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老子的德是什麼

4德之爲用,德之爲誠

本章我們敘述老子二章的內容。

上一章老子主要從萬物之真實,自然之本性的方面來論述這個世界,其所說的基本上是“道”的內容:道是什麼,以及如何對道的內容進行命名,以及“道”與“名”之間的辯證關係。在本章中有人以爲老子提出了“無”與“有”的觀點,其實不,“無名”更加近道,屬於道之末,而“有名”更加近“名”,屬於“名”之本。“無名”與“有名”的過程和狀態其實正是萬物由“道”的真實向“名”的名義轉化的一個過程和狀態。而老子欣賞的是更近於“道”的“無名”狀態。

本章老子描述的筆調則不再是自然之真實。我們說自然之真謂之道,道之末,謂之無名;無名則有名,有名則有用。所以本章老子所描述的則是道之末餘的用處,即德之用。道是自然之本,萬物之真,德是這種真實與本性在人心目之中的反應。這種反應是通過“名”來進行的,這種反應正當積累會產生一個度,那就是誠,而誠的終點是信。所以道、名、德、誠、信無一不是對自然之本、萬物之真的反應。而老子的觀點又是更加看重自然之真,更加看重系統未分化之前的原始完美而混沌統一的狀態。就是說,老子更加看重道。得道則不必求名,有名則不需講德,持德則不必言誠,真誠則不必講信。信也者,是因爲先有個無信在前,所以纔有了信;誠也者,是因爲先有個不誠在前,所以纔有了誠;德也者,是因爲先有個不德在前,所以纔有了德;名也者,是因爲先有個無名在前,所以在有了名。所以老子三十八章德經之首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不德之德的道理,就在於此,德爲道之屎溺就在於此。

就是說,老子更加推崇的是萬物之真、自然之本,至於是說出還是無法說出則在其次;退而求其次,老子更加推崇的是對萬物之真、自然之本的真實命名,至於是說出還是無法說出則在其次;退而求其次,老子更加推崇的是對萬物之真自然之本的真實反應,至於其反應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則在其次。

就是說,無道更甚於有道,因爲老子更推崇的是萬物之真自然之本而不在於是不是道;無名更甚於有名,因爲無名更貼近萬物之真;無德更甚於有德,系統分化概念的產生只會給系統帶來新的混亂;無誠更甚於有誠;至於信,不若無信。則天下人不知有其信,不知有其誠,不知有其德,不知有其名,不知有其道,則天下人便不失其自然之真實,自然之本性。

所以本章的邏輯就在於:有之與無雖然是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概念,但有是源於無的。所以美好之爲美好、善良之爲善良是源於醜陋與惡劣的。因爲首先是世上出現了醜陋與惡劣,並且人們開始認識到了這種醜陋與惡劣,所以才察覺到和分辨出美好與善良的可貴。就是說,美之與善愈是高貴而人人渴慕求之,則這世界就愈是醜陋遍佈惡劣橫行,所以老子才主張人們回到原始回到混沌的完美中。

我們知道,老子之所以產生回到原始的觀點是源於他缺失的發展觀與他的絕對對立統一觀。這裡老子的絕對對立統一在本章裡被顯現地提出來。老子說“有無相生”(其實是有生於無),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那麼有之與無,難之與易,長之與短,高之與下,音之與聲,前之與後,其相生,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是無條件的麼?在老子那裡是無條件的,是絕對的,但我們知道,系統概念上的對立統一是有條件的,是相對的,而這恰恰就是老子思想的殘損處。老子以爲系統的進展是沒有一個大趨勢,也根本就沒有方向的。老子以爲系統根本就是不進展的,所以先前原始混沌的完美狀態與當前清晰混亂的世事就有了一個明顯的好與不好的比較。老子選擇了原始,但他忽略了當前的混亂本身乃是系統升級進步的一種體現。所以我們說老子是半璧,是不繫統的。

基於對自然之真實、萬物之本性的推崇,老子主張回到原始混沌且完美的太極環狀態。所以老子主張在“德之爲用”上要儘可能地“無爲”。老子之“無爲”不是什麼也不幹,而是做一些不干涉的有利於迴歸於其自然之本性迴歸於其萬物之真實的事。這類事,做得好,顯不出功顯不出譽;做的不好,顯不出過顯不出罰;成是自然成之,敗是自然敗之,一切皆在自然。這一點老子與易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小景給出本章在生之易意義上的大概的釋義。

老子二章 釋義

附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當天下人都知道美好最應該成爲美好的時候,一定是醜陋的東西遍佈的時候;(當天下人)都知道善良最應該成爲善良的時候,一定是惡劣的行徑遍佈的時候。

這是因爲)有是生之於無的,難是成長於易的,長是形象於短的,高是依據於下的,音是響應於聲的,前是比較與後的。

所以聖人做一些事總合於自然之本性,聖人引領大家順與自然讓人們從中受到教益。受到教益的萬物開始興盛而自以爲沒有受到任何教益,(因爲)大自然育化萬物卻不做他們的主人,聖人引領萬物卻不做他們的首領,事成是自然之力,(事敗是自然之力)。因爲成與敗全在自然,所以纔不會失去自我之本性。

30 禍福之源無妄48 寧做雪中送炭事無爲錦上添62 晉德爲國晉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56 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鼎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25 師說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23 論等需第19章 序卦上經一家之言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14 生命論35 財路說蠱臨50 建國大業在此一舉39 論剝之爲難的自然選擇剝25 師說3 第二原則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33 天降大任坎65 有眼光睽29 簽約者說同人39 君子隱居隱之有道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創第21章 躺在母親的懷裡豫11 論冬日在四季中的重要性29 簽約者說同人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41 太陽照在地平線上晉42 日食明夷50 建國大業在此一舉第11章 羅馬即將建成大畜第3章 善惡之源謙33 天降大任坎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60 發展烏龜精神44 點石成金睽5 論進取心第19章 序卦上經一家之言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第18章 手段與目的揭示帝王第22章 龍隱於澤隨69 國之大計非決不行19 日本說41 心性自然說無妄56 論腐之敗之50 建國大業在此一舉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11 論冬日在四季中的重要性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48 寧做雪中送炭事無爲錦上添23 論等需36 成長的困惑觀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第1章 生之大原則易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創5 爲什麼說老子的治是半璧第1章 生之大原則易第19章 序卦上經一家之言60 發展烏龜精神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第11章 羅馬即將建成大畜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49 損益之道益在所益益42 登高望遠大畜48 財富論二什麼是財富32 戰爭論56 論腐之敗之51 女人必讀你夠不夠格成爲一9 論發展因素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56 論腐之敗之29 簽約者說同人2526 風行大地無孔不入4 老子的德是什麼33 安全感豫76 治國九策代後記26 師比無相論19 日本說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6 實力論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9 論發展因素56 論腐之敗之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1 算卦的秘密周易預測學三大基石37 我拿什麼來打動你鹹11 論冬日在四季中的重要性42 日食明夷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60 治國九策其三歸妹56 論腐之敗之71 聚才之道萃15 小議復興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34 前途光明離
30 禍福之源無妄48 寧做雪中送炭事無爲錦上添62 晉德爲國晉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56 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鼎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25 師說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23 論等需第19章 序卦上經一家之言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14 生命論35 財路說蠱臨50 建國大業在此一舉39 論剝之爲難的自然選擇剝25 師說3 第二原則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33 天降大任坎65 有眼光睽29 簽約者說同人39 君子隱居隱之有道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創第21章 躺在母親的懷裡豫11 論冬日在四季中的重要性29 簽約者說同人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58 沒有誰是一無所有鹹41 太陽照在地平線上晉42 日食明夷50 建國大業在此一舉第11章 羅馬即將建成大畜第3章 善惡之源謙33 天降大任坎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60 發展烏龜精神44 點石成金睽5 論進取心第19章 序卦上經一家之言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第18章 手段與目的揭示帝王第22章 龍隱於澤隨69 國之大計非決不行19 日本說41 心性自然說無妄56 論腐之敗之50 建國大業在此一舉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11 論冬日在四季中的重要性67 易的無爲與老子的無爲48 寧做雪中送炭事無爲錦上添23 論等需36 成長的困惑觀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第1章 生之大原則易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創5 爲什麼說老子的治是半璧第1章 生之大原則易第19章 序卦上經一家之言60 發展烏龜精神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第11章 羅馬即將建成大畜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49 損益之道益在所益益42 登高望遠大畜48 財富論二什麼是財富32 戰爭論56 論腐之敗之51 女人必讀你夠不夠格成爲一9 論發展因素3 道之爲本名之爲衣56 論腐之敗之29 簽約者說同人2526 風行大地無孔不入4 老子的德是什麼33 安全感豫76 治國九策代後記26 師比無相論19 日本說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6 實力論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9 論發展因素56 論腐之敗之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1 算卦的秘密周易預測學三大基石37 我拿什麼來打動你鹹11 論冬日在四季中的重要性42 日食明夷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60 治國九策其三歸妹56 論腐之敗之71 聚才之道萃15 小議復興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頤34 前途光明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