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爲什麼說老子的治是半璧

5爲什麼說老子的“治”是“半璧之治”?

本章我們敘述的是老子三章的內容。

我們說過老子與易是同源的,所以老子與易一樣當然少不了有若干“身爲帝王之師”的言辭,這一點在本章就開始體現。本章論述的是“治”。關於“治”與“政”我們在上一部書有專門的一章文字來具體地論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回過頭再去看一下。那裡的“治”與本章老子所謂的“治”說的是同一事物,只是老子的“治”是自己半璧概念下的“治”而我們的“治”則是生之易系統意義上的“治”。

由於老子看不到混亂本身乃是系統意義上的升級與進步的表現,所以老子對“治”的理解就只是儘可能地回覆到原始的太極環時所處的結構狀態。這就是老子的半璧之治。

原始的當然是完美的,混沌的當然是統一的,但同時他們也是最爲低級的。沒有誰願意生活在原始與混沌當中,儘管這原始與混沌是完美與統一的。所以爲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爲了芸芸衆生的人心所向,這世界必須走向混亂,而且混亂是不可避免的,是概念分化的必然結果。但只要這世界可以在混亂中統一,在混亂中完美,在混亂中清晰,則這世界總有一天會重新回覆到他的統一、完美與清晰。混亂是系統分化、分割、發展、運行的結果,爲了避免混亂系統可以不分化、不分割、不發展、不運行嗎?顯然不能。但老子的觀點卻明顯否認了這種不能,老子近似地認爲,如果能夠避免混亂,系統是可以不分化,不分割,不發展,甚至不運行的。這恰恰是老子理論最大的敗筆之處,老子是否認發展的。但我們知道,系統正常的分化、分割、發展、運行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就是說,系統的統一併不僅僅只是在概念上在理論上得以統一,而是要在自然中在萬物中得以統一,就是說關於“愛”與“費”、“藏”與“亡”,這世界這系統之所以生生不息運行不止,其根本的目的不是爲了解決“費”與“亡”的問題。系統的統一與完美不是爲了系統的混亂而存在的。我們不是爲了“失去”而“相愛”的,同樣也不是爲了“被盜”而“富有”的,這不是問題的關鍵,更不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問題的關鍵和工作的重心是,如何讓更多的人“相愛”及如何讓更多的家“富有”。這世界正是爲了這樣的美好的目的而存在的,系統的統一正是爲了這樣美好的目的而生生不息運行不止並且在生息運行中自然統一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發展,發展要解決的是發展的問題,“愛”與“藏”、“善”與“美”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的美好的問題纔是我們所要面對的發展的問題,纔是我們要解決的發展的問題。至於他們的對立面只是“發展的問題”所具有的一個小小的屬性。“費”與“愛”、“亡”與“藏”的對立統一顯然不是絕對的,他們的地位顯然也不是同等的。而費、亡、惡、醜之類不好的東西一方面會隨着其對立面的擴大而萎縮,另一方面還必然地受着噬磕子系統的鉗制。

當然依靠發展也就是依靠系統進一步的分割、分化來解決系統本身所出現的混亂,從表面上看來顯然這種解決首先是進一步地增強了系統的混亂而不是對系統進行了一次系統性的清晰。但我們知道,系統依靠分割、分化來解決自身的混亂是系統唯一能夠的自然的選擇。太極環從其原始狀態開始分化並分割成一個龐雜的系統這本身就是一個由混沌走向混亂,由天然走向人爲的一個過程。太極環原始的完美狀態是大自然天然的的完美,而太極環經過重重分裂而又回覆到未濟狀態時,那時的統一與完美不再是自然天然的完美而是大自然融合了人爲的完美。就是說當有了人之後系統之的分割、分化,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而人的活動就是爲了將自己融入自然的完美當中。所以融入自然並得以與自然共同完美才是人的最終目的。而放棄這種融入,放棄人的能動對自然的影響,完全地歸於大自然天然的完美,顯然就不是真正的人的最終目的。就是說,老子的目的,是純自然的天然的統一,是不加任何人爲成分的統一,而生之易的目的,是自然與人融合的統一,是自然與人共同的完美。

就是說,自然之真實是一種自然,而人爲之真實是第二種自然,而兩種自然的融合統一是第三種自然。而老子主張剔除第二種只保留第一種,所以老子的“道”是純粹的自然之“道”,而不是生之易所倡導的第三種自然與人相妥協、相和諧的“道”。老子認爲大凡第一種自然就是應當的,哪怕在當時看來是災或者是禍;而大凡第二種自然――老子對人爲之自然基本上是反對的,但他基於此而提出的觀點卻是老子一書中最精華的部分――亦是從屬於第一種自然的,哪怕在當時看來是福或者是祉。所以,老子的目的就是儘可能地消亡和剔除第二種自然,從而回到原始的混沌與完美當中,這是半璧,我們早就說過。我們知道混亂本身仍是自然之真實的一種存在,除非永遠處在太極環的原始狀態,否則只要系統分化、運行,系統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混亂。而解決和清除這些混亂的方法不是回到原始,那太不切合實際,而是進一步分化和加強系統的這種分化。當然這進一步的分化和加強系統的這種分化肯定會帶來系統新的和進一步的混亂。看起來系統好像是依靠加強和產生新的更多的混亂來解決當前的混亂一樣,於是系統總有一天會因此而崩潰,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知道整個系統是一個封閉的統一的系統。混亂本身總歸會有一個節點,在那裡混亂會轉化爲清晰,而清晰會轉化爲混亂,只要系統是在自己封閉統一的循環內運行,系統解決混亂的方法就是正確的,可行的。可惜的是由於老子是半璧其最終沒有看到這種依靠混亂而最終解決混亂的方法。這有點玄,啊!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現在我們終於有機會回到老子所說的“治”上了。顯而易見,老子本章的“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就是在人爲之自然上消除人爲。人之賢良,不應當在於“尚”與“不尚”,賢者自賢;貨之貴賤,不應當在於“難得”還是“易得”,貴者自貴;而衆生之**也不應當在於“推崇他”還是“貶低他”,人家喜歡自然會去喜歡。這當然充分體現了老子純粹的自然之真實的思想。將上述“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的思想推廣到一個國家,也就成了老子所謂的聖人之治。當然老子論治,不過是執半璧之辭,論天下之正,如此而矣。

綜上所述,小景給出本章在生之易意義上的大概釋義。

老子三章 釋義

附原文:

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爲,則無不治。

人之賢良,不在於尚與不尚,賢者自賢),所以不要尚賢,這樣民衆就不會爲了追求“尚”而爭賢了,(可賢者自賢,是爭得來的麼?);(貨之貴賤,不在於難得還是易得,貴者自貴),所以不要看重那些很難得到的貨殖,這樣民衆就不會象盜賊一樣到處搜尋了,(可貴者自貴,是搜尋得來的麼?);(人的**不在於被推崇還是被貶壓,深愛之人面對深愛之物就一定會表現出來),所以不要推崇那些看似美好的**,這樣民衆之心就不會朝三暮四、朝思暮想了,(可愛者自愛,不愛者自然不愛,是思慕能改變的麼?)

所以聖人治理國家的方法是:要民衆的內心和於自然而沒有也不體現上層的官方的想法,要填飽民衆的肚子,要削弱民衆自我的**及內心的想法,(這樣做同樣是爲了和於自然),要增強民衆的身體素質。要永遠地保持這一政策讓民衆無知無慾和於自然,讓民衆中聰明的人不敢有所作爲,這一政策的中心和重點是和於自然剔除人爲,這樣做天下就沒有不自然、不安詳的了

48 財富論二什麼是財富27 親和論比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25 師說12 論沙與珠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27 親和論比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44 俗大過27 親和論比4 第三原則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18 俄國論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3 第二原則16 中國論第8章 蝴蝶效應屯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44 點石成金睽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75 天下鼎震1 老子是半璧76 治國九策代後記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創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58 治國九策其一艮46 福禍相依龍虎之氣蹇2 第一原則23 論等需42 登高望遠大畜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38 內在與外在賁28 三個目標說比否大畜及16 中國論1 老子是半璧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圓天下乾第11章 羅馬即將建成大畜13 本性論64 治國九策其七兌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諸天下之64 適應性從哪裡來家人15 小議復興第15章 不詳之吉訟65 治國九策其八渙56 論腐之敗之61 治國九策其四豐65 有眼光睽6 實力論1 算卦的秘密周易預測學三大基石52 何以聚才萃36 成長的困惑觀41 太陽照在地平線上晉12 論沙與珠44 俗大過第13章 沒有誰一開始就是易的75 天下鼎震44 俗大過2 老子說什麼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71 聚才之道萃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69 國之大計非決不行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46 實與勢方與圓的轉化離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44 俗大過3 第二原則73 如何脫困困35 財路說蠱臨第22章 龍隱於澤隨52 家國論一什麼是家71 聚才之道萃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圓天下乾14 生命論66 失衡與平衡蹇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擋門之木39 論剝之爲難的自然選擇剝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65 治國九策其八渙39 論剝之爲難的自然選擇剝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14 生命論38 內在與外在賁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4 老子的德是什麼34 龍澤說隨62 治國九策其五旅68 國之大策損益之道損益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75 天下鼎震52 何以聚才萃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
48 財富論二什麼是財富27 親和論比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25 師說12 論沙與珠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27 親和論比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44 俗大過27 親和論比4 第三原則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18 俄國論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3 第二原則16 中國論第8章 蝴蝶效應屯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44 點石成金睽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75 天下鼎震1 老子是半璧76 治國九策代後記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創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58 治國九策其一艮46 福禍相依龍虎之氣蹇2 第一原則23 論等需42 登高望遠大畜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38 內在與外在賁28 三個目標說比否大畜及16 中國論1 老子是半璧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圓天下乾第11章 羅馬即將建成大畜13 本性論64 治國九策其七兌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諸天下之64 適應性從哪裡來家人15 小議復興第15章 不詳之吉訟65 治國九策其八渙56 論腐之敗之61 治國九策其四豐65 有眼光睽6 實力論1 算卦的秘密周易預測學三大基石52 何以聚才萃36 成長的困惑觀41 太陽照在地平線上晉12 論沙與珠44 俗大過第13章 沒有誰一開始就是易的75 天下鼎震44 俗大過2 老子說什麼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71 聚才之道萃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69 國之大計非決不行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46 實與勢方與圓的轉化離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44 俗大過3 第二原則73 如何脫困困35 財路說蠱臨第22章 龍隱於澤隨52 家國論一什麼是家71 聚才之道萃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圓天下乾14 生命論66 失衡與平衡蹇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擋門之木39 論剝之爲難的自然選擇剝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65 治國九策其八渙39 論剝之爲難的自然選擇剝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14 生命論38 內在與外在賁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4 老子的德是什麼34 龍澤說隨62 治國九策其五旅68 國之大策損益之道損益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75 天下鼎震52 何以聚才萃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