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南轅北轍

陳留的戰鬥完全就是一出鬧劇,數千黃巾軍猶如一盤散沙,沒有任何戰鬥力;曹仁的擔心是多餘的,負責支持“變亂”的李典、樂進根本約束不住這批剛收編的人馬,在典韋攻入城中的時候,他們還在竭力控制手下軍士不得騷擾百姓;然而郡守衙門方面,更是荒唐到一無所知的地步。曹操的目的只是利用在陳留製造混亂,迫使二荀求助於他,藉機留下這兩個出色的人材,可謂“求賢若渴”,但是事情的發展卻遠非如他所願的那樣進行。

城中的李典樂進二將,突然接到了遭遇襲擊的報告,頓時都慌了手腳。李典素有急智,權衡之下,匆匆帶了數百親兵,向西城門趕來,同時讓樂進帶人劫走了荀爽以及家屬。張邈雖是太守,但是陳留的軍政大權早就旁落,得了消息也只能裝作不知。早在虎牢關上之時,袁紹就曾挑唆曹操並了張邈,可是曹操沒有照做,反而將袁紹的書信交給張邈過目。雖然兩者維持着和睦,但是孱弱的張邈自知無法與曹操抗衡,索性就將陳留的事務委託給了曹操,曹操偏又做出一番姿態,屯兵酸棗。

卻說典韋舞動雙鐵戟,一路橫衝直撞,迎面正遇見趕來救援的李典。

李典大怒,長槍一指,“哪裡來的狂徒,竟敢如此猖狂?!”

典韋見李典還頗有些威勢,料想必是頭目,當下就撇開衆人,大步流星往前一闖,“典爺爺今日便要了你的狗命!”

李典見對手來勢兇猛,不敢輕視,縱馬一躍,卻是向撞翻典韋。不料典韋哈哈一笑,雙鐵戟一併,砸向了馬腿。李典慌忙一拽繮繩,戰馬人立而起,一聲長嘶,雙蹄照着典韋踏來,典韋將雙鐵戟一併,擋在胸前,竟似欲與馬蹄硬撼。李典心中暗暗冷笑,趁勢悄然刺出了長槍,扎向典韋的肩窩。

馬蹄重重地踏中雙鐵戟,典韋只是身體晃了晃,借力往後一撤步,躲開了李典的長槍。然而李典的戰馬卻受不了這麼巨大的震撼,前蹄雙雙應聲而斷!李典吃了一驚,勉強收回長槍,就地一點,騰空躍離了馬鞍。

典韋哈哈大笑,右手大鐵戟高高舉起,便往李典腦袋上砸去。李典武藝精純,是曹操帳下有數的猛將,卻也禁不起典韋這般天生神力,哪還敢正面交鋒?慌忙用槍虛刺,就地一閃身,躲到了亂軍當中,典韋緊追不捨。

就在危急關頭,夏侯惇單槍匹馬趕來“支援”,高聲斷喝,“城裡的賊人聽着,我乃酸棗曹將軍部下,大軍已經把城都包圍了,降者免死!”

李典一怔,見是夏侯惇如此說,當下就讓手下都放下了武器,乖乖地聽從夏侯惇的吩咐。很奇怪,夏侯惇的幾百人居然就這麼輕易地俘虜了李典的兩千人,而且還沒得典韋與李成召集起突擊營的所有士兵,就把俘虜押送去出了城外。

突擊營戰鬥減員居然爲零,這讓夏侯惇驚詫萬分。城中重新樹起了陳留張邈的大旗,同時也讓城外的曹仁錯愕不已,不管怎麼說,李典和樂進實在太窩囊了點,居然堅持了不到一個時辰!

鄭綸隨同二荀進城,首先找李成詢問傷亡情況,結果當然令人滿意。李成說得眉飛色舞,尤其說到典韋,簡直就把他捧上了天,典韋咧着大嘴兀自嘟囔着,意猶未盡,“若不是那個夏侯招降了賊人,俺老典還能擰一籮筐腦袋下來!”

鄭綸非常高興,“今後有得是戰鬥,你還怕沒仗打嗎?博陵前鋒營還少一名統領,你要是願意,我就把前鋒營調給你指揮,如何?”

典韋瞪大了眼睛,“當真?”

鄭綸哈哈大笑,“當然說話算話。”

“可是也跟李成他們一樣的弟兄?”典韋居然還挑起了部下。

鄭綸看了看身邊的夏侯惇,故意道,“比他們更強。”

典韋卻是不信,“我看李成他們的身手,怕是再難找出第二支如此有戰鬥力的隊伍了吧?”

鄭綸笑了,“典大哥有所不知,這天底下厲害的軍隊可多了,我們突擊營還需要經過長期的實戰磨練才能變成真正的鐵血之師,現在僅僅是個開端而已。據我所知,西涼系飛熊軍纔是最厲害的隊伍,你說是吧?夏侯將軍?”

夏侯惇似乎已經察覺到,二荀是藉助了別人的保護,而這支隊伍的真正領導者卻是身邊的鄭綸,而且鄭綸還沒有將名字告訴自己。說到飛熊軍,夏侯惇流露的僅僅是一種源自對出色軍隊的欣賞,“不錯,飛熊軍確實可以稱爲鐵血之師,金城大戰長驅千里,以三千之衆奇襲十萬羌兵,立下不世之勳。”

夏侯惇得到了一個非常糟糕的消息,從太守府傳來:荀家的家眷被人劫持走了。

俘虜已經被押送出去,夏侯惇無從得知荀爽的下落,只得如實告訴鄭綸。郭嘉淡淡一笑,“我們即刻去追。”

夏侯惇遲疑道,“眼下我的軍士都押着俘虜去了酸棗,而城中尚需留守……”

郭嘉搖頭,“多謝將軍美意,此事由我等自行處理,不牢將軍費心。”

鄭綸立即下令典韋與李成帶兩百名突擊營追趕,自己則帶着剩下的一百人保護二荀車仗隨後接應。

夏侯惇和曹仁倒沒再堅持,各自哂笑,然而當手下士兵告訴他們,鄭綸一行是從北門出去追趕的,頓時讓二將緊張了起來:樂進是從東門走的,而且繞道轉北,目的地正是黃河北岸的酸棗,鄭綸竟然直接出北門,很難讓人相信,他有如此預見!

曹仁急了,馬上點起本部五百軍士,小心地綴在鄭綸的車馬後面。

“後面果然‘尾巴’。”鄭綸沿途留下幾名潛伏的士兵很快就發現了曹仁的部隊。

“那就說明我們的判斷沒有錯,這是他們精心安排的一個局,可是他們低估了文若和公達的智慧。”郭嘉冷笑着,讓馬車減緩了前進的速度。

鄭綸相信荀彧荀攸已經猜到了大致的情形,但是他們始終沒有從馬車裡出來過,甚至多餘的話都沒有說。“也許,他們走出馬車的時候,就是他們安心跟我們回博陵的時候了。”

郭嘉沒有回答,卻不知在想什麼。

馬車走得很慢,慢到連鄭綸都感覺到一絲拖沓的鬱悶,可是郭嘉倒象是在遊山玩水一般,偶爾還會跟鄭綸天南地北地扯上幾句。馬車中沒有任何聲息,荀彧荀攸非常安靜,對他們家眷的擔憂和焦慮卻如有實質般地籠罩在馬車的周圍。

後面的曹仁不敢驚動,雖然很不理解爲什麼鄭綸的追擊這麼緩慢,但還是極其小心地保持着隱蔽。

典韋和李成按照郭嘉的部署分爲兩隊,以十人爲一小組,擴大了隊列的縱向面,從北門出,直接投東北,如同一張大網,慢慢向南收縮。李成部很快遭遇到了樂進的人馬,立即投入戰鬥,典韋與李成保持的距離感非常好,迅速趕來支援。

樂進只帶了幾百人劫持了荀家的家眷,根本沒想到在途中遇到襲擊,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意外,讓樂進幾欲抓狂,留下少數士兵看守,親自帶人衝了上來。陳留的東北方向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李成發動的突襲很快就失去了意外的效果,而且人數上的劣勢使樂進的部下迅速擺脫了恐慌,雙方陷入了僵持。

樂進軍雖然大多數是剛招降的黃巾殘部,但是明刀明槍地交鋒,還是顯示出了悍勇的本色,李成的一百人很快就出現了傷員。樂進拍馬舞刀直取李成。

第65章 重立破虜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35章 白虎之威第52章 異軍突起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90章 命運轉機第119章 愛之第44章 販夫走卒第73章 兗州決斷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28章 屯兵博陵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86章 中山龍嘯第76章 柳暗花明第65章 重立破虜第78章 洛河之水第75章 偃旗息鼓第61章 弓弩之道第45章 故人相見第39章 世人負我第91章 自投羅網第56章 寧陽相會第97章 落尾神箭第12章 舞貂鳴蟬第91章 自投羅網第37章 南轅北轍第1章 竹簡誄文第44章 販夫走卒第22章 穎川疑雲第37章 南轅北轍第88章 白髮征夫第65章 重立破虜第18章 命運蛻變第13章 飛熊鐵軍第103章 將計就計第32章 百變伊人第6章 調虎離山第16章 急轉直下第55章 賢士論鄭第59章 不戰而定第27章 斂財取道第14章 蔡氏父女第83章 以退爲進第52章 異軍突起第4章 將計就計第90章 命運轉機第81章 關中混戰第95章 咫尺天涯第39章 世人負我第52章 異軍突起第24章 走馬擇主第34章 馬不停蹄第29章 與商相謀第81章 關中混戰第46章 閉月添愁第49章 風雨欲來第51章 東平太守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05章 爲誰解衣第18章 命運蛻變第57章 飛戟擲敵第54章 破虜鋒芒第57章 飛戟擲敵第16章 急轉直下第9章 洛陽故舊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93章 各懷心思第67章 二虎相鬥第77章 宜陽血戰第75章 偃旗息鼓第40章 二荀之抉第81章 關中混戰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70章 棋風如人第26章 黑衣死士第73章 兗州決斷第12章 舞貂鳴蟬第50章 意外收穫第71章 焦尾琴情第96章 困獸欲搏第12章 舞貂鳴蟬第23章 血戰磐河第71章 焦尾琴情第12章 舞貂鳴蟬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69章 再入長安第21章 以假亂真第79章 癡情蔡琰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7章 折命皇宮第76章 柳暗花明第55章 賢士論鄭第30章 安平客棧第18章 命運蛻變第12章 舞貂鳴蟬第23章 血戰磐河第105章 爲誰解衣
第65章 重立破虜第108章 分瓦漸解第35章 白虎之威第52章 異軍突起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90章 命運轉機第119章 愛之第44章 販夫走卒第73章 兗州決斷第115章 智者遠謀第28章 屯兵博陵第116章 黃河分兵第86章 中山龍嘯第76章 柳暗花明第65章 重立破虜第78章 洛河之水第75章 偃旗息鼓第61章 弓弩之道第45章 故人相見第39章 世人負我第91章 自投羅網第56章 寧陽相會第97章 落尾神箭第12章 舞貂鳴蟬第91章 自投羅網第37章 南轅北轍第1章 竹簡誄文第44章 販夫走卒第22章 穎川疑雲第37章 南轅北轍第88章 白髮征夫第65章 重立破虜第18章 命運蛻變第13章 飛熊鐵軍第103章 將計就計第32章 百變伊人第6章 調虎離山第16章 急轉直下第55章 賢士論鄭第59章 不戰而定第27章 斂財取道第14章 蔡氏父女第83章 以退爲進第52章 異軍突起第4章 將計就計第90章 命運轉機第81章 關中混戰第95章 咫尺天涯第39章 世人負我第52章 異軍突起第24章 走馬擇主第34章 馬不停蹄第29章 與商相謀第81章 關中混戰第46章 閉月添愁第49章 風雨欲來第51章 東平太守第17章 折命皇宮第105章 爲誰解衣第18章 命運蛻變第57章 飛戟擲敵第54章 破虜鋒芒第57章 飛戟擲敵第16章 急轉直下第9章 洛陽故舊第120章 無需多問第93章 各懷心思第67章 二虎相鬥第77章 宜陽血戰第75章 偃旗息鼓第40章 二荀之抉第81章 關中混戰第16章 急轉直下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70章 棋風如人第26章 黑衣死士第73章 兗州決斷第12章 舞貂鳴蟬第50章 意外收穫第71章 焦尾琴情第96章 困獸欲搏第12章 舞貂鳴蟬第23章 血戰磐河第71章 焦尾琴情第12章 舞貂鳴蟬第110章 奮勇短兵第114章 太史金戟第69章 再入長安第21章 以假亂真第79章 癡情蔡琰第31章 安平校尉第17章 折命皇宮第76章 柳暗花明第55章 賢士論鄭第30章 安平客棧第18章 命運蛻變第12章 舞貂鳴蟬第23章 血戰磐河第105章 爲誰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