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大婚(下)

張居正素來就有舉辦宴會招待同僚的愛好,相府宴會動輒通宵達旦,這次相府嫁女天子賞假一天,宴會歌舞就更不能少,滿朝文武也自然抓緊這個機會向張家靠攏。尤其是那些與范進一樣,來京師銓敘或是等缺的,這個時候更要盡力報效,向相爺表達忠誠,與相府緊密靠攏。

其實大部分官員根本沒機會見到張居正本人,能見到遊七、姚八其中之一,就已經是天大的造化。如果張嗣修出來跟他們點個頭,這些人就能興奮得整晚睡不着。有些低品官吏爲了表現自己的才幹以及與百姓打成一片,放下身段的決心,主動來到綵棚下,切菜抱薪,挑水燒火,揮汗如雨笑容滿面,盡顯朝廷命官親民本色。

在書房內,如今內閣的三駕馬車以及禮部侍郎餘有丁四人就坐,房間裡沒有下人,只有即將參加春闈的張家三公子張懋修在一旁伺候。他剛剛拜在申時行、餘有丁兩人門下,做了他們的弟子,眼下便執弟子禮侍奉恩師。

申時行、餘有丁是同科進士,申時行是嘉靖四十一年的狀元,餘有丁是探花,榜眼就是拜了親生女兒爲師學習道法,一心期待飛昇的王錫爵。

三人的座師是當時的閣臣袁煒,其人雖然號稱青詞宰相,但實際上寫青詞的能力並不十分出色,在嘉靖對於文章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之後,已經陷入江郎才盡的危機。正好這一科三鼎甲都在翰林院,袁煒就將這三位弟子叫到家中,替自己草擬青詞,自己最後謄抄上交。

袁學士雖然在青詞領域的能力不足,但是在其他領域顯然是個跨時代的天才。在思路上已經和某些帶着學生做項目的導師高度重合,不但剝奪弟子的署名權,連基本的人身權力也不尊重。在外面光鮮亮麗的三位翰林學士,在袁煒面前和黑心工廠的工人沒什麼區別。佈置完題目,三人就被鎖進小屋裡,寫不完或是文章質量不滿意不許離開房間,也得不到食物和飲水。很多時候要在小房間裡寫上一整天,三位宰相根苗被餓得眼冒金星口乾舌燥,等到好不容易完成任務,也得不到酒飯招待,只能餓着肚子出去自己想辦法。

不但如此,袁煒對三人態度極爲惡劣,動輒得咎。餘有丁與袁煒是大同鄉,卻沒有半點關照,乃至有幾次被恩師當面把寫好的青詞撕扯稀爛,指着鼻子罵餘有丁應該叫餘白丁纔對,自己瞎了眼才錄了他的卷子。態度比訓斥自己家的家奴還要惡劣幾分。

三人被這麼一位恩師壓榨幾年,第一沒去自殺,第二沒變成陰暗孤僻性格反倒是樂觀依舊,甚至因爲這段經歷三人成爲莫逆之交,見面就要互相揶揄取笑,不鞥不讓人佩服心理素質以及天生的柔順性情。三人如今雖然都算是功成名就,成爲朝廷要人,但是脾性未變,待人處事永遠是一團和氣,對於上位者的要求也絕對不會拒絕。

作爲主考官,這一科的舉子原則上都是他們的門生弟子,張居正安排兒子提前拜師,又讓兩人多指點兒子的文章,用意不言自明。那又怎麼樣呢?這兩人的想法基本一致,反正考題是你張居正出的,張懋修的才學又放在那,選爲前十名優卷是題中應有之義,至於第幾個讀卷,最後能否成爲鼎甲那是張相爺和皇帝之間勾兌的事,跟自己沒什麼關係,管那些閒事幹什麼。

會試主考對於文官來說,意義非同一般,一科進士都是你的門人,在朝堂上說話就佔地方。讓誰做這個工作,就是要提拔任用的前兆。申時行自己就是閣臣不必多說,餘有丁做了主考也有很大機率入閣,不管是伴食宰相,還是架子閣老,總歸都是文臣官位的極限。不管性情如何謙和恬淡,面對這天上掉下來的前程,也難免心情激動,臉上滿是笑意。

張居正的目光在餘有丁臉上略停留了片刻,心中頗爲滿意:這是知道好歹的,明白自己把他安排到主考位置上是要栽培他,也願意報效,算是個明事理的人。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和申時行一樣,都是棉花脾氣,不會想着跟自己爭論,更不會想要奪權,雖然和申時行是同榜至交,絕不會連成一線掣自己的肘,范進那狗頭舉薦人的本事倒是不差。

眼睛在申時行身上一掃而過,這是個好人,是個自己都要佩服的好人。身爲閣臣卻沒有半點閣臣架子,對所有人都笑臉相迎包括門下僕役都不怕他,自身的才具也不差,天生就是個太平宰相的胚子。將來退思如果能入閣,跟他搭班子肯定不會被欺負。現在就剩了張四維。

對於自己這位同榜,張居正原本看法不錯。張四維有才幹知進退,更有着商人家庭特有的精明。什麼時候該說話,什麼時候不該說話,不需要人囑咐,自己心裡清楚的很。在驅逐呂調陽的行動裡,兩人配合天衣無縫,自己回鄉辦喪事時,張四維更是明確自己的身份定位。

小事不需要驚動張居正保證辦妥,一旦涉及到大事,不管自己能不能辦,全都由首輔決定,自己絕不發表意見。乃至自己女兒與范進的婚姻也是一樣,該做媒人時絕對不含糊,京師裡有些風言風語,也被他一力承擔下來。

這樣的好搭檔不多見啊,又是范進的座師,按說兩下應該很融洽纔對。但是范進私下裡向自己提過,要提防張四維。這個女婿也不會無的放矢,莫非鳳磐真藏着什麼自己不知道的心思?

張居正看過去時,卻見張四維正對餘有丁道:“丙仲,你可知這一科爲何點你做主考?”

“這……下官不清楚。”

“因爲你的名字不好啊,什麼不好叫偏要叫有丁,我大明舊制,按丁派役,你既然有丁,這主考役自然逃不脫了。”

餘有丁這才知道是開玩笑,笑道:“所以下官纔要感謝元翁推行新法,按田派役,否則這朝廷的役派起來沒完,下官就要從有丁變成逃丁了。”

“對啊,所以做人一定要有良心,首輔讓你不做逃丁,投桃報李,丙仲可要用心栽培懋修纔是,否則的話就算相公行新法,我照樣還是要拉你的丁。”

房間幾人一陣大笑,張居正看着張四維活躍氣氛,與幾人說笑的樣子,心知這是幫自己暖場。畢竟是辦喜事,氣氛越愉快越好,自己身爲首輔不好放下身段去說笑,就由張四維代勞。眼色和手段都這麼出色的副手,可是不好找。心中暗道:這混小子這回多半是看錯了,鳳磐又能有什麼問題。

幾人的話題此時已經從打趣轉到正事上,雖然餘有丁不是閣臣,但是身爲禮部侍郎,也擁有參與機務的資格。如今更是做了張三公子的老師,閣臣之位可期,所以不需要避諱。幾人交談的話題從會試到學校,最後又回到新法。上元縣已經成爲新法推行的樣本縣,其他各地新法的推廣,都要以上元爲榜樣,不求快只求穩,以不影響民生爲首要。

這個政策與新法一開始推行時的雷厲風行有明顯區別,在場幾人嘴上不說,心裡卻都有本賬:范進對於張居正的影響,只怕比自己只強不弱,外間那些京官拿他當成張家贅婿,倖進小人,是在是有些愚蠢可笑。

新法既然有了成功範例,接下來就是推廣。從哪一省推廣,如何推廣,約定多少時間,規定什麼目標,這些都是要閣臣考慮的內容。雖然皇帝下旨賞假,實際誰也休息不了。即便是在這種時候,依舊得想着工作,作爲一個龐大帝國的掌舵人,休息往往只是一件奢求。

張居正在這種時候反倒不怎麼發言,只聽幾個人的意見。他需要的是能夠按自己意願行事,不掣肘的部下,而不是無用草包。如果幾個閣臣除了會附和自己其他什麼都不會做,他一樣不會用。

張四維在這種時候的表現,就很符合他的要求,有才敢能理事,又不攬權,這就是張居正心目中完美部下的典範。與之相比,申時行固然聽話,可是在才幹上還是欠了幾分火候。退思年紀太輕,即便開了外臣入閣的口子,也起碼是二十年後才能入閣辦事。自己的身體雖然健壯,但是人有旦夕禍福,那一場痔瘡的突然發作,已經讓他認識到,不能過分自信。

急着讓愛女出閣,乃至把排場辦的如此遮奢,未嘗不是有着這方面的考量。一旦自己真有不測,接手之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自身才幹足夠;第二能夠蕭規曹隨按着自己定的法度執行,不能改弦更張,現在看來還是張四維最爲合適。

他的目光從幾人面上掃過,落在房間裡點的蠟燭上。蠟已經燒掉四分之三,過一會便要更換。可是從光芒上看,絲毫不見減弱。人生在世與這蠟燭又有什麼區別?自以爲春秋正盛,卻不知已經油盡燈枯,但願老天能多給自己一些時間,讓自己給這些後輩開出條坦途,讓所有人都走得舒坦。

管家遊七走進來,在張居正耳邊嘀咕兩句,張居正吩咐兒子在這裡應酬,自己隨遊七離去。張四維的眼光只在張居正那一轉,立即轉開,申時行張口想問些什麼,但最終是沒出音。

張四維心中有數,能把張居正從極幾位閣臣身邊叫走的,非馮保莫屬。這個時候馮保過來叫人……應該是出事了。

出事又怎麼樣呢?不管出什麼事,都是首輔的責任,跟自己沒什麼關係。

帝國的次輔果斷選擇了裝傻,繼續方纔的話題,至於首輔的去向以及發生了什麼,全不在意。

烏黑的煙柱沖天而起,風中送來陣陣焦臭氣息,薰得人胸口煩悶欲嘔。曾經的笑村莊,在烈火中化爲白地,村中居民盡成冤魂。邊塞之地兵兇戰危,百姓很難生存,不管是自己人還是蒙古人,都可能成爲索命煞星。

俺答封貢以來,邊塞多開榷場,塞上牧民可以通過交易獲得物資,戰爭的規模和烈度就下降了許多。再加上總有人在內地活不下去,抱着搏一線生機的想法,到邊塞謀求一線生機。明知道是在生與死的鋼絲上表演,還是期待這老天爺能看在自己可憐的份上網開一面,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幸運兒。

能在邊塞立足的村子,其實多少都有些武力,有些自己也會客串強盜。但是當遇到真正的強人,他們又成爲肥羊。原本百十人的村莊,如今已經沒了活口,男子的屍體大多被火燒焦了,十幾個年輕女人的屍體在井裡,一絲不掛。

村中那個雖然不算美麗,但是活潑愛笑,和男人對着說葷話也不臉紅的年輕姑娘,被砍得血肉模糊,嘴裡還死死咬着某個強盜身上的器官,或許她是整個屠村事件裡,給襲擊者造成最大殺傷的一個。

粗大的手掌撫過女子的臉,將她的眼皮合上,手掌的主人,一個絡腮鬍子的昂藏大漢,豁然站起,望着遠方破口大罵道:“韃子,老子蕭長策發誓,不滅了你們的部落就隨你姓!”

如同雷鳴的吼聲,在原野上傳出好遠。他的夥伴陸續圍上來,他們身上都裹着骯髒的布衣,辨認不出顏色,臉上被煙塵覆蓋,除了一口牙齒之外,基本找不到白的地方。惟有執旗人手上的大明戰旗依舊字跡清晰顏色鮮明!只可惜,這面鮮豔的戰旗並沒能保護國民的生命,類似這樣的暴行,也不是第一次發生。

離絡腮鬍最近的一個男子,低頭計算着道:“這個月已經是第六個村子被屠了。俺答想幹什麼,打仗?”

絡腮鬍看着身邊男子道:“秀才,我是個大老粗,不懂得你說的那些事,我就知道,這女人跟我睡過,現在她被韃子睡了,殺了,這口氣我咽不下!你本事大,是咱們的軍師,能不能算算,蒙古人下一次要去哪?”

“千戶,你要幹什麼?”

“這還用問?他們幹了我的女人,我就要幹他們!怎麼,怕了?”

那被問的男子也吐了口唾沫,“怕個球!我是說咱們一共還不到百人,能不能打。”

“這你就不懂了,咱們人少,韃子人也不多。若真是千軍萬馬,三邊總制早就集結隊伍準備守城了。我剛纔看了馬蹄印,估摸着兩下人數差不多,怎麼樣,敢幹不敢幹?”

“草!幹就幹,誰怕誰?不過你可得小心點,別讓我妹妹將來守寡。”

“行了,我保證你這個舅舅有外甥帶總行了吧?趕緊的,算算,韃子下面要去哪?”

一羣騎兵都聚在一起,幾個人按着簡易地圖,看着名爲秀才的男子拿手指在地圖上比戳着。“這不是算,是兵法,我家沒被抄的時候,那也是管好幾千人的,自然要講韜略。你們看,蒙古人襲擊村子的規律是這樣的……”

男子在地圖上畫了一陣,很快標定了一個村子的位置,“如果我沒算錯,韃子下面多半是奔這。”

他看看名爲蕭長策的男子,“千戶,咱們的職責是探訪虜情,不是打仗。我們可以死,但是差事不能耽擱,萬一俺答真想打一仗,朝廷不能沒有戒備。”

“放心吧秀才,你寫的文書俺早就讓飛腿送去固原了。就算咱們都死了,朝廷也能給咱們報仇。孃的,太嶽相公當朝,他們還敢惹事,不給他們點教訓還行?兒郎們,上馬抄傢伙,幹韃子去。活着回去的,我一人請他一碗酒喝。”

那被稱爲秀才的男子,終於長出口氣,心中默唸道:“把小妹贖出坊司之前,我絕不能死!一個北虜騎首級五十兩,一百個虜兵,如果運氣好,能得到十幾個完整的首級,孝敬長官打點關節去一半,分到自己手上怎麼也有半個腦袋。那份邊報如果發揮作用,也能得賞,快攢夠了,就快攢夠了……”

轟鳴的三眼銃響起時,京師里正迴響着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兩支騎兵高速衝鋒、相撞,刀鋒割開戰衣,斬出道道血線,儐相的手牽引着紅綢,引導着夫妻對拜;狂風捲着黃沙蓋住了戰死者的臉面,戰馬無情地踏過屍體,將死屍踩得皮開肉綻,閨房之中,女子端坐於拔步牀上,等着心上人摘下蓋頭。

這份邊報雖然送的及時,但是時機不對,正值範、張兩家辦喜事的大好日子,又是邊塞上幾百人死傷的小場面,並未翻起多大浪花。

乃至從東廠體系得到報告的馮保,也只是認定有窮瘋了的部落出來搶劫,左右幾百條人命,在九邊那種地方這點人命實際也算不上多大的事。隨手把邊報扔在一邊,捧着天子手書“佳偶天成”的匾額前去送禮,順帶要和張居正商量一件真正大事:揚州罷鹽風波越鬧越大,幾個大鹽商大有拒絕支鹽的趨勢。如果鹽引銷不出去,今年的鹽稅收入就要成問題,這件事關係到歲入,纔是一等要緊,不容耽擱!

第五十一章風聲雨聲哭聲聲不入耳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梅(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對症下藥(上)第三十六章 寫狀第三百八十八章 整治捕快(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草原驚雷(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七十九章 講斤頭(下)第八十四章 立國之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九十章 殺豬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揚州第一百二十章 術道之論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除障礙第二百九十六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下)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九十六章 算帳(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春風十里杏花開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兇第一百七十三章 秦淮會(下)第五百零六章 來自後世的延壽方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提前殿試(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十面埋伏(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症下藥(下)第150.5章 假古董與假世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兇第六百零四章 山西變革(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紅粉兵團(下)第十八章 小店佳人第二十七章 考前(上)第二章 同居長幹裡第十三章 初陣告捷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施手段第八章 人命關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逃亡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淮會(上)第二十五章 夜話(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四百七十五章 小寒(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封書信,兩樣心思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愛這夜色茫茫第六百零三章 山西變革(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軟刀子傷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遇刺第五百一十章 自由貿易港暢想第五百一十三章 萬曆的野心第四十六章 師徒合作(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四十章 槍頭不能白做第十五章 闖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送別(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起步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四百零七章 馮邦寧的報復第三百六十一章 醜聞第一百二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四百九十二章 踐行第五百九十五章 動盪之夜第四百四十四章 家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算計我第五百七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六百零四章 山西變革(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開門揖盜(下)第三十五章 發財第四百零一章 楊家遭難第四十八章 採購軍糧(上)第三百八十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二百八十五章 前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何心隱第四百四十六章 算盤(下)第六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三十六章 逢龍遇虎第七十一章 天使與魔鬼第四百三十九章 爲奴第五百五十六章 替天行道第三百六十一章 醜聞第五百零二章 我只道鐵富貴一生註定(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傳臚大典第一百一十八章 名利(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萬曆的試探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九十六章 辦學(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訌(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段 (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三百四十六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虧空第四百二十四章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周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三百五十二章 鐵娘子(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誅心(下)
第五十一章風聲雨聲哭聲聲不入耳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梅(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對症下藥(上)第三十六章 寫狀第三百八十八章 整治捕快(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草原驚雷(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楊家危機(下)第七十九章 講斤頭(下)第八十四章 立國之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九十章 殺豬第二百五十八章 蜚短流長(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揚州第一百二十章 術道之論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除障礙第二百九十六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下)第一百零八章 死地(下)第九十六章 算帳(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春風十里杏花開第五百八十六章 暴風驟雨(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兇第一百七十三章 秦淮會(下)第五百零六章 來自後世的延壽方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提前殿試(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十面埋伏(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症下藥(下)第150.5章 假古董與假世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擒兇第六百零四章 山西變革(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紅粉兵團(下)第十八章 小店佳人第二十七章 考前(上)第二章 同居長幹裡第十三章 初陣告捷第三百六十二章 初施手段第八章 人命關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逃亡第一百九十章 我的眼中只有她(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秦淮會(上)第二十五章 夜話(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四百七十五章 小寒(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封書信,兩樣心思第一百六十二章 絕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愛這夜色茫茫第六百零三章 山西變革(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軟刀子傷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遇刺第五百一十章 自由貿易港暢想第五百一十三章 萬曆的野心第四十六章 師徒合作(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四十章 槍頭不能白做第十五章 闖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送別(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起步第五百五十七章 考題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四百零七章 馮邦寧的報復第三百六十一章 醜聞第一百二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四百九十二章 踐行第五百九十五章 動盪之夜第四百四十四章 家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算計我第五百七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六百零四章 山西變革(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開門揖盜(下)第三十五章 發財第四百零一章 楊家遭難第四十八章 採購軍糧(上)第三百八十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二百八十五章 前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何心隱第四百四十六章 算盤(下)第六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三十六章 逢龍遇虎第七十一章 天使與魔鬼第四百三十九章 爲奴第五百五十六章 替天行道第三百六十一章 醜聞第五百零二章 我只道鐵富貴一生註定(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傳臚大典第一百一十八章 名利(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萬曆的試探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四百九十六章 辦學(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訌(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段 (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裂痕第三百四十六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虧空第四百二十四章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周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三百五十二章 鐵娘子(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誅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