了。古時生了兒子,有很多說法,譬如“弄璋”。而懸弧也是其一,懸是懸掛,弧是指弓,表示男子尚武。懸弧就是在大門左邊掛一張弓,以爲生兒子的慶祝。某些時代、某些地方因此也有將懸弧之慶當作男子生日的說法,代州便是如此。而相應的,女子出生和生辰也有別的說法,譬如與弄璋相對應的,便是弄瓦。與懸弧相對應的,便是設帨。這是依照古禮,女子出生,掛佩巾於房門右。《禮記·內則》:“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鄭玄注:“帨,事人之佩巾也。”後來也用以指女子生辰。

李衎笑了起來:“這個主意,倒是不錯。”他見三郎和五郎終於可以和解,心中高興,又道:“可要耶耶也一起前去?”

李暄心中吃了一驚,忙道:“這倒不必,三郎心氣有些高,又是要與五郎和解,耶耶若去,只怕三郎反而心中彆扭,反是不美。”

李衎微微蹙眉,不過還是點頭:“那好,那某就不去了。”

李暄鬆了口氣,又問道:“那此事是由兒去說起,還是……?”

“你去也不甚好。”李衎想了想,道:“此事耶耶自會安排,你不必操心了。”

李暄果然不操心,當下便點頭應了:“既然耶耶自有道理,兒自然不多操心,耶耶若無別事,兒便告退了。”

李衎點點頭:“去吧。”

“是。”李暄微微躬身一禮,轉身離去。

李衎卻看不到他轉身那一剎,嘴角露出的一絲冷笑。

------------------------------

李衎自然不會親自去找李曜說起這件事,他也需要一個“中間人”,這個中間人很好找,那就是李曜的生母楊氏。

李衎自去找楊氏說起此事,李曜這個時候卻開始爲他的佩劍再次動起腦筋來了。

原先他打造自己現在這把佩劍的時候,主要是爲了試驗新的鍊鐵方法,至於其他的講究,那都沒顧得上。現在卻不同,現在他學了鍾離權的青龍劍法,對於劍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所以需要再打造一把新劍,以使得自己的劍法與這把劍更相適應。甚至更關鍵的是,他始終對鍾離權所說的“金火天殺之相”有些擔心,現在忍不住想試着給自己弄一副盔甲,雖然並不見得有用,但放在身邊,也算是個心理安慰。

李曜對古代鍊鋼鍊鐵的瞭解除了他祖父的那本冊子之外,主要便是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這本書的“五金”篇裡曾描述過一種效率較高的冶鐵爐,它的特點是冶鐵爐和攪拌爐一體化,用耐火材料作爲溝渠連通,當鐵水流出冶鐵爐以後,直接流向敞口的攪拌爐,工人就可以立即攪拌製造熟鐵了,這種連續作業有助於節省燃料。

此外,西夏和它的同族曾鍛造一種被漢族人稱爲“瘊子甲”的冷鍛甲,形制不詳,反正不會是鎖子甲。它的特點是鍛打時不加熱,直接鍛造,直到減厚三分之二。在甲片末端留一小部分不鍛,以方便工人判斷鍛打減厚程度(瘊子甲的名稱來源於此,因爲光滑甲片上這一小部分突起類似於皮膚上的疣)。作爲後世之人,他當然明白這種盔甲不是鋼甲,而是冷變形產生加工硬化的熟鐵甲。它的好處是硬度增加,對抗當時的熟鐵箭鏃很有好處。沈括說用強弩試驗射擊(大概是張弦力量216公斤的宋朝一等弩),75米之外無法穿透,即使偶然命中空隙處,箭鏃鐵翼也都捲曲了。它的壞處有兩個:一是同樣因爲加工硬化,造成韌性下降(沒有證據或文獻表明這種甲鍛後要經過退火);二是耗費工時太多。因爲室溫下鍛打對體力要求比加熱鍛打要高得多,而且鍛成後鑽孔比一般的熟鐵盔甲難得多。

自從學會青龍劍法,李曜對近戰的把握大了不少,現在比較擔心的是遠戰,所以對於抗箭矢的能力,他就相當關心。這種冷變形的熟鐵甲對箭鏃防禦力已經很好,其實它的硬度至多不過HV兩百出頭。不難想象如果用神臂弓之類中國弓弩射擊硬度可達HV500以上,韌性100J/CM2以上,而且利用了弧形硬殼結構的歐洲板甲會有什麼結果。

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三十二記載1041年北宋田況《上兵策十四事》中第十二事就是希望普及“純鋼甲”,不過這種“冷砧”鍛出來的,顯然只是冷鍛熟鐵甲——真正能普及的鋼甲都是大面積甲板,魚鱗鋼甲耗費工時很多、成本很高,而且非常耗費精力,無法普及——其實關鍵是李曜知道自己現在沒那個本錢——他還提出倉庫中存放的趙匡胤時代的盔甲繫繩已經斷開,但甲片質量上乘,懇請重新穿貫,編成三五萬套發給邊防軍,可惜連這個要求都沒有得到滿足。

岳珂《愧郯錄》卷十三《冷端甲》條也說冷鍛甲的性能良好,而且從前已經有裝備,然而在他那個時代已經停產很久了。這也許會令人感到奇怪,宋朝比西夏富得多,爲什麼西夏可以普及冷鍛甲,宋朝卻不能呢?田況一針見血的指出:“由彼專而精,我漫而略故也。”不過他還沒有說完全。一個由陰謀家建立的王朝,由一羣文弱的猥瑣男統治,這些猥瑣男肆無忌憚的歧視軍人和技術工人,幾乎是明目張膽的把他們——國家的矛和盾——踩在腳下肆意踐踏。爲了一小撮文弱書生的統治,不惜把整個國家變成軟弱無力的、跟他們一樣的糊塗蟲。而獨裁者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同樣的支持乃至親自鼓動這種歧視。這樣的國家要有好裝備和好軍隊,比用麻繩穿針眼還難。

而在明朝《武備志》裡,曾描述過當時的“複合盔甲”。明軍的頭盔每頂用熟鐵五六斤,加鋼一斤。如何製造不詳,估計是將鋼片鍛焊到鐵皮上,明朝時期中國已經成功仿製西亞整體式頭盔,實施這種焊接術是完全可能的。茅元儀進一步指出,當時的護臂一隻用熟鐵十二三斤,加鋼一斤鍛合。

至於這裡頭所用到的焊接技術,說老實話到底“包鋼”、“嵌鋼”“夾鋼”、“貼鋼”到底是什麼,李曜實在搞不清楚。何堂坤曾有過介紹,但語焉不詳。至於“花紋鋼至遲發明於漢代”的說法,不過是不值一駁的囈語。他從網上的隻言片語估計,“夾鋼”、“貼鋼”應該是一種鍛打技術或焊接技巧,而不是焊接原則。例如張小泉剪刀就採用了“貼鋼”,這顯然不會是鋼包鐵的意思。至於鋼包鐵的焊接原則在中國是否曾得到運用,從古書中可以看到宋應星等曾說過百鍊鋼應包裹鐵芯,這種焊接法不算複雜,因此被中國人掌握是完全可能的,但宋應星也說得很明白,這是極品刀劍才能“享受”的待遇。並且《天工開物》卷十《錘鍛》已經說得很清楚,當時製造兵器和農工具,基本上都是鐵體鋼刃。沈括、戚繼光口中的好刀劍也都是鐵體鋼刃。直到後世,中國依然有“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的說法,這也表明了鐵體鋼刃一直是中國刀具的基本焊接原則(歐洲古代焊接原則是民用刀具鐵包鋼,軍用刀具鋼包鐵,因此歐洲就沒有這種俗語)。至於中國到底有沒有出現過鋼包鐵,乃至類似於日本本三枚的焊接技術,李曜就更搞不清楚了,畢竟他也不是專業人士,了不起是個“半專業人士的非正式傳人”。不過有一點李曜是懷疑的,就是缺乏皮部的刀劍主要的問題是易於彎曲,而不是宋應星所說易於折斷。

盔甲暫時考慮冷鍛,新劍則還須仔細思量。

青龍劍法有幾招特別刁鑽古怪,因此李曜甚至考慮過軟劍,但很快他便放棄了這個設想,因爲軟劍實在不理想。其實中國古代一直有一種奇怪的彈簧鋼情結。這種情結最早似乎可以追述到沈括,他說:“錢塘有聞人紹者,常寶一劍。以十大釘陷柱中,揮劍一削,十釘皆截,隱如秤衡,而劍鑞無纖跡。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然有聲,復直如弦。關中種諤亦畜一劍,可以屈置盒中,縱之復直。張景陽《七命》論劍曰:‘若其靈寶,則舒屈無方。’蓋自古有此一類,非常鐵能爲也。”也許這種情結還可以一直向前追述到西晉。不過站在儒家書生的角度考慮,他們對各種技術一竅不通,又沒有上過戰場,受過軍訓,沒有軍事知識,對刀劍質量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只是對一些看上去很特別、有趣的現象感興趣。所以彈性好的刀劍自然就會得到重視。

其實,彈簧鋼跟好刀劍,是根本不能兼容的。首先,彈簧鋼的要求是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彈性極限、疲勞極限應極高,而塑性和韌性要求相對不高。而刀劍最重要的兩項指標恰恰是硬度和韌性,所以從根本設計目的上說,彈簧鋼就不宜作爲刀劍。其次,彈簧鋼對鋼材的要求,磷、硫都必須少於0.004%,古代鋼材,尤其是中國鋼材,很難達到這個標準。再次,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彈簧鋼含碳量範圍(僅指碳素鋼,不過古代也只有碳素鋼)爲0.6%-0.9%之間,至低不得過0.2%,並要求最好是單體結構。而古代刀劍要求芯部含碳量0.2%以下,並且都是焊接鍛合結構。再次,碳素鋼淬透性小(臨界直徑6-8毫米),抗鬆弛性能不夠好。最後,彈簧鋼製造方法有四:一是鋼絲或鋼帶索氏體化後進行冷變形強化;二是鋼絲或鋼帶淬火+回火;三是鋼絲或鋼帶冷變形後退火;四是冷熱軋鋼。古代顯然不會有第一、四種加工方法,回火中國人不會,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冷變形後退火。這樣的彈簧鋼硬度不超過HB325,對宋時刀劍來說這樣的硬度完全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如果只對鋼進行淬火,這樣的刀劍是很容易折斷的。

所以在古代條件下,好刀劍根本不可能也沒必要具有高彈性。日本、歐洲、西亞、印度工匠也都沒有對他們的刀劍提出過高的彈性指標。古今中外沒有一個真正有制刀劍經驗的工匠、或者具有軍事經驗的軍人,會要求自己的刀劍能彎曲90度以上,歐洲劍的要求至多是彎曲二十度。當然現代單體刀劍通過調質,有可能達到彈簧鋼的要求,但這是沒有意義的。一把甩來甩去的彈簧鋼劍只會把使用者割傷。

那麼沈括的說法是怎麼回事呢?很簡單,人家對他耍了些障眼法,砍釘的時候用真正的寶劍,給他把玩的時候用的是另一把彈性較好的劍。順便說一下,砍斷大釘並不難。釘子基本上都是本體含碳量低,尖端含碳量高,釘頭硬度不過HV一百幾十。用淬火後的劍砍之,如果力氣夠大,確實可以做到一次砍斷十根大釘。當然這也是理論說法,畢竟人的力氣是有限的。估計表演砍釘的時候,釘子也做過手腳。

不過彈簧鋼的軟劍似乎對中國人很有吸引力,80年代龍泉劍廠也有板有眼的“復原”了古代彈簧鋼劍。而李曜之所以會想起做一把軟劍來,卻是因爲很小的時候看過鄭少秋的《戲說乾隆》,裡頭的乾隆皇帝就有這麼一把藏在腰帶裡的軟劍,曾經讓他覺得很是威風而瀟灑。

除了軟劍的這個誤區之外,還有一個誤區則是全世界的通病:割羽毛情結。大概這種說法從某地發源,因爲很有感染力,所以不脛而走。據說一根羽毛(或頭髮)被風吹向刀劍,在刃上就碰斷了。

李曜曾經很相信這種說法,因此有句成語就叫“吹毛斷髮”。但自打他自己親自管理鐵坊並開始實驗之後,他才發現這種說法實在無聊,而且作爲現代人,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方法就能夠證明其虛妄。現代科技遠比古代發達,可有誰聽說過現代哪一把刀具可以做到這樣嗎?這種謠言的出現,是因爲古人搞不清硬度的概念,便以爲越鋒利的刀硬度就越高,或者相反,硬度越高的刀就越鋒利。因此他們“合理的”想象出了一種鋒利到不用用力就可以割斷東西的刀劍。實際上鋒利只跟刃口厚薄有關,而跟硬度無關。HV300的剃刀片,顯然比HV700而未開刃的烏茲鋼刀鋒利得多。其實真正懂刀劍的古人也不會犯這種錯誤。歐洲日本的制刀劍工匠,檢測產品的方法很多,卻從來不會拿根羽毛或頭髮來試驗。

因此李曜現在給自己造新劍,對於鋒利與否,要求並不甚大,對彈性如何,要求也不大,唯有一點……必須要硬!

第146章 孤意已決第070章 陣俘孫揆第214章 秦王之尊(三)第207章 邢洺之亂(三)第209章 出鎮河中(五)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二)第001章 必有後福第117章 深夜相召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四)第145章 李曜舉賢(下)第208章 再定關中(三)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九)第213章 王業之基(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一)第195章 晉李汴寇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十)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八)第141章 林甫之後第213章 王業之基(五)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八)第071章 互相牽制第212章 秦王變法(五)第003章 李家大難第078章 飛騰初成第155章 萬家生佛(一)第054章 雙雄之戰第085章 兵臨府谷第118章 三英再聚第044章 必須要硬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第184章 盈香妙坊第096章 神木之戰(下)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四)第184章 盈香妙坊第172章 敗軍之將第075章 此媒難說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八)第212章 秦王變法(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五)第068章 孫揆來也!第100章 攻守夜襲(上)第133章 蓋寓試探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153章 雲州之行(五)第068章 孫揆來也!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九)第213章 王業之基(七)第212章 秦王變法(八)第129章 出乎意料第003章 李家大難第031章 心意微變第127章 兄弟之義(上)第192章 主客顛倒第213章 王業之基(二)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四)第216章 再續盛唐(三)第015章 一柱擎天第008章 火上澆油第214章 秦王之尊(三)第090章 神木定計《舊五代史·李存孝傳》第209章 出鎮河中(九)第028章 潞帥有請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第211章 掌控四鎮(三)第006章 一聲暴喝第179章 知己知彼(上)第146章 孤意已決第031章 心意微變第017章 吾計售矣第210章 力挽天傾(二十)第082章 折家來人第211章 掌控四鎮(一)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十)第207章 邢洺之亂(八)第211章 掌控四鎮(九)第145章 李曜舉賢(下)第077章 李曜練兵第077章 李曜練兵第161章 接連失利(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一)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三)第098章 誰人謹慎唐代藩鎮供軍案例解析——以《夏侯昇墓誌》爲中心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六)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九)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四)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七)第208章 再定關中(八)第195章 晉李汴寇第081章 潛龍勿用党項族拓跋部的發展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二)第050章 割發斷恩第047章 白衣郎君第011章 河邊安扎
第146章 孤意已決第070章 陣俘孫揆第214章 秦王之尊(三)第207章 邢洺之亂(三)第209章 出鎮河中(五)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二)第001章 必有後福第117章 深夜相召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四)第145章 李曜舉賢(下)第208章 再定關中(三)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九)第213章 王業之基(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一)第195章 晉李汴寇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十)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八)第141章 林甫之後第213章 王業之基(五)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八)第071章 互相牽制第212章 秦王變法(五)第003章 李家大難第078章 飛騰初成第155章 萬家生佛(一)第054章 雙雄之戰第085章 兵臨府谷第118章 三英再聚第044章 必須要硬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第184章 盈香妙坊第096章 神木之戰(下)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四)第184章 盈香妙坊第172章 敗軍之將第075章 此媒難說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八)第212章 秦王變法(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五)第068章 孫揆來也!第100章 攻守夜襲(上)第133章 蓋寓試探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153章 雲州之行(五)第068章 孫揆來也!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九)第213章 王業之基(七)第212章 秦王變法(八)第129章 出乎意料第003章 李家大難第031章 心意微變第127章 兄弟之義(上)第192章 主客顛倒第213章 王業之基(二)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四)第216章 再續盛唐(三)第015章 一柱擎天第008章 火上澆油第214章 秦王之尊(三)第090章 神木定計《舊五代史·李存孝傳》第209章 出鎮河中(九)第028章 潞帥有請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第211章 掌控四鎮(三)第006章 一聲暴喝第179章 知己知彼(上)第146章 孤意已決第031章 心意微變第017章 吾計售矣第210章 力挽天傾(二十)第082章 折家來人第211章 掌控四鎮(一)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十)第207章 邢洺之亂(八)第211章 掌控四鎮(九)第145章 李曜舉賢(下)第077章 李曜練兵第077章 李曜練兵第161章 接連失利(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一)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三)第098章 誰人謹慎唐代藩鎮供軍案例解析——以《夏侯昇墓誌》爲中心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六)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九)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四)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七)第208章 再定關中(八)第195章 晉李汴寇第081章 潛龍勿用党項族拓跋部的發展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二)第050章 割發斷恩第047章 白衣郎君第011章 河邊安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