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邢洺之亂(三)

李曜聽到此處,不禁生疑,問道:“你之前說你是九兄派來尋我,怎的這會兒聽來,卻是奉大王之命而來?”

任圜拱手道:“好教十四郎君知曉,某實奉九郎君之命而來,大王信使另有其人,乃是節帥王府典竭郭安時。某卻是奉九郎君之命前來,有些話轉達給十四郎君。”

李曜微微思索,不記得節帥王府典竭郭安石是誰,便隨口問道:“郭安時?”

任圜點頭道:“正是此人,其原爲克修公親信,任河東教練使,克修公歿,他便進了節帥王府爲典竭。”他說到此處忽然想起一事,補充道:“哦對了,此人與十四郎君倒是同鄉,也是代州人。”

李曜忽然腦子裡閃過一個人名,眼珠一轉,故意試探一句,問道:“哦,某記得了,安時是他的表字,此人是叫郭崇韜,是吧?”

任圜不疑有他,點頭道:“十四郎君好記性,正是郭崇韜。”

李曜心中一動,卻不再談論此人,轉過話題,問道:“大王既派郭安時爲信使,九兄卻仍派你來尋我,想是有要事知會?”

任圜看了堂中李襲吉、馮道和憨娃兒一眼,李曜擺手道:“此皆我心腹肱骨,先生但說無妨。”

任圜釋然,點頭道:“九郎君命某告之十四郎君三件事:其一,郎君走後,大王用兵不暢,多思郎君在側之日,前番敗績之後,大王便曾對左右人道:‘孤失存曜,如血脈逆流,調動轉運,皆不如意。’,九郎君命某告之郎君:‘一石三鳥,君可歸矣’。”

此言一出,李襲吉面現思索之色,馮道卻是一臉疑惑,不知其何意,憨娃兒更是莫名其妙,看看任圜,又看看李襲吉,最後望向李曜。

李曜聽完,卻是面色不變,只是淡淡地道:“其二呢?”

任圜微微一笑,道:“存孝郎君叛逆,張污落氣勢大漲,九郎君說了,如今幾位郎君已然偃旗息鼓,此後公議數次,決定靜候十四郎君北歸,力挽狂瀾於即倒。”

李襲吉目中精芒一閃,馮道也精神一振,憨娃兒似懂非懂,看見他二人這般神色,似乎也有些躍躍。

李曜眼皮微微一跳,最終卻只是淡淡點頭:“諸位兄弟之苦,某心中瞭然,一旦北歸,定不叫張污落得意。”

“其三,大王親討存孝郎君而不勝,如今寄望於十四郎君,諸位郎君皆盼郎君予一準信,將如何面對邢州。”

李曜沉吟道:“未知大王心意,此事暫難定奪。”

任圜卻堅持問道:“諸位郎君問的僅是十四郎君心中所想。”

李曜何等敏感之人,一下就明白他們話中深意,看了任圜一眼,道:“我意?四個字:敗而勸之。”

“十四郎君欲勸存孝郎君再歸太原麼?”

“自然。”

“河東出此醜聞,大王欲正忠義之風,十四郎君便有把握勸得住大王?即便勸住大王不殺存孝,而今後大王又安敢再用其人?如此便是左右爲難:如若用之,直如猛虎歸山;如果不用,卻又猛虎在籠。如此,對河東有何好處?”

李曜道:“於公,存孝二兄勇冠三軍,一旦因叛逆被殺,必損軍心,親者痛而仇者快;於私,存孝二兄對某、對諸位兄弟過去多有關照,甚至不少兄弟都從他處學過些順手的武技,而今二兄一時糊塗,失陷泥團,若我等不思救人,便如見人落井而下石,這般事,實非某所願爲。”

任圜也不置可否,只是拱手道:“郎君之言,某必一字不改地轉達與諸位郎君知曉。”

李曜點點頭,請他下去休息。

任圜一走,李襲吉便問若有所思的李曜:“明公當真要救李存孝?”

李曜面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反問道:“爲何你也要問這一句?”

李襲吉搖頭道:“明公之智,天下無雙,然則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或有一得。李存孝原是大王義兒之中競爭王位最有希望的人選之一,又是舉世聞名的天下第一勇將,如有他在,明公大願何時能了?某知明公對其叛逆之舉早有所料,是以囑咐嗣昭、嗣源二位將軍及時勸解、預防,然則俗語有云,人算不如天算,縱然以明公之智,亦難料到區區數月之間,便發生了這許多變數,如今事已至此,李存孝叛逆已彰,明公縱然設法保全,也未必能成,反教大王不喜。然而如今卻有更好的辦法:大王一戰未勝,親點明公爲征討李存孝之主將,以天下之智對天下之勇……既然如此,明公何不乾脆一戰成擒,成就偌大功業,同時不問大王如何處置,如此這般,大王必然心中認可,今後之事,也就更易安排了。”

李曜深吸一口氣,閉目思索片刻,忽然睜眼,問馮道:“可道,你作何感想?”

馮道面現猶豫之色,遲疑道:“若以老師大願而論,襲吉先生所言,誠然良策……”

“然則?”李曜臉上並沒有什麼表情,卻將馮道正欲說出的兩個字說了出來。

馮道正一邊深思一邊措辭,聞言果然不察,點頭道:“然則如此作爲,畢竟有些冷血,於理可通,於情有損,不似君子所爲。”

李曜聽罷,忽然哈哈大笑,笑得場中三人面面相窺。末了,李曜忽然問憨娃兒:“憨娃兒,如今讓你與我那存孝二兄對陣,你有幾成把握?”

憨娃兒道:“存孝郎君?俺打不過他。”

李襲吉嘆息一聲,馮道也苦笑了一下。

李曜卻不爲所動,又問:“是某問得不對,應該是……你以爲如今再和他對陣,可以支撐多少回合?”

憨娃兒想了想,道:“郎君,若是隻說支撐,存孝郎君是殺不了俺的。”

李曜略微吃了一驚,問:“何以見得?”

憨娃兒道:“前番在晉陽時,俺與存孝郎君多有切磋,若論步戰,俺氣力比他還長,只是他槍法比俺熟稔,能耗俺的氣力,最後只合打個平手;若論馬戰,俺和他騎術相仿,但他用槊,俺卻是棍,打不過他。而且他馬戰有三記絕招,分別是‘追魂箭’、‘奪魂檛’、‘斷魂刺’,其中‘斷魂刺’這一記,俺到現在都沒想到破解之法。”

李曜還是第一次聽見李存孝的馬上三絕技之說,不禁問道:“這三絕技,有什麼特點?”

憨娃兒道:“追魂箭其實就是反身一箭,只是他持弓拿箭速度太快,彎弓射箭也太快,若是有人馬上追趕,他反身出箭的時候,敵將尚未看清,便中箭死了;奪魂檛是他左手用筆燕檛施展的,如果他與敵將一合之間未分勝負,雙馬交錯之時,他能在百忙之中用左手抽出筆燕檛,然後瞬間反身將擊中敵將後背,以他之力,就算身着重甲,不死也殘了;俺覺得,斷魂刺纔是他馬戰最強絕技,這一招的動作並不是每次都一樣,但氣勢和作用是一樣的,他總能在人前力方消、後力未生之時突然爆出全力凝神一刺……”憨娃兒說到此處,閉上眼睛,似乎回憶了一下,才繼續道:“這一刺,一往無回,當你看清的時候,會覺得自己不管怎樣都躲不掉、擋不住,然後精氣神都鬆懈了……俺第一次見識這一招的時候,若非橫下心來想着就算俺死也不能叫他完整無缺,不要命地揮棍打了一記‘掃地金波’,只怕從那之後,都再不敢與他交手了。”

李曜聽得心神嚮往,不禁問道:“那你用了掃地金波這招之後如何了?”

憨娃兒苦笑道:“他留手了,一槊把俺的盔纓刺掉,俺沒留手,也只是一棍把他的戰馬打死。”

李曜鬆了口氣:“這麼看來,你已經不差了。”他想了想,忽然說道:“但是某還記得,當初存孝二兄曾對我說過,你與他都是天生神力,但你這身量卻更勝於他,只消將功夫練到柔可生剛、剛可生柔之境,便是勝他之時……如今仍未達到麼?”

憨娃兒面現慚色,低頭道:“俺笨得很,郎君說的俺都記得了,可就是做不到。”

李曜見他如此,心中不忍,忙道:“某不是怪責你,你不必內疚,天下間許多事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說這柔可生剛,剛可生柔之境,某雖然能爲你講解,但你若教某爲你示範,那就不成了。”

憨娃兒卻不吭聲。

李曜知道他有時候會死腦筋,鑽牛角尖,也不好久勸,只好乾咳一聲,道:“言歸正傳,憨娃兒,你若見我擊敗存孝二兄,將他交給大王發落卻不救他……你會怎麼想?”

憨娃兒微微失望,遲疑了一下,道:“俺覺得他對郎君還不錯。”然後又補充道:“而且他要是死了,俺今後就不知道找誰驗證那斷魂刺的破解之法了。”

李曜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非救他不可了。”然後轉頭對李襲吉和馮道正色道:“存孝二兄縱然此事做得不對,但他對某並無虧欠,當年還多有幫助,若某隻因他死之後,可以少一個對手便對他落井下石,此非爲人之道。因此此番北歸,某是要全力相救的。不爲其他,只爲問心無愧。”

李襲吉嘆了口氣,拱手道:“明公宅心仁厚,某無話可說。”

馮道卻面露喜色,道:“老師明見。”

李曜沉吟道:“看來,的確是到了北歸河東之時了……只是,淮揚這三千河東精騎如何帶走,倒也是樁麻煩。”

馮道奇道:“楊行密不是已經答應老師,不阻攔老師及河東騎兵離開麼?”

李襲吉在一邊搖頭道:“此番清口大勝,明公之智、精騎之勇,楊行密都是看在眼裡的,如今河東偏又出了亂子,大王未能一舉擊敗李存孝叛軍,聲望略損,他會不會因此自食其言,如今卻不好說。況且,就算楊行密不阻攔,這三千騎兵如何穿過朱溫控制的中原地區而北歸河東,也是一樁大麻煩。須知前次我等南下之時,朱宣朱瑾畢竟還未全敗,朱溫大軍都在兗、鄆境內,如此我等才走得順利,如今兗、鄆以歸朱溫掌控,淮揚與河東之間全無相連……若要走陸路,就須得繞道山南……問題是繞道山南的話,再往北走,就得過京畿,我河東三千騎兵過京畿,陛下只怕也不樂意看見,更何況這般走法,沒八個月也得半年,那時節李存孝早已站穩腳跟,大王如何等得?”

他見李曜沉思不語,馮道也無話可說,便繼續道:“原本某曾想過,以淮南水軍之實力,我等可以走水路。但之前也說了,楊行密肯不肯放明公與這三千精騎離去尚難逆料,他那水軍又如何肯做此事?再者,這三千精騎都是旱鴨子,這麼遠的水路走過去,只怕還未下船便要減員三成,那些戰馬也有同樣的麻煩,吃食的馬料更難處理……總之,水路只怕也行不通。”

李曜沉吟片刻,終於道:“楊行密那邊,我須找個理由說服他,倒也沒什麼別的,只消讓他只消一件事便成。”

李襲吉問道:“何事?”

李曜笑了笑,答道:“無非是讓他覺得,某在河東,比在淮南可以讓他獲利更大罷了。”

李襲吉想了想,問道:“明公有何妙策?”

李曜淡淡地道:“簡單之極,讓他覺得某心中野心甚大便足矣。”

李襲吉一愣,忽然一拍額頭,驚道:“明公果然奇智!”

馮道畢竟年輕,缺了些對人心的理解,奇道:“老師此言,學生不解,還望老師解惑。”

李曜哼笑一聲,卻也不對自己的學生賣關子,答道:“楊行密若想留我在淮南,無非希望我爲他效力,然則若是我野心巨大,他便會心有顧忌,因爲他的年紀大我許多,若是他死後,楊渥繼承王位,他必擔心此子鎮不住我,如此一來,我又野心巨大,這淮南可還是他楊家可保?如此我便成了燙手山芋,除非他斷定能在他死前將我除掉,否則又怎敢留我?但以我如今之表現,他是否有這般把握,只怕難說。而反過來,如果我答應他,今後在河東淮南之盟上對他多予支持,他必料我北歸之後將覓良機奪取河東大權,這般兩相比較,自然是‘放虎歸山’好過‘留虎在側’。如此,他還會橫下一條心將我留在淮南嗎?”

馮道驚得喃喃自語:“竟……竟是這般?”

李襲吉哈哈一笑:“原本某還設想,若某是楊行密,即便招明公爲義兒不成,拿女兒換一個天下之智的女婿也是件無比劃算的買賣,卻不料明公手段果然覆雨翻雲,隨口一計,便足以令楊行密打消這如意算盤……明公,這般謀劃,某實心服口服。”

三日之後,楊行密大擺筵席,爲李曜、李承嗣與史儼踐行,三千鐵騎如數北歸。

楊行密回到府中,楊潞匆匆走來,人未至而聲先到:“耶耶爲何改變主意,放李存曜北歸?此人若不留在淮南,今後只怕無人可制!”

楊行密擡眼便看見女兒面色發紅,卻是急的。他嘆了口氣,道:“潞兒,這道理爲父如何不知?只是李存曜此人心比天高、智較海闊,他留在淮南,爲父在世之時或許是我淮南臂助,一旦爲父駕鶴西歸,你那弟弟年輕識淺,又如何駕馭得了他?早晚必爲他所害。與其留他在淮南壞我楊家基業,不如放他北歸,去取了他那義父的河東也罷!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這其中紛擾,卻是如何說得清的?”

楊潞聞言大失所望,長嘆一聲:“耶耶中計了!”

楊行密對這女兒頗爲寵溺,聽了這話也不生氣,只是奇道:“何有如此一說?”

楊潞再嘆一聲,問道:“耶耶爲何忽然覺得李存曜野心巨大,絕難制之?”

楊行密道:“昨夜他來見某,與某說了許多今後在河東如何如何……話中竟將河東之事說得全由他定一般,某稍作試探,他便說‘某之進言,大王從無不從’,他甚至……甚至還說到待今後擊敗朱溫,他與某平分天下之語。此話雖不能信,但某卻可由此斷定此子心中野心巨大,絕非池中之物。”

楊潞苦笑一聲:“那麼,他既有如此非分之想,來我淮揚數月,此前卻怎的毫無表露,偏偏到了昨夜,便忽然野心全露了?”

楊行密一呆。

楊潞搖搖頭,一臉苦澀:“此人洞悉世情猶如佛陀法眼,耶耶心中顧慮,他只怕早已知曉,待欲歸去之時驟然一說,耶耶失察之下,頓被其所惑,悠然放其歸去。卻不知這只是他的障眼之法……耶耶,前番女兒與您所論之事,李存曜雖未親聞,卻尤勝親聞。他以此來騙過耶耶,正是爲了北歸河東。至於他是否真對河東有所野心,甚至對這天下有所野心,從今往後,便再不是耶耶所能顧及的了。”

楊行密恍然大悟,失聲道:“糟糕,千算萬算,仍被他騙了!如此卻是如何是好?要不然……趁他行之不遠,再派兵將他追回來?”

楊潞苦笑道:“以李存曜之智、李承嗣之威、朱八戒與史儼之勇以及河東精騎之銳,耶耶縱然出兵兩萬,又能留得住他們麼?更何況如今耶耶已公然踐行,若轉眼又派兵相追,李晉陽那邊如何去說?天下人會如何看待耶耶?這河東淮南之盟,還有半分存在的希望麼?”

楊行密愕然半響,忽的仰天長嘆:“失策,大失策也!李存曜……此真人傑,我不及矣!”

楊潞悵然若失,望着窗外雲捲雲舒,再不願多說半句。

南邊李曜剛走,河東李克用卻沉不住氣,覺得邢州有李存孝天下之勇一時難克,王鎔那邊卻沒什麼不能打的,上次在邢州敗了一陣,正可以找王鎔撒撒氣,於是親提大軍再次東征,未免李曜不在而轉運不暢,留蓋寓駐守太原。因是打鎮州,故將劉仁恭也留下,劉仁恭遂百方討好蓋寓,又以劉夫人同宗,認作姐姐,逐漸在太原站穩腳跟。

李克用再次出兵河北,是自縛馬關東下,擊平山,渡滹水,攻下白馬關。王鎔方用兵抗拒李匡籌,聞克用連下四關,心下甚懼,哭於衆將道:“想我王氏先輩何等威烈,傳到我手裡,本想再震先祖雄風,卻爲四鄰欺我年幼。成德四州連遭他人踐踏,我怎麼這般懦弱啊!”

符習因斬李匡威有大功,爲王鎔信任,擢升爲軍將,此時問主公這般說話,便上前道:“其時勢所然,非大王之過。以僕揣測,河東有主天下之氣象,大王不如舉四州依附,可存王氏基業,不可再逆天與河東爲敵。”

衆將也附和道:“然也,不如奉主河東!”王鎔已無他策,只好屈服,派石希蒙乞和,進錢幣五十萬,糧草二十萬,並表示願意發兵三萬幫助李克用攻打邢洺。這等好事,克用焉有不從之理?王鎔又將與李存孝來往的書信示於克用。李克用目覽,見多是聲討自己罪狀的文字,心中怒火狂升,顧不得李曜還未趕到,想自己多了三萬鎮州兵相助,縱然十四兒未至,想也足夠擊敗李存孝,於是徑直移兵邢州。

李克用移兵邢州,仍以李存信爲先鋒,進屯琉璃陂;自率大軍合成德軍屯任縣。此番不再像從前魯莽,而是採用李存信的“困”字訣。李存賢進言說道:“如果只是當道紮營,難擋李存孝,如果要困死他,只有環城挖塹築壘。”李克用深覺有理,遂從之,日夜挖築不已。

李存孝在城樓上望見李克用挖塹築壘,知是要困死自己,遂每每率軍出城擊之。築壘士兵一見李存孝至,皆知不可戰,只能紛紛逃回。如此數日,塹壘難以挖築成。李克用憂心忡忡,嘆道:“惜存曜未至,以其多智,必有克賊之法。”李存信心中怨怒,李存賢見了,苦思許久,再獻策道:“兒在邢州時,與孟方立降將袁奉韜走的很近,今日正可用得着此人。”李存賢說這話,是因爲他之前曾駐守邢州。

李克用聞言大喜,忙問其計,待聽李存賢說完,便密令一心腹之人潛入城中,尋得袁奉韜,許以厚賞。袁奉韜於是向李存孝進言:“僕今得知郡王欲待塹壘完成後即歸太原,如塹壘完不成,恐無歸心。尚書所畏者,只有郡王,料太原諸將誰能出尚書右?郡王一旦西歸,就是黃河也可浮渡,何況咫尺的塹壘,安能阻擋尚書鋒銳?”

李存孝徒有其勇,不察深謀,聞言心中暢快,很輕易就信了,遂不再出兵,坐等李克用西歸太原。於是任旬之後,塹壘完成,飛鳥也難過了,邢州於是內外阻絕,李存孝徹底受困。

第213章 王業之基(一)第114章 怕,不可恥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一)第208章 再定關中(九)第208章 再定關中(四)第206章 淮揚風雲(六)第064章 南路轉運第061章 棍法初成第210章 力挽天傾(一)第209章 出鎮河中(六)第129章 出乎意料第174章 規劃未來第078章 飛騰初成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五)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194章 車中之思第090章 神木定計第145章 李曜舉賢(下)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五)第211章 掌控四鎮(六)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八)唐代藩鎮供軍案例解析——以《夏侯昇墓誌》爲中心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五)第015章 一柱擎天第215章 北都風雲(三)第116章 兄弟情誼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九)第028章 潞帥有請第060章 得此佳兒第067章 王妃密函第004章 五郎大才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四)第178章 意外任務第110章 克用之媒第196章 順水推舟第019章 君子之風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二)第209章 出鎮河中(六)第211章 掌控四鎮(三)第117章 深夜相召第201章 竟是如此第212章 秦王變法(四)第082章 折家來人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一)第105章 兩雄爭鋒第122章 其中緣由第055章 談笑奪權第143章 李曜舉賢(上)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八)第189章 互相試探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五)第094章 神木之戰(上)第101章 攻守夜襲(中)第070章 陣俘孫揆第170章 安民置軍第138章 孤女有依(上)第028章 潞帥有請第019章 君子之風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六)第208章 再定關中(九)第210章 力挽天傾(五)第002章 五郎還魂第184章 盈香妙坊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五)第180章 知己知彼(下)第180章 知己知彼(下)第209章 出鎮河中(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七)第027章 至誠君子第213章 王業之基(二十)第213章 王業之基(八)第193章 危地最安第208章 再定關中(一)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十)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第169章 洺州刺史(五)第207章 邢洺之亂(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九)第206章 淮揚風雲(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九)第209章 出鎮河中(八)第100章 攻守夜襲(上)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二)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八)第203章 汴梁舊事第208章 再定關中(三)第019章 君子之風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三)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三)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五)第080章 一戰破敵第214章 秦王之尊(九)第009章 神兵初成第079章 隨軍北伐
第213章 王業之基(一)第114章 怕,不可恥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一)第208章 再定關中(九)第208章 再定關中(四)第206章 淮揚風雲(六)第064章 南路轉運第061章 棍法初成第210章 力挽天傾(一)第209章 出鎮河中(六)第129章 出乎意料第174章 規劃未來第078章 飛騰初成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五)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194章 車中之思第090章 神木定計第145章 李曜舉賢(下)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五)第211章 掌控四鎮(六)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八)唐代藩鎮供軍案例解析——以《夏侯昇墓誌》爲中心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五)第015章 一柱擎天第215章 北都風雲(三)第116章 兄弟情誼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九)第028章 潞帥有請第060章 得此佳兒第067章 王妃密函第004章 五郎大才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四)第178章 意外任務第110章 克用之媒第196章 順水推舟第019章 君子之風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二)第209章 出鎮河中(六)第211章 掌控四鎮(三)第117章 深夜相召第201章 竟是如此第212章 秦王變法(四)第082章 折家來人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一)第105章 兩雄爭鋒第122章 其中緣由第055章 談笑奪權第143章 李曜舉賢(上)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八)第189章 互相試探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五)第094章 神木之戰(上)第101章 攻守夜襲(中)第070章 陣俘孫揆第170章 安民置軍第138章 孤女有依(上)第028章 潞帥有請第019章 君子之風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六)第208章 再定關中(九)第210章 力挽天傾(五)第002章 五郎還魂第184章 盈香妙坊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五)第180章 知己知彼(下)第180章 知己知彼(下)第209章 出鎮河中(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七)第027章 至誠君子第213章 王業之基(二十)第213章 王業之基(八)第193章 危地最安第208章 再定關中(一)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十)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第169章 洺州刺史(五)第207章 邢洺之亂(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九)第206章 淮揚風雲(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九)第209章 出鎮河中(八)第100章 攻守夜襲(上)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二)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八)第203章 汴梁舊事第208章 再定關中(三)第019章 君子之風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三)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三)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五)第080章 一戰破敵第214章 秦王之尊(九)第009章 神兵初成第079章 隨軍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