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

發現易經――生之大原則(公告欄) 67後記 “易”是一部史詩

67後記:“易”是一部史詩

生之易不是“易經”的註釋和簡明版。如果有各各的高人發現了生之易的種種不妥,小景能夠給予的解釋就是羞稔。小景並不是易學專家,小景要做的只是:探求易經內部的必然規律,爲此我們不得不對易經進行一番自己的解釋。

那麼我們發現的易經內在的規律是什麼呢?我們對易經又是進行了一番怎樣的詮釋呢?

易的規律其實就是自然的規律,是萬事萬物共有的共通的規律,那就是非常體系下的統一的規律。易的思索體系是非常的,因而易思維所體現的規律也是非常的。當然這種非常的規律並不只是體現在易上,而是處處都在,只是在易中被十分顯現地被體現出來罷了。

基於這種非常而自然的思索我們對易進行了一番自認爲合理的自然的解釋,即易描述的是一個部落的誕生、成長、發展並取天子之位而代之,從而雄踞天下的故事。

在未開講之前我們首先將生之易的十三條原則剝離出來。這十三條原則代表着全部的天時、地利、人和,代表着宇宙萬物之間的平衡與失衡。一個人,一個公司,一個部落,一個國家,如果不瞭解這些原則而要成長的話,則會因迷失而迷茫,懵懵懂懂不知所措。

在生之易的十三條原則中,最爲重要的就是我們最先提出的生之易的三大原則:易的易原則,易即是快樂,代表天時。當上天創造萬物時,他爲每一行、每一業都安排下了快樂而簡單的日子,你看那些鳥兒,也不種也不收,每日裡唱歌跳舞,過得多麼的快樂,這全都是拜上天所賜。所以易原則表天時是生之易的第一原則。利原則表地利,代表了資源的佔有和開掘。並不是每個人都明白自己佔有天下獨有一份的資源,也並不是每個人都不明白自己佔有天下獨佔一份的資源,問題在於,你要如何去發現自己佔有的這份資源,從而有效地開掘和利用它。大地爲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份天下獨有的資源,足以讓你以此來雄霸天下,這是大地賜予我們每個人的寶藏。而易的善原則代表的是人和,生在芸芸衆生之間,爲什麼有的人如魚得水、如龍在天,而有的人卻處處碰壁,動輒得咎。易的善原則就回答和解決了這些問題,善爲善根,惡爲惡斧。美好的行爲必然會生出和帶來更多的美好的行爲,從而最終惠及到自身;惡劣的行徑必然會生出和帶來更多的*的聲音,從而最終傷及到自身。所以易的三大原則描述和表達的無非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身邊天時、地利、人和的作用。

乾坤,天地也。天之爲乾陽動力只可順從,不可違逆;地之爲坤陰實力,卻要一點一點地貯藏。

既濟講的是能效的最大化,即讓動力與實力、乾陽與坤陰處在最佳的功動狀態。而未濟講的是系統的穩定性,最大的能效不是我們的目的,系統的持久的穩定性纔是目的。

中孚爲至強的堡壘,內外的配合十分的恰宜從而達到最大的馬力。小過最弱,磨合內部以使整個體系可以最大馬力地做功。

屯講的是萬物之生。天地失衡,則屯卦因天緣地自然而生。凡自然而生者亦自然而滅,但有一種勢力卻抵擋住了萬物之初的三難而活下來,進而發展、壯大。

小畜說的就是這些成活下來的勢力開始貯藏了在夏日生長的能量。

大有,勢力在夏日進一步貯藏能量。

大畜,事物在秋天貯藏了大量的能量,以至於有能力在整個冬季蓄養精神等待來年的新發。

而整部上經,生之易就圍繞着這十三條原則來述事。如果說勢力是一株小草,到上經結束,它就已經貯藏了足夠的過冬的能量。

而下經講的正是那第二年的較量。凡是能捱過第一個冬天的,都是有希望的。

下經有幾個節點要特別注意。晉,小有所成,出人頭地。勢力第一次最親切地感受到來自天空的陽光的溫暖。而家人,則是勢力得到陽光的普照而獲得的最直接的成長。勢力由此開始盤根錯節,最終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坐鎮一方的諸侯。然後是?卦,勢力建立國家,並欲謀圖天下霸業。進一步是由升或革至鼎,勢力以和平或暴力地方式取得了天下,自鼎之後,勢力以天子自居。鼎者,定天下;震者,安天下。天下即定且安,天子以九策治之。

至此,一部易經以快樂而起又以快樂而結,洋洋灑灑不啻一部史詩。

雖然給易經套上這麼一個具體的語境有損於易的英明,但小景認爲易不可能是白口述事,易的誕生也絕不是無中生有而來的。或者我們的題設可能有點牽強,但小景自認爲勉強還可以解釋。

而且,我們更重要的還是追述易理,探究易中那不爲人知的秘密。如果我們發現易經的思維竟然暗合於非常體系下的非常邏輯,那就足夠了。至於“易”到底該如何解釋,自有那些易學家去做。

謹以此篇充作本書的後記,再下面,我們就談些別的東西了。

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星期五

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39 論剝之爲難的自然選擇剝44 俗大過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42 登高望遠大畜60 發展烏龜精神第22章 龍隱於澤隨65 治國九策其八渙32 過猶不及大過22 言天徵人論29 簽約者說同人25 師說44 點石成金睽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72 旋風揚塵安得不升升30 轉折說同人之與大有無妄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第6章 乾元動力與永遠動力既32 戰爭論72 旋風揚塵安得不升升47 貨當其值人當其用無爲而58 治國九策其一艮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第8章 蝴蝶效應屯72 旋風揚塵安得不升升2 第一原則19 日本說10 論虛無狀態的強大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12 論沙與珠32 過猶不及大過59 堅守理念恆57 文明論東西方文明之比較41 太陽照在地平線上晉33 天降大任坎13 本性論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23 論等需21 歐洲論及關於朝鮮的補充42 日食明夷36 成長的困惑觀33 天降大任坎第18章 手段與目的揭示帝王12 論沙與珠13 本性論32 戰爭論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48 寧做雪中送炭事無爲錦上添59 治國九策其二漸38 內在與外在賁23 論等需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圓天下乾42 日食明夷15 小議復興37 我拿什麼來打動你鹹24 訟論62 晉德爲國晉10 論虛無狀態的強大18 俄國論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36 非常體系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45 妄之險坎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48 財富論二什麼是財富36 非常體系55 論治與政第9章 羅馬是怎樣建成的小畜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諸天下之30 轉折說同人之與大有無妄2526 風行大地無孔不入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第13章 沒有誰一開始就是易的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23 論等需17 美國論14 生命論33 安全感豫36 成長的困惑觀59 治國九策其二漸35 財路說蠱臨51 女人必讀你夠不夠格成爲一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43 炊煙裊裊家人59 堅守理念恆59 堅守理念恆70 後之德31 強國論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5 爲什麼說老子的治是半璧第6章 乾元動力與永遠動力既2 第一原則60 治國九策其三歸妹46 福禍相依龍虎之氣蹇
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39 論剝之爲難的自然選擇剝44 俗大過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42 登高望遠大畜60 發展烏龜精神第22章 龍隱於澤隨65 治國九策其八渙32 過猶不及大過22 言天徵人論29 簽約者說同人25 師說44 點石成金睽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72 旋風揚塵安得不升升30 轉折說同人之與大有無妄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第6章 乾元動力與永遠動力既32 戰爭論72 旋風揚塵安得不升升47 貨當其值人當其用無爲而58 治國九策其一艮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第8章 蝴蝶效應屯72 旋風揚塵安得不升升2 第一原則19 日本說10 論虛無狀態的強大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12 論沙與珠32 過猶不及大過59 堅守理念恆57 文明論東西方文明之比較41 太陽照在地平線上晉33 天降大任坎13 本性論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23 論等需21 歐洲論及關於朝鮮的補充42 日食明夷36 成長的困惑觀33 天降大任坎第18章 手段與目的揭示帝王12 論沙與珠13 本性論32 戰爭論54 絕處逢生迴天逆轉困48 寧做雪中送炭事無爲錦上添59 治國九策其二漸38 內在與外在賁23 論等需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圓天下乾42 日食明夷15 小議復興37 我拿什麼來打動你鹹24 訟論62 晉德爲國晉10 論虛無狀態的強大18 俄國論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36 非常體系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45 妄之險坎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48 財富論二什麼是財富36 非常體系55 論治與政第9章 羅馬是怎樣建成的小畜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35 統一論兩千年一月二十九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諸天下之30 轉折說同人之與大有無妄2526 風行大地無孔不入55 論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第13章 沒有誰一開始就是易的49 財富論三財富的獲得23 論等需17 美國論14 生命論33 安全感豫36 成長的困惑觀59 治國九策其二漸35 財路說蠱臨51 女人必讀你夠不夠格成爲一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43 炊煙裊裊家人59 堅守理念恆59 堅守理念恆70 後之德31 強國論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53 家國論二家天下的國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5 爲什麼說老子的治是半璧第6章 乾元動力與永遠動力既2 第一原則60 治國九策其三歸妹46 福禍相依龍虎之氣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