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和魏國兩國將領請示自己的國君後,安排人接管宋國地盤,大軍回撤本國。
蘇代說的一點不錯。齊湣王心想:“討伐宋國,齊國出力最多,而且自己親自上陣督戰,楚國、魏國爲什麼與自己平分宋國!”越想自己越吃虧。
最後,帶兵尾隨楚軍,趕上偷襲唐昧大軍,楚軍大敗,齊國奪取了淮北大片土地。然後又屢次向西侵伐韓、趙、魏,多次得勝。
楚、魏兩國憎恨齊湣王背信棄義,果然派出使者向秦國表示願意依附秦國,聽秦國召喚。
秦昭王感覺蘇代判斷準確,對自己有功。
齊湣王兼併了宋國,氣勢更加驕橫,派出寵臣夷維前往衛、魯、鄒三國,讓這三國國君來齊國入朝稱臣。
這三個小國害怕齊國侵伐,不敢不同意。
齊湣王信誓旦旦的說:“寡人打進燕國國都,滅掉宋國,闢地千里,打敗魏國、楚國,威加四海,諸侯恐懼。魯、衛、鄒三國已經向我俯首稱臣,有到一日我到周國,把九鼎遷到臨淄,名正言順的改稱天子,號令天下,誰敢違抗?”
一股不可一世的勁頭。
孟嘗君田文上諫道:“宋王偃(yǎn)殘暴不仁,天下共怒,所以齊國有機可乘;希望大王以宋國爲戒。周國雖然微弱,但是他是天下共同的主人,七國相互侵伐攻戰,沒有哪個國家敢動周國,就是擔心落下以下犯上的惡名。大王前些時間不與秦國同稱帝號,天下因此更加尊重齊國。現在盟生取代周國的念頭,恐怕不是好事。”
齊湣王說:“商湯逐夏,周武王伐紂,難道桀、紂不是天下之主嗎?寡人難道比不上商湯、周武王嗎?只可惜你不是伊尹、太公,不能輔佐我啊!”
伊尹是商朝開國元勳,輔佐商湯王滅掉夏桀,太公是指姜子牙。孟嘗君的話齊湣王不愛聽,最後還挖苦孟嘗君一句。
孟嘗君總是勸他不要急於擴張,穩健持國,多施恩惠,齊湣王認爲孟嘗君對自己不忠心,收回相印,孟嘗君擔心自己被齊湣王殺掉,與賓客逃亡魏國,投奔公子無忌。
公子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爲人謙恭好士,對人十分誠懇。
曾經有一次吃早飯的時候,一隻斑鳩被鷂鷹追逐,慌不擇路飛到公子無忌的桌案下,古人的衣服肥大,無忌用衣服遮掩住,鷂鷹盤旋幾圈找不到斑鳩,飛走了,無忌見鷂鷹離開,就放出斑鳩,誰知道鷂鷹落座屋脊上,看到斑鳩飛出,展開翅膀飛箭一樣衝向斑鳩,捉住吃掉了。
公子無忌自責地說:“這隻斑鳩爲了避難投奔我,卻終究被鷂鷹捕殺,是我辜負了斑鳩。”內疚的公子無忌把早飯推到一邊,竟然一天沒有吃飯,第二天,命令人捕捉鷂鷹。
一共捉到一百多隻,分別關到籠子了,送給無忌,公子無忌說:“殺斑鳩的只是一隻鷂鷹,爲何要連累其他鷂鷹呢!”說着,手提寶劍圍着這一百多個鳥籠轉,心中默唸:“沒有吃斑鳩的,向我悲鳴,我就放掉你。”
說來也怪,所有鷂鷹都眼巴巴看着無忌悲鳴,只有一隻,低頭不敢看無忌,無忌命令把這一隻殺掉,其他的開籠放飛。
這件事傳開以後,人們感嘆:“魏公子不忍辜負一隻斑鳩,難道忍心辜負人嗎?”
Www ¤tt kan ¤¢O
因此,人們紛紛投奔公子無忌,無忌這邊的食客達到三千人之多,與孟嘗君、平原君齊名。
孟嘗君來到魏國,投靠公子無忌,正是應了一句古語:“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自然是情投意合。
孟嘗君原來就與趙國平原君公子勝交情深厚,就介紹公子無忌與趙勝結交,二人一見如故,無忌託孟嘗君在中間做媒,將親妹妹嫁給平原君爲夫人,於是魏、趙喜結連理,孟嘗君也被兩家更是看重。
齊湣王自從孟嘗君離開後,越來越驕橫,總想着代替周國自己做天子。
這段時間,齊國出現諸多怪事:天降血雨,方圓百里,沾到人的衣服上,腥臭難聞,怎麼洗也洗不掉;平底塌陷,泉水涌出;總能聽到有人對着城門痛哭,只聽到哭聲,找不到人影,嚇得守城軍士毛骨悚然,老百姓天不黑就早早關住家門不敢出來了。
因爲這些怪事,齊國百姓人心惶惶,心驚膽戰的過日子,大夫狐咺、陳舉先後進諫,勸說齊湣王召回孟嘗君。
齊湣王不但不聽,一怒之下竟然先後殺掉二人,把屍體擺在朝門兩邊,威懾想要進諫大臣。看到這種情形很多忠心耿耿的大臣,全都稱病辭職,歸隱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