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大結局(下)

沈毅堂走後的第二日, 城門已然關閉, 整個京城開始禁嚴。原來是太子在宇文家的扶持下, 已然集結通城八萬兵馬要逼宮謀反了。

整個京城頓時陷入兵荒馬亂之中。

外頭兵馬集結。

太子兵臨城下。

整個京城的街道上除了身着鎧甲腰佩大刀鎮守的將士,在無一人。

所有的百姓都誠惶誠恐的關了門躲在了家裡, 不敢隨意出來。

而在沈家府上,外頭沈家的護衛裡三層, 外三層的將整個宅子給守護的嚴嚴實實。

沈家所有的男主人都已外出抵禦謀逆, 唯留有七十餘歲高齡的老太爺鎮守沈家。

沈家掌家太太謝氏派人將沈家各房所有女眷都集結到了庭院中, 只見此刻謝氏立在庭院中間, 一臉威嚴正氣, 聲音鏗鏘有力的道着:“此刻, 不分嫡庶, 不分正房還是妾氏,這一刻,咱們都是沈家人,外頭咱們夫君, 兒子在抵禦謀逆, 保家衛國, 咱們女眷雖不能隨着到前線抗戰殺敵,但若是敵軍來犯——”

說着, 只見謝氏眯着眼, 視線在每個人身上略過,只忽而從身旁管家將士的手中,將一柄明晃晃的大刀拔出, 舉着向院子裡所有的女眷道着:“這把大刀,要麼□□敵人的身子,要麼插入自己的胸腹,我沈家兒女豈能束手就擒,遭人肆意□□——”

謝氏一語話畢,只見整個院子一片寂靜無聲。

不多時,又見蘇氏蘇媚初亦是隨着在身側高聲道着:“我等沈家兒女此刻誓死與大俞一起抗擊逆賊,榮辱共處之!”

一慣柔弱的婦孺,爲難關頭也是可以展露威嚴的。

原本因着這一場突如其來的謀反而誠惶誠恐的衆人,因着沈家兩位女主人的這一番話,頓時  只覺得找到了主心骨似的,心中還是有些戰戰兢兢,但終歸慢慢的平靜下來了。

除了些個不經事的丫鬟婆子仍是緊張害怕得雙腿打顫,但大抵所有的主子還算鎮靜。

畢竟能夠成爲沈家的主子,便是尋常的妾氏,也絕非一般的無知婦孺。

春生立在人羣后頭,便是連她,儘管現如今於沈家非主非奴的,然這一刻,心中也不禁有些動容。

沒有緊張,沒有害怕,心中無比的平靜淡然。

自她九歲起,便來到了沈家,過了年後,她已經十七了,與沈家的淵源,滿打滿算,足足已有八年了。

她的這一生,有一半的歲月,竟是與這一家子有所關聯的,這一刻,好似自個也已儼然是半個沈家人似的。

春生不由伸手輕輕的撫了撫小腹處,心裡又想着外頭主事的沈毅堂,面目前所未有的淡然。

正在爾等凝重緊張的時刻,只忽而聽到府外響起了一陣奔騰的馬蹄聲,頓時,各個面色各異。

不多時,只見沈家三少爺從馬上飛躍而下,頓時瞧見了,面色不由一鬆。

謝氏忙迎了上去,問着:“聰兒,你如何回了,外頭現如今形勢如何?”

沈之聰穿了一身鎧甲,面如黑炭,氣勢凌雲,步履匆匆,只衝謝氏匆忙道着:“外頭逆軍現如今已經兵臨城下,馬上便要攻城了···”

衆人聞言,面上頓時又泛出緊張。

沈之聰說完,只見一雙膺眼忽然快速的朝人羣之中掃了一眼,便匆匆對着謝氏道着:“大伯孃,此番侄兒過來,是奉了五叔的囑咐,特前來接人的!”

謝氏忙問乃是何人。

沈之聰沉吟了片刻,卻是忽而朝着人羣中走去,人羣自動分開一條道,沈毅堂筆直走到了春生跟前,見她雙手置於腹前,施施然的立在那裡,舉止優美淡然,面色無一絲惶然之色,端得一派優雅風華氣度。

沈之聰眼裡不由有些複雜,半晌,只朝着春生低聲道着:“春生···姑娘,五叔讓我即刻送姑娘回江家,請姑娘隨我來!”

然而話音將落,卻見春生仍是施施然的立在原地。

沈之聰忙扭頭再次擡眼看她。

春生卻是衝他微笑,道着:“我就留在沈家——”

沈之聰聞言微微有些詫異。

卻又見春生笑着道着:“沈家的血脈沒有膽小怕事之輩,不容落荒而逃,我與他,一起着等他歸來——”

說着,只忽而擡手,輕輕地撫了撫小腹。

沈之聰聞言,心中微微震驚。

所有的視線也紛紛朝着她震驚看來。

春生淡然處之。

前頭蘇媚初亦是將目光停留到了春生的臉上。

恰逢此時春生擡眼,二人目光相撞。

春生只朝着蘇媚初揚脣淺笑着。

蘇媚初見狀神色微怔住,隨即,亦是淡淡的朝她揚脣,隻眼底有些複雜。

沈之聰沉吟了片刻,便對着春生道着:“如此,那我便留下。”

說着,只忽而轉身又對着衆人道着:“我暫且留下守護大家,大家莫要驚慌,有五叔在前頭禦敵,定能剷除逆賊,平定危局!”

沈之聰如此說來,又瞧見春生這個“外人”如此鎮定自若,局面便又安定了幾分。

永嘉三十三年,東宮太子集結京城八百里外通城八萬軍隊,逼宮謀反,順利破城而入,然還未攻入皇城逆賊宇文霽便已被生屠,而太子被生擒,叛軍被伏,此場被編入大俞史冊的謀反歷經一日一夜,最終已失敗告終。

太子被擒後,關於太子之前的所作所爲被一一彈劾了上來,原來瑞王之事不過只是個引子,後頭牽扯出來的樁樁件件,均是足矣動搖國本的惡行,太子最終被廢除,終生被幽靜在京郊外的無冥寺中。

而逼宮敗北後,皇后於宮中自縊。

此場混亂終於在年前被平復。

然而,這一個新年,對於京城的文武百官及一衆老百姓而言,到底是沉重的。

卻不想,剛過了新春,上朝的第一日,聖上忽而宣懿旨,令立東宮,竟然將太子之位傳給了沈家的五子沈毅堂,舉國震驚。

然震驚過後,年過九旬、老如枯骨的三朝閣老,及數十年未曾露過面的大俞大祭司各自拿出了一道三十年前的聖旨,原來三十年前誕下的雙生龍嗣命格過高,被困於深宮之中,恐夭折,遂  聖上聽由大祭司的諫言,將天命的皇長子送出了宮,於宮外教養。

此事經由老閣老作證,由大祭司親自將皇長子抱出了宮,送到了外家沈家。

沈毅堂實爲與長公主一母同胞的雙生子,原是皇家長子長孫。

滿朝震驚,然現如今東宮廢黜,現有子嗣之間,瑞王患有腿疾,成王智商有礙,恐無人可繼承大統,滿朝愁容之際,卻不想事情竟峰迴路轉。

由大祭司卜卦,老閣老爲憑,衆人自是信服,又一時想到三十年前的局勢,衆人便也心知肚明,怕是不一定是命格有異,當時朝局可謂是由宇文家在親手把控,若不將皇長子送走,唯恐夭折啊!

滿朝雖心知肚明,卻也不敢明言。

既果真爲皇家子嗣,滿朝皆無話可說,且沈毅堂這兩年來確實成事不少,尤其是此番抵禦謀逆,果敢洶涌,竟一舉殲滅了叛軍生擒主將,可謂是有勇有謀,頗有王者風範。

遂滿朝文武紛紛附議,無一反對。

原本一片沉寂的朝堂,瞬間像是融入了沸騰的血液似的,新的一年,又好似瞧到了原本欣欣向榮的景象。

永嘉四十四年二月,令立東宮,蘇氏封爲太子妃。

同年三月,於文武百官中擇良家女子擇側妃、昭儀等,充盈東宮。

太子親自指了江家外孫女,揚州蔣家近親的陳春生爲側妃,按照僅次於太子妃一級的禮遇,迎娶進門。

太子後宮原有太子正妃,良娣,美人等,皆爲原先在沈家後院的女眷,只其中卻並無林氏此人,除此之外,也再未曾添上他人。

聖上體恤太子膝蓋尚無無子嗣,且後宮虛設,特廣爲推薦,卻不想太子竟單單隻指了陳氏一人,太子與陳氏的淵源,也略有耳聞,雖略有不滿,但到底對他有些虧欠,終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幸陳氏福澤,不久,便爲太子誕下一對龍鳳皇嗣。

一年後,聖上年事已高,現如今朝堂宇文一氏殘留的餘孽已被悉數清理,朝堂逐漸穩定,唯  北疆突厥數次進犯,聖上無力與之周旋,遂退位,將大統交由太子繼承,一併將此等頭疼之事甩手交由太子。

永嘉四十五年,太子即位,國號嘉逸。

且說在太子即位之前,還發生了一樁震驚朝野之事,原在這一年清理謀逆之時,竟將太子妃母族一脈給牽扯了進來。

原自當年瑞王之事後,瑞王便徹底失了勢,蘇家怕往日太子即位後將會對付沈家,唯恐蘇家被受牽連,竟然私下轉而投奔了原翼太子一派,面上打着沈家的名頭,竟在江浙一帶行貪污受賄之事,謀得大量銀錢,悉數供奉給了原太子及宇文家。

後原太子被廢黜,怕事情敗露,又被迫私下收留了一衆宇文一氏餘孽。

直至事情敗落。

彼時太子妃已然被封了後位,只靜待儀典後方可執掌鳳印。

彼時此事還未傳到京城時,只見太子妃已自行請命去掉了鳳位,主動向太子、向聖上招供母家之事,唯願聖上、東宮開恩,留下蘇家一族性命。

至此,蘇氏一族被貶爲平民,所貪金銀散盡,蘇氏被廢黜,後待天下平定後,前太子妃之事漸漸不爲人所提,貴妃娘娘因憐憫蘇氏,便私下將其認做了義女,後又悉心觀摩,挑了一被派到江南任職的五品官員,將蘇氏指派給了他。

此人三十出頭,比蘇氏年長几歲,爲人清廉正直,因考取功名後,分別爲祖父、祖母,又爲父親守孝,便一直耽誤了親事。

蘇氏嫁去後,竟發現此人原乃是被幼時自個蠻橫欺凌過的柔弱書生,彼時見了自個竟還有些觸目驚心,然時光匆匆十餘載,只覺得猶如白駒過隙,經歷種種,蘇媚初早已心如止水,內心毫無波動,然而此刻瞧見眼前之人見了自己如此戰兢模樣,竟一如當初,竟忍不住噗呲一聲笑了。

那人亦曾聽聞過蘇氏種種,但成親後心中幾經彷徨,然後發覺眼前之人身姿優雅處之淡然,竟頗有些心動,後又發現曾成過親十來年之人竟仍是處子之身,大爲震驚,隨即,又止不住有些憐惜。

往後二人重新回到了老家,二人一生相敬如賓,一世和美,此乃後話,暫且不做多表。

且說東宮即位後,彼時鳳位暫且並未曾立下,太上皇及太后的意思,且要爲聖上重新選立皇后,然當下皇長子長公主還在地上爬着,尚且連話都說不清話,聖上並無暇顧及選後,且朝局繁忙,只說待邊疆穩定些,待二子年長些在議。

介於幾十年前某些經歷,太上皇及太后並無話可說。

好不容易邊疆局勢穩定了,皇長子長公主也已經可以滿地打滾,嚷嚷直叫喚了,二皇子又呱呱落地了。

聖上彼時又在忙活着改革土地制度,改完了土地,改完了錢幣,改完了錢幣,改···然後,瞧着終於都改完了,皇子們依稀瞧着也大了些呢,陳家的晉哥兒終於考取功名了,陳氏一族終於漸漸地振興起來了。

皇上摸了摸脣上的短鬚,沉吟了片刻,只皺眉道着:“嗯,現如今應當可以了···不過,母后,朕好像又要當爹了···”

太后:“···”

嘉逸八年,陳氏封后,帝后琴瑟和鳴,成就一段絕世佳話。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7章 議論第5章 倔強第14章 相中第117章第200章第16章 接人第164章第15章 佛曰第115章第252章第117章第39章 風暴第64章 抱住第221章第201章第136章第34章 大婚第271章第196章第27章 議論第7章 賞賜第265章第275章第64章 抱住第251章第113章第47章 告破第189章第22章 紅裳第209章第42章 擺飯第136章第159章第234章第110章 親吻第221章第179章第34章 大婚第150章第239章第226章第166章第87章 誇讚第128章第30章 有賞第230章第42章 擺飯第118章第225章第261章第116章第78章 共處第79章 莊子第18章 挑人第229章第278章 大結局(上)第68章 寵愛第151章 |第45章 怪異第7章 賞賜第97章 歸來第232章第161章第174章第61章 伺候第271章第207章第87章 誇讚第105章 調動第46章 審問第57章 弟弟第127章 |文學|城第131章第238章第277章第194章第239章第231章第149章 |第258章第266章第253章第173章第128章第28章 相聚第127章 |文學|城第233章第3章 有孕第27章 議論第251章第96章 鴛鴦第257章第85章 挑人第128章第112章第120章第221章第251章第49章 書房
第27章 議論第5章 倔強第14章 相中第117章第200章第16章 接人第164章第15章 佛曰第115章第252章第117章第39章 風暴第64章 抱住第221章第201章第136章第34章 大婚第271章第196章第27章 議論第7章 賞賜第265章第275章第64章 抱住第251章第113章第47章 告破第189章第22章 紅裳第209章第42章 擺飯第136章第159章第234章第110章 親吻第221章第179章第34章 大婚第150章第239章第226章第166章第87章 誇讚第128章第30章 有賞第230章第42章 擺飯第118章第225章第261章第116章第78章 共處第79章 莊子第18章 挑人第229章第278章 大結局(上)第68章 寵愛第151章 |第45章 怪異第7章 賞賜第97章 歸來第232章第161章第174章第61章 伺候第271章第207章第87章 誇讚第105章 調動第46章 審問第57章 弟弟第127章 |文學|城第131章第238章第277章第194章第239章第231章第149章 |第258章第266章第253章第173章第128章第28章 相聚第127章 |文學|城第233章第3章 有孕第27章 議論第251章第96章 鴛鴦第257章第85章 挑人第128章第112章第120章第221章第251章第49章 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