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三個目標說比否大畜及

發現易經――生之大原則?大易無邊 慧行天下 28三個目標說(比、否、大畜及…

28三個目標說(比、否、大畜及泰)

比之後是小畜,到了小畜,事物就正式進入了春天。小畜說的是發展因素,這一點我們早就說過。小畜之後呢?泰與否,泰與否說的是生命的手段和目標。就是說,在生命剛剛開始生根發芽的時候,就必須要清楚自己所能夠擁有的手段及自己所要達成的目標。到這裡,有的讀者就疑問了,難道大畜卦的收穫和結果不是生存的目標麼?當然大畜卦的收穫和結果是個目標,不過卻只是冬春夏秋的一個季節輪迴的目標,下一年呢?再下一年呢?而泰與否卻是整個生命歷程的手段和目標。說到這裡,又有讀者要問了,不是說比卦是最初和最終的目標麼?問得好。泰與否是我們所指的這一事物的整個生命歷程的手段和目標,而比呢,比卻是一切生命、一切事物、一切自然之真實的最初和最終目標。就是說,我們身處的這個自然的世界,有他原本的目標(比),而我們自身的一生,也有一個目標(否),而我們這個秋天還有一個近期的目標(大畜),這樣生之易明確而顯現的就有三個目標。這三個目標有時是不協調的。若大畜與否相悖,則是近期目標與人生目標不協調,人過得就會不帶勁、不快樂、不自在;若是否與比相悖,則是人生目標與終極目標不協調,人過得就會不順當、不容易、不暢快。總之,由否所體現的人生目標要儘可能地貼近大自然的真實所體現的終極目標,由大畜所體現的近期目標要儘可能地貼近事物的人生目標,而且也只有這三個目標是相互一致相互協調時,你與我纔會過得帶勁、快樂、自在,我們的目標纔會實現的順當、容易、暢快,這時候,我們稱之爲三目標是和諧一致的。

比不用說,是自然之真實,是一切生與非生的起點同時也是終點,是不可違抗的自然之鐵律。這不可違抗指的是:順之者生,逆之者亡,就是我們每每慣常說的,不在人心而在自然。

而否是一個趨勢,是一個自然的存在。天本就在上,地本就在下,天地本就穩定而安詳。任何人都從內心深處渴求過一種自然的、穩定的、安詳的生活,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本性使然。或者你每日裡飛來飛去,忙得不可開交,但你心中無時無刻不渴望着去太平洋的某個人跡罕至的小島上舒服自在地過上一年。所以,否是我們每個人心目中的天堂,是我們生命的目標,是套在我們脖子上的那塊香蕉皮,但美好歸美好,並不一定會實現。

而大畜則是一種功利,一種回報。我幹了事,經歷了風雨,憑什麼不讓我見彩虹?大畜更多的是一種短期的功利性的目標。有時候,你的短期的大畜的目標,甚至根本就不在你的人生目標之內。比如你是一家超市的收銀員,你的短期目標就是幹好這份工作,年終獎拿個頭等,而你的人生目標卻是有朝一日成爲下一個“超女”,所以雖然你很不喜歡收銀員的工作,但你依然要做。

這世界鮮有三個目標是統一的,就是說你要麼做的是與生命目標無關的事,而即使有關,也一定相去甚遠,要麼你根本就是在做着與生命目標大相徑庭的事。這是因爲,三目標只能和諧卻不能統一,就是說,三目標雖然實際上是由一個目標產生,但他們不應當也不可以統一成一個目標。而且短期目標的重心一定會在人生目標的後面,而人生目標的重心一定會在終極目標的後面,永遠也不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而這恰恰就是這個世界的動力所在。

短期目標一旦達到終生目標,則短期目標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而終生目標一旦達到了終極目標,則終生目標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所以生之易爲此在三個目標中間插了一個泰。

泰說的是一種手段。我們說否是天在上,地在下,是一種趨勢,一種自然的存在,是我們終生追求的自然與安詳。但我們的這種追求是如何達到的呢?靠的是泰。而泰說的是什麼呢?泰說的是天在下地在上,應該是一種反自然的存在。就是說,你天不是想向上、地不是想向下嗎?我偏不讓你,我偏讓你天在下、地在上。這樣天地爲了回覆其自然上下的狀態就自然而然地爲系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這也意味着,否之爲人生目標只是也僅是一種自然的趨勢。我們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不應該也不可以輕易就達到這種天在上地在下的安逸祥和的自然之態。因爲否固然首先意味着安逸、自然與祥和,但否同時也意味着穩定、僵化與死亡。人一旦達到他的目標就意味着目標的死亡。沒達到目標還有個目標存在,而達到了目標則目標就死亡了,人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所以三目標雖然同源,但生之易設計伊始就未將他們統一,因爲其間有個泰存在。泰的作用就在於將任何在上之天、在下之地重新拖回到在下之天、在上之地的動力充盈的狀態。系統的運行固然需要穩定、自然和安逸,但系統同時還需要動力。只要系統感覺到自己動力不足,泰便四處行動,尋找能夠產生動力的因素,直到系統又回覆了自己充足的動力。

所以在泰的作用下,三個目標每一個目標都只是也僅是一種自然的趨勢,短期的大畜目標固然可以實現,但在未實現之前泰就重新爲你確立了新的下一個秋日的目標。而終生的否的目標同樣也受着泰的影響,當然除非你悟透否與泰的秘密可以在受與不受之間選擇,你纔可以不受泰的影響。否則,你我芸芸衆生就只有每日裡追逐自己的生命目標。至於終極目標,則冥冥之中左右你我,而不在你我的左右。

我們能做到只是看一看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不是切合於終極目標,我們的短期目標是不是切合於我們的人生目標與終極目標。如果回答說是,則很好。若非,請自我珍重。

所以,生之易有三個目標不可以不知道。其中生之易有生命真實自然之目標亦不可以不注重,不然我們每日裡豈不是活的很累。

36 非常體系66 治國九策其九節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27 親和論比40 錢多的憂慮美滋滋的煩惱43 炊煙裊裊家人20 印度論65 有眼光睽38 沒有永遠的盟友恆2 第一原則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諸天下之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43 炊煙裊裊家人47 貨當其值人當其用無爲而47 貨當其值人當其用無爲而2 老子說什麼第19章 序卦上經一家之言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59 堅守理念恆32 戰爭論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61 治國九策其四豐35 財路說蠱臨57 文明論東西方文明之比較45 妄之險坎34 前途光明離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16 中國論18 俄國論52 何以聚才萃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33 安全感豫29 簽約者說同人39 君子隱居隱之有道33 安全感豫38 沒有永遠的盟友恆41 心性自然說無妄第3章 善惡之源謙71 聚才之道萃第15章 不詳之吉訟1 算卦的秘密周易預測學三大基石5 論進取心第13章 沒有誰一開始就是易的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36 非常體系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34 前途光明離第8章 蝴蝶效應屯32 過猶不及大過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圓天下乾第15章 不詳之吉訟64 適應性從哪裡來家人68 國之大策損益之道損益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31 強國論28 三個目標說比否大畜及4 老子的德是什麼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54 論法與律64 治國九策其七兌76 治國九策代後記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13 本性論4 第三原則64 適應性從哪裡來家人第21章 躺在母親的懷裡豫65 有眼光睽63 治國九策其六巽40 錢多的憂慮美滋滋的煩惱第5章 永遠的龍馬精神坤73 如何脫困困43 炊煙裊裊家人第3章 善惡之源謙第9章 羅馬是怎樣建成的小畜4 第三原則51 財富論五財富與需求的絕對12 論沙與珠70 後之德第17章 水土之親互爲脣齒比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第17章 水土之親互爲脣齒比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68 國之大策損益之道損益16 中國論32 過猶不及大過44 點石成金睽42 登高望遠大畜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27 親和論比14 生命論
36 非常體系66 治國九策其九節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27 親和論比40 錢多的憂慮美滋滋的煩惱43 炊煙裊裊家人20 印度論65 有眼光睽38 沒有永遠的盟友恆2 第一原則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諸天下之2728 君子之門也必賁壓43 炊煙裊裊家人47 貨當其值人當其用無爲而47 貨當其值人當其用無爲而2 老子說什麼第19章 序卦上經一家之言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7 系統論論單純市場經濟的必然67 後記易是一部史詩第14章 當生之維艱時需59 堅守理念恆32 戰爭論第2章 獨霸天下的秘密井61 治國九策其四豐35 財路說蠱臨57 文明論東西方文明之比較45 妄之險坎34 前途光明離53 天子之位何以取之a計劃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16 中國論18 俄國論52 何以聚才萃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33 安全感豫29 簽約者說同人39 君子隱居隱之有道33 安全感豫38 沒有永遠的盟友恆41 心性自然說無妄第3章 善惡之源謙71 聚才之道萃第15章 不詳之吉訟1 算卦的秘密周易預測學三大基石5 論進取心第13章 沒有誰一開始就是易的57 不戰而勝天子以聲威懾於人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36 非常體系第12章 聰明莫過帝王家老祖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34 前途光明離第8章 蝴蝶效應屯32 過猶不及大過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圓天下乾第15章 不詳之吉訟64 適應性從哪裡來家人68 國之大策損益之道損益50 財富論四管理財富論虛擬31 強國論28 三個目標說比否大畜及4 老子的德是什麼第10章 羅馬正在建造大有61 大壯及小人之詭道論54 論法與律64 治國九策其七兌76 治國九策代後記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13 本性論4 第三原則64 適應性從哪裡來家人第21章 躺在母親的懷裡豫65 有眼光睽63 治國九策其六巽40 錢多的憂慮美滋滋的煩惱第5章 永遠的龍馬精神坤73 如何脫困困43 炊煙裊裊家人第3章 善惡之源謙第9章 羅馬是怎樣建成的小畜4 第三原則51 財富論五財富與需求的絕對12 論沙與珠70 後之德第17章 水土之親互爲脣齒比29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第17章 水土之親互爲脣齒比第7章 內外有別中孚與小過68 國之大策損益之道損益16 中國論32 過猶不及大過44 點石成金睽42 登高望遠大畜第16章 水土之爭吉祥之兇27 親和論比14 生命論